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述大学生团结协作精神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3-08-02 02:48
我来回答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4-11-22 22:30
党 在 我 心 中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摘要: 和谐社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保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们党在新世纪、新阶段的重大理论创新,是我们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认识的深化和拓展,是我们党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党执政规律的科学把握,是我们党抓住重要战略机遇期,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必然要求,是巩固党的执政基础,实现党的执政使命,提高党的执政能力的必然要求。作为当代大学生的我们又该如何对待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这个问题呢?
关键词: 和谐社会 大学生 现代意识
2006年10月8日中国*党第十六届*委员会第六次全体会议在北京召开,会议的一个主要议程,是研究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问题,审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稿。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们党在新世纪、新阶段的重大理论创新,是我们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认识的深化和拓展,是我们党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党执政规律的科学把握,是我们党抓住重要战略机遇期,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必然要求,是巩固党的执政基础,实现党的执政使命,提高党的执政能力的必然要求。
那么,什么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呢?*同志多次强调建设和谐社会的重大意义,指出我们所要建设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该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它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保证。著名经济学家常修泽曾经给和谐社会列出了这样的公式:和谐社会=民主和法治的统一+活力和秩序的统一+多元与公正的统一。
那么,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过程中,哪些问题是值得我们关注的呢?
我认为在全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过程中,培养人的和谐意识至关重要,只有人人都具有了构建和谐社会的强烈意识和责任情怀,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才具有坚实的人本基础和理念支撑,才会在全社会营造出和谐发展、和谐进步的环境氛围。高等学校是培养高层次人才的地方,对于大学生的培养不仅仅是传授知识和技能,现代公*识和体现时代要求的发展理念不可或缺。就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而言,在这一艰巨而伟大的过程中,高等学校必须努力培养大学生适应这一目标要求的现代意识,以保证培养的未来国家建设的高素质人才适应和谐社会,建设和谐社会,推进和谐社会。具体而言,要在大学生现代意识的培养中突出以下意识的培养:
1、责任意识
大学生作为高素质的社会公民,对时代特征有着敏锐的洞察力,他们承载着国家和民族的希望,是国家建设现实力量,代表着国家的未来,21世纪的中国的面貌在很大程度上由我们这一代大学生的面貌所决定。一个和谐社会应当是一个有责任的社会,所以,当代大学生必须具备责任意识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本质要求。
2、尊重意识
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指出,构建和谐社会要“全面贯彻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方针,不断增强全社会的创造活力”,“要使一切有利于社会进步的愿望得到尊重、创造活动得到支持、创造才能得到发挥、创造成果得到肯定”。培养大学生中的尊重意识就是要引导大学生树立尊重他人、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和创造的思想。大学生只有树立牢固的尊重意识,才能在社会生活工作中多一份宽容,就多一份理解,多一份信任,多一份友爱,也才能在和谐社会构建过程中做到团结协作、开拓进取。
3. 感恩意识
成功学家安东尼曾指出:“成功的第一步就是先存有一颗感恩的心..."。现在部分中国家庭教育中存在一些误区,许多家长只会一味地付出,不求孩子的任何回报,结果孩子不懂得感恩,缺乏感恩意识,得到的越多,回报父母、他人、社会的越少。中国的感恩教育源远流长,自古就有“羊跪乳,鸦反哺”的古训,当然,对于今天的大学生来说,感恩意识绝不是简单的回报父母养育之恩,它更是一种责任意识、自立意识、自尊意识和健全人格的体现。大学生要培养感谢生活、感恩亲人、感谢自然、感谢时代的意识,只有这样才能在和谐社会构建中培育幸福感、宽容心,增强回报社会、奉献社会的精神,唯有如此,一个和谐社会才能真正构建。不难想象,一个社会如果是由没有感恩意识、冷漠自私的人构成,即使这些人具有高的智商和技能,这个社会也不可能实现和谐发展的。
4、团结协作意识
由于当代的大学生基本上都是独生子女,再加上受社会、家庭等不良因素的影响,致使许多学生在受教育的过程中,缺少团结友爱的精神,互相协作的意识差,直接影响了教师的课堂教学,影响了教师、家长及社会教育工作者的工作。同时,也直接或间接地给学校的秩序、社会的和谐等带来了诸多不便。未来的社会需要具有团结合作意识的工作者,任何一项伟大的事业的成功都是离不开团结协作的。对于大学生来说,他们即将面临的是社会,是工作,而这些社会工作需要的正是团结协作,也只有懂得团结协作,才会懂得与人和谐相处。所以,培养大学生的团结协作意识是社会发展的要求。
“团结就是力量”,这是我国长久以来一直奉行的信念,它也必将成为构建和谐社会力量源泉。
5、共生意识
当前,“共生”的观念在社会发展中越来越受到关注,人们认为,社会是一个系统,自然界也是一个系统,自然界和社会构成一个更大的系统,在每一个系统中要坚持共生的观念,人与人,人与自然,社会各因素、自然各要素……都是和谐发展的环节和因子,各个因子要相互促进、互动发展,而不是此消彼长、你死我活。因此,培养大学生的共生意识非常重要,只有具备了正确的共生意识,大学生才能更好地理解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的“五个统筹”的发展观,才能更好地理解他人、自然界各种物种的存在理由、存在价值和对他们健康发展对于自我全面发展的必要性,才能使自己的思想达到“以我为美,以人为美,美美相生”的境界。
为了适应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大学生需要培养的意识还有如,发展意识、规范意识等等。总之,我们只有具备了以上这些意识,才能担负起国家赋予我们的责任和全社会人民对我们的信任。
大学生是具备高科技知识的人才,是任何一个社会发展所必不可少的一个群体。在我国,大学生还是国家的希望,知识的延续,先进的代表和中国*党的后备力量。因此,为了国家的兴旺,为了人民的幸福,为了构建和谐社会,我们不仅仅要专注书本知识,还要想方设法地去提高自身的各项意识、各项素质和各项技能,只有这样,社会才能和谐,国家才能繁荣,人民才能安定。
为了实现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这一伟大目标,让我们青年大学生从自身做起,掌握好科学文化本领和提高自身综合素质,朝着正确的方向奋力前行吧!
参考资料:http://lxy.ncuhome.com/ShowArticle.asp?ArticleID=4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