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3-08-01 06:28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4-10-22 17:51
在浙江、福建沿海方言中,至今留有戚家军的影响,较为集中、完整的要数浙江省苍南县金乡镇的金乡话。
金乡镇是浙江省苍南县直属镇,居县境东端,西距县城23.3公里,北偎鳌江南部平原,东、南、西群峰拱护,东北、东、东南距海各5公里。
金乡古称瀛洲。晋太康四年(283年),瀛洲属始阳县,后属横阳(今平阳)。南宋建炎三年(1129年)改称金舟乡。明洪武二十年(1387年)始置金乡卫,从此金乡成为军事卫所。清康熙八年(1669年)废卫为镇,仍为军事建制。*初改为行政建制。新中国成立后属平阳县。1981年苍南设县,金乡划归苍南,现为县直属镇,辖城区和老城、湖里、郊外3个乡级办事处,7个居民区共61个行政村,计有人口7万余人。
金乡话区域仅限于城区(明清时期军事建制卫、镇城),人口约3万人。
明洪武二十年(1387年),建金乡卫城时,原有居民迁至城外,城内驻卫指挥使及其所属官兵。嘉靖中后期,戚继光在温州沿海留下部分官兵在金乡卫屯田,成为今天金乡城区居民的祖先。*版《平阳县志》卷十九记载:“金乡一卫,前明指挥部属居焉。初时用其乡之语,后与土语相杂成金乡话。”金乡话就是当时戚家军留驻官兵所用的各地方言(北部吴语成份较多)和官话、当地方言长期混用而逐渐形成的,只在金乡镇城区内(约3万人)使用。
金乡话基本上属于吴语,具有吴语的一些基本特点,如古全浊声母今读浊音,鼻音韵尾只有[N]1个,声调分7类等。
金乡话还具有北部吴语(吴语太湖片)的一些特点:“宝报豹套保抱桃好”等效摄字,金乡话读[ ]韵,与定海、镇海等地的北部吴语相同;金乡周围的苍南瓯语读[oe]韵;浙南闽语白读多为[o][a]韵。“丹班滩斩三山产”等山咸摄字,金乡话读[ε]韵,与嘉兴、湖州等地的北部吴语相同;金乡周围的苍南瓯语多读[ ]韵,浙南闽语读[an]韵。
金乡话有鼻化韵,如“帮忙方党汤桑康葬”等字读[ǎ]韵,“抢墙匠央”等字读[iǎ]韵,与嘉兴、平湖等地的北部吴语相同;苍南瓯语没有鼻化韵,这些字分别读[o]和[ie]韵,浙南闽语虽有鼻化韵,但这些字不读鼻化韵,分别读鼻尾韵[ ]和[i ]。
金乡话入声调比较短促,入声韵带喉塞韵尾[?],与北部吴语相一致,而不同于苍南瓯语和浙南闽语。
金乡语虽属吴语系统,但明显地比四邻方言接近北方话:
1.“巴爬麻拿茶叉把马怕骂沙炸”等假摄开口二等字,金乡话都读[a]韵母,和北京话相同;周围方言有的读[o]韵母,有的读[e]韵母,个别读[ ]韵母。
2.“加家价架假介解交教”等古见母二等字,金乡话读[ʨ]声母,和北京话相同,周围方言都读[k-]声母。
3.“牙雅咬眼言”等部分古疑母字,金乡话读零声母,和北京话相同,周围方言读[ŋ][ȵ]或[ʔ]声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