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 出资《天工开物 丹青》翻译,麻烦,在线等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4-24 11:49
我来回答
共2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11 18:33
所有的墨都是利用燃烧产生的烟,把这些烟灰凝在一起做成的。用桐油、清油、猪油燃烧产生的烟灰做成的墨,只占总数的十分之一。用松木燃烧产生的烟灰做成的,要占到十分之九。只要说到制造价值贵重的墨的人,宋朝人都推许、看重徽州地方的造墨人。有人因为运送油很困难,就派人在荆州、襄阳、辰州以及沅水一带租房子住下来,收集便宜的桐油将其烧成烟灰再运送回去。这种墨一旦书写在了纸张上,对着日光横射时看来有红光的,就是用紫草汁浸染的灯芯来燃烧而成的。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11 18:34
用刻板印刷书籍,唐朝人还没有大规模采用它。五代时才开始印刷五经,以后的各种图书都是雕板印刷本。
庆历年间,有位平民毕升,又创造了活板。它的方法是用胶泥刻成字,字薄得像铜钱的边缘,每个字制成一个字模,用火来烧使它坚硬。先设置一块铁板,它的上面用松脂、蜡混合纸灰这一灰东西覆盖它。想要印刷,就拿一个铁框子放在铁板上,然后密密地排列字模,排满一铁框就作为一板,拿着它靠近火烤它;药物稍微熔化,就拿一块平板按压它的表面,那么所有排在板上的字模就平展得像磨刀石一样。如果只印刷三两本,不能算是简便;如果印刷几十乃至成百上千本,就特别快。印刷时通常制作两块铁板,一块板正在印刷,另一块板已经另外排上字模,这一块板印刷刚刚印完,那第二板已经准备好了,两块交替使用,极短的时间就可以完成。每一个字都有几个字模,像“之”、“也”等字,每个字有二十多个字模,用来防备一块板里面有重复出现的字。不用时,就用纸条做的标签分类标出它们,每一个韵部制作一个标签,用木格储存它们。有生僻字平时没有准备的,马上把它刻出来,用草火烧烤,很快可以制成。不拿木头制作活字模的原因,是木头的纹理有的疏松有的细密,沾了水就高低不平,加上同药物互相粘连,不能取下来;不如用胶泥烧制字模,使用完毕再用火烤,使药物熔化,用手擦试它,那些字模就自行脱落,一点也不会被药物弄脏。
毕升死后,他的字模被我的堂兄弟和侄子们得到所有的墨都是利用燃烧产生的烟,把这些烟灰凝在一起做成的。用桐油、清油、猪油燃烧产生的烟灰做成的墨,只占总数的十分之一。用松木燃烧产生的烟灰做成的,要占到十分之九。只要说到制造价值贵重的墨的人,宋朝人都推许、看重徽州地方的造墨人。有人因为运送油很困难,就派人在荆州、襄阳、辰州以及沅水一带租房子住下来,收集便宜的桐油将其烧成烟灰再运送回去。这种墨一旦书写在了纸张上,对着日光横射时看来有红光的,就是用紫草汁浸染的灯芯来燃烧而成的。
天工开物》的作者是明代宋应星,这是中国古代一部综合性的科学技术著作。徐光启的主要著作是《农政全书》,沈括的主要著作是《梦溪笔谈》。了,到现在还珍藏着。宋应星(1587~1661),字长庚,奉新县宋埠镇牌楼村人。明末清初科学家。
1.凡墨烧烟凝质而为之(之)——代“墨”
2.居十之一(之) ——的
3.居十之九(之)——的
4.或以载油之艰(之)——助词,表示修饰关系
《天工开物》是世界上第一部关于农业和手工业生产的综合性著作,作者在书中国古代科学技术专著。明代科学家宋应星(1587~?,字长庚,江西奉新人)撰。初刊于明崇祯十年(1637)。它全面系统地总结和记述了中国古代尤其是明代农业和手工业的生产技术和经验,是一部杰出的农艺学和工艺学文献。全书分为上中下3编,共18卷,并附有121幅插图,描绘了130多项生产技术和工具的名称、形状、工序。上编记述了谷类和棉麻栽培、养蚕、缫丝、染料、食品加工、制盐、制糖等;中编包括制造砖瓦、陶瓷、钢铁器具、建造舟车、采炼石灰、煤炭、榨油、造纸等;下编包括五金开采及冶炼等。该书文字简洁,记述扼要,书中所记均为作者直接观察和研究所得。问世以后,有不少版本流传,先后被译成日、英、法、德等国文本。中强调人类要和自然相协调、人力要与自然力相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