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4-25 03:40
共5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23 18:25
1、《敕勒歌》
南北朝:乐府诗集
敕勒川,阴山下。
天似穹庐,笼盖四野,
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
译文:阴山脚下有敕勒族生活的大平原。
敕勒川的天空与大地相连,看起来好像牧民们居住的毡帐一般。
蓝天下的草原都翻滚着绿色的波澜,那风吹到草低处,有一群群的牛羊时隐时现。
见(xiàn):同“现”,显露。
2、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
宋代:辛弃疾
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桥忽见。(溪桥 一作:溪头)
译文:
皎洁的月光从树枝间掠过,惊飞了枝头喜鹊,清凉的晚风吹来仿佛听见了远处的蝉叫声。在稻花的香气里,人们谈论着丰收的年景,耳边传来阵阵蛙声,好像在说着丰收年。
天边几颗星星忽明忽暗,山前下起了淅淅沥沥的小雨。往日的小茅草屋还在土地庙的树林旁,道路转过溪水的源头,它便忽然出现在眼前。
见:同“现”,显现,出现。
扩展资料:
通假字是一个汉语词汇,读作tōng jiǎ zì。是泛指中国古书的用字现象之一,“通假”就是“通用、借代”的意思,即用读音或字形相同或者相近的字代替本字。通假字所代替的那个字我们把它叫做“本字”。
见:同“现”;暴露,露出来。动词。“图穷而匕首见。”“譬若锥之处囊中,其末立见。“
见:同“现”;展现,表露出来。动词。“信义安所见乎?”“才美不外见。”
见:同“现”;现在。副词。“明标着册历,见放着文书!”
参考资料:
百度百科——通假字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23 18:26
洛阳城里见秋风,欲作家书意万重 —— 唐 · 张籍《秋思》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23 18:26
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桥忽见。 ——宋·辛弃疾《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23 18:27
通假字是古诗文里很常见的用字方法,任何文体中都有。不过“白云深处有人家”中的“深”和“生”不是通假字。这属于诗文流传过程中出现版本用字的不同造成的。本身不算通假。比如“举头望明月”,也有版本写作“举头望山岳”的。遇到这种情况,需要研究来源,到底哪个可能属于原作的用法,属于勘误的范畴。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23 18:28
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