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4-25 05:24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1-05 02:35
在今天的生活中,我们常常看到人们几乎将“寺”和“庙”二字连用,而且似乎感觉到寺庙本就是一母同胞,区别不大。甚至连存在了上千年的“大理寺”这样著名的古代*机构的官署名,都觉得这里是属于佛家寺院的……这种含混的概念,让多少人迷茫,更如雾里看花,越看越朦胧。现在,本文就“寺”和“庙”在中国发源的历史顺序为探究谈起,来系统的帮助大家厘清这一问题。
▲ 历史上的“寺”和“庙”之含义 让你迷茫多少?
从“寺”在中国的演变历史 厘清“寺”的真正本源和含义
1、 寺,在佛教传入中国之前就有,作为古代帝王的“行政机构”存在。
寺,在古代中国,在佛教传入中国之前早就有之。它是作为皇帝的行政机构的专有名词存在。
比如,平时大家看电视,或者读一些文学作品,“大理寺”这个词语估计听的都不少。而且大家也都知道,古代的一些重要案子在影视剧里头的帝王一般都会说这么一句话:“交给大理寺审理(或查办)”。
那“大理寺”在古代究竟是怎样的一个机构呢?看了一些答案,一些人常常错误感觉就是佛家寺院,这种认识只能是一种曲解。因为在“大理寺”正式命名的时候,佛教还没有传入中国,所以,以寺院来解大理寺的性质显然是错误的。
大理寺,实际是属于一个官署名。它在中国古代,实际就相当于我们今天的最高*,主要职能是掌管审谳与平反刑狱的。负责大理寺的长官被称呼为大理寺卿,并位列九卿之一。
▲ 历史上的大理寺 实际是一个官署专管刑狱
关于大理寺的历史沿革,在秦汉时期,大理寺的名称叫做“廷尉”,到北齐才改叫“大理寺”,之后为历朝所沿用,一直到清朝。特别是在明清时期,大理寺与刑部、都察院并称为“三法司”。直到清朝末期,大理寺才被改为“大理院”,不再以“寺”作为官署名,在*初年的北洋军阀时期大理院的叫法一直被沿用,并作为当时最高的审判机关。再到了*中期,随着西方文化的入侵,大理院又更名为“最高*”,然后一直到现在,依旧沿用最高*这个称呼。
确切来说,从历史沿袭的角度讲:
古代的大理寺,实际就是我们今天最高*的前身!
此外,在中国古代,帝王的行政机构中,以“寺”作为官署命名的还有如:鸿胪寺(掌宾客及凶仪之事。领典客、司仪二署)、太常寺(掌管礼乐的最高行政机关)、光禄寺(掌管朝廷祭享、筵席及宫中膳羞的机构)、太仆寺(掌管皇家车马仪仗的机构)。
另据唐书百官表中记载:
“汉以 太常、光禄、卫尉、太仆、廷尉、鸿胪、宗正、司农、少府,为九卿,后魏以来,卿名虽仍旧,而所莅之局谓之寺, 因名九寺。”
再据寺的考查原义,寺字在周代可通侍的意思。周礼天官有谓:
“寺人,掌王之内人。”
这个意思是说,寺人,相当于侍官,有亲近侍候君主的意思,因此在之后才有朝代将“九卿”列为“九寺”。
还有来自汉代刘熙释名一书的解释是:
“寺,嗣也,官治事者相嗣续于其内也。”
这更加验证了“寺”在中国古代原本就是官府治事的所在。而且,“寺”在古汉语中有“持续,相续”的含义。也就是说,皇帝以“寺”冠名设立机构的重要意义是在说明,这些机构的性质是永久的,并非临时,是要作为国祚绵绵、代代延续下去。因此称“寺”。
2、佛寺,佛教传入中国后,东汉*为僧团提供了一个长久居住、专门修持、弘扬佛法的场所,也以“寺”冠名,称作“白马寺”。
在佛教传入中国后,由于佛教思想有利于教化社会人心,并对国家稳定人心、促进团结有很大的作用,因此受到历代帝王的重视。因此,古代的中国帝王将教授法佛,以及供僧团居住、学习、修习的场所也以“寺”冠名,以示重视。以此希望这样的场所职能可以永远持续下去。在这个意义上讲,最初的佛寺同样是作为*的办事机关、教育机构的角色存在。只不过是专门负责弘扬佛法、教育方面的。
东汉永平十年(公元67年),汉明帝刘庄特派使者将印度高僧摄摩腾和竺法兰这两位法师迎请到了中国,当时是由鸿胪寺负责接待。后来佛法受到朝野普遍欢迎,汉明帝因此将两位法师留在了中国。并于第二年,汉明帝下令在洛阳城雍门的西面,按照天竺僧伽蓝摩(该梵语的意思是“僧众所住的园林”)的样式为这两位印度僧人建造了一些房屋,用以做专门传布、学习佛法,教化社会人心的专门场所。因为当时的经书是两位僧人从印度用白马驮来的,因此朝廷将这些房屋按照当时*对一些长期存在的,重要的*办事机构的命名法则,也称为“寺”,叫做“白马寺”。
▲ 中国历史上的第一座佛寺:白马寺
洛阳的白马寺成为中国第一座佛寺。
最初的白马寺隶属于朝廷直属的行政机构,主要存在的目的是翻译经典,以及指导大众共同修行。
3、隋唐之后,寺作为帝王官署的称谓逐步减少,并逐渐演化为中国佛教建筑的专用名词。
到了隋唐时期,由于三省六部制的推行,虽然九卿寺依然并行存在,但基本已无实际权力,之后除了大理寺因其重要性不可取代,一直存在到清朝外,其他以寺冠名的帝王的行政机构逐步减少,寺,这一名词,并逐渐演化为中国佛教建筑的专用名词。
如我们常说的:北京的潭柘寺、法源寺、大觉寺、戒台寺、灵光寺(位于北京八大处)、红螺寺等,再如千年观音道场之普陀山的普济寺、慧济寺、法雨寺、宝陀讲寺等,杭州的灵隐寺,河南嵩山的少林寺,河南开封的大相国寺,苏州姑苏城外的寒山寺,四川峨眉山金顶的华藏寺,陕西宝鸡的法门寺等等,这些都是国内时至今日以“寺”冠名的享誉中外的著名佛家寺院。
4、历史上的佛寺,相当于现在的大学,它存在的主要目的是:普及善法教育、教化社会人心,并为大众提供共同修行的场所。
那历史上的佛寺主要是做什么的呢?在大家的印象中总是觉得,一般人去寺院可能就是有了难事然后专程去求菩萨保佑的,实际,这正是大众眼中对佛寺不善了解的地方。
▲ 寺院里的藏经楼
历史上的佛寺,它的作用相当于我们今天的大学。它主要的目的是普及和教育。比如佛寺里有藏经楼,在藏经楼里,实际不单单是佛教经典,包括儒家、道家的经典都会有收藏。在中国历史上,历来中国的读书人,包括一些像王阳明、朱熹、范仲淹等这类大儒,都曾经长时间在寺院挂单来读书。还有,佛寺里也会经常举办一些佛法讲座,感兴趣的老百姓都可以进来听讲,这便是起到普及佛法的作用,同时也为大众提供了一个共同参学修行的场所。
从“庙”在中国的演变历史 看“庙”所表达的真正含义
1、庙,在中国发源历史可能比“寺”更久,最初为国人供祭祖宗神位所建造的屋舍,汉代之后,逐步演化为祭祀中国一切圣贤、神灵之处所。
庙,它存在的时间可能会比“寺”更早。
在史书中,关于出现冠以“庙”的建筑称谓的,据《魏书·地形志》载:
“高平,二汉属山阳……有痴水、千秋城、湖陆城、齐城、高平山、承雀山、 伏羲庙。”
据此可以推断,虽然“伏羲庙”的创建年代不详,但至少在魏时就已经作为一方名胜存在了。至少这一点可以说明,在中国历史上,“庙”的发源可能比“寺”还早。
▲天水伏羲庙
那“庙”在中国古代到底是以怎样的角色存在的呢?
实际上,“庙”,最早是中国古代的人们用以专门祭祀天地鬼神的地方,同时也是中国人供祭祖宗神位的屋舍,也称“宗庙”。
在儒家经典《礼记》的《礼记·祭法》中说:
“天子至士,皆有宗庙”、“天子七庙,卿五庙,大夫三庙,士一庙。”
由此可见,在中国古代上至天子,下至王公贵族,都普遍有权设有祭祀祖先的“宗庙”。因此,帝王的祖庙称“太庙”,其他凡有官爵的人,可按制建立“家庙”。
▲古之天子之太庙
直到汉代以后,庙的演变形式逐渐丰富起来,明显由之前主流的“宗庙”形式演变成中国人供祭一切圣贤、神灵的处所。如我们熟知的:孔庙、武侯庙、岳王庙、关帝庙、女娲庙、龙王庙、妈祖庙、山神庙、土地庙、城隍庙、孟姜女庙、屈原庙等等。
▲澳门妈祖庙
与佛寺相比,至少我们没有听谁说过将供奉关帝的叫做“关帝寺”,也没有将供奉妈祖的叫做“妈祖寺”,那“龙王寺”更没有。由此看,寺与庙的区别实际还是很大。细心点并不难分清。正因为“寺”和“庙”的功能不一样,所以它们的称谓也就自然不会一样了。
2、至少唐代开始,古代皇宫的前殿也称庙,古人常以“庙堂”、“庙廊”指代朝廷。
庙,在中国古代还有一种意思,就是古人常以“庙”来指代皇宫的前殿,也指朝廷。如“庙堂”、“庙廊”等。而庙指代朝廷的用法,据推断,至少从唐朝就这么用了。
唐代韩愈《荐士》提到:
“庙堂有贤相,爱遇均覆焘。”
晚唐杜牧《东兵长句十韵》诗曰:
“屈指庙堂无失策,垂衣尧舜待升平。”
宋代黄庭坚 《流民叹》:
“庙堂已用伊吕徒,何时眼前见安堵。”
宋代陈与义《伤春》:
“庙堂无策可平戎,坐使甘泉照夕烽。”
而宋代著名文学家范仲淹更有名句:
“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由此看,庙在唐代以后被用来指代朝廷已经比较普遍,宋代更加流行。
▲庙堂(也即朝堂)之上的奏事
智慧认识“寺”和“庙”的本质区别,不迷信,不盲从。
由如上对“寺”与“庙”在中国发源的历史顺序谈起,当我们已经十分明了的了解了“寺”与“庙”的不同外,但还需要明白的,也是最关键的一点,就是不论以后我们是去“寺”里,还是去“庙”里,都应该以科学的态度来认识和看待这一问题,而不能迷信与盲从。
比如,去寺里干什么?
我们首先应该明白,我们去寺院其实是去学习的,而不是专程去祈求神明保佑的。另外,去寺院之前,应该心中明白,去寺院并不是去从事什么迷信活动,因为寺院是开启人智慧的地方。礼拜诸佛菩萨,实际也是礼敬先贤,礼敬一种精神,和他们告诉我们做人的道理,以及天地学问。从而培养自己的谦恭,领悟开启自性中本有的光芒。并以礼敬诸佛菩萨之心,反求诸己。这也正是佛说的“人人皆具佛性”的一面含义。
另外,我们去庙里又是去做什么?
首先,去神仙庙:礼敬古之圣贤大德,思怀其精神,以之为榜样行于世间,做好利人利己之修身养性,甚至和古之先贤大德一样,放大心量,“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从而公而忘私,利益一方。
另外,去祖庙、祀堂:1、寄托哀思,以表孝德;2、缅怀先祖,牢记并秉承祖代优良的祖风、祖德、祖训,善育后人。
▲今天 我们去寺或庙里做什么?
结语:
特别是在这个“寺庙”混叫的时代,人们对“寺”和“庙”的理解,几乎混为一谈,特别是有一些非常原则性的错误,有人觉得根据建筑的规格,大了叫寺,小了叫庙;还有人觉着由帝王亲自敕建的叫做寺,由小地方或者民间自发建筑的叫做庙;还有另一种更让人无奈的是,有人一直认为历史上存在数千年的大理寺它就是一座佛寺,而且还可以常常在里边审理犯人……等等,这样的理解,虽然让人越看越迷茫,但终归说来,也不是大众的无知,只是寺和庙的历史沿革与演化,之间关系的确错综复杂,没有太过细究历史的人,可能真的怎么也不太会弄明白其中的真意。
▲行有不得者,皆反求诸己。
正可谓,心有千千结,总是理不开。希望今后,大家通过阅读此文可以帮助您对寺和庙多些理解。当然,若有不当之处,敬望各位海涵续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