于丽萍|眼睛见到的不过是内心世界的投影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3-07-06 00:06
我来回答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4-11-25 20:05
没学习心理学之前,我一直认为眼见为实,认为我们看到的才是真实的世界。
后来学了心理学,我才知道我们眼睛对于可见光的适宜刺激是380--780nm,那高于780nm和低于380nm的那些刺激存在吗?科学实验证明,他们都存在,比如红外线和紫外线,只是我们没有感觉到。任何修行都让我们闭上眼睛,只有闭上了眼睛,我们才能眼观鼻,鼻观口,口观心。有的人眼瞎了,心是明的;有的人眼明,心却瞎了。
我们所“见”到的外部世界只是我们内心的一个投影,它并不是我们的眼睛所“看”到的。譬若并无情感色彩的柳絮,在宝钗黛玉眼中便赋予了不同的情绪,“好风凭借力,送我上青云”与“飘泊亦如人命薄:空缱绻,说风流”,便让读者感知到了不同的内心世界。心理能够给予的帮助,不是针对事件本身,而是针对求助者对事件的认知。只要一个人的内心明亮,他所投射的世界就充满光明,由此所指导的生活和事业就会蒸蒸日上。
“从前我是瞎的,现在我看得见”。
感觉的定义:
感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个别属性的反映。或者说,一种被激活的感受器(如眼睛或耳朵)创造某种神经信息模式的过程,这种神经信息模式在脑中代表了相应的外部刺激,并且能够启动这种外部刺激的初期体验。
补充一下感觉的三个属性:
换能表示把物理刺激(如光波和声波)包含的信息转换成神经信息的感觉过程。那么我们如何知道我们内心“看见”的世界和外部世界一样?我们和别人看见的一样么?换能形象的比喻了感觉过程是将世界转换成神经冲动,然后在大脑中实现。
感觉适应是指感觉器官对持续存在的刺激所做出的的反应越来越小的现象,咖啡馆里的白噪声、课堂上嗡嗡的私语,都会成为认真学习的人的背景信息,即为感觉适应的意义所在,让我们不会被涌入的信息所淹没,从而不分散自己的注意。
能引起感觉的最小刺激量就叫感觉阈限。感觉阈限低的,很弱的刺激就能感觉到,起感受性高;感觉阈限高的,需要比较强的刺激才能感受到,其感受性低。感受性是用感觉阈限的大小来度量的,两者成反比。
举个例子:
还记得疑邻盗斧的故事吗?有个人丢失了一把斧头,怀疑是邻居家的孩子偷的。他看看那孩子走路的动作,鬼鬼祟祟,像是偷了斧头;瞧瞧那孩子脸上的表情,慌慌张张,像是偷了斧头;听听那孩子说话的样子,吞吞吐吐,也像是偷了斧头。总之,那孩子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没有一点不像是偷了斧头的。不久,这个人在山沟里挖地的时候,找到他丢失的那把斧头。他再见到邻家的孩子时,看到孩子的动作神态,没有一点像是偷了斧头的了。
生活中的我们何尝不是如此?我们习惯看到自己想看到的一面,所以我们都是以自己的角度来评价别人,就像别人以他们的角度来评价我们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