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让男孩听话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3-08-06 16:30
我来回答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4-02-18 15:52
教育是一门艺术,重在简单和精致。改变固有的“讲道理”的思维模式,做一些改变,效果会好很多。
一个从小在家里和学校接受太多“大道理”的人,往往会成为推理爱好者。在他们的经历和理解中,教育者与受教育者的关系是告知与被告知的关系;教育就是“懂事的人”和“不知名的白人”说话。
所以他们对孩子表现出的是责任和爱,就是要告诉孩子无论大事小事都要怎么做。但是,这种单边主义的思维方式更容易让人陷入教育困境。
之前遇到过一个家长,他说自己没有孩子的时候,看不起那些打孩子的人,觉得大人没有能力用武力征服孩子。他有了儿子后,遇到问题总是耐心地和孩子讲道理。但是,随着孩子的成长,他发现自己的“以理服人”越来越行不通了。孩子们往往固执而叛逆。无论父母说什么,他们就是不听。于是他开始怀疑自己做的对不对,身边的人也时不时的跟他说,教育男生要粗暴。只要你告诉他什么是对什么是错,你想让他做什么,就没什么好商量的。你必须服从,否则就使用武力。于是,他和孩子发生了两次冲突,他真的没能控制住,动了手。这时他才意识到自己已经山穷水尽,堕落成了自己曾经鄙视的那种父母。
这位家长的做法很有代表性。很多家长,包括很多学校老师,在面对孩子的一些问题时,往往摆脱不了这个套路:先讲道理,不行就批评,发脾气就征服。或者在孩子的感受上做文章,比如说陈述我为你付出了多少努力,你却如此无知……这样才能“打动孩子意"。这是思想家卢梭,说的:三种不被尊重的教育方法:讲道理、发脾气、打动意“讲道理”是上策,发脾气是上策,发脾气加虚伪是上策。
诚然,我们在生活中经常看到一些“屡教不改”的孩子,但如果深入了解他们的家庭情况,往往会发现问题的根源可能是父母的固执2。很多父母,可以为孩子放下生命,却不肯在孩子面前放下观念。无论大事小事,一旦他们的想法与他不同,就会毫不犹豫地劝说孩子服从,让弱小的孩子举起自己想法的白旗。但做一个“不讲道理”的家长,并不是完全否定言语的必要性,而是强调口头教育的恰当性和行为教育的重要性。以下是另外三个建议。
1“讲道理”不能口是心非。
教育孩子,用自己不知道的道理压迫别人,强迫孩子接受父母口头上的“道理”。这是用蛮力!不仅无助于问题的解决,反而会让问题越来越复杂。
如果你想告诉孩子一件事,首先要确认你自己是否相信*。不要做表里不一的家长!比如,有的家长明明很在乎孩子的考试成绩,但是他们向我征求意见的问题是:如何给孩子做思想工作,让孩子考试成绩不好的时候在意不要分数?
把“如何说话”仅仅理解为一种说话技巧,是一些人在教育中总是不得要领的重要原因之一。就像一个人思考的地方是语言的地方一样,一个人的想法也应该是语言的地方。与其问别人说话技巧,不如静下心来想想,我怎么想的?
2杜绝向孩子强调低俗价值观。
有些家长自己都站不高,热衷于向孩子传递一些很差的观点,甚至一些庸俗的价值观。例如,一些父母天生自私,这暗示他们的孩子不必在学习上帮助其他学生。跟别人讲问题很浪费时间,也容易培养自己的对手,会被别人超越。生活就是竞争。别人领先,你就落后!最后,从这些所谓的“人生经验”中,孩子学会了小有所得,小有算计,却学不会大格局,大情怀。这样的“讲道理”其实是降低了孩子的眼界和胸怀,束缚了他的发展。
教育真正的准备是完善自己。要想告诉孩子能让他飞起来的道理,父母本身就要有蓝天胸怀和高度。如果你觉得自己地位不高,不知道该说什么,与其废话,不如什么都不说。
3“不合理”不是“不合理”。
有些父母真的很少和孩子讲道理。他们很直接,三句话不对就骂或者打孩子。这不是我们这里所说的“不合理”,而是不合理。有的父母对孩子简单粗暴,事后却美化孩子的行为。比如打孩子,然后深情地说:“我为什么打你,孩子?”通过哗众取宠为自己的行为寻求遮羞布。这简直就是强盗逻辑,很矫情,更深层次的不合理。
思想家卢梭,说过,心胸狭窄的人的爱好是对一切事物都说真话。生活中如此,育儿也是如此。有气魄的人有另一种语言。通过这种语言,他可以说服人,做出行动。要让孩子明白道理,所以,教条根本不重要,重要的是教育。父母在言语上要少讲道理,在行为上要讲道理,让孩子明白道理。这就是为什么你越讲道理,孩子越不听话。这就是你错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