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3-08-04 14:23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4-11-19 19:28
文言文或白化文假如你是古人。
假如你是古人,是一个普普通通的老百姓,整天之乎者也地说话,这肯定是一个神经病。难不成普通说个话也要查字典?人们会选择合适自己的语言来说话。
也就是说,文言文不易于口头交流。这也正是有些人(不论古今)一看文言文就头疼的原因。
分析你的问题,要从文言文与白话文的比较来说起。1、文言文比白话文言简意赅,往往简单的几个字就能译成很多文字。
2、刚才说的,文言文不易于口头交流。据2得:既然文言文不易于口头交流,那么文言文的出现,就一定不是口头相传的。
我们可以发现,文言文都是出现在书本里的。也就是说,文言文可能是古代一种专门用于记述语文面的语言方式。
这一点和1不谋而合。当人们觉得,要让自己的后人知道我们这一辈人生活过的时候,或是需要某些事情要特殊记忆的时候,就诞生了文字。
文字又演变,从甲骨文、钟鼎文等等,一直到今天使用的汉语,一定经历了一个漫长的岁月。不过我不太清楚,钟鼎文和甲骨文上记述的是白话文还是文言文?以上均是现有白话文后又文言文的说法。
下面是现有文言文后有白话文的假说:古时候,人们没造那么多的字,表达的意思也不清晰,于是,就把要说的话缩略,形成这言简意赅的文言文。随着造的字越来越多,表达意思越来越清晰。
渐渐的,就形成了易于交流的白话文。不过这个说法有个欠缺,就是如果是按造的字来讲话的,那么有写字是写不出来的。
在这里也打不出来,你慢慢想,就会想到很多。说不好听的,就像骂人的脏话,若不是从古口头传到今,谁去发明它们怎么写呀!当然,我认为文言文是取自于人们口头相传的方言。
因为我坚信普通话不是方言。没有一个地方的中国人从一开始就把普通话当作方言的。
当人们没有普通话的时候,人们彼此的方言也是听不懂的。不过我想,方言这个东西也和南北的差异有关。
从南到北,方言也应该有一个地域上的过渡流程。所以,一点一点,白话文和文言文就可以流传广开,得到广泛的推广和应用。
至于普通话,我想它最初的形态应该是在私塾里。人们有了文字以后,就会有小孩子看不懂书。
于是,相应的行业也就诞生了——教育业。人们把说话、写字的最正确的方式组合起来,就形成了教材和字典。
一开始的时候没有字典,“口头字典”就应是在私塾里诞生的。普通话只不过是把方言规范起来而已。
“联系方式”在古文中没有对应的词汇。
所谓联系方式,是指现代社会人与人沟通方式的相关信息,及其所依托的渠道、平台。如:电报挂号、邮政编码、详细地址、固定电话号、QQ号码、MSN地址、飞信号码、电子邮箱、手机号码、百度用户名、微信等。这个词本身是在信息发展过程中产生的。
古人没有电话、邮局或网络,唯一的联系方法是捎信(传书、递刺),因而也就没有与“联系方式”近义的词语。如同“电子邮箱”、“信息平台”、“高铁”一样,是不能逆向解释的。
假如要用文言文方式反映现代人的生活,对古文原本没有的词汇,完全可以直接使用“联系方式”这样的词。我们从上古到近代的“古文”对比中,也能发现文言文中的词语是随着社会发展而不断丰富的。如“内阁总理大臣”,在先秦的古文中是不存在的。
文言:指在“五四”之前通行的以古汉语为规范的汉语书面语
文言文:用文言写的文章
所以很明显,文言是别于白话的古汉语书面语。这里强调的是书面语,只用于写作,不用于口语交流。
古人的口语(白话)另成系统,与文言不尽相同,倒和我们今天所通行的口语有相似之处。
例如《孔雀东南飞》是南北朝广泛传颂的民歌,因此其中的语言也就和当时的口语极为接近,请看第一句:“孔雀东南飞,五里一徘徊”这句比较浅显,虽和今天的口语虽有差异,但不大。这就能反映出但是口语的特点。
另外,四大名著除了《红楼梦》之外,其它三部都是在民间故事或说书艺人说书的基础上创作的,其语言特点也带有一定的口语性质,也就是我们所说的“半文半白”。
五四之后直接用口语进行创作,其书面语与口语是基本保持一致,所以我们可以从今天,或者是解放前的书面语去判断我国近现代的口语和我们今天的口语是相近的。
因此古代人日常交流时使用与我们现在的口语相近的语言,只是写文章时才用那些之乎者也的文言文,以示很有学问,区别于普通的、没读过书的老百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