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4-25 05:27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1-21 04:07
在连州市西岸镇东田坪村,流传着一种独特的动物舞蹈:舞马鹿。此舞蹈节奏明快,表演形式独特,充满生活气息。当地群众依据心中的美好想象,将马鹿塑造成一个非鹿非马非牛的半仙动物,它的头似马,身似驴,长着牛腿,而一对角则是鹿角,马鹿的矫健和敏捷,都得到生动的体现。舞马鹿多次被选送省、市表演并获奖。2007年被列入广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历史渊源:表演打鹿象征福寿吉祥当地老艺人介绍,“舞马鹿”又叫“打马鹿”,有着近200年的历史。东田坪村群山环抱,山上林木茂密,村人靠山吃山,自古就有打猎的习惯,靠打猎补给生活,这种大自然的恩赐让村人心怀感激。“艺术源于生活。”渐渐地,东田坪人就把心中的那份感激,以艺术的形式表现出来。缘何舞的是“马鹿”?当地村民说:“东田坪村人舞的‘马鹿’,并非动物学里的马或鹿。‘马鹿’的头似马,身似驴,长着牛腿和鹿角,是一种近乎半仙的动物,能带给人类福寿与吉祥。”
到了清末民初,“打马鹿”的表演仍旧如初,但猎人所用的道具改为火药*。由于“打马鹿”都在农历新春佳节举行,表演时扮鹿者常常被*“打死打伤”,民间认为不吉利,渐渐没有人肯扮鹿,久而久之,这种民间艺术形式逐渐衰微。到了20世纪50年代初,地方*为发掘民间艺术而举办了多次会演,“打马鹿”得以恢复。随着时代的变迁,表演强化了马鹿善良吉祥、温顺可爱的形象,以金鹿象征福寿,金鹿含花象征吉祥,“打马鹿”渐渐演变成今天的“舞马鹿”。
艺术特色:粤北采茶舞创新而成东田坪村“舞马鹿”一般由五人表演,其中一人扮演猎人,四人舞两只道具“马鹿”,后来为了增添表演气氛,另加一位孩童角色。舞蹈动作根据粤北传统的采茶舞改编而成,伴奏的乐器为民间的“八音”,有横箫(笛子)、高胡、二胡、锣、鼓、钹等,伴奏的音乐则是根据粤北采茶调音乐改编,曲调悠扬婉转、优美动听。
舞马鹿表演猎人一场狩猎过程,分“跟踪”、“扑鹿”、“驯鹿”三个部分。在一片茂密的森林里,两只健壮的马鹿在尽情玩耍,它们时而奔跑,时而跳跃,玩累了,便来到小溪边,喝水、嬉戏、相互*身,活灵活现,调皮可爱。猎人发现了马鹿,跟踪,几次抛出绳套捕捉,都被机灵的马鹿躲开了。这时,两只马鹿浑身透亮,神采飞扬。猎人被马鹿折服,随即和孩童一块把灵芝和鲜花献给两只马鹿,与马鹿共欢舞。整场表演风趣幽默、气氛热烈,猎人的矫健潇洒,马鹿的机灵敏捷,孩童的活泼可爱,都得到充分的体现,给人以美的享受。
保护传承:编写规范舞马鹿教材东田坪村的舞马鹿全国罕见,弥足珍贵。1988年,在第二届广东欢乐节期间,东田坪村舞马鹿表演30多场,受到国家文化部、省市领导、国际友人及各界人士的高度赞赏。2005年,舞马鹿参加广东省国际旅游艺术节表演并获银奖。数届连州国际摄影年展开幕式,都把舞马鹿重新搬上舞台。2006年至2007年,连州市文化部门对舞马鹿进行全面普查、发掘,完成舞马鹿的录音、录像和文字资料,培训、巩固、提高、稳定基层表演队伍。2007年,舞马鹿成功申报为广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2007年至2008年,连州经过整理、完善普查资料,邀请专家研究论证,发展扩大舞马鹿的队伍,完善对老艺人的保护制度。2009年,连州市文化部门不遗余力地编写较为规范的舞马鹿的教材,在西岸镇建立舞马鹿表演队。2010年至2011年,在市文化馆成立舞马鹿的展览馆,对外展示舞马鹿的道具图片和表演。
近年来,连州市的文艺工作者在尊重原创的基础上,对舞马鹿的舞蹈动作、伴奏音乐进行了提炼、加工,使表演更具乡土风味和艺术性。此外,连州市文化部门扶持东田坪村的舞马鹿项目,在该村成立三支表演队,重新排演舞马鹿,这朵粤北民间艺术奇葩又将绽放光芒!2016年2月,连州市西岸镇东田坪村舞马鹿表演。2013年连州国际摄影年展开幕式,舞马鹿与布袋木狮舞同台献演。
2016年2月,连州市西岸镇东田坪村舞马鹿表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