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人民教育》文摘3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3-07-06 03:46
我来回答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4-10-29 17:19
由于工作的繁忙,早已经不可能做到每期杂志来到即读。于是,近年养成了“阵地战”式阅读习惯,面临杂志“纷至沓来”,据时间分布,分类集中阅读,选择性精读,并及时摘录,以定期断舍。
《人民教育》是教育管理者必备的引领性核心杂志,其文章信息,往往涉及教育方向、学校走向、“为谁而教”和“为何而学”的教育“大势”。
教育事业,基于传承,面向未来,面向世界。教育人理应脚踏实地,但更需不时仰望星空,对未来抱有胸怀,甚至大胆假设,不时展望推论。
展读近期《人民教育》,仅观点栏目,即呈现多段“非常道”句式般点醒,值得咀嚼,引人反思。
“如果学习是一趟旅程,学生就不应该做乘客,而是去做司机,根据“学习地图”去规划行进的路程,确定前行的方向。当学生对学习目标和内容有比较清晰的认知时,他们就能对自己的行为作出判断,并选择适合的路径向目标靠拢。” (常生龙《给学生一张地图》)
然而,在惯性的教育流程之中,教者多不放心,也图省事,不敢放手,加之担心学生犯错,又以“有效教学”理念支撑,学生失去了许多“在做中学”的机会。回想起蒙台梭利名言:“我看到了,我忘记了,我听到了,我记住了,我做了,我理解了。”方知任重道远,同志仍须弘毅。
“想象一种教育,其中的大部分课程都能带来全局性理解。想象一种学习,能够给这样的理解带来生命力,使其长存,并且支持终身学习。想象一个世界,大部分人在接受基础教育之后,对基本的*活动、个人健康护理、经济行为、生态责任、人际交往以及其他许多事物充满兴趣并以此为发展方向。那么,我们的社会该多么不一样。” (向爱国《为未知而教,为未来而学》)
小到一节课,意义在哪?大到一门课程,核心价值在哪?联想到一些教育活动,设计意义和目标在哪?都值得教育的实施者经常做一番形而上的宏观思考。从某种意义上说,教育的展开,就是建立在假设和美好想象基础上的。基础教育的属性之一也是“全面发展”,是为了培养面向未来做全面准备的人而设立和进行的。也有人说,“看一个国家的未来,就看这个国家怎样对待他的孩子和老人。”因此,杜威“今日之学校,明日之社会”的论断是,有一些道理的。日常我们看到社范围之中,不守规矩之现象,每每深恶痛绝,观察路人文艺水准和修养表现之差强人意,又反观自身许多素养的终身欠缺,都不免要反思到过去的教育。
理想的数学教育,其实是基于数与形的思维力训练,有人说,数学学习其实是一项思维的体操。
“在这里,数学教育的目的最重要的是让学生独立研究,互相讨论,将数学知识转化为自己的思想和方法,从而提高在研究活动中发现数学新事实、创造新成果的能力。课堂教学中,教师十分注意解决实际问题与日常生活问题,并不局限于书本上现成的问题。”(靳建颖《理念·方法·保障——英国中学数学教育的观察也思考》)
“ 阅读经典不仅仅是一种古诗词、古代文学经典的鉴赏和文学评析,而是站在一种更加高远的精神高度和更加宏大的思想背景中,去聆听古人那些关于宇宙、人生、社会问题的教诲,努力透过文字的层面寻找和体会古人的智慧。” (刘正正《艾伦·布鲁姆之经典阅读的启示——对三个诵读问题的思考》)
这可以理解为,如果不是站在应试的立场上来阅读经典,经典阅读和体味的意义会更加深远,更加使读者终身受益。因此,经典的教育人和推广者,如果能够尽力在应试和修养的二者之中寻找平衡,则不失为一种教育的新的美妙境界。
“学校应该加强财商教育涵养正确的价值观。财富观比消费观含义更广,既包括对待金钱的态度,也包括如何支配财富;既包括如何挣钱,也包括如何防范风险。仔细观察那些善于创造财富、积累财富的民族,往往从幼儿阶段就注重教导孩子自食其力、合法挣钱、合理消费。“君子爱财,取之有道”是传统古训,在市场经济日益发展的今天,年轻人如何懂得“道”、践行“道”,更是关乎一生的一个大问题。”(刘振《财商教育也应“从娃娃抓起”》)
如此基于课程的呼唤和期待,其实对于当下比较普遍的重功利、重物质、重享受、重消费的风尚的一种修补和矫正。有道是,挣钱反映能力,花钱体现境界。
“制定清晰而一致的规则,可以培养孩子的责任心和明辨是能力。不过规则也要保持一定的灵活性,允许有理由的通融。”(给孩子立规矩、讲习惯一定要注意这6点,否则没有效果……)
我们的规则制定过程中的弊端在于二,一曰大,二曰空,三曰否定句式多。大则难以操守,空则难以衡量,而以“不”打头的否定句式约束多,看似全面和严格,但面对未成年人,个人感觉还是多提倡甚至于反对才好。窃以为,扬长教育的成效和易推行,应当远胜于补短教育。
“今天孩子遭遇的问题可以概括为三个词。第一个是小视野。即使现在网络信息很发达,但孩子只看他喜欢看的,不喜欢的就不去关心。第二个是小情调。每个人都有小情调,但是问题不在于不能局限于小情调,应该有开阔的视野和胸怀。第三个就是小人格。看起来今天的孩子什么都不缺,但是普遍存在“缺钙”的情况——有血有肉就是没有骨头。” (刘铁芳《上海教育》,赵玉成《今天教育最重要的问题是如何育“少年中国魂”》)
这可能是信息时代知识和信息的过于丰富带来的价值观多元的巨大挑战,史无前例。获得的信息越多,人可能往往越被动和机械地主观盲从。
手机管理是走读制学校普遍面对的学生管理难题,如何*,如何疏导,如何在处理具体问题上把握度,都有一些负面的案例给人们警醒。
“学校自主管理的前提不是不能违法,校规制定必须在法律允许的空间内进行,不能与法律规定抵触、冲突,不能随心所欲、任性而为。比如,不能规定通过搜身等手段检查学生是否带手机进校园,不能规定对学生带手机进校园一律销毁,等等。但如出于矫正不良行为、着眼于学生更好发展的目的,规定对学生带进校园的手机由学校暂时保管,就没有什么问题。”(李国民《规范校园手机管理,非立法不可吗》)
“传统文化在属性上虽然是古代的文化,但传统文化教育却是处在当代社会的教育,是当代中国教育体系的一部分。传统文化教育本质上是为了让生活在当代的青少年能够更好地继承过去的文化传统,进而在文化上找到归属,在精神上变得丰富,在思想上筑牢中华文化认同的根基。也就是说,传统文化教育的内容来自过去,对象是当代的青少年,实现的目标则要面向未来。”(李海峰〈教育激活传统文化〉)
这一段论述,其实就是讲到古为今用,历史为现实服务的概念。传统文化在市场化和全球化的当下,面临一个选择性理解和接受的挑战。
“在地化教育倡导气概当场实际学习——一方水土特有的历史、环境、文化、经济、文学、艺术等。当地区为学习提供了情境;学生的课业聚集社区的需要和利益,社区成员在教学的各个方面提供资源,充当合作伙伴。这种本地重心能有效地鼓励学习积极性,将真实世界的关切与求知的智力结合起来。”(汪明杰《在地化教学:教育生态化转型的支点》)
办学和学校课程活动,基于社区,基于地方,各地都有许多比较好的尝试和经验,作为学校教育的一个重要补充元素,值得发扬和适度地体系化和制度化。
教学也是生成性的艺术,也是遗憾的艺术。 “我上了一辈子的课,没有一节是十全十美的。我的课都是省略号,没有句号。” (欣弛《90岁特级老师于漪对话“90后”青年教师,教育工作只有三个字》)
“有韧性的孩子有心理学所称的“内部控制源”;他们相信命运由自己掌控,接受无法改变的事情,把危机看成学习与成长的机会,而非无法承受的问题。他们心中有广阔的蓝图,因此能够忍耐很长一段时间内的不幸。” (曹玲《心理韧性,平凡的魔法》)
这一段话,我从一个侧面来理解,也可以得出教育不是万能的这个结论。每个人的内心世界,无论出自先天还是出于后天的成长,都是不同的,丰富而复杂的。所谓天才,不是唯心主义,而是自然形成的天赋异禀。
“共情的第一步:听到说者想说,说到听者想听。共情的第二步:以学生在意的方式,做学生认为重要的事情。教师共情力最重要的一环:自我同理,解决好自己内心的矛盾和冲突。”(《共情力,是一个优秀班主任最重要的“软实力”》)
联想起著名的未来学家丹尼尔·平克,其在《全新思维》中预言,未来人才最需要“六大能力”,又叫“三感三力”:设计感、娱乐感和意义感,三力是指故事力、交响力和共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