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3-07-09 12:54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4-12-05 15:55
尿蛋白高是指尿液里发现尿蛋白超出正常量,这是不好迹象,表示糖尿病人的肾脏有可能出现了损伤,那么糖尿病人尿蛋白高的症状表现都有哪些呢?接下来我带大家了解一下吧。
糖尿病肾病的症状表现有蛋白尿、水肿、贫血、高血压、肾功能衰竭。蛋白尿是诊断肾病的重要指标,糖尿病患者有蛋白尿者占4.9%~10%。病程短于10年,蛋白尿占1%~3%;病程长于20年,蛋白尿占12.8%;病程长于35年,蛋白尿占62%。
早期糖尿病肾病的症状为无水肿,随着尿蛋白增加,血浆蛋白降低,出现水肿。水肿主要发生在面部、下肢和踝部、腰背部,少数病程进展较快者可有低蛋白血症而出现全身水肿。蛋白尿出现后,肾小球滤过率降低,开始出现肾功能减退,尿素氮升高,出现氮质血症,并可发展为肾功能衰竭。有人报道,出现蛋白尿后6年内约有20%,10年内约有50%,15年内约有75%的病人发生肾功能衰竭,平均生存期约为15年。
此外,糖尿病肾病的症状可能还有轻中度贫血,是由于氮质血症造成红细胞生成障碍所致。长期有蛋白尿者可有高血压,并可加重病情,使其恶化。
专家表示,糖尿病操控很差时可引起微量白蛋白尿,尿白蛋白的排出可以20μg/min,这样的尿白蛋白排出量不能诊为早期糖尿病性肾病。但若糖尿病得到有效操控时,尿白蛋白排出量还是20~200μg/min,则可以以为有早期糖尿病性肾病。
蛋白尿早期糖尿病肾病无临床蛋白尿,只有用放射免疫方法才能检测出微量蛋白尿。临床糖尿病肾病早期惟一的表现为蛋白尿,蛋白尿从间歇性逐渐发展为持续性。 糖尿病人病程超过5年以上者要经常查肾功能,尿蛋白定性,24小时尿蛋白定量并注意测量血压做眼底检查。
有条件时应做尿微量蛋白测定和β2-微球蛋白测定。以早期发现糖尿病性肾病。如果尿微量白蛋白增加,要3~6个月内连测3次。以确定是否为持续性微量白蛋白尿。如果确定为微量白蛋白增加并能排除其他引起其增加的因素,如泌尿系感染、运动原发性高血压者,应高度警惕并注意努力控制血糖,使之尽可能接近正常。若血压>18.7/12kPa,就应积极降压使血压,维持在正常范围。同时还应强调低盐、低蛋白饮食,以优质蛋白为佳。
平时注意避免过高蛋白饮食。定期体检,如有蛋白尿尽早发现。糖尿病和高血压、痛风5~10年以上者应至少每半至1年化验一次尿常规。注意尽量避免可能导致肾损害的药物:如解热镇痛药、部分抗生素和不明成分中药。如必要使用,需在医生指导下应用。
(1)蛋白尿的系膜毒性:
在肾衰模型中,可以观察到血清蛋白在肾小球系膜中的蓄积,这些大分子物质在系膜区的聚集可引起系膜细胞损伤、增生各系膜基质合成增加,从而产生肾小球硬化。蛋白尿肾病模型中,肾小球中有低密度脂蛋白(LDL)和极低密度脂蛋白(VLDL)的载脂蛋白B以及载脂蛋白A沉积这些聚集最终也可导致肾小球硬化。
(2)蛋白尿对近曲小管细胞的毒性作用:
发生蛋白尿时,进入肾小管上皮细胞内的蛋白量增加,使溶酶体活性增加,提示蛋白引起溶酶体溢入小管细胞浆,随后的细胞损伤可刺激炎症和疤痕形成。
(3)蛋白尿引起的小管细胞生物学变化:
出现蛋白尿的许多肾脏病都存在着细胞过度增生,代表着一种非适应性反应,导致肾衰。越来越多的证据显示蛋白质可直接调理小管细胞功能,改变其生长特性及其细胞因子和基质蛋白表型表达,可导致小管基底侧释放PDGF、FN和MCP-1,诱导纤维化过程。
(4)蛋白尿引起小管间质缺氧加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