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子不可欺之以方”是什么意思?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4-24 17:11
我来回答
共5个回答
好二三四
时间:2022-07-13 03:06
应该是“君子可欺以其方”, 出自《孟子万章上》。舜的父母还有弟弟象讨厌他,骗他下井,然后将井封了。孟子的意思是因为舜孝,所以这样的欺骗是允许的。另见于《论语雍也》“君子可逝也,不可陷也;可欺也,不可罔也。” 注:方,亦道也。罔,蒙蔽也。欺以其方,谓诳之以理之所有;罔以非其道,谓昧之以理之所无。象以爱兄之道来,所谓欺之以其方也。舜本不知其伪,故实喜之,何伪之有?此章又言舜遭人伦之变,而不失天理之常也。方,道也,法也。谓可以情理之所常有者欺之也。“故君子可欺以其方,难罔以非其道。”语译是:所以君子可以拿合乎情理的事去欺骗他,却不可以把不合情理的事去欺骗他。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7-13 00:14
故君子可欺以其方,难罔以非其道。
翻译:所以对正人君子可以用合乎情理的方法来欺骗他,但很难用不合情理的事情来欺骗他。
子产受骗
子产,公孙氏,名侨(卒于公元前522年),郑国的奴隶主贵族。子产(?~公元前522),名侨,字子产,又字子美,郑穆公之孙,公子发子国之子,故称公孙侨。春秋时期郑国(今河南郑州新郑)人,著名的*家和思想家。公元前554年任郑国卿后,实行一系列*改革,承认私田的合法性,向土地私有者征收军赋;铸刑书于鼎,为我国最早的成文法律。他主张保留“乡校”、听取“国人”意见,善于因才任使,采用“宽猛相济”的治国方略,将郑国治理得秩序井然。
但就是这样一位贤明的子产,却也会轻易受骗。有人送了一条活鱼给子产, 子产命下人把此鱼放入池塘,这位下人对子产的性情洞悉透彻,把这条鱼吃进肚子之后, 编了一段唯美的谎言应对子产, 且顺利过关。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7-13 01:32
原为:君子不欺之以方。《论语·雍也》:“宰我问曰:‘仁者,虽告之曰,‘井有仁焉’。其从之也?’子曰:‘何为其然也?君子可逝也,不可陷也;可欺也,不可罔也’。”
《孟子·万章上》:“昔者有馈生鱼于郑子产,子产使校人畜之池。校人烹之,反命曰:‘始舍之,圉圉焉;少则洋洋焉;攸然而逝。’子产曰:‘得其所哉!得其所哉!’校人出,曰:‘孰谓子产知?予既烹而食之,曰,得其所哉,得其所哉。’故君子可欺以其方,难罔以非其道。”“君子可欺之以方”这句话应该是从《孟子》来的。
君子可欺,是孔子说的;欺负到什么地步呢?孟子紧跟着作了阐述。一是子产先生被骗,人家送了条鱼给他,本来是要放在水里先养着的,结果下人烹之食之,而后谓子产说,哎呀,这条鱼本来放在水里的,但游着游着,忽然不见了。于是可爱的子产先生说,恩,这条鱼是"得其所哉"了,意思就是到了它该去的地方了;二是舜帝王被陷,说他兄弟象骗其下井,然后盖住井口,但舜不知怎地却逃出生天,对着其兄照样好脸色,完全不怪他对自己的陷害。瞧,这俩君子就这么白白的被欺了。
一般说来,君子的被欺也就是这两条了,要么巧言令色骗之,要么无所不用其极陷之。欺负君子的风险和收益是完全不成比例的,为什么?全因了君子的那个"方"。不理会典籍中对"方"字的解释,就实际情况来看,这个可以用来欺君子的"方"更多的含义是代表着"君子"一词的外延。圣人说了,君子得坦荡荡,这导致对抗赛先天就落了下风;君子还得不争,完全是防守方,像踢足球,没有赢的可能嘛;还有,君子务本、慎独、不党,这就是孤军作战了,反击有限啊。痛哉~如此,怎不欺之?
打个比方,茹毛饮血时代,那是弱肉强食,适应的是丛林法则;现在不同了,要讲文明讲礼貌,讲品德讲修养,于是四极分化:君子一极,小人一极,伪君子一极,伪小人一极。瞧瞧吧,蛋糕就那么大,得竞争啊,得拼抢啊,谁好欺负?当欺负成为必然的行为或现象,那么,命中注定的,要落在君子这一极的头上了,这是代价!你想修养成君子,你想不俗,不争,你想登高望远,胸怀天下,可以,代价拿来!所以这么四极一分,自觉或不自觉的,大家都不往君子那站了,怕吃亏上当,让人占便宜啊!所以千古年来,能当真君子并从一而终者,寥寥无几。
但话说回来,大家也不必离的远,实际上君子也就是一个象征,道德规范的表的。我想,顶礼膜拜大可不必,抽取养分,各取所需即可。毕竟天道有行,君子的内涵似暗合至理,不能当糟粕样的完全弃之,蔽之。还好,现在不是吃人的社会,不然驯服的君子总也敌不过存有野性的其他的。一个可能:无形的道德栅栏如果能足够的高度和强度,也许,人残余的野性、兽性,才可以渐渐褪去,君子,才不会被欺之以方。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7-13 03:06
虽然君子平时对有道德的人表现得有道德,但坏人们千万别以为可以用普通的道德来欺负君子,做不合理的事。
君子是上德之人,“义”是君子的总价值观。“义”到底是什么?“义”是儒学的总价值观,如果用极其俗气的解释就是:知道维护公利。公可以是两人、三人、四人……一国人、全天下人,唯独不能是自己一个人。所以“仁”“义”合起来就是说:自己是人,其他人也是人,要懂得维护自己的利益,也懂得照顾他人的利益,不要过于委屈自己,或者独占利益。过于委屈自己,自己的心就会逐渐扭曲,他人也会得尺进寸;独占利益,迟早会遭到他人反噬,大家都不好过。所以,道德精神指标如“忠”、“孝”、“悌”、“忍”、“信”在下德之人那里是单方面的忠心、孝顺、尊敬、包容、信用,但在上德君子那里是双方面的忠义、孝义、悌义、忍义、信义。
比如:信义。
一个骗子为了从君子身上榨取好处,他骗君子对自己许诺,然后君子知道了他是骗子,但他用守信的道德来欺负君子,以为这样能够获利,这就错了。此时,上德君子不会对他守信,让他获取不义之财。若自己守信,一来会迎来损失,心里不平衡,长此以往,甚至动摇道德之心,沦为伪君子;二来让骗子得利会助长他继续骗人的气焰;三来旁观者看到骗子获利,而守信的人失利,极有可能会向骗子学习,过去出现的大量传销组织就是实例。
比如:忍义。
一个丈夫(或妻子)在家从不做家务,总是把所有的事扔给妻子(或丈夫),如果妻子知书达理,她就不该包容丈夫这样的行为,而是应该与之妥当分摊规划。若她一味包容忍受,一来这样会使得自己不堪操烦,甚至会质疑丈夫对自己的感情,对方到底是拿自己当妻子,还是当佣人,一旦这点质疑产生,双方离“战争”就不远了。二来她的包容极有可能换来丈夫的得寸进尺,或者理所当然的想法,让丈夫更加“缺德”。
比如:孝义。
父母对自己态度恶劣,君子就不应该惯着父母。若自己惯着父母,一来父母意识不到自己的行为不妥,只会一如既往对孩子态度恶劣。二来自己总有受不了的时候,说不定什么时候就心态炸裂了,反而伤了与父母的感情,要心结太深,搞不好就是家庭分崩了。
……
……
现在有句话叫:委曲求全换不来和平。这句话可以说是“义”的一种显化。因为委曲求全就是无“义”,或许短时间内可以迎来黑暗式的和平,但长久时间以后,一方必然得寸进尺,另一方也必然竭尽所能的进行反噬。
真正的上德君子,若遭人欺之以方,转瞬间便可以以方欺之。比如,张三就事论事,贬斥了一下*,人家就拿忠诚这种道德来绑架张三。张三回头就是一下:你老板让你去007,你居然拒绝,你对公司还有忠心吗?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7-13 04:58
君子可以被合理的借口所欺骗,但难以以错误蒙蔽其高尚的品德。这就是君子可欺之以方,难罔以非其道。校人欺子产,子产知道鱼被校人吃了。但其高尚的品德不愿为一条鱼而为难校人。而校人却以得起所哉嘲笑子产。殊不知子产只是不愿与他计较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