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3-07-07 14:00
共2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4-11-16 20:48
人类是怎样起源与进化的? 世界上,人们对于自己的祖先都很感兴趣,常想:我们来自何处?我们的祖先是谁?他们是在怎样的环境下以怎样的程序,慢慢地衍生、分化,并遍布全世界的?一般认为,人类是由古猿进化而来的,人和猿有一定的近亲关系,人和猿的共同远祖是3000~3500万年前生活于埃及法尤姆洼地的原上猿和埃及猿。由这个共同远祖分成两支:一支成为猿类,一支发展为人类。至于属于“人科成员”是怎样变为人的,一般认为,是由一支古猿从腊玛古猿、南方古猿、直立人、智人等进化而来,最后演化为现代人的。其主要理由,是比较了人类与猿类在生理特征、社会性特征上的异同点而得出结论的。 经生物学家、人类学家长期观察和研究,发现人和猿无论在外表形态、解剖学、生理学、血液的生物化学等方面,都存在着极其相似的特征。从外表形态观察,猿的身躯与人相似,只是人科成员能站得更直,而猿类则处于半垂直位置,后肢可以暂时直立,或用两条腿走路;脸部*或少毛,没有尾巴;五官位置和形象与人极其相似;猿类同人类一样,有32颗牙齿,牙齿的结构也大体和人相似;从身体结构上看,猿类骨胳大体上和人类具有同样的类型;从基本生理现象上,猿与人有许多地方相似,尤其是猿的早期胎儿和人的胎儿非常相似;从血液的生物化学方面来看,猿与人也有十分惊人的相同或相似之处,都有A、B、O、AB等血型;从类人猿的染色体证明猿类的染色体形态和位置也和人类的相近。 从脑容量来分析他们的进化过程:300万年前的非洲南猿的脑容量为440立方厘米;100万年前的能人的脑容量为600—650立方厘米;约100—150万年前的直立猿人的脑容量为940立方厘米;与此相应的中国“蓝田猿人”距今约100万—80万年,它的脑容量是780立方厘米;中国和县猿人生活在距今约24万到28万年前,它的脑容量为1025立方厘米,与周口店的北京人相接近。 当然,类人猿在生理结构、语言和社会性三个方面,与人有着许多本质的区别,比如,人会制造和使用工具,人更能适应环境,人有记忆力、好奇心,人能理性、有预见地推理自己的行为,人能抽象思维,人有自我意识和想象力、有幻想等等,总而言之,在从事社会劳动,制造工具,能动地改造自然方面是人类所独有的。人的脑结构具有更高层次、更加复杂的进化特征。人类与猿类的本质区别还在于人类有语言。人类和猿类的另一个重要的本质区别还在于人类的社会性。 猿类进化*的主要过程一般分为以下两个大的步骤:第一步,从猿到人的过渡,经历了腊玛古猿和南方古猿两个阶段。第二步,人类发展至原始公社时期,成为完全的人,经历了早期直立人、晚期直立人、早期智人和晚期智人四个阶段。一般认为,劳动在猿变*的过程中起了决定作用。在人类起源与进化的问题上,学术界至今仍有不少的争论。 此外,有关现代人是怎样起源的,也有不同说法。 现代人的起源指的是现在生活在世界不同地区的人种——黄种人、白种人、黑种人和棕色人,他们是怎样起源的,有两种理论。一种叫“单一地区起源说”,认为现代人是某一地区的早期智人“侵入”世界各地而形成的,这个地区过去认为是亚洲西部,近年来则改为非洲南部。另一种叫“多地区起源说”,认为亚、非、欧各洲的现代人,都是由当地的早期智人以至猿人演化而来的。就中国人的起源来讲,考古学家认为中国人是在自己的土地上,由当地古代人进化而来的。热心网友 时间:2024-11-16 20:48
你的问题可以从两方面分析 一是就人的生命个体而言 一是就人类而言 若是前者 依当代科学发展水平很好解释 简单讲就是精子和卵子结合 在母体孕育而成-----十月怀胎 孕育* 困惑人类的是 并没有彻底弄清楚是从何而来 上帝 女娲等创造人类的理论 已被人类智慧的火花逐一葬送 代之而来的是更为理性的科学解释 就涉及人类起源的高度来认识 以下算是人研究成果的一个侧面 还有待进一步的深化研究 供参考 生命起源 当地球形成之初,由于各种物理的和化学的反应非常强烈,致使地球处在一种极其炽热的状态下,那里不可能有生命。后来随着地球的慢慢冷却和它的独特的天文位置及其结构生命便悄悄地演化了出来。自古以来人们就一直关注着生命的起源,出现了各种假说。今天除了像遗传器的问题未解决外,大致过程轮廓已逐渐地清晰了起来。 特创论 认为生命是由超物质力量的神所创造,或者是一种超越物质的先验所决定的。这是人类认识自然能力很低的情况下产生出来的一种原始的观念,后来又被社会化了的意识形态有意或无意地利用,致使认为崇尚精神绝对至上的人坚信特创论。 无生源论 上古时期人们对自然的认识能力较低,但已能进行抽象的思维活动,根据现象作出了生命是自然而然地发生的结论,其代表思想有中国古代的“肉腐生蛆,鱼枯生蠧”和亚里士多德的“有些鱼由淤泥及砂砾发育而成”等。 生源论 随着认识的深入,人们知道蛆是由蝇而来,巴斯德之后,人们认为生命由亲代和孢子产生,即生命不可能自然而然地产生。但是生源论没有回答最初的生命是怎样形成的。 宇宙胚种论 世纪随着天文学的大发展人们提出地球生命来源于别的星球或宇宙的“胚种”,这种认识风行于19世纪,现在仍有极少数人坚持这种观点,根据是地球上所有生物有统一的遗传密码及稀有元素钼在酶系中有特殊重要作用等事实。 化学进化论 主张从物质的运动变化规律来研究生命的起源。认为在原始地球的条件下,无机物可以转变为有机物,有机物可以发展为生物大分子和多分子体系直到最后出现原始的生命体。1924年苏联学者A.N.奥帕林首先提出了这种看法;五年后英国学者J.B.S.霍尔丹也发表过类似的观点。他们都认为地球上的生命是由非生命物质经过长期演化而来的;这一过程被称为化学进化,以别于生物体出现以后的生物进化。1936年出版的奥帕林的《地球上生命的起源》一书,是世界上第一部全面论述生命起源问题的专著。他认为原始地球上无游离氧的还原性大气在短波紫外线等能源作用下能生成简单有机物(生物小分子),简单有机物可生成复杂有机物(生物大分子)并且在原始海洋中形成多分子体系的团聚体,后者经过长期的演变和“自然选择”,终于出现了原始生命即原生体。化学进化论的实验证据越来越多己为绝大多数科学家所接受。 研究方法 ①在实验室内模拟原始地球条件,探讨由无机构转化为生命物质的可能过程。②在远古地层中寻找化学化石(Chemical fossils)和微体化石(microfossils)。测定它们的地质年龄,以研究生命起源的时间和演变过程。③利用射电望远镜研究星际分子 (interstellar molecules)和运用航天技术探索其他星球是否存在生命及其演变,借以研究地球上生命起源的可能途径。④对现存生物的某些结构,先拆开、再组装,以研究生物大分子“由死变活”的机理。⑤应用现代方法人工合成蛋白质和核酸等信息分子,从中探寻生命起源的规律等。 化学进化的基本过程 孕育生命的原始地球初生地球的地壳薄弱,地球内的温度很高,火山活动频繁,从火山喷出的许多气体构成了原始大气。一股认为原始大气包括CH4、NH3、H2、HCN,H2S、C0、C02和水蒸汽等,是无游离氧的还原性大气。其主要根据是:①射电望远镜无线电波谱分析表明,现在离太阳较远、变化较小的行星如木星、土星等的大气,都是由H2、He、CH4、NH3 等组成的还原性大气;②远古沉积岩所含的铁是氧化程度较低的磁铁矿(Fe3O4),而以后生成的“红层”所含的铁则是氧化程度较高的赤铁矿(Fe2O3),这反映了原始大气从还原性向氧化性的过渡现在地球的氧化性大气是蓝藻和植物出现后,通过长期的光合作用逐步形成的。 因原始大气中无游离氧亦未形成具氧层以阻挡和吸收太阳辐射的大部分紫外线,所以紫外线能全部射到地球表面,成为合成有机物的能源。此外,天空放电、火山爆发所放出的能、地球深处的放射线和宇宙空间的宇宙线以及陨星穿过大气层时所引起的冲击波等,也都有助于有机物的合成。在上述各种能源中雷鸣闪电似乎更重要,因为它所提供的能量较大,又在靠近海洋表面处释放,所以那里合成的产物很容易溶于水中。 生命分子的合成 生物小分子的合成,如氨基酸、核苷酸以及脂肪酸等的合成。1952年美国芝加哥大学研究生S.L.米勒,在其导师H.C.尤里指导下,进行了模拟原始大气中雷鸣闪电的实验,共得到了20种有机化合物,其中11种氨基酸中有4 种(甘氨酸、丙氨酸、天门冬氨酸和谷氨酸)是生物的蛋白质所含有的。以后其他学者又进行了大量的模拟实验,或改用紧外线、b射线、高温、强的阳光等作能源,或改换了还原性混合气体的个别成分(如以H2S代替H2O、以HCN代替CH4和H2、或增加CO2、CO等),结果都能产生氨基酸;而用氧化性混合气体代替还原性混合气体进行实验,则不能生成氨基酸。现在组成天然蛋白质的20种氨基酸,除了精氨酸,赖氨酸和组氨酸以外,其余的都可用模拟实验的方法产生。组成核酸的生物小分子多数亦能通过模拟实验形成;如有人用紫外线或g射线照射稀释的甲醛(HCHO)溶液获得了核糖和脱氧核糖;用紫外线照射HCN获得了腺嘌吟和鸟嘌吟;用丙炔腈(N≡C-C≡CH)、KCN和H2O在100℃下加热一天得到了胞嘧啶;将NH3、CH4、H2O 和苹果酸与聚磷酸加热至100~140℃获得尿嘧啶;将腺嘌呤及核糖的稀溶掖与磷酸或乙基偏磷酸盐(ethylmetaphosphate)放在一起,用紫外线照射,可生成腺苷;将腺苷、乙基偏磷酸盐封入石英玻璃管中用紫外线照射,可产生出腺苷酸(AMP)等。此外脂肪酸也可通过用高能电子照射碳氢化合物和二氧化碳而获得。 化学进化显然不限于原始地球,在宇宙和其他天体上也会发生。星际分子和陨石中有机物的发现证实了这一点。据L.E.斯奈德报道,到1978年为止己发现星际分子37种,其中80%是有机化合物。星际分子中有大量的甲醛和氰化氢,这与米勒放电实验中最初的中间产物相同,当它们与氨反应后再经水解就能生成氨基酸。1969年 9月坠落在澳大利亚东南部默奇森镇的陨石,经分析发现含有多种氨基酸,其种类与含量同米勒放电实验生成的相当一致。这就表明,原始大气由无机物生成生物小分子不但是可能的,而且这种过程在宇宙间仍然在发生着。 生物大分子的合成 可推想,被雨水冲淋到原始海洋中的生物小分子(单体),经过彼此的相互作用,可以形成蛋白质、核酸等生物大分子(聚合体)。但单体变成聚合体必须经过脱水缩合,而在原始海洋中进行脱水缩合显然是个很大的难题。目前关于氨基酸缩合成多肽,较可信的看法有以下3种:① 美国学者S.W.福克斯等认为原始海洋中的氨基酸可能被冲到火山附近的热地区,通过蒸发、干燥和缩合等过程而生成类蛋白,类蛋白若被冲回到海洋,就可能进一步发生其他反应。他们的根据是:将20种天然氨基酸按酸、碱、中性分别混合,在170℃ 下加热数小时,可以得到具有天然蛋白质某些特性的氨基酸聚合体—类蛋白。②另一些科学家如以色列的A.卡特恰尔斯基等认为,原始海洋中的氨基酸是在某些特殊的粘土上缩合成多肽的。他们在实验室内先使氨基酸与腺苷酸起作用,生成氨基酰腺苷酸,后者含有自由能,当被吸附在蒙脱土(montmorillonite)等特殊粘土的表面时,就能缩合生成多肽。英国学者J.D.贝尔纳早在1951年就提出了某些粘土片层间因含有大量的正、负电荷,故可将带电的分子吸附并能成为原始催化中心的理论。六十年代英国学者A.G.凯思斯—史密斯更进一步提出生命起源于粘土的主张。他认为导致生命出现的化学演变是在粘土中进行的。八十年代美国航天局的科学家们发现,某些粘土有贮存和运送能量的功能,这一发现支持了凯思斯—史密斯的观点。③日本学者赤崛四郎提出一个能够回避“脱水缩合”难关的“聚甘氨酸理论”以说明多肽的形成。他认为,在原始大气中产生的HCHO,能与NH3和HCN发生反应,形成氨基乙酰腈(aminoacetylnitrile),后者先聚合再水解,生成聚甘氨酸,最后经过与醛类、烃类等起作用生成不同的侧基而形成由各种氨基酸组成的蛋白质。 科学家模拟原始地球条件合成核酸的实验也有成功的报道。例如,有人将核苷与聚磷酸盐加热至50~60℃获得了多核苷酸;有人将尿苷酸与聚磷酸盐加热得到了多尿苷酸,但并非以3'、5'磷酸二酯键相连;后来有人用胞苷酸与聚磷酸在65℃下合成了由5个左右核苷酸构成的短链核酸,含有3'、5'磷酸二酯键,与生物的核酸连接方式相同。但在无酶促情况下,合成更长的以3'、5'磷酸二酯键相联的多核苷酸或由几种单核苷酸组成的多聚体却非常困难。 多分子体系的出现 生物大分子必须组成体系,形成界膜才能与周围环境明确分开,才可能进一步演变。因此人们认为多分子体系的形成可能是生命出现之前、化学进化过程中的一个必不可少的阶段。目前研究多分子体系的实验模型主要有团聚体和微球体两种。①团聚体(coacervate)模型。奥帕林将白明胶水溶液和阿拉伯胶水溶液棍在一起,在显微镜下看到了无数的小滴即团聚体。后来发现蛋白质与糖类、蛋白质与蛋白质、蛋白质与核酸相混,均可能形成团聚体。奥帕林把磷酸化酶加到含组蛋白和阿拉伯胶的溶液中,酶就浓缩在团聚体小滴内;再把葡萄糖-1-磷酸加到溶液中,后者就会扩散进入小滴并被磷酸化酶聚合成淀粉。聚合作用所需的能量由葡萄糖-1-磷酸的磷酸键提供,而所释出的磷酸根则作为“废物”从小滴中扩散出来。由于阿拉伯胶是一种糖类,故合成的淀粉可使团聚体的体积增大。当团聚体变得过大时,它们就会自发地*成几个小滴。若把磷酸化酶和淀粉酶一同加到团聚体的配制物中,则这两种酶都会浓缩在小滴里,随后就发生两步反应:葡萄糖-1-磷酸进入小滴并被磷酸化酶聚合成淀粉;淀粉酶则把淀粉分解成麦芽糖,后者与磷酸根一道扩散回周围溶液中。这样的小滴可作为一个开放系统而长期保存。可以设想,如果团聚体能自行制造磷酸化酶和淀粉酶(含有能“指导”合成这两种酶的基因核酸系统),在它们周围环境中又有足够的葡萄糖-1-磷酸作“食物”,则它们就既能合成,又能分解;如合成速度大于分解速度,团聚体就能“生长”,并通过*而“繁殖”。由于团聚体模型能表现出这些最简单的生物学特性,所以引起人们的注意。 ②微球体(microsphere)模型。福克斯等将酸性蛋白放到稀薄的盐溶液中溶解,冷却后在显微镜下观察到无数的微球体。微球体有双层膜,较稳定,在高渗溶液中收缩、在低渗溶液中膨胀,能通过“出芽”和*方式进行“繁殖”,并表现出水解、脱羧、胺化、脱氨和氧化还原等类酶活性。但类蛋白还不是蛋白质,固它除有一定量肽键外,还有大量其他化学键,故不能被蛋白酶完全水解。它的类酶活性很低,并且几乎主是分解性的,而在进化上更有意义的是合成酶的活性。但类蛋白是以20种天然氨基酸为原料、模拟原始地球的干热条件产生出来的,较之团聚体来自生物体产生的现成物质(如白明胶,阿拉伯胶等)有更大的说服力,所以受到广泛的重视。 由多分子体系进化为原始生命 生命起源最关键的一步。有两个重要问题要解决:生物膜如何产生、遗传器怎样起源。①生物膜的产生:只有界膜变成了生物膜,多分子体系才有可能演变为原始细胞。生物膜的基本结构就是磷脂分子双层上镶嵌着动态的功能蛋白质分子。一般认为,脂质体可能是原始生物膜的模型。脂质体是一种人工制造的细胞样结构,由脂质分子双层包围着一个含水的小室构成。通常将磷脂放在水中进行超声处理就能得到脂质体。一般认为原始海洋中肯定有磷脂形成,有磷脂就易形成脂质体。脂质体嵌入糖蛋白等功能蛋白质,经过长期演变就可能发展为原始的生物膜。②遗传器的起源:目前尚无实验模型,仅凭一些间接资料进行推测。有不少的科学家认为,最初比较稳定的生命体,可能是类似于奥帕林在实验室内作出的、主要由蛋白质和核酸组成的团聚体。可设想,起先存在着各种成分的多分子体系,后来,不适于生存的破灭了,适于生存的被保留下来。经过这样的“自然选择”终于使以蛋白质和核酸为基础的多分子体系存留下来并得到发展。其中核酸能自行复制并起模板作用,蛋白质则起结构和催化作用。由此推断既非先有蛋白质亦非先有核酸,而是它们从一开始就在多分子体系内一同进化,共同推动着生命的发展。这里最关键的问题是核酸的碱基顺序如何达到与氨基酸顺序相互识别,以至进化到今天的信使核糖核酸(mRNA)上的密码子能与20种天然氨基酸那样精确的吻合。这个问题如能通过实验加以阐明,则由多分子体系进化到原始细胞的问题,也就比较容易解决了。 生命起源的化石记录 地龄约为46亿年。目前己知地球上最古老的沉积岩是在格陵兰岛西南部伊苏瓦(Isuwa)地区的沉积岩,年龄约为38亿年。在这种沉积岩中发现了一些有机构的微结构,这些微结构己证明是在水面放电时产生的。1978~1980年间,澳大利亚学者D.I.格罗夫斯等连续报道了在澳洲西部诺思波尔地区瓦拉伍纳群(Warawoona Group)地层35亿年前的燧石中发现了一些丝状微体化石(左)。 旋光性的起源 生物蛋白质中的氨基酸均为L-型,核酸中的核糖、脱氧核糖以及其他天然糖类均为D-型。生物如摄入旋光性相反的糖类或氨基酸,必须经过酶的作用使旋光性改正过来方能利用。学者们认为,这种旋光特性是区分生物与非生物的一个重要标准。有的学者认为旋光性在生命起源中完全是偶然形成的;另一些学者则认为,旋光性可能与宇称不守恒有关,并且由此推测,L-型氨基酸与D-型糖类的存在,可能是由物质的不对称本性决定的。 其他天体上是否有生命 到目前为止的探测和研究表明,太阳系除了地球以外,其他行星上都没有生命。但太阳系只是整个宇宙的一个极小的成员,而且从诞生到现在也只有50亿年左右的历史。据有的天文学家估计,宇宙从大爆炸中产生,至少已有100多亿年,类似太阳的恒星约有 1020个。有的科学家估计宇宙间有生命的行星至少有 108个。此外,凡是条件适宜的地方星际分子都有可能通过化学进化过程演变出生命。因此,虽然目前尚未发现地球以外的生命,但从理论上讲,其他天体上存在生命的可能性,却是不能排除的。 至于说到已经有外星人访问过地球或者正在不时地访问地球是没有任何有效证据能证明的,迄今为止所谓的证据要么是伪造的,要么是错觉,要么是观察方法的错误或设备的局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