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3-08-04 23:32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4-11-18 21:34
中国古书中有关野生稻的文字记载,多在汉代以后,据游修龄(1987)不完全统计,共有16处,起自吴黄龙三年(公元231),最迟一次在明代万历四十一年(1613)。古籍中记载的野生稻分布地域比现代狭小而偏北,现代中国野生稻分布则以华南为主。
中国南方地处热带、*带,气候炎热,夏长冬暖,雨量充沛,十分适宜野生稻的繁衍与生长,野生稻分布很广,野生稻资源十分丰富。
早在20世纪20年代,我国就开始发现和注意利用野生稻。1917年墨里尔(Merrill,E.D.)在广东省罗浮山麓至石龙平原一带发现普通野生稻(italicO.rufipogon Griff.),1926年丁颖在广州市东郊犀牛尾的沼泽地也有发现,随后又在惠阳、增城、清远、三水、开平、阳江、吴川、合浦、钦州、雷州半岛、海南岛和广西的西江发现此种野生稻。
1932—1933年中山大学植物所在海南岛淋岭、豆岭等地发现疣粒野生稻(italicO.meyeriana Baill.)。以后,1935年在海南岛崖县南山岭下,1936年王启元在云南车里县橄榄坝,1942年在台湾省新竹陆续发现了疣粒野生稻。1954年在广东郁南县、广西玉林县,1960年在广东英德县均发现药用野生稻(italicO.officinalis Wall.)。
为了全面摸清我国野生稻的种类,地理分布,广泛收集野生稻资源,1978—1982年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品种资源研究所组织南方的广东(包括今海南省)、广西、云南、江西、福建、湖南、湖北、贵州、安徽等省(区)农业局、农业科学院以及有关地区、县(市)的科技人员参加野生稻资源普查、考察与搜集。结果基本摸清全国有3种野生稻,即普通野生稻(italicO.rufipogon Griff.)、药用野生稻(italicO.officinalis Wall.)和疣粒野生稻(italicO.meyeriana Baill.)。
据普查、考察结果,我国内地3种野生稻分布经度和纬度范围与相应的地点列于t014201表2-22,其中普通野生稻的分布最广,跨越经、纬度较宽;其次是疣粒野生稻,但集中在海南省和云南省;而药用野生稻则以在广东、广西交界的肇庆和梧州地区较多(全国野生稻资源考察协作组,1984)。
表2-22中国内地3种野生稻分布极限的经纬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