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传统节日有哪些???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4-25 04:51
我来回答
共1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5-27 03:06
中国传统节日
中国的传统节日有很多,但随着时间的流逝,有很多已经被人们淡忘了。下面简要介绍一些比较常见的节日。
一 元旦
元旦指的是夏历(农历、阴历)正月初一。元是“初”、“始”的意思,旦指“日子”,元旦合称即是“初始的日子”,也就是一年的第一天。
中国的元旦,据传说起于三皇五帝之一的颛顼,距今已有3000多年的历史。“元旦”一词最早出现于《晋书》:“颛帝以孟夏正月为元,其实正朔元旦之春”的诗中。在我国,历代元旦的月日并不一致。夏代在正月初一,商代在十二月初一,周代在十一月初一,秦始皇统一六国后,又以十月初一日为元旦,自此历代相沿未改。汉武帝太初元年时,司马迁创立了“太初历”,这才又以正月初一为元旦,和夏代规定一样,所以又称“夏历”,一直沿用到辛亥*。中华*建立,孙中山为了“行夏正,所以顺农时;从西历,所以便统计”,定正月初一(元旦)为春节,而以西历(公历)1月1日为新年。至此,元旦才成为全国人民的欢乐节日。
二 春节
春节是农历正月初一,又叫阴历年,俗称“过年”,源于殷商时期年头岁尾的祭神祭祖活动。它是我国民间最隆重、最热闹的一个传统节日。
传统意义上的春节是指从腊月初八的腊祭或腊月二十三的祭灶,一直到正月十五,其中以除夕和正月初一为*。在春节这一传统节日期间,我国各民族都要举行各种形式丰富多彩的庆祝活动。首先,春节前的十天左右,人们便开始忙于采购年货准备过年。从农历腊月二十三日起到年三十,人们都要进行春节前的打扫,我们把这段时间叫做“迎春日”,也叫“扫尘日”。在节前人们还要在住宅的大门上粘贴红纸黄字的新年寄语,也就是用红纸写成的春联,为节日增添足够的喜庆气氛。
春节是个欢乐祥和的节日,也是亲人团聚的日子,离家在外的孩子在过春节时都要回家欢聚。过年的前一夜,就是旧年的腊月三十夜,也叫除夕,又叫团圆夜,在这新旧交替的时候,守岁是最重要的年俗活动之一,除夕晚上,全家老小都一起熬年守岁,欢聚酣饮,共享天伦之乐,北方地区在除夕有吃饺子的习俗,饺子的作法是先和面,和字就是合;饺子的饺和交谐音,合和交有相聚之意,又取更岁交子之意。在南方有过年吃年糕的习惯,甜甜的粘粘的年糕,象征新一年生活甜蜜蜜,步步高。
待第一声鸡啼响起,或是新年的钟声敲过,街上鞭炮齐鸣,响声此起彼伏,家家喜气洋洋,新的一年开始了,男女老少都穿着节日盛装,先给家族中的长者拜年祝寿,节中还有给儿童压岁钱,吃团年饭,初二、三就开始走亲戚看朋友,相互拜年,道贺祝福,说些恭贺新喜、恭喜发财、恭喜、过年好等话,祭祖等活动。
节日的热烈气氛不仅洋溢在各家各户,也充满各地的大街小巷,一些地方的街市上还有舞狮子,耍龙灯,演社火,游花市,逛庙会等习俗。这期间花灯满城,游人满街,热闹非凡,盛况空前,直要闹到正月十五元宵节过后,春节才算真正结束了。
三 冬至
冬至是我国农历中一个非常重要的节气,也是一个传统节日,冬至过节源于汉代,盛于唐宋,相沿至今。冬至俗称“冬节”、“长至节”、“亚岁”等。早在二千五百多年前的春秋时代,我国已经用土圭观测太阳测定出冬至来了,它是二十四节气中最早制订出的一个。冬至是北半球全年中白天最短、黑夜最长的一天,过了冬至,白天就会一天天变长。
在我国古代对此很重视,冬至便被当作一个较大节日,曾有“冬至大如年”的说法,这便有了庆祝冬至的习俗。直至今日,北方地区依旧有冬至宰羊,吃饺子、吃馄饨的习俗,南方地区也在这一天有吃冬至米团、冬至长线面的习惯。各个地区在冬至这一天还有祭天祭祖的习俗。冬至是一个内容丰富的节日,据传,冬至在历史上的周代是新年元旦,曾经是个很热闹的日子。 在今天江南一带仍有:吃了冬至夜饭长一岁的说法,俗称“添岁”。
四 端午
农历五月初五,是中国民间的传统节日——端午节。端午也称端五,端阳。一些地方还称之为:午日节、重五节,五月节、浴兰节、女儿节,天中节、地腊、诗人节、龙日等。
端午节是中国人二千多年来的传统,庆贺内容主要有:赛龙舟,吃粽子,佩香囊,悬艾叶菖蒲,女儿回娘家,挂钟馗像,迎鬼船、躲午,帖午叶符,游百病,备牲醴,比武,击球,荡秋千,给小孩涂雄黄,饮用雄黄酒、菖蒲酒,吃五毒饼、咸蛋和时令鲜果等,除了有迷信色彩的活动渐已消失外,其余至今流传中国各地及邻近诸国。
关于端午节的由来,说法甚多,有纪念屈原说;纪念伍子胥说 ;纪念曹娥说;起于三代夏至节说;恶月恶日驱避说,吴月民族图腾祭说等等。其中以纪念屈原之说,影响最广最深,在民俗文化领域,中国民众把端午节的龙舟竞渡和吃粽子等,都与纪念屈原联系在一起。
端午节迄今已有两千五百余年历史,但时至今日,依旧是我国一个十分盛行的隆重节日,2006年5月20日,该民俗经*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五 七夕
在我国,农历七月初七是人们俗称的七夕节,也有人称之为“乞巧节”或“女儿节”,起源于汉,兴于宋元。这是中国传统节日中最具浪漫色彩的一个节日,也是过去姑娘们最为重视的日子。
七夕坐看牵牛织女星,是民间的习俗。相传,在每年的这个夜晚,是天上织女与牛郎在鹊桥相会之时。凡间的妇女希望在这一晚向她乞求智慧和巧艺,也少不了向她求赐美满姻缘,所以七月初七也被称为乞巧节。如今,七夕仍是一个富有浪漫色彩传统节日。但不少习俗活动已弱化或消失,惟有象征忠贞爱情的牛郎织女的传说,一直流传民间。
六 清明
清明是我国的二十四节气之一,但是,清明作为节日,与纯粹的节气又有所不同。清明节,又叫踏青节,按阳历在每年的4月4日至6日之间,大约始于周代,已有两千五百多年的历史。古人有清明踏青,并开展一系列体育活动的的习俗。清明节是我国传统节日,也是最重要的祭祀节日,扫墓俗称上坟,祭祀死者的一种活动。汉族和一些少数民族大多都是在清明节扫墓,直到今天,清明节祭拜祖先,悼念已逝的亲人的习俗仍然盛行。
清明节的习俗丰富有趣的,除了讲究禁火、扫墓,还有踏青、荡秋千、蹴鞠、打马球、插柳等一系列风俗体育活动。相传这是因为清明节要寒食禁火,为了防止寒食冷餐伤身,所以大家来参加一些体育活动,以锻炼身体。因此,这个节日中既有祭扫新坟生别死离的悲酸泪,又有踏青游玩的欢笑声,是一个富有特色的节日。
七 元宵
每年农历的正月十五日,春节刚过,迎来的就是中国的传统节日-----元宵节。正月是农历的元月,古人称夜为“宵”,所以称正月十五为元宵节。正月十五日是一年中第一个月圆之夜,也是一元复始,大地回春的夜晚,人们对此加以庆祝,也是庆贺新春的延续。
元宵节又称为“上元节”。按中国民间的传统,在这天上皓月高悬的夜晚,人们要点起彩灯万盏,以示庆贺。出门赏月、燃灯放焰、喜猜灯谜、共吃元宵,合家团聚、同庆佳节,其乐融融。元宵节还称“灯节”,元宵燃灯的风俗起自汉朝,兴于唐代,到了宋明清更加受到重视。 “猜灯谜”又叫“打灯谜”,是元宵节后增的一项活动,出现在宋朝延续至今。
民间过元宵节有吃元宵的习俗。人们把这种糯米做的食物叫“浮圆子”,后来又叫“汤团”或“汤圆”,这些名称与“团圆”字音相近,取团圆之意,象征全家人团团圆圆,和睦幸福,人们也以此怀念离别的亲人,寄托了对未来生活的美好愿望。一些地方还有“走百病”的习俗,又称“烤百病”“散百病”,参与者多为妇女,他们结伴而行或走墙边,或过桥,走郊外,目的是驱病除灾。
随着时间的推移,元宵节的活动越来越多,不少地方节庆时增加了耍龙灯、耍狮子、踩高跷、划旱船扭秧歌、打太平鼓等传统民俗表演。这个传承已有两千多年的传统节日,不仅盛行于海峡两岸,就是在海外华人的聚居区也年年欢庆不衰。
八 中秋
每年农历八月十五日,是传统的中秋佳节。这时是一年秋季的中期,所以被称为中秋。中秋又称仲秋,月夕,八月节等。此夜,朗朗明月令游子期盼与家人团聚,因此又称“团圆节”。
中秋节有悠久的历史,和其它传统节日一样,也是慢慢发展形成的。我国人民在古代就有“秋暮夕月”的习俗。夕月,即祭拜月神,直至明清中秋节的风俗更加盛行。随着时间的过往,一些地方形成了很多特殊的中秋习俗。除了赏月、祭月、吃月饼外,还有香港的舞火龙、安徽的堆宝塔、广州的树中秋、晋江的烧塔仔、苏州石湖看串月、傣族的拜月、苗族的跳月、侗族的偷月亮菜、高山族的托球舞等。中秋节的习俗很多,形式也各不相同,但都寄托着人们对生活无限的热爱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十 重阳
农历九月九日为传统的重阳节。因《易经》中把“六”定为阴数,把“九”定为阳数,九月九日,日月并阳,两九相重,故而叫重阳,也叫重九,古人认为是个值得庆贺的吉利日子,并且从很早就开始过此节日。
九九重阳,因为与“久久”同音,九在数字中又是最大数,有长久长寿的含意,况且秋季也是一年收获的黄金季节,重阳佳节,寓意深远,因而人们对此节历来有着特殊的感情,庆祝重阳节的活动多彩浪漫,一般包括出游赏景、登高远眺、观赏菊花、遍插茱萸、吃重阳糕、饮菊花酒等活动。
后来人们就把重阳节登高的风俗看作是免灾避祸的活动。另外,在中原人的传统观念中,双九还是生命长久、健康长寿的意思,所以后来重阳节被立为老人节。在1989年,我国把每年的九月九日定为老人节,传统与现代巧妙地结合,成为尊老、敬老、爱老、助老的老年人的节日。
十一 中元
中元节,即农历七月十五日。在民间又称鬼节,盂兰节,七月半,麻谷节等,是祭祀祖先、祭拜孤魂野鬼的日子。中元节源自道教,后来由佛教改为现在俗称的鬼节。在中国,最早举行“盂兰盆会”的是南北朝时以笃信佛法著称的梁武帝;到了后来,盂兰盆会依然盛行,只不过渐渐地由供僧转变为施鬼,目的是超度死去的亡灵。 一般来说古时候都不愿在这个月作嫁娶等重要事。
在中元节要举办盂兰胜会,以超度亡灵。胜会中主要有几种仪式,包括:破地狱、招魂、散花解结,放河灯及修忏等。会中通常都有戏班演出大戏,作用是给先人的灵在接受功德之馀,又得到娱乐。另一方面是给到来的街坊娱乐一番。
十二 腊八
农历十二月初八,是我国传统的腊八节。腊八节又称腊日祭、腊八祭、王侯腊或佛成道日,在古代这一天要举行祭祀仪式,欢*收、感谢祖先和神灵。除祭祖敬神的活动外,人们还要逐疫,另外这天我国大多数地区都有吃腊八粥的习俗。
岁终之月称“腊” ,先秦的腊祭日在冬至后第三个戌日,南北朝以后逐渐固定在腊月初八。到了唐宋,此节又被蒙上神佛色彩,因而此日又为“佛成道日”,诵经纪念,相沿成节。到了明清,敬神供佛更是取代祭祀祖灵、欢*收和驱疫禳灾,而成为腊八节的主旋律。其节俗主要是熬煮、赠送、品尝腊八粥,并举行*家实。同时许多人家自此拉开春节的序慕,忙于杀年猪、打豆腐、胶制风鱼腊肉,采购年货,“年”的气氛逐渐浓厚。
十三 立春
立春是中国农历二十四节气之首,俗称“打春”,“咬春”,又叫“报春”。“立”是“开始”的意思,立春就是春季的开始。在立春这一天,举行纪念活动距今已有三千多年的历史了。宋朝迎春活动已经从郊野进入宫廷,成为官吏之间的互拜。至清朝,立春祀神祭祖的典仪,虽然比不上正月初一的岁朝,但已高于冬至的规模。
立春节与众多节令一样有众多民俗,有迎春行春的庆贺祭典与活动,有打春的“打牛”和咬春吃春饼、春盘、咬萝卜之习俗等。这一天,民间艺人制作许多小泥牛送往各家,谓之“送春”。女孩子剪彩为燕,称为“春鸡”;贴羽为蝶,称为“春蛾”;缠绒为杖,称为“春杆”。有些村镇立春日举办“迎春会”,骑着牛,前往祭祀坛,带领百姓祈祷保佑风调雨顺,五谷丰登,沿途敲锣打鼓,放鞭炮以迎春天到来。
立春节定要咬春,咬春是指立春日吃春盘、吃春饼、吃春卷、嚼萝卜之俗,一个“咬”字道出节令的众多食俗。食春盘春饼,老北京最讲究一定要卷成筒状,从头吃到尾,俗语叫“有头有尾”。立春日,阖家围桌食之其乐无穷。立春后,人们在春暖花开的日子里,喜欢外出游春,俗称出城探春、踏春,这也是春游的主要形式。
十四 春龙
农历二月二,是我国民间传统的春龙节。民谚曰:“二月二,龙抬头。” 农历二月初二前后是二十四节气之一的惊蛰。传说这一天龙神会从睡眠中醒来,于是人们在那时就会焚香祷告,祈求来年风调雨顺,五谷丰登。这一天也称为‘龙头节’和‘青龙节’。
在节日时,各地也普遍把食品名称加上“龙”的头衔。吃水饺叫吃“龙耳”;吃春饼叫吃“龙鳞”;吃面条叫吃“龙须”;吃米饭叫吃“龙子”;吃馄饨叫吃“龙眼”。元朝以后关于春龙节的各种民俗活动记载便多了起来,在这一天不仅吃饼吃面条,妇女还不能操作针线活,怕伤害了龙的眼睛,男子选择在这一天剃龙头。二月二,相传是土地公公的生日,称“土地诞”。家家凑钱为土地神祝贺生日,到土地庙烧香祭祀,敲锣鼓,放鞭炮。
过去的民俗,过了青龙节整个“过年”才算结束。因此,二月初二的龙抬头节对人们而言也就显得格外重要:依靠对龙的崇拜驱凶纳吉,寄托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龙神赐福人间,人畜平安,五谷丰登!
十五 花朝
花朝节俗称“花神节”、“百花生日”、“花神生日”、“挑菜节”,是我国传统节日,于农历十月十二举行。节日期间,家家都会祭花神,人人结伴到郊外游览赏花,称为“踏青”,姑娘们剪五色彩纸粘在花枝上,称为“赏红”。各地还有“装狮花”、“放花神灯”等风俗。
花朝节,在唐朝已经形成,是纪念百花生日的节日,因古时有“花王掌管人间生育”之说,故又有生殖崇拜的节日。祭花神是风雅的事,这一天不光只是女人们的事,一冬的禁囿让男人们有机会出来活动,或是放下手中的活,或是抛开案上的书,帮着系红绳,顺便可以看一看当下的颜如玉了。女人们祭完花神,急急的去找和自己相对应的花神了,正月的是柳梦梅,二月的是杨贵妃,好不热闹。
十六 上巳节
上巳节也称女儿节,是中国古老的传统节日,俗称三月三,该节日在汉代以前定为三月上旬的巳日,后来固定在夏历三月初三。古时以夏历三月的第一个巳日称为“上巳”。三月初三多逢巳日,因而称之为“上巳节”。
在这天,人们把荠菜花铺在灶上以及坐、睡之处,认为可除蚂蚁等虫害;把莽菜花、桐花藏在毛衣、羽衣内,认为衣服可以不蛀;妇女把莽菜花戴在头上,认为可以不犯头痛病,晚上睡得特别香甜。城乡人民还登惠山、鸿山、斗山、西高山踏青。
上巳节在诗经中也是中国的情人节。农历的三月间,溱河和洧河迎来了桃花汛,春水涣涣,人们按捺不住内心的兴奋,奔向河边,爱情和喜悦之情一起在心灵里疯长开来。上巳节与水渊源深厚,在这一天里人们还有泼水求吉的风俗。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5-27 05:14
一。正月拜年
正月,又称元旦,或称正月初一。正月初一是一年、四季、十二个
月起始的一天。《春秋传》上将正月叫做端月。鸡鸣而起,先于庭
前爆竹,以辟山臊恶鬼。因此,正月是从自有历法以后,上古就有
的节日。
正月有很多习俗,如长幼悉正衣冠,以次拜贺,这项风俗至今还保
持,饮椒酒,就是用花椒花做成的酒,或者柏酒。但一些具体活动
现已废弃,包括汉晋时期,如周处在《风土记》里所说:“正旦,
当生吞鸡子一枚,谓之练形。”《东京梦华录》载北宋*在正月
要举行大朝会,皇帝和百官要举行大型团拜活动,并宴请各国使节,
特别重视对辽、高丽使团的赐宴待遇。此项活动保留至今。
辛亥*以后,**法定保留的传统节日仅有正月,但改名为
“春节”,并将元旦放在西历一月一日,唯*和民间都更重视春
节,人民共和国*法定春节放假四日,但目前许多私人企业都不
同程度将春节做了适当延长,有的甚至包括周末算在内,延长至元
月十五。
二。立春祭农
立春在元月一日至元月十五之间,这是古代传统的祭农节日,按东
汉应劭《风俗通义》,祭农本在四月间开展,汉文帝改到二月,而
在晋时,再改到立春。立春这天,*要亲自穿戴庆祝,坐小春牛
表示支持和重视开春后的农事,民间也相应有庆祝活动,这个节日
其实才是真正的迎春。西晋傅咸《燕赋》说:“四时代至,敬逆其
始。彼应运于东方,乃设燕以迎至。〔羽军〕轻翼之歧歧,若将飞
而未起。何夫人之功巧,式仪形之有似。御青书以赞时,著宜春之
嘉祉。”
今天很少有人知道立春是个传统节日。
三。元宵灯火
元宵在正月十五日,是一年一度最热闹的一天,因为过了这一天,
绝大部分人们都要上班了。元宵活动盛大在有灯会和烟火活动。舞
龙舞狮,社戏杂耍,从白天起就开始进行,直至深夜。为了保持与
民同乐的姿态,这天金吾不禁,金吾就是执金吾,就是守卫皇宫的
近卫兵,金吾不禁指在皇宫门前金水桥一带不禁止普通老百姓参观
游玩。焰火就设在金水桥附近施放,以便于皇帝和嫔妃在皇城门楼
上欣赏。旧时烟火都是由扎在烟火架上的各种爆竹礼花逐次燃烧造
成的效果,我小时候看过,比西式烟火更精彩绚丽,但危险性大。
唐苏味道诗“火树银花合,金桥铁索开,暗尘随马去,流萤逐人来。”
生动地总结了元夕的景象。
元夕到来,许多禁锢在深闺里的青年妇女,官宦家眷都被破例允许
出来观灯,这就为青年男女的接触创造了一个难得的机会,演出了
许多爱怨的爱情故事,在明代白话小说里多所描述。北宋欧阳修词
《生查子。元夕》“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画,月上柳梢头,人约
黄昏后。今年元夜时,月与灯依旧,不见去年人,泪满春衫袖。”,
写出了元夕邂逅,相思一年而伊人不见,此情何以堪。辛弃疾词“
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心上人竟然从天而降,其
激动的心情可知矣。
元夕的庆祝活动至今在北方农村保持着,南方也有所恢复,多数仅
限于电视上观看歌舞节目。
四。三月曲水
三月三日这天,按照《荆楚岁时记》,“士民并出江渚池沼间,为流
杯曲水之饮。”,“曲水”就是河流弯曲之处,水流速度减缓,旧
时,游人乘坐画舫顺水飘流,每至港湾或河流弯曲处,则停下来饮
酒赋诗。这个节日起源很早,晋武帝都不知道它的意思,挚虞回答
他的疑问说是周公时候就有了,原来是把酒杯装酒,浮于河流里。
王羲之《兰亭集序》里的“曲水流觞”就是这个意思,初读古文而
不看注解的人很容易被曲水的意义搞糊涂。
五。寒食禁火
寒食在清明节前二日,冬至以后一百零五日,这一天要禁火,从上
到下只吃瓜果点心一类冷食。寒食起源于晋文公火烧介子推的故事,
故事说:
晋公子重耳和介子推一起逃亡国外,晋公子经过卫国时饥饿乏食,
他的随从介子推把自己大腿上的肉割下来给文公吃。文公回国当了
国君以后,*行赏保�挥薪樽油埔桓鋈嗣挥械玫铰晃弧W油朴?BR> 是作《龙蛇之歌》并隐居起来。晋文公访求子推,子推不愿出来,
于是文公在子推隐居的山上前后左右放火烧树,希望*使子推出来,
子推抱住枯柳,让火烧死。文公哀悼他,命令老百姓五月五日不得
生火,后来五月五日在两汉时候被改到上面写的时间。
这个故事并不见于《左传》和《史记》的记载,南宋洪迈的《容斋
随笔》专门考证过它。元张养浩曲《中吕。兼尧民歌。寒食道中》
“清明禁烟,雨过郊原”似说寒食来源于唐尧传说。
不知今天山西农村还保持寒食节的纪念否?
六。清明上坟
清明节祭祀祖先和亡故的亲人,大约在南北朝以后才兴起的,因为
南朝宗懔的《荆楚岁时记》未曾记载。北宋时要家家插柳枝在门庭,
官府要举行所谓“钻燧改火”的仪式,就是用榆木钻木取火,还要
举行龙舟比赛,热闹非凡,不是简单地扫墓活动,所谓:“清明时
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那么悲沧。
清明活动至今还在上下保持着。
七。四月佛诞
四月八日是佛祖生日,如西方的圣诞节,是佛教东传以后的全民宗
教节日。这个节日大约在唐时才出现。这一天,大小禅院都有浴佛
斋会,和尚以香药糖水赠送香客,民间则煮酒,吃春季瓜果纪念。
现在,庆祝洋节日圣诞节的绝大多数国内青年*概不知道以前中
国还纪念一个西方神的生日。
八。端午龙舟
五月五日是一年一度的端午盛会,非常热闹,民间要自发组织龙舟
比赛,吃粽子,喝雄黄酒,挂艾草于门庭。这个节日相传是纪念楚
大夫屈原忧国忧民,奋身投汨罗江的故事,老百姓以糯米以棕叶包
成饭团投入江中作饵,让鱼鳖不食他们尊敬的屈大夫。但据邯郸淳
《曹娥碑》说:“五月五日,时迎伍君逆涛而上,为水所淹。”这
是相传于吴国之俗,事在伍子胥,与屈原无关。《越地传》则说这
个风俗起源于越王勾践,看来,端午节起源于吴越风俗。
喝雄黄酒,挂艾草,采杂药的风俗可能出自上古,采杂药,《礼记。
夏小正》:“此月蓄药,以蠲除毒气。”早说了。
端午节庆祝活动国内现在仍然很热烈,唯不像六十年代以前那样万
人空巷,去看龙舟表演,中小学生上课都坐不住了。海外华人只是
看见商店里卖粽子时才想起了它。
九。七夕乞巧
在七月七日晚,已有文另载,不赘。
十。中元鬼节
中元节在七月十五日,俗称“冥节”,这天据说要烧纸钱饷亡魂,
寺院要设法会,作道场以超度亡魂。这个节日起源于佛经里的“目
连救母”,所以宋时很热烈,要在街市上搭戏台唱杂戏“目连救母”,
按佛经,这个故事说:
目连在阴间看到他的亡母亲在饿鬼群中,立即盛了一钵饭给他妈吃,
饭没有吃进口,就化为火炭,这样目连之母未能得食,目连大声喊
叫,跑回来禀告佛。佛说:“你母罪孽深重,不是你一个人对付得
了的,需要十方众僧神威之力。到七月十五那天,你应当为正在地
狱受苦的七代父母备办各种美味和五果,放在盆盂中,供奉十方高
僧大德。我会告诫众僧都祝愿施主的七代父母进入‘禅定’,然后
去接受食物。”目连照佛爷讲的作了,其母遂解脱了俄鬼的一切痛
苦。目连于是告禀佛说:“以后佛家弟子孝顺父母的,也应当设置
盂兰盆会供养十方高僧大德。”佛说:“说得好!”
所以这个故事实际上是把儒家的孝道和佛教经义结合起来,便于佛
教的普及宣传,故中元节又被称为“盂兰盆会”,在《聊斋志异》
里,多处提到盂兰盆会。我小时候,多次听见老人说“七月半,鬼
乱窜”,而不知其究里。现在绝大部分留美学生只知道一个“万圣
节”(Halloween,在阳历十月三十一日),而不知道中国的盂兰
盆会,盂兰盆会比万圣节的嬉皮笑脸庄严认真多了。
盂兰盆会可能在东晋时出现,现在大概只有寺院里才恢复有,太封
建迷信了。
十一。中秋赏月
八月十五的中秋夜晚,月亮显得分外明亮和大,中秋节的纪念活动
就开始了。中秋围坐吃月饼,然后走出户外赏月,还有一家人团聚
之意,这可能来自苏轼词“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但愿
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这是苏东坡思念他在外地的弟弟苏子由写
下的词。但中秋望月起源并不在这个意义,就是明摆着赏月,却来
自唐明皇在著名道士叶法善的帮助下遨游月宫的优美故事,还携带
有仙曲《霓裳羽衣曲》的神话传说,鄙人有帖说明,不赘。
至于中秋夜吃月饼的习俗,则不见于南宋笔记的记载,传说是元末
农民红巾军起事时,以圆饼为号。
中秋节在两宋时很热闹,据《武林旧事》载,南宋时的中秋夜,都
人要燃放十万羊皮纸做的灯,让它们顺钱塘江水飘流,是夜星星点
点的钱塘江面上,宛如星汉,良多乐趣。
十二。重阳登高
九月九日是传统的重阳佳节,这一日正逢秋高气爽,是郊游登高望
远的好时候。王维《九月九日登高忆山东兄弟》里写道:“独在异
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表现他对亲人真切的思念感情。九月九日佩茱萸草,在风和日丽的
日子里,登高坡之顶,饮菊花酒,使人想到生命的和自然浑然一体,
所以想到长寿。
重阳节解放后已经不再有庆祝活动。
十三。腊八煮粥
十二月八日是祭祀灶神的日子,《周礼》说“颛顼氏有子曰黎,为
祝融,祀以为灶神。”,所以对灶神的祭祀起源可能在西周以前。
东汉刘珍等编写的《东观汉纪》说在祭祀灶神时要以黄羊为牲。到
了两宋时期,祭祀灶神的活动中出现了吃所谓“腊八饭”,就是以
各种果子杂料煮粥而食,此风俗可能来自佛教对中国民间巫神活动
的渗透改造,这一天,和尚们看见大家都在祭祀传统巫教神祗,恐
于其教义宣传不利,乃趁热闹来个粥会施舍斋饭给贫苦无依的人民
吃,以抵消“邪教”的影响,但老百姓管不了那么多,照例拿来,
反正是变着花样吃就是了,于是就发明了“腊八粥”。
佛教抵制“邪教”的动作很成功,把以前跳神之类活动完全消灭了,
东汉张衡的《东京赋》还说:“每到年末要举行盛大傩仪,驱赶各
种恶鬼。方相神拿着兵器,巫觋拿着苕帚,上万个小孩头戴红巾身
穿黑衣,手执桃弓和棘箭,向各处无目的地发射。”在《荆楚岁时
记》里还看见有记载,可是到了《东京梦华录》里,已经看不出有
这样欢乐的庆祝场面了。
倒是“腊八粥”流传下来了,至今许多家庭还有此种风俗,有些现
代巧媳妇还做得很有心得。
十四。除夕守岁
除夕是一年中最后一天,这一天,普通人家尽量争取团圆,全家围
炉而聚,喝酒吃美食以辞旧岁,迎新年之意,而户外则是爆竹声声。
一家大小在一起度过一个温馨的一年中最后一个夜晚,至今在神州
大地还浓浓的保持着,只不过春节联欢的精彩节目破坏了温馨的气氛。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5-27 07:39
1:过年,很简单啊,百年,红包,放炮仗,年夜饭,等待穿新衣。阴历元月初一。
2:元宵,吃汤圆,灯谜。赏灯。阴历元月十五。
3:清明,上坟,烧纸,摆死人祭。公历每年的4月4日至6日之间。农历三月初八.
4:端午,这个么,纪念屈原咯。龙舟比赛,吃粽子,喝雄黄酒,挂艾草于门口,这个就是起源于浙江了,呵呵,我们老家的节日。
5:七夕,这个我知道的比较多,嘿嘿,乞巧节,中国的情人节,活动很多,牛郎织女的节日,当然离不开喜鹊了。喜鹊架起的桥给牛郎织女以及儿子和女儿见面。
6:鬼节,阴历七月十五。人们做诵经作法等事举行「普渡」以超渡孤魂。嘿嘿,有点阴森森的感觉`.来自查了下.古谓七月“孟秋”,《礼记•月令》提到:“是月也,农乃登榖,天子尝新,先荐寝庙。”
7:中秋节,月饼必不可少`.月亮.赏月,此为嫦娥和后羿的故事啦.当然离不开月兔和月桂,吴刚也是- -||..中秋人们最期盼回家亲人团聚.甚至比过年还期望..阴历八月十五.
8:重阳:阴历九月初九.九九重阳.这个我知道的也还可以.- -.九在古代为阳,八卦中的极阳.两个九,重阳.- -|.道教说法是次日天地间阳气最重.一般都登高.王维《九月九日登高忆山东兄弟》我也知道.#99
9:腊八节.纪念灶神.主要是吃腊八粥.农历十二月初八,是我国汉族传统的腊八节,这天我国大多数地区都有吃腊八粥的习俗。腊八粥是用八种当年收获的新鲜粮食和瓜果煮成,一般都为甜味粥。嘎嘎!
10:上巳节,也叫女儿节,俗称三月三,固定在夏历三月初三。古时以夏历三月的第一个巳日称为“上巳”。三月初三多逢巳日,因而称之为“上巳节”。
在这天,人们把荠菜花铺在灶上以及坐、睡之处,认为可除蚂蚁等虫害;把莽菜花、桐花藏在毛衣、羽衣内,认为衣服可以不蛀;妇女把莽菜花戴在头上,认为可以不犯头痛病,晚上睡得特别香甜。城乡人民还登惠山、鸿山、斗山、西高山踏青。不太熟,但是听我奶奶说过.`
11:下元节:农历十月十五,是古老的“下元节”。不是很熟#99.《中华风俗志》也有记载:“十月望为下元节,俗传水宫解厄之辰,亦有持斋诵经者。”这一天,道观做道场,民间则祭祀亡灵,并祈求下元水官排忧解难。是古代为劳作而诞生的节日.
12:冬至:农历十一月二十二 冬至 冬至大如年,胶东有吃饺子的习俗,并且有“冬至的饺子夏至的面,谁不吃谁是王八蛋”的说法,呵呵.
13:小年夜:浙江附近是除夕夜前一晚,- -||.有的地方是腊月二十三,叫“过小年”,这一天放鞭炮祭灶,送灶王爷上天。
14忘记说了,过年那两天有2个节日,一个除夕.一个大年(大年初一)- -||.算一个吧?.习俗差不多说了.`
15:打春:这个就是立春,我国历史上有这样一种风俗,每年立春这一天,人们穿上节日的服装,抬着一头纸糊的大耕牛,载歌载舞上街*。*后,把纸糊的耕牛抬到县衙的公堂上,由县官新自执鞭打三下,意思是:大地回春,赶紧耕种。因此,人们就把立春叫做“打春”.知道的差不多就这点了,阴历的- -.很难想,想了半小时了.- -.
具体中国传统节日介绍,楼主可以参考我给出的链接,在网站的右下角可以点击进去看到节日的详细解释,希望LZ满意!
参考资料:http://www.365jieri.cn/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5-27 10:20
一。正月拜年
正月,又称元旦,或称正月初一。正月初一是一年、四季、十二个
月起始的一天。《春秋传》上将正月叫做端月。鸡鸣而起,先于庭
前爆竹,以辟山臊恶鬼。因此,正月是从自有历法以后,上古就有
的节日。
正月有很多习俗,如长幼悉正衣冠,以次拜贺,这项风俗至今还保
持,饮椒酒,就是用花椒花做成的酒,或者柏酒。但一些具体活动
现已废弃,包括汉晋时期,如周处在《风土记》里所说:“正旦,
当生吞鸡子一枚,谓之练形。”《东京梦华录》载北宋*在正月
要举行大朝会,皇帝和百官要举行大型团拜活动,并宴请各国使节,
特别重视对辽、高丽使团的赐宴待遇。此项活动保留至今。
辛亥*以后,**法定保留的传统节日仅有正月,但改名为
“春节”,并将元旦放在西历一月一日,唯*和民间都更重视春
节,人民共和国*法定春节放假四日,但目前许多私人企业都不
同程度将春节做了适当延长,有的甚至包括周末算在内,延长至元
月十五。
二。立春祭农
立春在元月一日至元月十五之间,这是古代传统的祭农节日,按东
汉应劭《风俗通义》,祭农本在四月间开展,汉文帝改到二月,而
在晋时,再改到立春。立春这天,*要亲自穿戴庆祝,坐小春牛
表示支持和重视开春后的农事,民间也相应有庆祝活动,这个节日
其实才是真正的迎春。西晋傅咸《燕赋》说:“四时代至,敬逆其
始。彼应运于东方,乃设燕以迎至。〔羽军〕轻翼之歧歧,若将飞
而未起。何夫人之功巧,式仪形之有似。御青书以赞时,著宜春之
嘉祉。”
今天很少有人知道立春是个传统节日。
三。元宵灯火
元宵在正月十五日,是一年一度最热闹的一天,因为过了这一天,
绝大部分人们都要上班了。元宵活动盛大在有灯会和烟火活动。舞
龙舞狮,社戏杂耍,从白天起就开始进行,直至深夜。为了保持与
民同乐的姿态,这天金吾不禁,金吾就是执金吾,就是守卫皇宫的
近卫兵,金吾不禁指在皇宫门前金水桥一带不禁止普通老百姓参观
游玩。焰火就设在金水桥附近施放,以便于皇帝和嫔妃在皇城门楼
上欣赏。旧时烟火都是由扎在烟火架上的各种爆竹礼花逐次燃烧造
成的效果,我小时候看过,比西式烟火更精彩绚丽,但危险性大。
唐苏味道诗“火树银花合,金桥铁索开,暗尘随马去,流萤逐人来。”
生动地总结了元夕的景象。
元夕到来,许多禁锢在深闺里的青年妇女,官宦家眷都被破例允许
出来观灯,这就为青年男女的接触创造了一个难得的机会,演出了
许多爱怨的爱情故事,在明代白话小说里多所描述。北宋欧阳修词
《生查子。元夕》“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画,月上柳梢头,人约
黄昏后。今年元夜时,月与灯依旧,不见去年人,泪满春衫袖。”,
写出了元夕邂逅,相思一年而伊人不见,此情何以堪。辛弃疾词“
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心上人竟然从天而降,其
激动的心情可知矣。
元夕的庆祝活动至今在北方农村保持着,南方也有所恢复,多数仅
限于电视上观看歌舞节目。
四。三月曲水
三月三日这天,按照《荆楚岁时记》,“士民并出江渚池沼间,为流
杯曲水之饮。”,“曲水”就是河流弯曲之处,水流速度减缓,旧
时,游人乘坐画舫顺水飘流,每至港湾或河流弯曲处,则停下来饮
酒赋诗。这个节日起源很早,晋武帝都不知道它的意思,挚虞回答
他的疑问说是周公时候就有了,原来是把酒杯装酒,浮于河流里。
王羲之《兰亭集序》里的“曲水流觞”就是这个意思,初读古文而
不看注解的人很容易被曲水的意义搞糊涂。
五。寒食禁火
寒食在清明节前二日,冬至以后一百零五日,这一天要禁火,从上
到下只吃瓜果点心一类冷食。寒食起源于晋文公火烧介子推的故事,
故事说:
晋公子重耳和介子推一起逃亡国外,晋公子经过卫国时饥饿乏食,
他的随从介子推把自己大腿上的肉割下来给文公吃。文公回国当了
国君以后,*行赏保�挥薪樽油埔桓鋈嗣挥械玫铰晃弧W油朴?BR> 是作《龙蛇之歌》并隐居起来。晋文公访求子推,子推不愿出来,
于是文公在子推隐居的山上前后左右放火烧树,希望*使子推出来,
子推抱住枯柳,让火烧死。文公哀悼他,命令老百姓五月五日不得
生火,后来五月五日在两汉时候被改到上面写的时间。
这个故事并不见于《左传》和《史记》的记载,南宋洪迈的《容斋
随笔》专门考证过它。元张养浩曲《中吕。兼尧民歌。寒食道中》
“清明禁烟,雨过郊原”似说寒食来源于唐尧传说。
不知今天山西农村还保持寒食节的纪念否?
六。清明上坟
清明节祭祀祖先和亡故的亲人,大约在南北朝以后才兴起的,因为
南朝宗懔的《荆楚岁时记》未曾记载。北宋时要家家插柳枝在门庭,
官府要举行所谓“钻燧改火”的仪式,就是用榆木钻木取火,还要
举行龙舟比赛,热闹非凡,不是简单地扫墓活动,所谓:“清明时
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那么悲沧。
清明活动至今还在上下保持着。
七。四月佛诞
四月八日是佛祖生日,如西方的圣诞节,是佛教东传以后的全民宗
教节日。这个节日大约在唐时才出现。这一天,大小禅院都有浴佛
斋会,和尚以香药糖水赠送香客,民间则煮酒,吃春季瓜果纪念。
现在,庆祝洋节日圣诞节的绝大多数国内青年*概不知道以前中
国还纪念一个西方神的生日。
八。端午龙舟
五月五日是一年一度的端午盛会,非常热闹,民间要自发组织龙舟
比赛,吃粽子,喝雄黄酒,挂艾草于门庭。这个节日相传是纪念楚
大夫屈原忧国忧民,奋身投汨罗江的故事,老百姓以糯米以棕叶包
成饭团投入江中作饵,让鱼鳖不食他们尊敬的屈大夫。但据邯郸淳
《曹娥碑》说:“五月五日,时迎伍君逆涛而上,为水所淹。”这
是相传于吴国之俗,事在伍子胥,与屈原无关。《越地传》则说这
个风俗起源于越王勾践,看来,端午节起源于吴越风俗。
喝雄黄酒,挂艾草,采杂药的风俗可能出自上古,采杂药,《礼记。
夏小正》:“此月蓄药,以蠲除毒气。”早说了。
端午节庆祝活动国内现在仍然很热烈,唯不像六十年代以前那样万
人空巷,去看龙舟表演,中小学生上课都坐不住了。海外华人只是
看见商店里卖粽子时才想起了它。
九。七夕乞巧
在七月七日晚,已有文另载,不赘。
十。中元鬼节
中元节在七月十五日,俗称“冥节”,这天据说要烧纸钱饷亡魂,
寺院要设法会,作道场以超度亡魂。这个节日起源于佛经里的“目
连救母”,所以宋时很热烈,要在街市上搭戏台唱杂戏“目连救母”,
按佛经,这个故事说:
目连在阴间看到他的亡母亲在饿鬼群中,立即盛了一钵饭给他妈吃,
饭没有吃进口,就化为火炭,这样目连之母未能得食,目连大声喊
叫,跑回来禀告佛。佛说:“你母罪孽深重,不是你一个人对付得
了的,需要十方众僧神威之力。到七月十五那天,你应当为正在地
狱受苦的七代父母备办各种美味和五果,放在盆盂中,供奉十方高
僧大德。我会告诫众僧都祝愿施主的七代父母进入‘禅定’,然后
去接受食物。”目连照佛爷讲的作了,其母遂解脱了俄鬼的一切痛
苦。目连于是告禀佛说:“以后佛家弟子孝顺父母的,也应当设置
盂兰盆会供养十方高僧大德。”佛说:“说得好!”
所以这个故事实际上是把儒家的孝道和佛教经义结合起来,便于佛
教的普及宣传,故中元节又被称为“盂兰盆会”,在《聊斋志异》
里,多处提到盂兰盆会。我小时候,多次听见老人说“七月半,鬼
乱窜”,而不知其究里。现在绝大部分留美学生只知道一个“万圣
节”(Halloween,在阳历十月三十一日),而不知道中国的盂兰
盆会,盂兰盆会比万圣节的嬉皮笑脸庄严认真多了。
盂兰盆会可能在东晋时出现,现在大概只有寺院里才恢复有,太封
建迷信了。
十一。中秋赏月
八月十五的中秋夜晚,月亮显得分外明亮和大,中秋节的纪念活动
就开始了。中秋围坐吃月饼,然后走出户外赏月,还有一家人团聚
之意,这可能来自苏轼词“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但愿
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这是苏东坡思念他在外地的弟弟苏子由写
下的词。但中秋望月起源并不在这个意义,就是明摆着赏月,却来
自唐明皇在著名道士叶法善的帮助下遨游月宫的优美故事,还携带
有仙曲《霓裳羽衣曲》的神话传说,鄙人有帖说明,不赘。
至于中秋夜吃月饼的习俗,则不见于南宋笔记的记载,传说是元末
农民红巾军起事时,以圆饼为号。
中秋节在两宋时很热闹,据《武林旧事》载,南宋时的中秋夜,都
人要燃放十万羊皮纸做的灯,让它们顺钱塘江水飘流,是夜星星点
点的钱塘江面上,宛如星汉,良多乐趣。
十二。重阳登高
九月九日是传统的重阳佳节,这一日正逢秋高气爽,是郊游登高望
远的好时候。王维《九月九日登高忆山东兄弟》里写道:“独在异
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表现他对亲人真切的思念感情。九月九日佩茱萸草,在风和日丽的
日子里,登高坡之顶,饮菊花酒,使人想到生命的和自然浑然一体,
所以想到长寿。
重阳节解放后已经不再有庆祝活动。
十三。腊八煮粥
十二月八日是祭祀灶神的日子,《周礼》说“颛顼氏有子曰黎,为
祝融,祀以为灶神。”,所以对灶神的祭祀起源可能在西周以前。
东汉刘珍等编写的《东观汉纪》说在祭祀灶神时要以黄羊为牲。到
了两宋时期,祭祀灶神的活动中出现了吃所谓“腊八饭”,就是以
各种果子杂料煮粥而食,此风俗可能来自佛教对中国民间巫神活动
的渗透改造,这一天,和尚们看见大家都在祭祀传统巫教神祗,恐
于其教义宣传不利,乃趁热闹来个粥会施舍斋饭给贫苦无依的人民
吃,以抵消“邪教”的影响,但老百姓管不了那么多,照例拿来,
反正是变着花样吃就是了,于是就发明了“腊八粥”。
佛教抵制“邪教”的动作很成功,把以前跳神之类活动完全消灭了,
东汉张衡的《东京赋》还说:“每到年末要举行盛大傩仪,驱赶各
种恶鬼。方相神拿着兵器,巫觋拿着苕帚,上万个小孩头戴红巾身
穿黑衣,手执桃弓和棘箭,向各处无目的地发射。”在《荆楚岁时
记》里还看见有记载,可是到了《东京梦华录》里,已经看不出有
这样欢乐的庆祝场面了。
倒是“腊八粥”流传下来了,至今许多家庭还有此种风俗,有些现
代巧媳妇还做得很有心得。
十四。除夕守岁
除夕是一年中最后一天,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5-27 13:18
中国传统节日 (以下为农历日期):
腊八节(腊月初八)
除夕(腊月的最后一天)
春节(一月一日)
元宵节(一月十五日)
寒食节(清明的前一天)
清明节(春分后十五日)
端午节(五月初五)
七夕节(七月初七)
中元节(七月十五日)
中秋节(八月十五日)
重阳节(九月九日)
下元节(十月十五日)
元旦(1月1日)
妇女节(3月8日)
劳动节(5月1日)
青年节(5月4日)
*节(5月12日)
儿童节(6月1日)
建军节(8月1日)
教师节(9月10日)
国庆节(10月1日)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5-27 16:33
中国重大的传统节日有春节、元宵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等。此外,各少数民族也都保留着自己的传统节日,诸如傣族的泼水节、蒙古族的那达慕大会、彝族的火把节、瑶族的达努节、白族的三月街、壮族的歌圩、藏族的藏历年和望果节、苗族的跳花节等等。
春 节
春节是中国人一年中的首个传统佳节。过去,春节被称为“新年”,因为按照中国历史上一直沿用的农历,此日为正月初一,新一年的起点。1911年辛亥*后,中国采用公历纪年,农历新年便改称“春节”(大约在公历1月下旬到2月中旬之间)。春节前一夜叫“除夕”,为家庭团聚的重要时刻,全家人欢聚一起,吃一顿丰盛的“年夜饭”;许多人通宵不眠,称“守岁”。次日,大家便开始到亲朋好友家里“拜年”,相互问候,祝愿在新的一年里万事如意。春节期间,传统的文娱活动以狮子舞、龙灯舞、划旱船、踩高跷最为普遍。
元宵节
农历正月十五为元宵节,亦称“灯节”,此为春节后的第一个月圆之夜。过元宵节,有吃元宵和观灯的习俗。元宵以糯米粉为皮,内裹果料糖馅,圆形,是“团圆”的象征。元宵节观灯始于公元一世纪,沿至当代仍在各地盛行。
清明节
公历4月5日前后为清明节。该节为祭祀祖先的节日,人们也在此日祭扫烈士陵墓、悼念先烈。清明时分,天气转暖,草木复萌,民众常常结伴到郊外踏青、放风筝、欣赏春光,所以清明节有时也被称作“踏青节”。
端午节
农历五月初五是端午节。一般认为,此节是为纪念古代爱国诗人屈原而产生的。屈原(约公元前340—前278年)为战国时期楚国人,因其*理想无法实现,又无力挽救楚国的灭亡,秦国灭楚后,他于五月初五抱石投汩罗江自尽;江边民众闻讯,纷纷驾舟打捞屈原尸体。此后,每年五月初五,人们都在江河上划龙舟,以示悼念;同时,还用竹筒装米投入江河祭祀他。直到今日,民间仍保留着端午节吃粽子(用竹叶或苇叶包裹糯米做成)和举行划龙舟竞渡活动的习俗。
中秋节
农历八月十五为中秋节。八月十五居秋季之中,故名“中秋”。在古代,每逢中秋民间就以精制的糕饼祭奉月神;祭奉之后,全家人分吃,表示合家团圆欢聚。此种风俗,一直流传到今天。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5-27 20:04
按照我国的民族传统和风俗习惯,一年中有八个传统的节日:
1、春节:春节是中国民间最隆重最富有特色的传统节日,也是最热闹的一个古老节日。一般指除夕和正月初一,是一年的第一天,又叫阴历年,俗称“过年”。
2、元宵:农历正月十五。元宵意指一年中第一个月圆之夜,又称为“上元节”。
3、清明:清明节是我国传统节日,也是最重要的祭祀节日,是祭祖和扫墓的日子。扫墓俗称上坟,祭祀死者的一种活动。同时清明是我国的二十四节气之一。由于二十四节气比较客观地反映了一年四季气温、降雨、物候等方面的变化,所以古代劳动人民用它安排农事活动。
4、端午:农历五月初五。
5、七夕:农历七月初七,中国古代的情人节。也有人称为
“乞巧节”或“女儿节”。
6、中秋:每年农历八月十五日,是传统的中秋佳节。这时是一年秋季的中期,所以被称为中秋。在中国的农历里,一年分为四季,每季又分为孟、仲、季三个部分,因而中秋也称仲秋。八月十五的月亮比其他几个月的满月更圆,更明亮,所以又叫做“月夕”,“八月节”。此夜,人们仰望天空如玉如盘的朗朗明月,自然会期盼家人团聚。远在他乡的游子,也借此寄托自己对故乡和亲人的思念之情。所以,中秋又称“团圆节”。
7、重阳:农历九月初九。叫“登高节”,习俗有出游赏景、登高远眺、观赏菊花、遍插茱萸、吃重阳糕、饮菊花酒等活动。现在我国又将九月初九定为敬老节。
8、冬至:冬至,是我国农历中一个非常重要的节气,也是一个传统节日,至今仍有不少地方有过冬至节的习俗。冬至俗称“冬节”、“长至节”、“亚岁”等。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5-27 23:52
农历节日:
农历正月初一春节
吃饺子
农历正月十五元宵节
吃汤圆
农历五月初五端午节
吃粽子
农历七月初七乞巧节(中国情人节)
该干嘛干嘛
农历八月十五中秋节
家庭团圆日
农历九月初九重阳节
也团圆吧
农历腊月初八腊八节
腊八粥啊。
农历腊月二十四传统扫房日
已经被人们遗忘了。
阳历节日:
1月1日元旦(new
year's
day)
3月3日全国爱耳日
3月5日青年志愿者服务日
3月8日国际妇女节
3月9日保护母亲河日
3月12日中国植树节
5月1日国际劳动节
5月4日中国青年节
6月1日
国际儿童节
6月6日全国爱眼日
7月1日中国*党诞生日
7月7日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日
8月1日中国人民*建军节
9月10日中国教师节
9月16日中国脑健康日
9月20日全国爱牙日
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庆节
10月8日全国高血压日
10月28日中国男性健康日
11月8日中国记者节
11月9日消防宣传日
12月4日全国法制宣传日
1春分月圆后的第一个星期日复活节(easter
monday)(有可能是3月22-4月25日间的任一天)
5月第二个星期日母亲节(mother's
day)
5月第三个星期日全国助残日
6月第三个星期日父亲节(father's
day)
9月第三个星期六全国国防教育日
一、元旦:12月30日-2008年1月1日放假,共3天。其中:
1月1日(星期二)为法定节假日,12月30日(星期日)为公休日,12月29日(星期六)公休日调至12月31日(星期一),12月29日(星期六)上班。
二、春节:2月6日—12日(即农历除夕至正月初六)放假,共7天。其中,
2月6日(除夕)、2月7日(春节)、2月8日(正月初二)为法定节假日,2月9日(星期六)、2月10日(星期日)照常公休,将2月2日(星期六)、2月3日(星期日)两个公休日调至2月11日(星期一)、2月12日(星期二),2月2日(星期六)、2月3日(星期日)上班。
三、清明节:4月4日—6日放假,共3天。其中:4月4日(清明节),为法定节假日,4月5日(星期六)、4月6日(星期日)照常公休。
四、“五一”国际劳动节:5月1日—3日放假,共3天。其中,5月1日为法定节假日,5月3日(星期六)为公休日,5月4日(星期日)公休日调至5月2日(星期五),5月4日(星期日)上班。
五、端午节:6月7日—9日放假,共3天。其中:6月7日(星期六)照常公休,6月8日(农历五月初五,端午节)为法定节假日,6月8日(星期日)公休日调至6月9日(星期一)。
法定节日
国家法定节日
中国法定节日
2008年法定节日
2008法定节日
2008年国家法定节日
08年法定节日
08年国家法定节日
春节法定节日
六、中秋节:9月13日—15日放假3天。其中,9月13日(星期六)为公休日;9月14日(农历八月十五,中秋节)为法定节假日,9月14日(星期日)公休日调至9月15日(星期一)。
七、国庆节:9月29日—10月5日放假7天。其中,10月1日、2日、3日,为法定节假日,9月27日(星期六)、9月28日(星期日)两个公休日调至9月29日(星期一)、30日(星期二),9月27日(星期六)、9月28日(星期日)上班,10月4日(星期六)、5日(星期日)照常公休。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5-28 03:57
中国的传统节日有:除夕
春节
元宵节
打春
寒食
清明节
端午节
七夕节
敬老节
中秋节
重阳节
冬至
腊八节
具体时间如下:
1、正月初一
春节,古代有元日、元旦、元正、元辰、元朔、三元、三朝、三正、正旦、正朔等30多种名称
2、正月初五
路神生日
3、正月十五日
上元节(元宵节)
4、二月初二
春龙节
又叫龙抬头
青龙节
5、二月十五
花朝节
6、清明节的前一天
寒食节
7、三月初三
上巳节
传说中王母娘娘开蟠桃会
8、春分后十五日
清明节(现定阳历四月五日)
9、四月初八日
佛诞日,又有牛节之称过了这天牛就要下地了.
10、五月初五
端午节
11、夏至节
12、六月六
晒伏节“六月六,晒红绿。”
“姑姑节”“六月六,请姑姑”,在古代还是另外一个节日,名叫天贶(赐赠的意思)节,六月六也是佛寺的一个节日,叫做翻经节。
13、七月七日,
习称七夕、七月七、乞巧节
14、七月十五日
中元节,又称鬼节,盂兰盆节。
15、七月三十
地藏节
16、八月十五日
中秋节
17、九月九日
重阳节
18、十月初一
十月朝,又称祭祖节
19、十月十五日
下元节
20、十一月二十二日
冬至
21、十二月八日
腊八节
22、腊月二十三日
祭灶节,祀灶日,俗称“过小年”,亦称小年、小年下、小年节
23、腊月的最后一天
年除日、除日,除日晚上叫除夕、大年夜、大节夜、大尽等,民间称年三十、大年三十
还有几位圣贤的诞辰日:
关帝诞:六月廿四
至圣先师孔子诞:八月二十七
苍颉至圣先师诞
:三月廿八
鲁班公诞:六月十三日(五月初七)
伏羲诞辰:五月十三日(传说中龙的生日)
炎帝神农诞:四月二十六日
黄帝诞辰:二月初二
诸葛孔明诞辰:七月二十三日
孟子诞辰:四月初二
岳飞诞辰:二月十五
老子诞辰:二月十五日
释迦佛陀诞辰:四月初八
屈原诞辰:正月二十一
六祖慧能诞辰:二月初八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5-28 12:56
主要的中国传统节日有:
春节(农历新年)-
农历正月初一
元宵节或灯节
-
农历正月十五
二月二
-
农历二月初二
寒食节
-
清明节前一天
清明节
-
节气清明
端午节
-
农历五月初五
七夕
-
农历七月初七
中元节(盂兰节、鬼节)
-
农历七月十四或七月十五
中秋节-
农历八月十五
重阳节
-
农历九月九
冬至
-
节气冬至。
腊八节
-
农历腊月初八
灶王节或谢灶节
-
农历腊月二十三
此外还有一些在部分地区、民族庆祝的节日:
立春
车公诞
-
农历正月初二
迎财神
-
农历正月初五
玉皇诞辰
-
农历正月初九
清水祖师诞辰
-
农历正月初六
头牙
-
农历二月初二
花朝节
-
农历二月十五
观音诞
-
农历二月十九
上巳节
-
农历三月初三
天后诞
-
农历三月二十三
浴佛节
-
农历四月八日
佛诞
-
农历四月初八
谭公诞-
农历四月初八
观音得道日
-
农历六月十九
关帝诞
-
农历六月二十四
财神节
-
农历七月二十二
猴王诞
-
农历八月十六
孔诞
-
农历八月二十七
观音出家日
-
农历九月十九
寒衣节
-
农历十月初一
下元节
-
农历十月十五
尾牙
-
农历腊月十六。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5-28 17:51
农历节日:
农历正月初一春节
吃饺子
农历正月十五元宵节
吃汤圆
农历五月初五端午节
吃粽子
农历七月初七乞巧节(中国情人节)
该干嘛干嘛
农历八月十五中秋节
家庭团圆日
农历九月初九重阳节
也团圆吧
农历腊月初八腊八节
腊八粥啊。
农历腊月二十四传统扫房日
已经被人们遗忘了。
阳历节日:
1月1日元旦(New
Year's
Day)
3月3日全国爱耳日
3月5日青年志愿者服务日
3月8日国际妇女节
3月9日保护母亲河日
3月12日中国植树节
5月1日国际劳动节
5月4日中国青年节
6月1日
国际儿童节
6月6日全国爱眼日
7月1日中国*党诞生日
7月7日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日
8月1日中国人民*建军节
9月10日中国教师节
9月16日中国脑健康日
9月20日全国爱牙日
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庆节
10月8日全国高血压日
10月28日中国男性健康日
11月8日中国记者节
11月9日消防宣传日
12月4日全国法制宣传日
1春分月圆后的第一个星期日复活节(Easter
Monday)(有可能是3月22-4月25日间的任一天)
5月第二个星期日母亲节(Mother's
Day)
5月第三个星期日全国助残日
6月第三个星期日父亲节(Father's
Day)
9月第三个星期六全国国防教育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