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3-07-03 17:13
共3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4-12-02 23:34
*的电影更强。电影属于影视类艺术作品,不同年代的电影,传递的内容历久弥新。*时期的电影比音乐更能传递时期的浓厚艺术色彩。热心网友 时间:2024-12-02 23:34
提起*时期的音乐给我的印象要么是极文雅带有中国传统文化特色如《送别》的“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要么就是浓情蜜意的新潮海派如《天涯歌女》的“天涯呀,海角,觅呀觅知音”。*是现代的东西方文明在我国大交融时期,这时候的音乐作品自然带有当时的时代特色。 如果不是这本书,我对*那个时代的音乐知之甚少,音乐在我国历史上是具有很高地位的,但对音乐家的关注却远远不够,这个类似于悖论的现象确实存在,我们大都能说出不少古代名曲,但古代音乐名家却屈指可数。 每个人都有自己从事和熟悉的行业,并且经常主观地认为自己所熟悉的也就是众所周知,而人类社会经过数千年的详细分工,留存至今的每个行业都有及深厚的历史背景,业内中人除了专门研究行业历史的也难以知其详情。这本书从清末从“洋务”初兴谈起,介绍了现代音乐传入我国的流程,以及十余位*时期的音乐界名家,颇有拨开云雾见青天的感觉,至少让我大开眼界,才知道*的音乐界如此丰富多彩,丝毫不输当今的娱乐圈,而总体人员质量却要远高于现在的娱乐圈,毕竟那时候媒体不如当今发达,想炒作并非易事,需要靠有一定的真本事挣饭吃。 沈心工、杨仲子、黎锦晖、江文也、赵元任……这些极具*时代特色的名字,让今人觉得似曾耳闻却又颇感陌生。读罢此书才得知,这些都是彼时音乐界甚至社会上响当当的人物,由于时间和*等多种因素致使今人对其深感陌生,他们每个人都如同其作品一样拥有丰富多彩的一生。 中国现代音乐特色成型于*时代,由于*原因在新中国成立后相当长时间两岸的音乐特色走成两条路,这也无可厚非,总有再次融合的时候,可是那残酷的黑暗十年扭曲了*音乐的发展,变成了*工具,以至于直到现在*的现代音乐远落后于周边,而港台地区的音乐发展我们有目共睹,远远超越内地,而内地现代(流行)音乐至今摸不着一条门路,目前的现象可说是港、台在“反哺”内地的流行音乐。 在看这套系列图书中的《*戏剧》时,我总结过:每逢变革之时,便是各种文艺派别名家辈出的时代。*恰是大变革之时,有人说*和新中国,如同历史上的秦与汉,隋与唐,前一朝虽然时间短暂,但对后朝的影响却是极其深刻,甚至可以说汉唐是秦隋的延续,这一点我是及其赞同的,我总认为历史是螺旋状前进的,在重复历史的同时结合新事物不断前进。 彼时的各学科的大家如同山岳一样矗立在远方,笼罩于时代和*的迷雾之中,后人难以辨识其真貌,此实为民族之悲哀,期待有一天劲风吹散迷雾见真容。热心网友 时间:2024-12-02 23:35
我觉得那个时候中国的电影在世界上地位并不是非常高,甚至可以说是没有地位,但是现在已经非常厉害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