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4-25 08:46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1-10 06:20
采用GIS空间分析工具对杨梅适生条件:岩石(地层)、地形地貌、土壤类型、小气候条件的单因素适生性评价图进行空间叠置分析,取各单因素的最佳适生性评价结果作为综合评价结果。同时,参考陈志银等(1993)和金志凤等(2005)关于浙江省杨梅区划的研究成果,将浙江省杨梅适生区划分为3个区8个亚区(图6-2)。
(一)杨梅种植最适生区(Ⅰ)
本区地属四明山、天台山和雁荡山区域,包括舟山的定海、宁波市、台州市和温州市的大部。本区得益于海洋性气候影响,久负盛名的荸荠种杨梅、晚稻杨梅、东魁杨梅和丁岙梅等优良品种均产于该区,是浙江省杨梅的主要产区,产量和面积占浙江省总产量和总面积的75%以上。根据本区气候、地形地貌以及地质背景的不同可以分为温黄亚区(Ⅰ-1)和宁舟亚区(Ⅰ-2)。
图6-2 浙江省杨梅生产适宜性分区图
1.温黄亚区(Ⅰ-1)
本亚区主要分布在三门湾以南的临海、黄岩、温岭、瓯海、乐清、玉环等县市。黄岩本地杨梅品种有水梅、炭梅、白杨梅3类8个品种。20世纪50年代末,江口东岙、林家岙选育大果型良种“东魁”,为国内外罕见,果实高圆球形,果形特大,纵横径约为3.3cm,平均单果重25.2g,大的50余g,最大达78g,为目前世界上果形最大的品种。果实深红色或紫红色,肉柱稍粗,汁多,风味浓厚,含糖量13.4%,总糖9.5%,总酸1.36%,可食率94.87%,品质上乘,为浙江省杨梅四大良种之一。
该区气候条件适宜,冬季既无≤-9℃的低温(指海拔在100m区域),又是东南季风的迎风坡,7~9月份夏秋干旱出现的频率低,梅雨出现比较早,6月降雨较多,对杨梅的结果十分有利。
2.宁舟亚区(Ⅰ-2)
本亚区包括余姚、慈溪、象山、奉化等县(市),地形主要为四明山和天台山余脉。地理位置临近浙东北,因此,冬季有出现≤-9℃低温的可能(10%以下)。目前本区杨梅重点分布在余姚、慈溪2市。在姚江流域两岸的低山缓坡地带,基本形成了以姚东三七市镇、丈亭镇、河姆渡镇、余姚镇为主的荸荠种主产区,以姚西马渚镇、牟山镇为主的粉红种(西山白杨梅)主产区的生产格局。其在生产上具有以下特点:第一、栽培面积全国最大、产量位居前列,成为全国最大的荸荠种产区;第二、栽培日趋标准化,省级地方标准《余姚杨梅系列标准》已在产区推广实施:第三、果品质量好,主栽品种荸荠种是国内专家首推鲜食兼加工良种,质量上乘,果均重10g,色艳多汁酸甜适口,富含各种矿物质和维生素。慈溪现有杨梅6.2万亩,其中投产6.0万亩,投产面积和年产量为全国县(市、区)级之冠。杨梅主产区横河、匡堰有杨梅基地3.5万亩左右,分布在梅园、龙南、大山、乾炳、童岙、东畈等村,慈溪杨梅以闻名遐迩的“荸荠种”和“早大种”为主,占总面积的95%以上,果大、核小、色佳、肉质细嫩、汁多味浓、香甜可口,其品质优势极为明显,鲜食、加工均可。
(二)杨梅种植适生区(Ⅱ)
本区包括绍兴市、杭州市部分、湖州市大部以及天台、仙居等地,在地形上属于钱塘江口两岸、会稽山以及括苍山、洞宫山、雁荡山等部分山地,北部受钱塘江和太湖等影响,温度、湿度诸条件均较适合杨梅生长。根据地形和气候特点可分为杭绍(Ⅱ-1)和天台-永嘉(Ⅱ-2)2个亚区。
1.杭绍亚区(Ⅱ-1)
本亚区的萧山、余杭和上虞等地是浙江省有名的杨梅产地之一,现杨梅栽培面积逾4万亩,本区受钱塘江和曹娥江等水体的影响,空气湿度也较有利于杨梅生长,5~6月气温适宜,但冬季有低温冻害出现,应选择在南向山坡种植或与其他林木混种。
2.天台-永嘉亚区(Ⅱ-2)
本亚区包括天台、仙居、永嘉、文成等地,在适宜的海拔区域种植,冬季无低温冻害,6月降水量丰富,夏季旱情,但由于本亚区东部受雁荡山、天台山等山地对海洋性气候的阻隔,加之本区内无大型水体的湿温调节,故5~6月份的温度较高,杨梅肉柱发育稍差,对杨梅品种产生一定的影响。针对本亚区5~6月温度较高的不足,在栽培时,可选择海拔200~400m的阴坡和山峦重叠的山坞,有望提高杨梅的品种和产量。
(三)杨梅种植一般适生区(Ⅲ)
本区主要为浙江省内陆区,属金衢盆地、龙门山、仙霞岭、天目山等山脉,大部分地区为钱塘江上游水系和西苕溪水系,包括杭嘉湖平原大部、浙西北山地、金衢盆地和浙西南山区。除杭嘉湖平原大部外,本区由于地处内陆,受海洋性气候影响小,故5~6月份的温度较高,湿温比小,所以杨梅的品质远不及Ⅰ区和Ⅱ区,同时大小年幅度大,其变异系数在0.50%~0.68%。但在本区的丽水和长兴太湖边的大叶岗等地也有品质优良的杨梅生长。本区南北跨度大,气候、地形地貌差异明显,可划分为4个亚区。
1.浙西南丽水亚区(Ⅲ-1)
本亚区主要为浙西南山地丘陵区,冬季气温较高,一般无低温冻害。3~6月份的降水丰富,对杨梅果实肥大有利,但由于5~6月气温高而湿度又小。加之夏季旱情较重(频率在15%~20%),从而影响产量和质量。由于该区地处浙西南山地丘陵区,区内山峦重叠、山峰连绵,山地气候多样,可选择在阴坡、山坞以及小气候环境良好的山地发展杨梅。
2.浙西北桐庐-建德亚区(Ⅲ-2)
本亚区包括桐庐、建德、富阳、淳安、浦江、诸暨等地,其中桐庐、建德杨梅生产有一定的规模,但品质不及I区,当地杨梅品种以淡红种为主。本区冬季低于-9℃气温发生频率在10%左右。但5~6月份气温高而湿度较小,影响产量和质量。可选择在沿江山坡地发展杨梅。
3.浙中金衢盆地亚区(Ⅲ-3)
本亚区主要为浙中金衢盆地,包括金华市、衢州市的大部分地区。本亚区冬季气温较高,一般无低温冻害,3~6月份的降水丰富,但由于温度较高,对杨梅果肉肥大不利,品质仅在中等或偏下,远不及Ⅰ区。
4.浙北长临-嘉兴亚区(Ⅲ-4)
本亚区主要为浙北杭嘉湖平原的大部和浙西北的长兴、临安等地。虽然在嘉兴等地有海洋性气候的有利条件,但由于地处浙北,冬季冷空气影响最甚,本区冬季低于-9 ℃气温发生频率在20%以上,影响产量和质量。在长兴、临安有一定的杨梅种植面积,但杨梅年际产量变化幅度大。若要发展杨梅,可选择在海拔300m以下的山坡栽种为宜。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1-10 06:20
采用GIS空间分析工具对杨梅适生条件:岩石(地层)、地形地貌、土壤类型、小气候条件的单因素适生性评价图进行空间叠置分析,取各单因素的最佳适生性评价结果作为综合评价结果。同时,参考陈志银等(1993)和金志凤等(2005)关于浙江省杨梅区划的研究成果,将浙江省杨梅适生区划分为3个区8个亚区(图6-2)。
(一)杨梅种植最适生区(Ⅰ)
本区地属四明山、天台山和雁荡山区域,包括舟山的定海、宁波市、台州市和温州市的大部。本区得益于海洋性气候影响,久负盛名的荸荠种杨梅、晚稻杨梅、东魁杨梅和丁岙梅等优良品种均产于该区,是浙江省杨梅的主要产区,产量和面积占浙江省总产量和总面积的75%以上。根据本区气候、地形地貌以及地质背景的不同可以分为温黄亚区(Ⅰ-1)和宁舟亚区(Ⅰ-2)。
图6-2 浙江省杨梅生产适宜性分区图
1.温黄亚区(Ⅰ-1)
本亚区主要分布在三门湾以南的临海、黄岩、温岭、瓯海、乐清、玉环等县市。黄岩本地杨梅品种有水梅、炭梅、白杨梅3类8个品种。20世纪50年代末,江口东岙、林家岙选育大果型良种“东魁”,为国内外罕见,果实高圆球形,果形特大,纵横径约为3.3cm,平均单果重25.2g,大的50余g,最大达78g,为目前世界上果形最大的品种。果实深红色或紫红色,肉柱稍粗,汁多,风味浓厚,含糖量13.4%,总糖9.5%,总酸1.36%,可食率94.87%,品质上乘,为浙江省杨梅四大良种之一。
该区气候条件适宜,冬季既无≤-9℃的低温(指海拔在100m区域),又是东南季风的迎风坡,7~9月份夏秋干旱出现的频率低,梅雨出现比较早,6月降雨较多,对杨梅的结果十分有利。
2.宁舟亚区(Ⅰ-2)
本亚区包括余姚、慈溪、象山、奉化等县(市),地形主要为四明山和天台山余脉。地理位置临近浙东北,因此,冬季有出现≤-9℃低温的可能(10%以下)。目前本区杨梅重点分布在余姚、慈溪2市。在姚江流域两岸的低山缓坡地带,基本形成了以姚东三七市镇、丈亭镇、河姆渡镇、余姚镇为主的荸荠种主产区,以姚西马渚镇、牟山镇为主的粉红种(西山白杨梅)主产区的生产格局。其在生产上具有以下特点:第一、栽培面积全国最大、产量位居前列,成为全国最大的荸荠种产区;第二、栽培日趋标准化,省级地方标准《余姚杨梅系列标准》已在产区推广实施:第三、果品质量好,主栽品种荸荠种是国内专家首推鲜食兼加工良种,质量上乘,果均重10g,色艳多汁酸甜适口,富含各种矿物质和维生素。慈溪现有杨梅6.2万亩,其中投产6.0万亩,投产面积和年产量为全国县(市、区)级之冠。杨梅主产区横河、匡堰有杨梅基地3.5万亩左右,分布在梅园、龙南、大山、乾炳、童岙、东畈等村,慈溪杨梅以闻名遐迩的“荸荠种”和“早大种”为主,占总面积的95%以上,果大、核小、色佳、肉质细嫩、汁多味浓、香甜可口,其品质优势极为明显,鲜食、加工均可。
(二)杨梅种植适生区(Ⅱ)
本区包括绍兴市、杭州市部分、湖州市大部以及天台、仙居等地,在地形上属于钱塘江口两岸、会稽山以及括苍山、洞宫山、雁荡山等部分山地,北部受钱塘江和太湖等影响,温度、湿度诸条件均较适合杨梅生长。根据地形和气候特点可分为杭绍(Ⅱ-1)和天台-永嘉(Ⅱ-2)2个亚区。
1.杭绍亚区(Ⅱ-1)
本亚区的萧山、余杭和上虞等地是浙江省有名的杨梅产地之一,现杨梅栽培面积逾4万亩,本区受钱塘江和曹娥江等水体的影响,空气湿度也较有利于杨梅生长,5~6月气温适宜,但冬季有低温冻害出现,应选择在南向山坡种植或与其他林木混种。
2.天台-永嘉亚区(Ⅱ-2)
本亚区包括天台、仙居、永嘉、文成等地,在适宜的海拔区域种植,冬季无低温冻害,6月降水量丰富,夏季旱情,但由于本亚区东部受雁荡山、天台山等山地对海洋性气候的阻隔,加之本区内无大型水体的湿温调节,故5~6月份的温度较高,杨梅肉柱发育稍差,对杨梅品种产生一定的影响。针对本亚区5~6月温度较高的不足,在栽培时,可选择海拔200~400m的阴坡和山峦重叠的山坞,有望提高杨梅的品种和产量。
(三)杨梅种植一般适生区(Ⅲ)
本区主要为浙江省内陆区,属金衢盆地、龙门山、仙霞岭、天目山等山脉,大部分地区为钱塘江上游水系和西苕溪水系,包括杭嘉湖平原大部、浙西北山地、金衢盆地和浙西南山区。除杭嘉湖平原大部外,本区由于地处内陆,受海洋性气候影响小,故5~6月份的温度较高,湿温比小,所以杨梅的品质远不及Ⅰ区和Ⅱ区,同时大小年幅度大,其变异系数在0.50%~0.68%。但在本区的丽水和长兴太湖边的大叶岗等地也有品质优良的杨梅生长。本区南北跨度大,气候、地形地貌差异明显,可划分为4个亚区。
1.浙西南丽水亚区(Ⅲ-1)
本亚区主要为浙西南山地丘陵区,冬季气温较高,一般无低温冻害。3~6月份的降水丰富,对杨梅果实肥大有利,但由于5~6月气温高而湿度又小。加之夏季旱情较重(频率在15%~20%),从而影响产量和质量。由于该区地处浙西南山地丘陵区,区内山峦重叠、山峰连绵,山地气候多样,可选择在阴坡、山坞以及小气候环境良好的山地发展杨梅。
2.浙西北桐庐-建德亚区(Ⅲ-2)
本亚区包括桐庐、建德、富阳、淳安、浦江、诸暨等地,其中桐庐、建德杨梅生产有一定的规模,但品质不及I区,当地杨梅品种以淡红种为主。本区冬季低于-9℃气温发生频率在10%左右。但5~6月份气温高而湿度较小,影响产量和质量。可选择在沿江山坡地发展杨梅。
3.浙中金衢盆地亚区(Ⅲ-3)
本亚区主要为浙中金衢盆地,包括金华市、衢州市的大部分地区。本亚区冬季气温较高,一般无低温冻害,3~6月份的降水丰富,但由于温度较高,对杨梅果肉肥大不利,品质仅在中等或偏下,远不及Ⅰ区。
4.浙北长临-嘉兴亚区(Ⅲ-4)
本亚区主要为浙北杭嘉湖平原的大部和浙西北的长兴、临安等地。虽然在嘉兴等地有海洋性气候的有利条件,但由于地处浙北,冬季冷空气影响最甚,本区冬季低于-9 ℃气温发生频率在20%以上,影响产量和质量。在长兴、临安有一定的杨梅种植面积,但杨梅年际产量变化幅度大。若要发展杨梅,可选择在海拔300m以下的山坡栽种为宜。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1-10 06:20
采用GIS空间分析工具对杨梅适生条件:岩石(地层)、地形地貌、土壤类型、小气候条件的单因素适生性评价图进行空间叠置分析,取各单因素的最佳适生性评价结果作为综合评价结果。同时,参考陈志银等(1993)和金志凤等(2005)关于浙江省杨梅区划的研究成果,将浙江省杨梅适生区划分为3个区8个亚区(图6-2)。
(一)杨梅种植最适生区(Ⅰ)
本区地属四明山、天台山和雁荡山区域,包括舟山的定海、宁波市、台州市和温州市的大部。本区得益于海洋性气候影响,久负盛名的荸荠种杨梅、晚稻杨梅、东魁杨梅和丁岙梅等优良品种均产于该区,是浙江省杨梅的主要产区,产量和面积占浙江省总产量和总面积的75%以上。根据本区气候、地形地貌以及地质背景的不同可以分为温黄亚区(Ⅰ-1)和宁舟亚区(Ⅰ-2)。
图6-2 浙江省杨梅生产适宜性分区图
1.温黄亚区(Ⅰ-1)
本亚区主要分布在三门湾以南的临海、黄岩、温岭、瓯海、乐清、玉环等县市。黄岩本地杨梅品种有水梅、炭梅、白杨梅3类8个品种。20世纪50年代末,江口东岙、林家岙选育大果型良种“东魁”,为国内外罕见,果实高圆球形,果形特大,纵横径约为3.3cm,平均单果重25.2g,大的50余g,最大达78g,为目前世界上果形最大的品种。果实深红色或紫红色,肉柱稍粗,汁多,风味浓厚,含糖量13.4%,总糖9.5%,总酸1.36%,可食率94.87%,品质上乘,为浙江省杨梅四大良种之一。
该区气候条件适宜,冬季既无≤-9℃的低温(指海拔在100m区域),又是东南季风的迎风坡,7~9月份夏秋干旱出现的频率低,梅雨出现比较早,6月降雨较多,对杨梅的结果十分有利。
2.宁舟亚区(Ⅰ-2)
本亚区包括余姚、慈溪、象山、奉化等县(市),地形主要为四明山和天台山余脉。地理位置临近浙东北,因此,冬季有出现≤-9℃低温的可能(10%以下)。目前本区杨梅重点分布在余姚、慈溪2市。在姚江流域两岸的低山缓坡地带,基本形成了以姚东三七市镇、丈亭镇、河姆渡镇、余姚镇为主的荸荠种主产区,以姚西马渚镇、牟山镇为主的粉红种(西山白杨梅)主产区的生产格局。其在生产上具有以下特点:第一、栽培面积全国最大、产量位居前列,成为全国最大的荸荠种产区;第二、栽培日趋标准化,省级地方标准《余姚杨梅系列标准》已在产区推广实施:第三、果品质量好,主栽品种荸荠种是国内专家首推鲜食兼加工良种,质量上乘,果均重10g,色艳多汁酸甜适口,富含各种矿物质和维生素。慈溪现有杨梅6.2万亩,其中投产6.0万亩,投产面积和年产量为全国县(市、区)级之冠。杨梅主产区横河、匡堰有杨梅基地3.5万亩左右,分布在梅园、龙南、大山、乾炳、童岙、东畈等村,慈溪杨梅以闻名遐迩的“荸荠种”和“早大种”为主,占总面积的95%以上,果大、核小、色佳、肉质细嫩、汁多味浓、香甜可口,其品质优势极为明显,鲜食、加工均可。
(二)杨梅种植适生区(Ⅱ)
本区包括绍兴市、杭州市部分、湖州市大部以及天台、仙居等地,在地形上属于钱塘江口两岸、会稽山以及括苍山、洞宫山、雁荡山等部分山地,北部受钱塘江和太湖等影响,温度、湿度诸条件均较适合杨梅生长。根据地形和气候特点可分为杭绍(Ⅱ-1)和天台-永嘉(Ⅱ-2)2个亚区。
1.杭绍亚区(Ⅱ-1)
本亚区的萧山、余杭和上虞等地是浙江省有名的杨梅产地之一,现杨梅栽培面积逾4万亩,本区受钱塘江和曹娥江等水体的影响,空气湿度也较有利于杨梅生长,5~6月气温适宜,但冬季有低温冻害出现,应选择在南向山坡种植或与其他林木混种。
2.天台-永嘉亚区(Ⅱ-2)
本亚区包括天台、仙居、永嘉、文成等地,在适宜的海拔区域种植,冬季无低温冻害,6月降水量丰富,夏季旱情,但由于本亚区东部受雁荡山、天台山等山地对海洋性气候的阻隔,加之本区内无大型水体的湿温调节,故5~6月份的温度较高,杨梅肉柱发育稍差,对杨梅品种产生一定的影响。针对本亚区5~6月温度较高的不足,在栽培时,可选择海拔200~400m的阴坡和山峦重叠的山坞,有望提高杨梅的品种和产量。
(三)杨梅种植一般适生区(Ⅲ)
本区主要为浙江省内陆区,属金衢盆地、龙门山、仙霞岭、天目山等山脉,大部分地区为钱塘江上游水系和西苕溪水系,包括杭嘉湖平原大部、浙西北山地、金衢盆地和浙西南山区。除杭嘉湖平原大部外,本区由于地处内陆,受海洋性气候影响小,故5~6月份的温度较高,湿温比小,所以杨梅的品质远不及Ⅰ区和Ⅱ区,同时大小年幅度大,其变异系数在0.50%~0.68%。但在本区的丽水和长兴太湖边的大叶岗等地也有品质优良的杨梅生长。本区南北跨度大,气候、地形地貌差异明显,可划分为4个亚区。
1.浙西南丽水亚区(Ⅲ-1)
本亚区主要为浙西南山地丘陵区,冬季气温较高,一般无低温冻害。3~6月份的降水丰富,对杨梅果实肥大有利,但由于5~6月气温高而湿度又小。加之夏季旱情较重(频率在15%~20%),从而影响产量和质量。由于该区地处浙西南山地丘陵区,区内山峦重叠、山峰连绵,山地气候多样,可选择在阴坡、山坞以及小气候环境良好的山地发展杨梅。
2.浙西北桐庐-建德亚区(Ⅲ-2)
本亚区包括桐庐、建德、富阳、淳安、浦江、诸暨等地,其中桐庐、建德杨梅生产有一定的规模,但品质不及I区,当地杨梅品种以淡红种为主。本区冬季低于-9℃气温发生频率在10%左右。但5~6月份气温高而湿度较小,影响产量和质量。可选择在沿江山坡地发展杨梅。
3.浙中金衢盆地亚区(Ⅲ-3)
本亚区主要为浙中金衢盆地,包括金华市、衢州市的大部分地区。本亚区冬季气温较高,一般无低温冻害,3~6月份的降水丰富,但由于温度较高,对杨梅果肉肥大不利,品质仅在中等或偏下,远不及Ⅰ区。
4.浙北长临-嘉兴亚区(Ⅲ-4)
本亚区主要为浙北杭嘉湖平原的大部和浙西北的长兴、临安等地。虽然在嘉兴等地有海洋性气候的有利条件,但由于地处浙北,冬季冷空气影响最甚,本区冬季低于-9 ℃气温发生频率在20%以上,影响产量和质量。在长兴、临安有一定的杨梅种植面积,但杨梅年际产量变化幅度大。若要发展杨梅,可选择在海拔300m以下的山坡栽种为宜。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1-10 06:20
采用GIS空间分析工具对杨梅适生条件:岩石(地层)、地形地貌、土壤类型、小气候条件的单因素适生性评价图进行空间叠置分析,取各单因素的最佳适生性评价结果作为综合评价结果。同时,参考陈志银等(1993)和金志凤等(2005)关于浙江省杨梅区划的研究成果,将浙江省杨梅适生区划分为3个区8个亚区(图6-2)。
(一)杨梅种植最适生区(Ⅰ)
本区地属四明山、天台山和雁荡山区域,包括舟山的定海、宁波市、台州市和温州市的大部。本区得益于海洋性气候影响,久负盛名的荸荠种杨梅、晚稻杨梅、东魁杨梅和丁岙梅等优良品种均产于该区,是浙江省杨梅的主要产区,产量和面积占浙江省总产量和总面积的75%以上。根据本区气候、地形地貌以及地质背景的不同可以分为温黄亚区(Ⅰ-1)和宁舟亚区(Ⅰ-2)。
图6-2 浙江省杨梅生产适宜性分区图
1.温黄亚区(Ⅰ-1)
本亚区主要分布在三门湾以南的临海、黄岩、温岭、瓯海、乐清、玉环等县市。黄岩本地杨梅品种有水梅、炭梅、白杨梅3类8个品种。20世纪50年代末,江口东岙、林家岙选育大果型良种“东魁”,为国内外罕见,果实高圆球形,果形特大,纵横径约为3.3cm,平均单果重25.2g,大的50余g,最大达78g,为目前世界上果形最大的品种。果实深红色或紫红色,肉柱稍粗,汁多,风味浓厚,含糖量13.4%,总糖9.5%,总酸1.36%,可食率94.87%,品质上乘,为浙江省杨梅四大良种之一。
该区气候条件适宜,冬季既无≤-9℃的低温(指海拔在100m区域),又是东南季风的迎风坡,7~9月份夏秋干旱出现的频率低,梅雨出现比较早,6月降雨较多,对杨梅的结果十分有利。
2.宁舟亚区(Ⅰ-2)
本亚区包括余姚、慈溪、象山、奉化等县(市),地形主要为四明山和天台山余脉。地理位置临近浙东北,因此,冬季有出现≤-9℃低温的可能(10%以下)。目前本区杨梅重点分布在余姚、慈溪2市。在姚江流域两岸的低山缓坡地带,基本形成了以姚东三七市镇、丈亭镇、河姆渡镇、余姚镇为主的荸荠种主产区,以姚西马渚镇、牟山镇为主的粉红种(西山白杨梅)主产区的生产格局。其在生产上具有以下特点:第一、栽培面积全国最大、产量位居前列,成为全国最大的荸荠种产区;第二、栽培日趋标准化,省级地方标准《余姚杨梅系列标准》已在产区推广实施:第三、果品质量好,主栽品种荸荠种是国内专家首推鲜食兼加工良种,质量上乘,果均重10g,色艳多汁酸甜适口,富含各种矿物质和维生素。慈溪现有杨梅6.2万亩,其中投产6.0万亩,投产面积和年产量为全国县(市、区)级之冠。杨梅主产区横河、匡堰有杨梅基地3.5万亩左右,分布在梅园、龙南、大山、乾炳、童岙、东畈等村,慈溪杨梅以闻名遐迩的“荸荠种”和“早大种”为主,占总面积的95%以上,果大、核小、色佳、肉质细嫩、汁多味浓、香甜可口,其品质优势极为明显,鲜食、加工均可。
(二)杨梅种植适生区(Ⅱ)
本区包括绍兴市、杭州市部分、湖州市大部以及天台、仙居等地,在地形上属于钱塘江口两岸、会稽山以及括苍山、洞宫山、雁荡山等部分山地,北部受钱塘江和太湖等影响,温度、湿度诸条件均较适合杨梅生长。根据地形和气候特点可分为杭绍(Ⅱ-1)和天台-永嘉(Ⅱ-2)2个亚区。
1.杭绍亚区(Ⅱ-1)
本亚区的萧山、余杭和上虞等地是浙江省有名的杨梅产地之一,现杨梅栽培面积逾4万亩,本区受钱塘江和曹娥江等水体的影响,空气湿度也较有利于杨梅生长,5~6月气温适宜,但冬季有低温冻害出现,应选择在南向山坡种植或与其他林木混种。
2.天台-永嘉亚区(Ⅱ-2)
本亚区包括天台、仙居、永嘉、文成等地,在适宜的海拔区域种植,冬季无低温冻害,6月降水量丰富,夏季旱情,但由于本亚区东部受雁荡山、天台山等山地对海洋性气候的阻隔,加之本区内无大型水体的湿温调节,故5~6月份的温度较高,杨梅肉柱发育稍差,对杨梅品种产生一定的影响。针对本亚区5~6月温度较高的不足,在栽培时,可选择海拔200~400m的阴坡和山峦重叠的山坞,有望提高杨梅的品种和产量。
(三)杨梅种植一般适生区(Ⅲ)
本区主要为浙江省内陆区,属金衢盆地、龙门山、仙霞岭、天目山等山脉,大部分地区为钱塘江上游水系和西苕溪水系,包括杭嘉湖平原大部、浙西北山地、金衢盆地和浙西南山区。除杭嘉湖平原大部外,本区由于地处内陆,受海洋性气候影响小,故5~6月份的温度较高,湿温比小,所以杨梅的品质远不及Ⅰ区和Ⅱ区,同时大小年幅度大,其变异系数在0.50%~0.68%。但在本区的丽水和长兴太湖边的大叶岗等地也有品质优良的杨梅生长。本区南北跨度大,气候、地形地貌差异明显,可划分为4个亚区。
1.浙西南丽水亚区(Ⅲ-1)
本亚区主要为浙西南山地丘陵区,冬季气温较高,一般无低温冻害。3~6月份的降水丰富,对杨梅果实肥大有利,但由于5~6月气温高而湿度又小。加之夏季旱情较重(频率在15%~20%),从而影响产量和质量。由于该区地处浙西南山地丘陵区,区内山峦重叠、山峰连绵,山地气候多样,可选择在阴坡、山坞以及小气候环境良好的山地发展杨梅。
2.浙西北桐庐-建德亚区(Ⅲ-2)
本亚区包括桐庐、建德、富阳、淳安、浦江、诸暨等地,其中桐庐、建德杨梅生产有一定的规模,但品质不及I区,当地杨梅品种以淡红种为主。本区冬季低于-9℃气温发生频率在10%左右。但5~6月份气温高而湿度较小,影响产量和质量。可选择在沿江山坡地发展杨梅。
3.浙中金衢盆地亚区(Ⅲ-3)
本亚区主要为浙中金衢盆地,包括金华市、衢州市的大部分地区。本亚区冬季气温较高,一般无低温冻害,3~6月份的降水丰富,但由于温度较高,对杨梅果肉肥大不利,品质仅在中等或偏下,远不及Ⅰ区。
4.浙北长临-嘉兴亚区(Ⅲ-4)
本亚区主要为浙北杭嘉湖平原的大部和浙西北的长兴、临安等地。虽然在嘉兴等地有海洋性气候的有利条件,但由于地处浙北,冬季冷空气影响最甚,本区冬季低于-9 ℃气温发生频率在20%以上,影响产量和质量。在长兴、临安有一定的杨梅种植面积,但杨梅年际产量变化幅度大。若要发展杨梅,可选择在海拔300m以下的山坡栽种为宜。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1-10 06:20
采用GIS空间分析工具对杨梅适生条件:岩石(地层)、地形地貌、土壤类型、小气候条件的单因素适生性评价图进行空间叠置分析,取各单因素的最佳适生性评价结果作为综合评价结果。同时,参考陈志银等(1993)和金志凤等(2005)关于浙江省杨梅区划的研究成果,将浙江省杨梅适生区划分为3个区8个亚区(图6-2)。
(一)杨梅种植最适生区(Ⅰ)
本区地属四明山、天台山和雁荡山区域,包括舟山的定海、宁波市、台州市和温州市的大部。本区得益于海洋性气候影响,久负盛名的荸荠种杨梅、晚稻杨梅、东魁杨梅和丁岙梅等优良品种均产于该区,是浙江省杨梅的主要产区,产量和面积占浙江省总产量和总面积的75%以上。根据本区气候、地形地貌以及地质背景的不同可以分为温黄亚区(Ⅰ-1)和宁舟亚区(Ⅰ-2)。
图6-2 浙江省杨梅生产适宜性分区图
1.温黄亚区(Ⅰ-1)
本亚区主要分布在三门湾以南的临海、黄岩、温岭、瓯海、乐清、玉环等县市。黄岩本地杨梅品种有水梅、炭梅、白杨梅3类8个品种。20世纪50年代末,江口东岙、林家岙选育大果型良种“东魁”,为国内外罕见,果实高圆球形,果形特大,纵横径约为3.3cm,平均单果重25.2g,大的50余g,最大达78g,为目前世界上果形最大的品种。果实深红色或紫红色,肉柱稍粗,汁多,风味浓厚,含糖量13.4%,总糖9.5%,总酸1.36%,可食率94.87%,品质上乘,为浙江省杨梅四大良种之一。
该区气候条件适宜,冬季既无≤-9℃的低温(指海拔在100m区域),又是东南季风的迎风坡,7~9月份夏秋干旱出现的频率低,梅雨出现比较早,6月降雨较多,对杨梅的结果十分有利。
2.宁舟亚区(Ⅰ-2)
本亚区包括余姚、慈溪、象山、奉化等县(市),地形主要为四明山和天台山余脉。地理位置临近浙东北,因此,冬季有出现≤-9℃低温的可能(10%以下)。目前本区杨梅重点分布在余姚、慈溪2市。在姚江流域两岸的低山缓坡地带,基本形成了以姚东三七市镇、丈亭镇、河姆渡镇、余姚镇为主的荸荠种主产区,以姚西马渚镇、牟山镇为主的粉红种(西山白杨梅)主产区的生产格局。其在生产上具有以下特点:第一、栽培面积全国最大、产量位居前列,成为全国最大的荸荠种产区;第二、栽培日趋标准化,省级地方标准《余姚杨梅系列标准》已在产区推广实施:第三、果品质量好,主栽品种荸荠种是国内专家首推鲜食兼加工良种,质量上乘,果均重10g,色艳多汁酸甜适口,富含各种矿物质和维生素。慈溪现有杨梅6.2万亩,其中投产6.0万亩,投产面积和年产量为全国县(市、区)级之冠。杨梅主产区横河、匡堰有杨梅基地3.5万亩左右,分布在梅园、龙南、大山、乾炳、童岙、东畈等村,慈溪杨梅以闻名遐迩的“荸荠种”和“早大种”为主,占总面积的95%以上,果大、核小、色佳、肉质细嫩、汁多味浓、香甜可口,其品质优势极为明显,鲜食、加工均可。
(二)杨梅种植适生区(Ⅱ)
本区包括绍兴市、杭州市部分、湖州市大部以及天台、仙居等地,在地形上属于钱塘江口两岸、会稽山以及括苍山、洞宫山、雁荡山等部分山地,北部受钱塘江和太湖等影响,温度、湿度诸条件均较适合杨梅生长。根据地形和气候特点可分为杭绍(Ⅱ-1)和天台-永嘉(Ⅱ-2)2个亚区。
1.杭绍亚区(Ⅱ-1)
本亚区的萧山、余杭和上虞等地是浙江省有名的杨梅产地之一,现杨梅栽培面积逾4万亩,本区受钱塘江和曹娥江等水体的影响,空气湿度也较有利于杨梅生长,5~6月气温适宜,但冬季有低温冻害出现,应选择在南向山坡种植或与其他林木混种。
2.天台-永嘉亚区(Ⅱ-2)
本亚区包括天台、仙居、永嘉、文成等地,在适宜的海拔区域种植,冬季无低温冻害,6月降水量丰富,夏季旱情,但由于本亚区东部受雁荡山、天台山等山地对海洋性气候的阻隔,加之本区内无大型水体的湿温调节,故5~6月份的温度较高,杨梅肉柱发育稍差,对杨梅品种产生一定的影响。针对本亚区5~6月温度较高的不足,在栽培时,可选择海拔200~400m的阴坡和山峦重叠的山坞,有望提高杨梅的品种和产量。
(三)杨梅种植一般适生区(Ⅲ)
本区主要为浙江省内陆区,属金衢盆地、龙门山、仙霞岭、天目山等山脉,大部分地区为钱塘江上游水系和西苕溪水系,包括杭嘉湖平原大部、浙西北山地、金衢盆地和浙西南山区。除杭嘉湖平原大部外,本区由于地处内陆,受海洋性气候影响小,故5~6月份的温度较高,湿温比小,所以杨梅的品质远不及Ⅰ区和Ⅱ区,同时大小年幅度大,其变异系数在0.50%~0.68%。但在本区的丽水和长兴太湖边的大叶岗等地也有品质优良的杨梅生长。本区南北跨度大,气候、地形地貌差异明显,可划分为4个亚区。
1.浙西南丽水亚区(Ⅲ-1)
本亚区主要为浙西南山地丘陵区,冬季气温较高,一般无低温冻害。3~6月份的降水丰富,对杨梅果实肥大有利,但由于5~6月气温高而湿度又小。加之夏季旱情较重(频率在15%~20%),从而影响产量和质量。由于该区地处浙西南山地丘陵区,区内山峦重叠、山峰连绵,山地气候多样,可选择在阴坡、山坞以及小气候环境良好的山地发展杨梅。
2.浙西北桐庐-建德亚区(Ⅲ-2)
本亚区包括桐庐、建德、富阳、淳安、浦江、诸暨等地,其中桐庐、建德杨梅生产有一定的规模,但品质不及I区,当地杨梅品种以淡红种为主。本区冬季低于-9℃气温发生频率在10%左右。但5~6月份气温高而湿度较小,影响产量和质量。可选择在沿江山坡地发展杨梅。
3.浙中金衢盆地亚区(Ⅲ-3)
本亚区主要为浙中金衢盆地,包括金华市、衢州市的大部分地区。本亚区冬季气温较高,一般无低温冻害,3~6月份的降水丰富,但由于温度较高,对杨梅果肉肥大不利,品质仅在中等或偏下,远不及Ⅰ区。
4.浙北长临-嘉兴亚区(Ⅲ-4)
本亚区主要为浙北杭嘉湖平原的大部和浙西北的长兴、临安等地。虽然在嘉兴等地有海洋性气候的有利条件,但由于地处浙北,冬季冷空气影响最甚,本区冬季低于-9 ℃气温发生频率在20%以上,影响产量和质量。在长兴、临安有一定的杨梅种植面积,但杨梅年际产量变化幅度大。若要发展杨梅,可选择在海拔300m以下的山坡栽种为宜。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1-10 06:20
采用GIS空间分析工具对杨梅适生条件:岩石(地层)、地形地貌、土壤类型、小气候条件的单因素适生性评价图进行空间叠置分析,取各单因素的最佳适生性评价结果作为综合评价结果。同时,参考陈志银等(1993)和金志凤等(2005)关于浙江省杨梅区划的研究成果,将浙江省杨梅适生区划分为3个区8个亚区(图6-2)。
(一)杨梅种植最适生区(Ⅰ)
本区地属四明山、天台山和雁荡山区域,包括舟山的定海、宁波市、台州市和温州市的大部。本区得益于海洋性气候影响,久负盛名的荸荠种杨梅、晚稻杨梅、东魁杨梅和丁岙梅等优良品种均产于该区,是浙江省杨梅的主要产区,产量和面积占浙江省总产量和总面积的75%以上。根据本区气候、地形地貌以及地质背景的不同可以分为温黄亚区(Ⅰ-1)和宁舟亚区(Ⅰ-2)。
图6-2 浙江省杨梅生产适宜性分区图
1.温黄亚区(Ⅰ-1)
本亚区主要分布在三门湾以南的临海、黄岩、温岭、瓯海、乐清、玉环等县市。黄岩本地杨梅品种有水梅、炭梅、白杨梅3类8个品种。20世纪50年代末,江口东岙、林家岙选育大果型良种“东魁”,为国内外罕见,果实高圆球形,果形特大,纵横径约为3.3cm,平均单果重25.2g,大的50余g,最大达78g,为目前世界上果形最大的品种。果实深红色或紫红色,肉柱稍粗,汁多,风味浓厚,含糖量13.4%,总糖9.5%,总酸1.36%,可食率94.87%,品质上乘,为浙江省杨梅四大良种之一。
该区气候条件适宜,冬季既无≤-9℃的低温(指海拔在100m区域),又是东南季风的迎风坡,7~9月份夏秋干旱出现的频率低,梅雨出现比较早,6月降雨较多,对杨梅的结果十分有利。
2.宁舟亚区(Ⅰ-2)
本亚区包括余姚、慈溪、象山、奉化等县(市),地形主要为四明山和天台山余脉。地理位置临近浙东北,因此,冬季有出现≤-9℃低温的可能(10%以下)。目前本区杨梅重点分布在余姚、慈溪2市。在姚江流域两岸的低山缓坡地带,基本形成了以姚东三七市镇、丈亭镇、河姆渡镇、余姚镇为主的荸荠种主产区,以姚西马渚镇、牟山镇为主的粉红种(西山白杨梅)主产区的生产格局。其在生产上具有以下特点:第一、栽培面积全国最大、产量位居前列,成为全国最大的荸荠种产区;第二、栽培日趋标准化,省级地方标准《余姚杨梅系列标准》已在产区推广实施:第三、果品质量好,主栽品种荸荠种是国内专家首推鲜食兼加工良种,质量上乘,果均重10g,色艳多汁酸甜适口,富含各种矿物质和维生素。慈溪现有杨梅6.2万亩,其中投产6.0万亩,投产面积和年产量为全国县(市、区)级之冠。杨梅主产区横河、匡堰有杨梅基地3.5万亩左右,分布在梅园、龙南、大山、乾炳、童岙、东畈等村,慈溪杨梅以闻名遐迩的“荸荠种”和“早大种”为主,占总面积的95%以上,果大、核小、色佳、肉质细嫩、汁多味浓、香甜可口,其品质优势极为明显,鲜食、加工均可。
(二)杨梅种植适生区(Ⅱ)
本区包括绍兴市、杭州市部分、湖州市大部以及天台、仙居等地,在地形上属于钱塘江口两岸、会稽山以及括苍山、洞宫山、雁荡山等部分山地,北部受钱塘江和太湖等影响,温度、湿度诸条件均较适合杨梅生长。根据地形和气候特点可分为杭绍(Ⅱ-1)和天台-永嘉(Ⅱ-2)2个亚区。
1.杭绍亚区(Ⅱ-1)
本亚区的萧山、余杭和上虞等地是浙江省有名的杨梅产地之一,现杨梅栽培面积逾4万亩,本区受钱塘江和曹娥江等水体的影响,空气湿度也较有利于杨梅生长,5~6月气温适宜,但冬季有低温冻害出现,应选择在南向山坡种植或与其他林木混种。
2.天台-永嘉亚区(Ⅱ-2)
本亚区包括天台、仙居、永嘉、文成等地,在适宜的海拔区域种植,冬季无低温冻害,6月降水量丰富,夏季旱情,但由于本亚区东部受雁荡山、天台山等山地对海洋性气候的阻隔,加之本区内无大型水体的湿温调节,故5~6月份的温度较高,杨梅肉柱发育稍差,对杨梅品种产生一定的影响。针对本亚区5~6月温度较高的不足,在栽培时,可选择海拔200~400m的阴坡和山峦重叠的山坞,有望提高杨梅的品种和产量。
(三)杨梅种植一般适生区(Ⅲ)
本区主要为浙江省内陆区,属金衢盆地、龙门山、仙霞岭、天目山等山脉,大部分地区为钱塘江上游水系和西苕溪水系,包括杭嘉湖平原大部、浙西北山地、金衢盆地和浙西南山区。除杭嘉湖平原大部外,本区由于地处内陆,受海洋性气候影响小,故5~6月份的温度较高,湿温比小,所以杨梅的品质远不及Ⅰ区和Ⅱ区,同时大小年幅度大,其变异系数在0.50%~0.68%。但在本区的丽水和长兴太湖边的大叶岗等地也有品质优良的杨梅生长。本区南北跨度大,气候、地形地貌差异明显,可划分为4个亚区。
1.浙西南丽水亚区(Ⅲ-1)
本亚区主要为浙西南山地丘陵区,冬季气温较高,一般无低温冻害。3~6月份的降水丰富,对杨梅果实肥大有利,但由于5~6月气温高而湿度又小。加之夏季旱情较重(频率在15%~20%),从而影响产量和质量。由于该区地处浙西南山地丘陵区,区内山峦重叠、山峰连绵,山地气候多样,可选择在阴坡、山坞以及小气候环境良好的山地发展杨梅。
2.浙西北桐庐-建德亚区(Ⅲ-2)
本亚区包括桐庐、建德、富阳、淳安、浦江、诸暨等地,其中桐庐、建德杨梅生产有一定的规模,但品质不及I区,当地杨梅品种以淡红种为主。本区冬季低于-9℃气温发生频率在10%左右。但5~6月份气温高而湿度较小,影响产量和质量。可选择在沿江山坡地发展杨梅。
3.浙中金衢盆地亚区(Ⅲ-3)
本亚区主要为浙中金衢盆地,包括金华市、衢州市的大部分地区。本亚区冬季气温较高,一般无低温冻害,3~6月份的降水丰富,但由于温度较高,对杨梅果肉肥大不利,品质仅在中等或偏下,远不及Ⅰ区。
4.浙北长临-嘉兴亚区(Ⅲ-4)
本亚区主要为浙北杭嘉湖平原的大部和浙西北的长兴、临安等地。虽然在嘉兴等地有海洋性气候的有利条件,但由于地处浙北,冬季冷空气影响最甚,本区冬季低于-9 ℃气温发生频率在20%以上,影响产量和质量。在长兴、临安有一定的杨梅种植面积,但杨梅年际产量变化幅度大。若要发展杨梅,可选择在海拔300m以下的山坡栽种为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