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龙夺嫡在历史上属于宫廷政变吗?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3-07-04 14:13
我来回答
共5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4-11-18 22:54
中国历史上每一次的皇位继承总是充斥着勾心斗角、尔虞我诈,甚至是发生宫廷政变。这既是皇室亲情伦理的悲剧,也是历史的必然性。每次回首康熙年间的“九子夺嫡”总能给人以新的感悟,为什么朴实低调的雍正在这场“史上最激烈的皇储之争”中最后胜出?
浅谈“九子夺嫡”
一废太子
所谓“九子夺嫡”是指康熙的九个儿子,他们或个人或团结某一个人形成的集团来竞争皇储。其中有“大阿哥党”、“*”、“三阿哥党”“四爷党”、“八爷党”。他们分别是大阿哥胤諟、太子胤礽、三阿哥胤祉、四阿哥胤禛、八阿哥胤禩、九阿哥胤禟、十阿哥胤誐、十三阿哥胤祥、十四阿哥胤禵。
康熙四十七年,康熙以皇太子不法祖德,不遵祖训,暴戾淫乱,宣布废掉太子胤礽,幽禁于咸安宫。由此拉开了康熙晚年“九子夺嫡”的序幕。
他的儿子们开始蠢蠢欲动,其中大阿哥表现的最为积极,也是最先出局的。太子被废后,他向康熙表示:“今欲诛胤礽,不必出自皇父之手,儿臣可为代劳。”除此之外,他还利用巫术诅咒太子。
胤諟的行为令康熙极度反感,痛斥其为“乱臣贼子,天理国法所不容”将他永远圈禁。大阿哥本来在争储的道路上是具有优势的,根据嫡长子继承制:有嫡立嫡、无嫡立长的原则,大阿哥继承大位还是有希望的。
据清史稿记载:胤諟长相俊美、才华横溢,深得康熙喜爱。康熙曾多次带他出征、巡视,以示恩宠。除此之外,胤諟也是诸皇子中早就获得郡王爵位。但胤諟没有控制自己的权利*,不顾亲情伦理、利令智昏,最后落的个圈禁的下场。永远的失去了争储的资格。
三阿哥胤祉在“夺嫡”的道路上则表现的比较低调,他知道自己论出身不如“胤礽”,论人脉威望不如“胤禩”。加之他揭发胤諟魇镇太子之事使康熙怀疑他居心叵测、意图不轨。所以他更多的是带领李袚、陈梦雷等在著书,希望可以借此获得康熙的关注。
复立太子
胤礽是在两岁的时候就被立为太子,当时正值吴三桂作乱,康熙按照汉族嫡长子继承制立嫡长子胤礽为皇太子,意在笼络人心。除此之外,康熙还有更重要的考虑,那就是加强皇权将选定继承人的权力集中到自己身上。
胤礽出身高贵,加之康熙对他过度的溺爱,养成了他自大狂妄的性格。由于胤礽的母亲赫舍里在生他的时候难产去世了,康熙将对亡妻的思念都寄托在了胤礽身上。他希望胤礽做一个优秀的太子,将来好继承他的皇位。但是胤礽恃宠而骄,康熙二十九年,康熙在外突发疾病招胤礽前来侍驾,胤礽见到康熙病容不忧反喜(那可不,要当皇上了能不高兴吗)。还有康熙四十七年,皇十八子胤祄病重,胤礽表现的漠不关心、非常冷漠。康熙责备他,没想到胤礽娇纵惯了,当场顶撞康熙让康熙下不来台。除此之外,胤礽每夜在帐篷外窥视康熙。康熙实在容忍不了胤礽的行为,下令废掉太子。
废掉太子以后,他的儿子们明争暗斗,让康熙痛心不已。为了断绝他的儿子们夺嫡的念头,也为了父子之间最后的一点情义。康熙四十八年,胤礽重新被立为皇太子。同时,又分封皇三子胤祉、皇四子胤禛、皇五子胤祺为亲王,皇八子胤禩复封为贝勒。
此时诸皇子势力逐渐壮大,分封可以安抚诸阿哥,也为了制衡太子。自此之后,胤礽仍然是骄纵不改、结党营私,胤礽的再次被废也只是时间问题。
浅谈“九子夺嫡”
大道无形
康熙五十一年,胤礽再次被废,夺嫡之争再起。在此之前大阿哥被软禁,三阿哥也因举报大阿哥镇魇太子遭到康熙的责备。这时的夺嫡之争主要是四阿哥与八阿哥。
八阿哥胤禩原为辛者库宫女所生,出身非常卑微。虽说出身不好,但胤禩情商很高,很善于处理人际关系,很会来事,九阿哥胤禟、十阿哥胤誐、十四阿哥胤禵都是他的铁杆。连老成持重的裕亲王福全也说他:“心性好,不必矜夸,聪明能干,宜为储君。”就更不用说那些朝中的大臣了。
有一次,术士张明德给胤禩看相说“胤禩必大贵”,有人就把这话说给康熙听,康熙很不高兴。《庄子》有云:“直木先伐,甘井先枯”。《易经》有云:“君子藏器于身,待时而动。无此器最难,有此器不患有此时。”还有一句话,叫“木秀于林,风必摧之”。胤禩集团来势汹汹,过于高调,让康熙极为不满。康熙四十七年,康熙让百官举荐太子,群臣皆保举胤禩(此时已被革爵),康熙感到大为震惊,认为胤禩结党营私已经严重威胁到了皇权。康熙有两大忌,第一:结党营私,威胁皇权,第二:不顾亲情,骨肉相残。胤禩已经很明显的触及到康熙的底线。
康熙五十三年,胤禩送给康熙两只海东青,不想送到康熙面前时老鹰已死(死鹰事件有可能是康熙自导自演)。康熙借题发挥,大骂胤禩:“系辛者库贱妇所生,自幼心性险恶,与乱臣贼子结为党羽,密行险奸,谓朕以年迈,岁月无多,及至不讳,伊曾为人所保,谁敢争执?遂自谓可保无虞也。”康熙为了巩固皇权,也为了保护好继承人,逐步打压胤禩集团成员,并停发胤禩粮银。
自此之后,胤禩一蹶不起,还得了严重的伤寒病,有离开人世之状,康熙也置之不理、不管不顾。从巩固皇权来说,打压胤禩是必须的也是必然的,但从亲情伦理来说,康熙的做法未免太过绝情,只能说:无情最是帝王家。
浅谈“九子夺嫡”
不争是争
胤禛在废立太子之前一直表现的都很消停,整天和和尚道士混在一起,给人的感觉就是一个“富贵闲人”,没什么志向。他还经常“为诸阿哥陈奏”。在太子被废时,康熙让胤禛和其他的阿哥看管胤礽,胤礽表示有重要的事要向康熙呈奏,请胤禛等代为转奏。其他阿哥都害怕惹祸上身拒绝呈奏,胤禛觉得这话非同一般,坚为代奏。事后,康熙赞扬他“深明大义”。
“不自是,故彰;不自伐,故有功;不自矜,故长;夫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道德经》
在二废太子后,形势已经很明了了,太子再无被立可能。胤禛也开始有所准备了。康熙五十二年,胤禛的幕僚戴铎给雍正出谋划策:“处英明之父子,过露其长,恐其见疑,不露其长,恐其见弃,此所以为难”那么这该怎么做呢?“孝已事之,诚已格之,和已结之,忍已容之”大概就是对父亲要孝顺,对兄弟要团结,对于一些小事要包容,对于大臣要礼遇。
可以说胤禛在这些方面做的很好,康熙晚年后,他的身体经常出问题,胤禛就在他的身旁嘘寒问暖,极尽孝道。胤禛还请康熙到他的府邸来和儿孙们游玩,让康熙感受到了儿孙满堂的天伦之乐。
如果仅仅只是孝顺,胤禛还不足够选为继承人的资格。康熙曾多次派胤禛外出公干,胤禛表现的对公事不留情面,令行禁止,赏罚分明。康熙晚年倦于朝政,朝廷吏治*,贪墨横行。康熙认为胤禛这样的性格能够解决这些问题的。
低调胜出
康熙最后几年时已经默定胤禛为继承人,但是为了在历练他也为了保护他,没有将他暴露出来。
康熙六十一年,康熙于畅春园驾崩。临终留有遗诏:皇四子胤禛人品贵重,深肖朕躬,必能克承大统,著继朕即皇帝位。同年胤禛继位,是为雍正皇帝。
热心网友
时间:2024-11-18 22:55
不属于,宫廷政变是指皇位的继承者通过*迫手段使原本的皇帝退位,或通过杀死前任的手段达到接替皇位的目的,九龙夺嫡是为了争夺继承者的位置,其最终的决断权还是在康熙手中。而如果是原本的太子胤礽已经继位,其他皇子把他赶下台,那就属于政变了,也就是个人理解政变是即时的最高统治者变更,而不是未来的统治者变更,因为在新君继位前,所有皇子都是有机会的。
热心网友
时间:2024-11-18 22:55
不算吧,只是众多王子来争夺皇位而已。
九子夺嫡,是指清朝康熙皇帝的儿子们争夺皇位的历史事件。当时康熙成活下来的儿子有24个,其中有九个参与了皇位的争夺。这九个儿子分别是:大阿哥胤禔、二阿哥胤礽、三阿哥胤祉、四阿哥胤禛、八阿哥胤禩、九阿哥胤禟、十阿哥胤䄉、十三阿哥胤祥、十四阿哥胤禵。最后四阿哥胤禛胜出,在康熙帝去世后继承皇位。
热心网友
时间:2024-11-18 22:56
不属于,没有发生宫廷惨变
九龙夺嫡是指康熙年间,九位皇子围绕着皇位互相较量争夺,最后胤禛胜出的事情,并没有发生宫廷政变
热心网友
时间:2024-11-18 22:57
不是政变,只是内部上位的权力之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