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3-08-04 17:20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16 04:42
北宋一朝,宋神宗赵顼可谓是一个有所作为的皇帝,其与王安石的一番君臣际遇,相知默契,极其相得益彰,而对西夏政权的用兵,也成为对神宗朝变法成果的验证。
那么,“熙河开边对北宋的国力是不是损耗?”
首先,所谓的熙河开边,也被称之为河湟开边,就是要在西夏的腹地,河湟地区搞成北宋的郡县制,使得西夏腹背受敌,主动的解决西夏长期牵制北宋的局面,进而吞下西夏,一统西北疆域。
北宋熙宁元年,即公元1068年,时为北宋名将的王韶以《平戎策》上书神宗皇帝,在奏折中,王韶阐明了“欲取西夏,当先复河、湟”的策略。
王韶认为,只有这样,才能够使得西夏腹背受敌,而且,河湟地区的吐蕃各部落不相统属,如果此时北宋不下手收拾,这些部落就将被西夏所获得,最终成为宋朝大患。
对于王韶的战略构想,王安石是坚决地支持,正是基于此,北宋朝廷派王韶前往河湟地区招抚吐蕃各部,成果显效,在熙河拓地千里,招抚吐蕃人口三十余万人。这也就是后世史家所称为的熙河开边。
当时的北宋朝廷之所以主动进入三方角逐,就是想在西夏、角厮罗政权中打下楔子。而且,北宋朝廷以巨大的物资、军力支撑的情况下,的确占领了河湟地区,辛苦经营,到了北宋熙宁六年之时,在河湟地区尽得幅员2000余里,在这一地区广设郡县,堡寨,使得这一地区充满新的气象。
但同时,对于河湟地区的过度投入,的确消耗掉了北宋朝廷极大的人力、物力和财力,而此起彼伏的反抗活动更牵制了北宋朝廷不得不投入更多的军事力量投入。以至于河湟地区成了对北宋一朝人、财、物吞噬的无底洞。
一言以蔽之,那就是熙河开边之后,因为北宋政权的强制性锲入,使得青唐唃厮啰政权完全被削弱,可问题的关键是,耗费巨大物力人力的北宋朝廷却不能成为河湟地区的真正受益人和统治者。
北宋元丰四年,西夏皇帝秉常为了向宋朝示好,准备归还河南地与北宋,而掌控实权的梁太后因此幽禁了这位西夏皇帝,也正因为西夏皇帝的被幽禁,使得西夏各部落之间纷乱无序,见到这种情况出现的宋神宗遂决定,以为西夏皇帝秉常讨个公道为名,兵分五路,讨伐西夏。
可是,当几十万大军扑向西夏之时,首倡熙河开边的核心人物王韶却力阻宋神宗,万万不可滥兴边事,以致祸由。
一直说到神宗皇帝恼怒,给了王韶降职处分。但是,阻止住王韶的谏言,却总要接受自取的结果。
北宋的五路攻夏最终是以惨败而告终,而倡导熙河开边的王韶却死在了贬谪的所在。
北宋(30)西夏(10)神宗(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