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瓶装旧酒——新本格推理小说《红楼梦的杀人》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3-07-06 20:38
我来回答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4-11-23 19:54
《红楼梦的杀人》这本传说中的推理神作,我终于在买了九年之后把它读完了。
当初我在日本的书摊上偶然被书名吸引便买了下来,后来因为飞机延误曾在机场匆匆读过半本,回国后诸事繁忙也就把它忘了,这一放就是九年。
《红楼梦的杀人》是日本推理小说家芦边拓的耗费十年写就的一部力作,2004年出版后囊括日本推理界多项大奖,好评如潮。小说以《红楼梦》中元春省亲营造大观园的剧情为背景,虚构了大观园中发生的一系列诡异的杀人事件。
本书兼具同人小说和推理小说的双重身份。先从同人小说的角度来看,首先作者能够以日本读者不太熟悉的中国古典名著《红楼梦》为题材,抱着向原著致敬的诚意进行改编,这是非常难能可贵的。在创作过程中他也极大地尊重原著,从人物性格身份,言谈举止到最终的命运,都与原著别无二致。并且模仿了章回体小说的写法,文笔优美,辞藻华丽,这都现了作者的高度文学素养,这些都令人钦佩。
但尊重原著也有它的弊端,或许是《红楼梦》的世界观本身就太过庞大复杂,为了把故事讲清楚,作者也花费了大量的笔墨介绍时代背景和人物关系。全书共13章,杀人事件在第4章才发生,前3章基本是介绍原著剧情。对于读过原著的人来说,这段内容意义不大(实际上我也是跳着读的),而对于期待看推理的读者来说,如此冗长的前奏恐怕会耗尽他们的耐性。
再说说推理的部分,读罢全书我的第一感觉是:好久没有看过这么传统的推理故事了。
作者虚构了大观园中发生的五起离奇的杀人事件,并设定了一明一暗两个侦探角色,依靠他们的互动逐步揭示*。
明面上的侦探是赖尚荣,荣国府家仆赖大之子,一个原著中毫无存在感的小角色,本书中的人设是一个小有名气的官吏,在断案方面经验丰富,受北静王之托调查贾府的怪事。然而他的推理总是在关键时刻棋差一招,就像是毛利小五郎一般的角色,他的存在只是为了烘托真正的“柯南”——深藏不露的推理少年贾宝玉。
五场凶案的作案手法都非常巧妙——密室里突然消失的人影,在意想不到之处出现的尸体,看似不可能的作案方法,以及猜不到的凶手……包括了传统推理小说的所有必备要素,逻辑性强,所有情节也都能自圆其说,可谓是非常中规中矩的“本格派”推理小说,哦不,应该说是“新本格派”。
本格派 ,是日本对正统推理小说的称呼。这类小说注重逻辑推理,强调解谜与找出凶手,但比较脱离现实,通常是为了推理而推理。(如密室杀人等在现实中是很难见到的)而 变格派 则弱化推理,强调诡谲恐怖的氛围,或描写血腥*的故事。后来崛起的 社会派 则是借案件表现社会问题或对人性的思考,它不重视逻辑推理,具有很强的现实性。
近年来,社会派似乎已变成了推理小说的主流。我觉得社会派的流行拓展了推理小说的读者群。比如福尔摩斯探案集只有推理迷会读,但东野圭吾人人都在看。《白夜行》也好《嫌疑人X的献身》也罢,都是一开始就告诉读者凶手是谁,杀人过程是怎样的,读者可以站在上帝视角全程关注故事发展,并思考其中暴露出的阴暗人性。所以那些逻辑性差,甚至对推理没有兴趣的人也会被故事本身所吸引。
虽然我也觉得这种新型的推理小说很好看,但不免会想:这种小说归入社会小说就好啦,跟推理又有什么关系呢?
为了反对此种“社会派”,本格派的推理小说家们又开创了“新本格派”,也就是本格派的升级版。不仅作案手法更加复杂,也更注重与现实的联系,这位芦边拓作家就是新本格派的代表人物。
但读罢本书,除了凶手的阴谋诡计更让人眼花缭乱之外,我倒没看出它跟本格派相比有什么新意。尽管前期一直在铺垫剧情,描写人物,但密室杀人之类的一出现还是让人一秒出戏。仿佛开头结尾是《红楼梦》,中间插播了五集柯南似的。
“写得倒是挺好的,但现在大家好像都不这么写了……”
这本书的中文版曾在台湾出版,书名被改为了《红楼梦杀人事件》,*也由群众出版社出过译本,但现在网上似乎很难买到,大概也没有引起太大反响吧,毕竟《红楼梦》是许多国人心中圣书,任何形式的改编都难免遭到抵触,而且本书带着浓浓的日式推理风,在中国的读者看来也有点违和。
(而中国有一个叫江晓雯的人也写了一本《红楼梦杀人事件》,在网络上恶评如潮,希望大家不要把两书混淆才好。)
这中文译版我虽没有看过,但看网上简介中章节题目的翻译,似乎水平相当烂。原文明明是对仗形式的章回体小说标题,硬是给翻成了“某某被害之谜”这种三流网文的题目。
而且这本书的原文非常难,作者的文笔很好,喜欢用修饰语多的冗长句子,还夹杂着大量文言,我稍微看得快一点就不明白意思了,所以翻译起来还是相当有难度的,想来蹩脚的翻译也拖了原著的后腿。
总之这是一篇旧瓶装新酒的传统推理小说,作者很有诚意,内容中规中矩,无功无过,喜欢传统推理小说的朋友不妨一阅,最好还是要会日语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