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4-24 17:15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1-16 10:12
文字丨「小李师傅」
图片丨「来自网络」
延续至今的疫情,虽然还未彻底解决,但严峻的形势已经得到了很大的缓解,治愈人数持续上升中。其中有着各方各面的贡献,一方面大部分疫区在经历了最初的混乱之后,迅速恢复了秩序,开始执行严格的防疫手段;另一方面则是奋战在第一线的社会各界人士,共同努力所致。
而近日来各省市新增病例的数量增长情况,相比前段时间也是有了很大的改善。其中少不了我们每一个人所做出的贡献:居家远程办公、线上云课堂、减少外出等一系列减少人员接触的行为,很大程度上遏制了病毒的继续传播。
在这些减少人员接触的努力中,小李师傅注意到了一项技术,一项虽然在平日被很多人所看轻,但在疫情中却大放异彩的技术。它就是自动驾驶,一项褒贬不一的车载技术。即便是目前在此领域走的最远的特斯拉,在某些时候的表现依旧美中不足,更不用说其他走在特斯拉身后的车企了。
而它让人不满的最大原因,就是目前的自动驾驶车辆,其实际体验和理想中的“自动驾驶”还有着一定的差距,不仅不能让人得到放松,可能还会使驾驶员一直保持着高度紧张的精神状态。
各路自动驾驶车辆各显神通
助力防疫第一线
不过,在抗击疫情中,自动驾驶车辆不仅冲在第一线,而且还发挥了不小的作用。截至2月20日,仅在武汉一地就有华为、京东物流、美团、一清创新、行深智能、新石器、坎德拉、智行者、白犀牛9家公司的无人车出现在武汉市。
这些在特定区域工作的无人驾驶车辆,主要负责运输医疗物资、外卖快递配送以及清扫消毒等工作。譬如华为与东风汽车联合开发的5G无人车,还可以运送医护人员;而京东物流研发的智能配送车,则是最早一批在武汉投入使用的无人车。
武汉第九医院收治了大批确诊患者,向该医院运送物资的运输人员都将面临巨大的风险。于是,距离医院600米的京东物流武汉仁和站,承担起了第九医院医疗物资的配送工作,根据京东方面公布的数据显示,目前每天有10-20单来自武汉第九医院的物资订单,其中50%-70%的订单均由无人车进行配送。
此外,在山东疫区出现“夸父”无人驾驶物流车,负责为市区市场运送蔬菜,每车单趟可配送1500斤蔬菜瓜果;新石器公司的无人配送车,在北京、西安、深圳等地的公共场所负责分发口罩;“智行者”无人清扫消毒车,负责多地室内外的清洁工作;美团的无人配送车,则出现在全国多城市的外卖订单配送工作中。
经此役
无人驾驶或将迎来黄金发展期
虽然自动驾驶的理念早已出现,但受到技术成熟度、成本、法律法规等种种原因的*,截至2019年底,市面上大部分车型所搭载的自动驾驶功能仅仅属于L2级别,它们展现出的功能与理想中的全自动驾驶还有着较大的差距。以至于自动驾驶技术在平日里被很多人忽视,甚至因安全原因被抵触,只有少部分人在购车时,愿意为它花上一笔额外的费用。
不过相信在本次疫情中,这些自动驾驶车辆为人们所带来的安全感,可以让很多人对自动驾驶技术的观念发生转变;并清楚地认识到自动驾驶并不局限于私家车领域,它更是一项能够在方方面面改变我们生活的新科技。
此外,于去年开始正式商用的“5G”移动网络,同样预示着2020年将会是自动驾驶技术井喷的一年,譬如在本次疫情中以毅然之姿转产口罩的上汽通用五菱,它在去年7月就与中国移动、华为等通信行业巨头签订了战略合作协议,在C-V2X和5G网络试点方面开展了深入合作;在无人驾驶方面,上汽通用五菱还与驭势科技开展项目合作运营及商业化探索。
简单来说,宝骏已经将自动驾驶方面的规划,放在了更遥远的无人驾驶领域,它正在利用“更高带宽、更低延时”的5G网络开发着真正意义上的“无人驾驶”技术。
不单单是宝骏选择在自动驾驶领域发力,就连相对保守的日本车企丰田,最近也开始了在自动驾驶领域的布局。在今年2月25日,丰田汽车对中国自动驾驶初创公司小马智行(Pony.ai)注资4亿美元,成为了中国自动驾驶领域的最大一笔融资。
鉴于小马智行于2018年便在广州开展了Robotaxi公开道路常态化运营。截至2019年底,该公司的无人驾驶汽车在公开道路测试中累计行驶了150多万公里。而且小马智行的测试平台之一,便是雷克萨斯RX车型,此时,丰田的注资便有了很强的预兆性。
回忆起2003年“非典”那会儿,网络购物行业蓬勃发展;那么自动驾驶技术会在这次疫情的推动下,会很快成为接下来几年中新的浪潮吗?
自动驾驶一定是“新浪潮”,不过它还有很长的路要走。虽然有许多自动驾驶测试车辆已驶上了公开道路,并且随着5G网络覆盖面扩大,“车路协同”(V2X)形式的自动驾驶技术也有了硬件基础。但受制于城市基建改造和传感器成本,以及自动驾驶的法律法规和伦理道德标准等,在未来数年内,用于室内服务和物流配送的低速载物无人车,最有可能会率先规模化应用;而载人的无人驾驶汽车嘛......咱们还是老老实实练好车技吧?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