污染避难所效应 谁提出来的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4-25 12:47
我来回答
共3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4-03-02 08:19
污染避难所效应不是由具体某个人提出来的,而是随着世界多极化而逐渐产生的一种现象。
污染天堂假说也称“污染避难所假说”或“产业区位重置假说”,主要指污染密集产业的企业倾向于建立在环境标准相对较低的国家或地区。 在完全贸易自由化条件下,产品价格与产地无关。而现实世界里,由于存在运输成本与贸易壁垒,贸易自由化通过套利机制使产品价格趋于一致。
扩展资料
当产品有统一的价格时,生产成本决定了生产地点。如果除环境标准外,所有国家都具备相同的条件,那么污染企业就会选择在环境标准较低的国家生产,这些国家就会成为污染天堂。
由于*公司具有较高的技术标准,从而在生产过程和排污处理方面普遍高于东道国的标准,从而可能对东道国的环境带来正面的“技术效应”;另一方面,随着东道国引资规模的扩大,单位土地的项目承载力日益超负荷,从而可能导致东道国排污的总量规模超负荷,从而产生负面的“规模效应”。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污染天堂假说
热心网友
时间:2024-03-02 08:20
国际贸易中“污染避难所效应”的实证研究述评
摘要:经济全球化的不断深化,环境规制较严格的国家对贸易竞争力负面效应的担忧也随着增加。当今的全球化趋势在导致贸易壁垒不断削减的同时,各国的环境规制却随之不断提升。近年来环境规制与污染产业迁移的关系倍受关注,成为贸易与环境研究的前沿问题。国际贸易模式的变动意味着生产和消费模式的改变,从而对污染水平产生影响。本文的目的是对环境规制差异导致的生产、净出口和污染排放效应进行回顾,并在此基础上对实证研究中所使用的方法、数据、模型和结果进行评述。本文首先介绍了国际贸易中污染避难所实证研究所使用的典型方法。然后就污染避难所的涵义进行了界定并对主要的实证研究文献进行了回顾。最后对文章所使用文献的方法、数据来源、关键指标的衡量、产业的选择及控制变量进行分析与评价。尽管还存在着一些模糊不清的认识。但现有研究还是取得了相当进展。
关键词:污染避难所:国际贸易;实际研究
当今的全球化趋势在导致贸易壁垒不断削减的同时,各国的环境规制却随之不断提升。近年来环境规制与污染产业迁移的关系倍受关注,成为贸易与环境研究的前沿问题。标准的贸易理论认为,相对于发展中国家宽松的环境标准而言,贸易自由化会使实施严格环境规制的发达国家的污染产业迁移至环境标准较宽松的国家,从而使发展中国家成为专业化生产污染产品的“污染避难所”。本文将对环境规制差异导致的生产、净出口和污染排放效应进行回顾,并在此基础上对实证研究中所使用的方法、数据、模型和结果进行评述。
l国际贸易中“污染避难所效应”的实证研究方法
1.1实证研究中使用的典型方法
大多数有关环境规制与贸易模式的实证研究的逻辑起点都是国际贸易的赫克歇尔—俄林(H—O)模型,在该模型中,假设的前提是一国出口密集使用本国具有充裕要素禀赋的产品。由于该理论没有建立起环境规制与贸易之间可以估计的结构关系,因此实证研究通常依赖于把要素禀赋与国家其他方面的特征的简化形式对贸易模式进行回归,例如,
Yi=aFi+bRi+gTi+ei
其中,被解释变量Y是对一国某种经济活动的衡量(例如净出口、新企业的建立、就业或外商直接投资),F是要素禀赋向量,R是环境规制严格度, T是贸易壁垒,ei是随机误差项。H一0模型的基本观点表明:使用以下几种方法所建立的方程等同于方程(1)。第一,我们可以检验环境规制严格度不同的国家间的贸易模式的差异。例如,用Y代表i国的净出口,解释变量是国家特征。另外,我们可以检验单一国家环境规制严格度不同所导致的产业贸易模式的差异。例如,用Y代表i产业的净出口,回归元是产业特征。第二,我们也可以检验投资模式而不是贸易模式的变化。如果某一国家或某一产业要出口更多的产品,那么这就要求有更多的投资流入或增加更多的就业。
热心网友
时间:2024-03-02 08:20
最先由 Walter 和 Ugelow于1979年在这篇文章中提出
WALTER I, UGELOW J L. Environmental policies in developing countries [J]. Ambio, 1979, 8(2): 102-109.
污染天堂假说也称“污染避难所假说”或“产业区位重置假说”,主要指污染密集产业的企业倾向于建立在环境标准相对较低的国家或地区。当时的国际背景是自由主义兴起,以及美国主持的“马歇尔计划”,向东欧国家、东南亚国家和东北亚国家进行大规模的投资和产业转移,扶持小弟进行冷战对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