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3-07-08 20:50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29 03:15
西方音乐作品中的中国元素有中国调式音阶的运用、中国节奏的运用、中国旋律的运用等。
1、中国调式音阶的运用
舒伯特创作的《C大调未完奏鸣曲》,就融入了五声音阶,在乐曲的第九小节处,便以三连音的形式完整展示了C大调的五音。随后,李斯特在他的《艾斯特庄园的喷泉》中,也同样使用了五声音阶,并利用这种音阶形式表现出了鲜明的印象主义色彩。
到了近代,对于五声调式和音阶运用最为娴熟的,当属美籍俄裔的作曲家齐尔品。齐尔品曾有过在中国游历和讲学的经历,而且娶了一位中国太太,所以他对中国传统音乐十分熟悉,曾创作出了《五声音阶钢琴练习曲》,整个作品包含两套组曲和一套小品集,全部采用了五声调式音阶。
2、中国节奏的运用
英国作曲家班托克曾表示,节奏和旋律是东方音乐最基本的特征。在很多西方音乐家看来,中国音乐的节奏在整体上是趋于稳定和均衡的,这也是与中华民族崇尚的中和之道是一脉相承的。在德彪西的《练习曲》中,就广泛运用了这种节奏。
很多地方都明确标明了自由的、随心所欲的记号,给与了演奏者以极大的自由,获得了更加丰富和多元的二度创造效果。又如齐尔品曾在《仙女与农夫》这部作品中,根据中国音乐节奏的特点,以钢琴的形式对锣鼓的音色进行了模仿,获得了戏剧色彩的节奏效果。
3、中国旋律的运用
在中国传统音乐中,无论是声乐还是器乐,都有着很多脍炙人口的旋律,并在西方广为流传。如家喻户晓的民歌《茉莉花》,就曾经出现于普契尼的歌剧《图兰朵》中。同样,这首民歌也出现在了西方的钢琴作品中。
如俄罗斯作曲家阿里安斯基,就将这段旋律运用到了练习曲的创作中,在他的25号练习曲中,采用了回旋曲式,让主题的呈示部和插部交替出现,开始部分运用了西方大小调和声进行。作品以轻快甚至急促的形式,两次运用了这守古老的民歌,旋律素材是中国化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