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3-07-08 10:01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4-11-18 19:33
有时候我们总觉得孩子的动作实在是太慢了,不着急、不上火的,哪怕是一个温柔的宝妈,碰到孩子磨蹭,就立马化身“母老虎”战斗力爆棚,上演一出“惊天地,泣鬼神”的催娃暴走模式。虽说宝妈这样做也是想帮助孩子改掉磨蹭的毛病,但是孩子却一点改变都没有,其实是家长的方式不对,方式不对自然无法让孩子改掉的毛病,在解决问题之前,我们先了解孩子为什么磨蹭。
很多家长会发现,在旁边使劲儿催,孩子却还是一脸茫然一脸无辜的表情看着你,让你有火也发不出。孩子越催越慢的原因是什么呢?
对于孩子的慢,宝爸宝妈也总是简单粗暴地归结为拖拉磨蹭,不去深入研究原因,其实有的时候不是孩子在拖拉磨蹭,只是跟不上父母的节奏,在心理学上,大人和孩子在生活节奏、生理节奏以及生命节奏都是不一样的。
父母催促,催不出快,反而会害了孩子
心理学家姬雪松曾经说过:父母过多的催促孩子,通常是因为自身的焦虑,当父母无法消化这些焦虑,将它们过多的转嫁给孩子时,伤害就在不知不觉中产生了。
父母一味地“催催催”,有可能不会让孩子性格变得麻利,反倒可能会给孩子带来以下伤害。
对父母产生过度的依赖心理
孩子很多事情都是从零开始的,不会一下子就能到熟能生巧的地步,很多事情只是处在好奇和模仿的阶段。
像是宝妈在做饭,孩子可能也会跟在厨房里鼓捣,如果家长觉得孩子碍手碍脚,就会直接帮孩子都做了,这样孩子的模仿就会被打断,好奇心也就被消磨干净了。
而孩子逐渐习惯了父母做的这些事,自己也就不会记在心上,就像孩子出门上学习惯了父母给准备的衣服、书包、水一样,孩子会产生严重的依赖心理,一旦自己做就会丢三落四。
容易产生逆反心理,跟家长对着干
家长经常催促孩子,不光是自己心里烦躁,孩子在这样的催促下也会焦急,久而久之便会对家长产生不满,甚至可能和家长对着干,你叫我快一点,我就不。
尤其是孩子在3、4岁,以及7、8岁的时候孩子本来就进入逆反期,不喜欢别人管自己,经过家长的催促,更容易引起孩子的反感和反抗。
缺少责任心
这个是与孩子产生依赖心理是连带效果,本该孩子做的事情,父母都帮孩子做了,孩子自然会认为那本来就是别人应该做的事情,而不是自己要做的事情,孩子的责任心就会被削弱。
父母经常催促孩子,让孩子急急忙忙的做事情,这样也容易造成孩子做事混乱,没有条理性,还容易养成丢三落四、粗心大意的毛病。
让孩子快起来,这几招就够了
父母想要解决孩子的拖延症,还是要找对方法,这样才能解决问题:
要让孩子了解时间的概念,并制定时间计划
有的孩子连钟表上的时间都不认识,更不要说时间概念了。父母不仅要教会孩子会看钟表,还可以买几个不同时间、不同颜色的沙漏,让孩子进一步地了解时间的长短。
这样能让孩子对时间流逝有更直观的印象,例如:早上几点钟必须出门、晚上几点必须睡觉。让孩子在规定内的时间完成所做的事情,或者比之前进步的时候,家长也不要忘了鼓励孩子。
这样的时间规划,能够让孩子梳理清自己事情的轻重缓急,也能在父母不催促的情况下有紧迫感。
提高孩子的做事效率
在这个快节奏的 社会 中,宝爸宝妈一定有不少可以教给孩子提高做事效率的小技巧。像是孩子早上起来了要先穿衣服,不能刷了牙还想在被窝里躺躺。
家长在准备早餐的时候,可以自己检查一下需要带的东西,提前把东西准备好。理清事情先后顺序,让孩子在同样的时间中学会做更多的事情。
培养孩子的责任心
对于孩子自己的事情,哪怕孩子做的再慢,家长也要忍住不去帮忙,孩子做的不好,家长可以教孩子怎么去做,但绝不是替代孩子,要记住一句话:自己的事情自己做。
让孩子学会承担后果
比方说孩子早晨起床后磨磨蹭蹭的,家长不要着急,也不要去帮孩子,可以在一旁提醒孩子一下“再不快点可就要迟到了”,如果孩子依然在那里磨磨蹭蹭的,不如就随了孩子的愿。
我们要让孩子亲身体验上学迟到的后果,孩子如果真的迟到了,老师肯定会询问迟到原因,孩子受到老师的批评之后,就会认识到磨蹭给自己带来的坏处,几次以后孩子自然就会加快自己的速度了。
孩子长大是很快的,家长不要去催促去着急,试着放慢做父母的脚步,去看看孩子的世界,不然等孩子长大了,就只能怀念他小时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