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三经的由来?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4-25 12:53
我来回答
共2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4-07-06 16:26
十三经是指在南宋形成的十三部儒家经典。分别是《诗经》、《尚书》、《周礼》、《仪礼》、《礼记》、《周易》、《左传》、《公羊传》、《谷梁传》、《论语》、《尔雅》、《孝经》、《孟子》。
热心网友
时间:2024-07-06 16:27
是十三经?
经,指儒家传统的经典著作。从西汉到清代,有十三种儒家文献渐次取得“经”的地位,形成了“十三经”。
最初儒家的经典为“六经”,就是孔子所说的“六经”,即《诗》、《书》、《礼》、《乐》、《易》、《春秋》。 皮锡瑞《经学历史》中说:“经学开辟时代,断自孔子删定《六经》为始。孔子以前,不得有经。孔子出而有经之名。《礼记经解》:“孔子曰:入其国,其教可知也:其为人也,温柔敦厚,《诗》教也;疏通知远,《书》教也;广博易良,《乐》教也;洁静精微,《易》教也;恭俭庄敬,《礼》教也;属辞比事,《春秋》教也。”始以《诗》、《书》、《礼》、《乐》、《易》、《春秋》为《六经》。”孔子始明言经。
孔子把自己之前的重要典籍作为“经”,以阐扬儒家思想,但孔子并没有以“经”命名这些典籍。“孔子以前未尝有六经,孔子亦未尝造六经。”(钱穆《国学概论》)
在汉代,以《易》、《诗》、《书》、《礼》、《春秋》为“五经”,官方颇为重视,立于学官。
唐代有“九经”,也立于学官,并用以取士。所谓“九经”包括《易》、《诗》、《书》、《周礼》、《仪礼》、《礼记》和《春秋》三传。唐文宗开成年间于国子学刻石,所镌内容除“九经”外,又益以《论语》、《尔雅》、《孝经》。
五代时蜀主孟昶刻“十一经”,排除《孝经》、《尔雅》,收入《孟子》,《孟子》首次跻入诸经之列。
南宋硕儒朱熹以《礼记》中的《大学》、《中庸》与《论语》、《孟子》并列,形成了今天人们所熟知的《四书》,并为官方所认可,《孟子》正式成为“经”。
南宋光宗绍熙远年(1190年),当时著名理学家朱熹在福建漳州将《大学》、《论语》、《孟子》、《中庸》汇集到一起,作为一套经书刊刻问世。这位儒家大学者认为“先读《大学》,以定其规模;次读《论语》,以定其根本;次读《孟子》,以观其发越;次读《中庸》,以求古人之微妙处”并曾说“《四子》,《六经》之阶梯”(《朱子语类》)朱熹著《四书章句集注》,具有划时代意义。汉唐是《五经》时代,宋后是《四书》时代。至此,儒家的十三部文献确立了它的经典地位。
清乾隆时期,镌刻《十三经》*于石,阮元又合刻《十三经注疏》,从此,“十三经”之称及其在儒学典籍中的尊崇地位更加深入人心。
十三部注疏的书名、卷数、注疏者及阮本校勘者如下:
⑴:《周易正义》一○卷,【魏】王弼、韩康伯注,【唐】孔颖达等正义,【清】李锐校。
⑵:《尚书正义》二○卷,旧题【汉】孔安国传,【唐】孔颖达等正义,【清】 徐养原校。
⑶:《毛诗正义》七○卷,【汉】毛亨传,郑玄笺,【唐】孔颖达等正义,【清】 顾广圻校
⑷:《周礼注疏》四二卷,【汉】郑玄注,【唐】贾公彦疏,【清】臧庸校。
⑸:《仪礼注疏》五○卷,【汉】郑玄注,【唐】贾公彦疏,【清】徐养原校。
⑹:《礼记正义》六三卷,【汉】郑玄注,【唐】孔颖达等正义,【清】洪震煊校。
⑺:《春秋左传正义》六○卷,【晋】杜预注,【唐】孔颖达等正义,【清】严杰校。
⑻:《春秋公羊传注疏》二八卷,【汉】何休注,【唐】徐彦疏,【清】臧庸校。
⑼:《春秋谷梁传注疏》二○卷,【晋】范宁注,【唐】杨士勋疏,【清】李锐校。
⑽:《论语注疏》二○卷,【魏】何晏集解,【宋】邢昺疏,【清】孙同元校。
⑾:《孝经注疏》九卷,【唐】玄宗御注,【宋】邢昺疏,【清】臧庸校。
⑿:《尔雅注疏》一○卷,【晋】郭璞注,【宋】邢昺疏,【清】臧庸校。
⒀: 《孟子注疏》十四卷,【汉】赵岐注,旧题【宋】孙奭疏,【清】李锐校。
儒家文化在封建时代居于主导地位,《十三经》作为儒家文化的经典,其地位之尊崇,影响之深广,是其他任何典籍所无法比拟的。历代统治者不但从中寻找治国平天下的方针大计,而且通过科举考试等方式强化其地位,对臣民思想的规范、伦理道德的确立、民风民俗的导向,无一不依从儒家经典。儒家经典施于社会的影响无时不在,无处不在。了解和研究中国封建社会的方方面面,不能不阅读《十三经》。
十三经由来“十三经”包括哪些书
在这里学习的学生叫“监生”,大致有三种来源:一是从全国各地秀才中选拔的正途监生,到此作进一步深造;二是外国生,大致来自高丽、逞逻、交趾、俄罗斯等;三是“捐监”,挂名监生,只要交足银子,就能领取“监照”,算是监生。十三经刻石-《十三经》的由来 “经“的本义,乃“编丝缀属之称,……以竹简为书...
十三经的由来是怎样的?
北宋仁宗时镌刻“嘉祐石经”,又加入《孟子》一书,从此儒学经典形成“十三经”。
请描述中国经学由六经到十三经的演变过程及原因
所谓国学中儒学的十三经一说,则是在唐朝的科举发明以后,前面提到的礼分三礼,春秋分三传,分开计算则是九经,唐太学里作为标准的经文由前九经再加<孝经>、<论语>、<尔雅>,最后到宋朝时崇文抑武又把孟子列入经书,共十三种,以后再没增加,但十三经名字的由来更晚,大致在明朝汇刻<十三经注疏...
十三经注疏的来历
唐宋时期,由于时代久远,人们对汉代的注释也难于理解了。于是一些学者不仅注解经传的正文,而且对前人的旧注也进行解释和阐发,习惯上就称之为“疏”或“正义”。历代解释十三经的著作很多。南宋以前,注和疏本来都是单独成书的。南宋时期始合刻在一起。南宋绍熙年间始有汇集唐宋之前最具权威性的“十三...
十三经刻石十三经刻石的来历
十三经刻石碑是中华文化的重要载体,它们记录着中国古代的智慧和思想。这些碑文不仅展示了古代文字的精美,也反映了当时社会的教育和文化水平。因此,十三经刻石碑对于研究中国古代文化和历史具有极其重要的价值。从书法艺术的角度来看,十三经刻石碑的书法风格独特,笔力雄浑,结构严谨,给人以视觉上的享受。
十三经的由来
宣扬儒家传统,原有诗书礼易乐春秋,到宋朝发展为13经
四书主要讲的是什么
简单的说法,四书指的《大学》、《中庸》、《论语》、《孟子》这四种著作;五经指的是《易》、《书》、《诗》、《礼》、《春秋》这五部典籍。 虽然这些经书在我国封建社会中是作为经典来遵奉的,但其实也有时代的不同,我们今天把儒家学派的经书统称为十三经是源于南宋时代,而在之前又分几个时期,...
四书五经的成书年代及作者,有谁知道?
而所谓国学中儒学的十三经一说,则是在唐朝的科举发明以后,前面提到的礼分三礼,春秋分三传,分开计算则是九经,唐太学里作为标准的经文由前九经再加<孝经>、<论语>、<尔雅>,最后到宋朝时崇文抑武又把孟子列入经书,共十三种,以后再没增加,但十三经名字的由来更晚,大致在明朝汇刻<十三经...
《十三经概览》txt全集下载
内容预览:目录序 十三经的由来与演变第一章 玄妙而神秘的《周易》一、人更三圣 世历三古二、一阴一阳谓之道三、“易学”的兴起和影响第二章 上古祖先的声音《尚书》一、扑朔迷离话古今二、与祖先的艰难对话三、从敬天到敬德的路程第三章 来自远古的理想《周礼》一、聚讼千年论《周礼》二、天下...
四书五经是哪个时期的啊
国学中儒学的十三经一说,是在唐朝科举发明以后出现的。前面提到的礼分三礼,春秋分三传,分开计算则是九经。唐太学里作为标准的经文由前九经再加<孝经>、<论语>、<尔雅>,最后到宋朝时,崇文抑武,把孟子列入经书,共十三种。此后,再没有增加。但十三经名字的由来更晚,大致在明朝汇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