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3-08-06 10:22
共5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4-11-10 04:16
首先:天气冷热主要是通过气温来表现的。而气温的指距离地面1.5米的大气温度。其次,要搞清地面,大气和太阳三者的关系。大气的热量来源的地面辐射,地面的热源是太阳辐射。太阳辐射到达地面被地面吸收增温,地面产生地面辐射,将热量传给大气,当大气吸收地面辐射后增温,这是一个过程。所以大气温度最高的时候不是在太阳辐射最强的时候,而是滞后两小时。同样,北半球陆地上最高的气温不是在太阳高度最大的夏至而是在七月,而最低的是一月。三:气温的高低是取决于热量的收支状况。冬至日,北半球虽然日照时间最短,获得的太阳辐射能最少,但由于夏季以后的地面积蓄的热量尚未散尽,所以这时的气温还不是最低的时候,冬至日过后,太阳直射点虽然北移,北半球各地的太阳高度角在变大和昼长在变长,但由于地面的热力性质的影响,地面的热量仍处于亏损状态。地面温度还将继续下降,直到一月达到最低,这也是冬至之后天气更冷了的缘故。在民间从冬至算起到惊蛰前的二三天的八十一天中每隔九天算一九的九九歌。它反映了气温从较冷-最冷-回暖的气温变化规律。热心网友 时间:2024-11-10 04:16
平时人们感觉的冷热和大气温度有比较直接的关系,影响大气温度的主要有:太阳辐射和大地辐射。太阳辐射对大气温度的作用小于大地辐射,因为太阳辐射属于短波辐射,大气不易接受,而大地对短波辐射有较好的接受能力,并能将其转化为大气较容易接受的长波辐射。一天当中,正午太阳辐射最强,大地温度升高速度快,并保存能量,正午过后,太阳辐射减弱,大地开始对大气释放长波辐射,大气温度继续升高,一般在下午14时达到最高;一年当中冬至以后北半球接受太阳辐射越来越强,但是由于大地本身的能量很低,还不能够向大气补充热量,而此时,高纬度地区的寒流对我国的影响还在持续,所以气温不会回升,反而还会继续下降,一般要到2月份才会到达最低。热心网友 时间:2024-11-10 04:17
这是因为从冬至开始虽然阳光直射点由南回归线向赤道移动。但北半球天气还没有转向暖和。因为这时北方“积聚”的冷空气还在持续南下。多出这点日光照射还不足以与之抗衡。所以一年中最冷的时候要到大寒。热心网友 时间:2024-11-10 04:17
冬至日,北半球虽然日照时间最短,获得的太阳辐射能最少,但由于夏季以后的地面积蓄的热量尚未散尽,所以这时的气温还不是最低的时候,冬至过后,虽然北半球日照逐渐增多,但地面吸收的热量还是比失散的少,入不敷出,气温在一段时间内仍继续下降,大约过近一个月,地面吸收到的热量与失去的热量才逐渐平衡,之后气温便慢慢回升。因此,我国民间把冬至过后的日子称作“数九寒天”。热心网友 时间:2024-11-10 04:18
吸热与放热有时间表差,冬至后地球吸收的热量的散失尽时间为(9*9)/2=40.5天,故称为数九严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