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堂40分钟不够用的原因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3-07-26 20:38
我来回答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4-11-24 01:54
上课拖堂,40分钟不够用,看似平常,实则反映了教师教学中的诸多问题。我也有拖堂的毛病,虽然尽力克服,有时还是不可避免。曾经参加市、县课堂教学比赛,因为不允许超时,预设的内容没上完,只能就此打住,也就未能能取得好的名次。为此,我懊恼过,但最终还是在惰性和惯性思维的驱使下,把"拖"的原因归结到学生"配合不力"上,至今也未思考过深层次的原因。直到今天,读《听窦桂梅老师评课》,我才茅塞顿开。
根据窦老师的评议分析,结合自身实践,我把拖堂的原因归纳为三个方面:
第一、文本解读不透彻。虽然有人提出小学语文课应该教得简单,但这并不等于读读课文、写写字而已。简单语文应该是深入领悟文本后的浅出,是教师充分把握语言本质后的一种轻车熟路的引领。说实话,我越来越觉得解读文本是语文老师面临的首要考验(尤其是高年级)。文本揣摩透了,目标啊、重难点呀就都内化于心了,方法也自己"蹦"出来了,课堂上就会举重若轻,游刃有余。有时侯,拿到一篇较"深"的课文,很难揣摩透彻,到课前也不能得其要领,课堂上必然磕磕绊绊,甚至走回头路,一节课40分钟自然不够用。回想自己上过的、以及听别人上的那些拖了堂的课,还真是教材没吃透使然。
第二、没有研究学生。研究学生是课堂最重要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学生的学习兴趣是什么?学习需要有哪些?学习困难在哪里?学习的兴奋点、逻辑增长点、生命拔节点、精神增长点在哪里?这些都需要研究。可是,据我观察,身边的老师,包括我在内,主动去研究学生,真正把学生备进"教案"的少之又少。(这里说的备学生不单指课堂上学生需要做什么,而是"我"这样做或者说,学生有没有兴趣?能不能理解?对学生发展语言、训练思维、增长智慧有什么帮助?)既然教师没有把学生主体性作为课堂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那么,学生的反馈多半也不是教师所期待的,课堂自然不会顺风顺水、水到渠成了。
第三、缺乏课堂*能力。40分钟里,从课堂内容的呈现,到对学生的组织,从个人的发挥,到对整个过程中节奏的把控,都能体现出教师的课堂*能力。回顾自己的、以及观过的课、在*方面明显有以下不足:
1.对学生发言总量的*。有时候,见学生的表达欲很强烈,个个小手举得高高的,就不忍心剥夺他们表达的机会,即使有些是重复的、有些离题甚远,我也让他们说出来。这样一来,时间势必不够用。岂不知,遇到类似情形,我完全可以以一句"还有不同见解的请说"、或者"与理解课文内容有关的继续说"探清举手者的"虚实",在保护学生积极性的同时,又可顺理成章地将课堂推到下一个"步骤"。
2.对个别学生发言次数的把握。一个班里总有那么几个思维敏捷、见解独到的学生,可是,一味"纵容"这些学生,课堂也会出现被"垄断"的局面——其余学生被动当听众,课堂效率不高。所以,教师要告诉他们,课堂上需要一起学习的还有很多同学,让他们既思维活跃,又懂得"守规矩"。
3.对自身语言、情绪的把握。单就语言而论,不少教师在课堂上"口头禅"、语气词频出,如"对不对"、"是不是"、"啊"、"呀"、"呢"……不一而足。还有"接话把"的现象,有些老师学生说一句,自己总要重复一句,学生说"嫩红的",老师马上接着说:"嗯,是嫩红的。"学生说"像蜗牛的触角",老师马说:"对,像蜗牛的触角"。结果呢?不仅显得教师没有语言意识,不利于学生形成好的语言习惯,而且浪废了宝贵的课堂时间。
课堂40分钟不够用,说到底还是教学智慧不足。这就提醒我们,在不断扩充自身知识面的同时,还要学习教育学、心理学,唯有如此,才能有效吃透文本,才能适应千变万化的学生,才能富有成效地*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