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4-24 15:16
共4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18 14:21
我把“在大城市呆了十年再回到小城市,真的能实现降维打击吗?”这句话发了朋友圈。
有个朋友评,“难说”。
她在北京奋斗了八年,30岁了,被家人软硬兼施搞回了老家,结婚、生子。
她说,“现在是和父母在一起,工资完全是自己花,没有房贷和车贷的压力,每个月也不用自己出房租,经济上很富裕。
而且每天朝九晚五,比在大城市压力小,时间多,过得比较舒适。但……精神上很空虚。”
从她的体验上来看,她并不满意她回到小城的生活。
所以,不难理解,她为什么不同意“在大城市呆了十年再回到小城市,就能实现降维打击”的说法。
另一个朋友果断干脆地回复“能”。
我追回了一句“这么肯定的答案?”
他再次果断干脆,“是的”。
同样和他的经历有关。
他在大城市家居行业干了十年,从基层做到主管,后来,回到小城老家干起了家装,慢慢积累了不少客户资源,干得风生水起......
客观地说,在大城市呆了十年再回到小城市,真的能实现降维打击吗?
我不能给出一个肯定的答案,却觉得有以下几点值得我们深思。
01 世界对穷人家的孩子公平吗?
曾经网上“我花了18年的时间才能和你坐在一起喝咖啡。”的段子很火,异曲同工的还有“寒门难出贵子”。
这是一个来城里拼搏的乡下孩子,对阶层逆袭无力的感慨与怨叹。
很多人看完之后感慨:说得太对了!的确如此!
因为《奇葩说》认识了薛兆丰,开始对经济学感兴趣,买了本《薛兆丰经济学讲义》。
对于笃信“人文情怀”的我来说,简直就是思维的风暴和*。
经济学的东西不免客观地有些“不近人情”,但它却是这个世界运行的客观规律。你只有承认这些客观规律的存在,才能理解它,接近它,应用它。
顺市场规律者,赢;逆市场规律者,无论你走到哪儿都举步维艰。
这个时候再说,这个世界对穷人家的孩子公平吗?
显然没有意义。因为世界才不认识你是谁!
02 如何逆袭
既然无所谓公不公平,那么穷人家的孩子,该如何逆袭?
前段时间考上北大考古专业的留守女孩火了,对于她的争论无非一点——上了北大又怎样,一点“钱”途都没有!
女生家境贫寒,父母都在广东打工,她是从留守儿童成长过来的,很多人认为,考大学选择专业时更应该务实一些,选一个将来比较好就业、能挣多点钱的专业。
人,最好先解决了面包问题,再谈情怀。
但是,一个十七岁的农家孩子,社会经验也不足,见识也短浅,能触摸的真实世界就那么大,只能靠想象去理解超出认知范围的世界。
上大学选专业,毕业后选工作,去大城市还是县城?这些问题没人指导,基本上就是凭兴趣、凭直觉来填。
#为什么要去大城市上大学#有人选择去大城市上大学,也无非是因为,想见见世面。
而选择留在大城市工作,也无非是,想见见世面。
但在大城市工作了多年问题就来了,你终究是个“边缘人”,你开始思考是不是要回小县城发展?
03 逆袭需要高维杠杆
如果苦寒孩子只在当地小城市就读,是很难实现逆袭的。因为逆袭需要高纬杠杆,俗称“见见世面”。
她必须要借助名校的光环和优秀在读成绩,来证明自己,给自己贴上“价值标签”,就好比给自己镀金。
穷人家的孩子,需要上名校给自己镀金,有钱人家的孩子,去海外留学镀金,本质上都是一个道理。
他们在找那个高纬杠杆,有了这个杠杆才能撬起那些“沉没了的过去”。
来到大城市工作,也是这个道理呢。大城市的视野和见识,身边人的层次,工作逻辑的方式,对一个人的整体素养都有帮助。
然而有利有弊,当你带着一身“荣光”回到小城,殊不知,这些光芒还会不会发光?
相对于大城市较为公平的竞争机制,县城的人情社会氛围和乡土规则,反倒会让一些回到县城生活的人,产生逃离的冲动。
到时候,别说打击别人,自己就成了“逃兵”。
所以,该如何取舍,就成了需要面临的最大问题。
“在大城市拼到了四十岁,我就回老家去!”
我曾听过不止一个朋友这么说。
当人一旦开始思考“不如就回去吧”,就很容易一路被温柔乡牵绊着,想回去了。
回,还是不回,这是个问题。
你怎么看呢?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18 14:22
真的,回到小城市之后你会发现自己和这里格格不入,因为你已经适应了大城市的繁华了。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18 14:22
不能。适应了大城市的生活节奏后反而会在小城市混不开,因为小城市更加讲究人情。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18 14:23
我觉得在大城市里面生活了十年之后再会到的小城市,不一定能够实现降维打击,因为如今的网络是非常发达的,小城市的人也能够看到大城市里面很多不同的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