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生修身养性的习惯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3-07-22 08:31
我来回答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07-31 22:01
中学的课程,有些同学可以凭借小聪明,考前突击一下成绩就能起来,但如果要打好基础,系统学习,预习、听课、复习、作业、笔记等等都是必不可少的环节,不但这样,还有一些良好习惯要着重培养,只有具备这些优良习惯才能成绩真正提升。
1、认真预习的习惯。课前预习是学习的重要环节,预习可以扫除课堂学习的知识障碍,提高听课效果,还能复习、巩固已学的知识,最重要的是能发展学生的自学能力,改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通过自学发现课堂学习难点,做为第二天听课重点。
2、专心听课习惯。首先上课前一定要有一个必须当堂掌握的决心,这是心理学上的注意的集中性和指向性,这样的心理暗示,可能会使上课的效率大大提高,不要把课上的问题全部留在课下,一是增加课业负担,二是降低学习效率。
3、及时复习的习惯。及时复习可以加深和巩固对学习内容的理解,防止学习后的急速遗忘,根据遗忘曲线,学习知识后的两三天是知识遗忘速度最快的,然后逐渐缓慢下来,所以要及时复习,慢慢减少复习次数,复习间隔也变长。
4、独立完成作业的习惯。作业可以加深知识的理解和记忆,学生还可以通过作业,把容易混淆的概念区别开来,事物之间的关系理解更清楚,公式变形运用更灵活,也是学生知识内化的一个过程,使学生思维得到锻炼。
5、练后反思的习惯。在复习过程中,习题做完不是大功告成,要在几方面进行反思:怎样做出来的?想解题方法。
为什么这么做?想解题依据。
为什么想到这种方法?想解题思路。
有没有其他方法?向多种途径,培养求异思维。
能不能把题变化一下?想一题多变,促使思维发散。
6、积极应考的习惯。参加考试用一种积极的态度,不要给自己施加压力,不要想考试成败的后果,不夸大考试的影响。考试前要休息好,保证充分睡眠。考试中要注意答卷的顺序,先易后难,审题认真,不会可以先放放,最后在完成,完成后要认真检查。
7、阅读自学习惯。自学是获取知识的主要途径。阅读是自学的一种主要形式,通过阅读教科书,可以独立领会知识,把握概念本质内涵,分析知识前后联系,反复推敲,理解教材,深化知识,形成能力。学习层次越高,自学的意义越重要。
8、观察的习惯。每一位同学都应当学会观察,逐步养成观察意识,学会恰当的观察方法,养成良好的观察习惯,培养敏锐的观察能力。“观察”这两个字有两层意思,“观”是看的意思,“察”是想的意思,看了不想,不是真正的观察,对认识客观事物毫无意义。要做到观察和思考有机结合,通过大脑进行信息加工,总结出事物的一般规律和特征。
9、切磋琢磨的习惯。同学之间的学习交流和思想交流是十分重要的,遇到问题要互帮互学,展开讨论。每一个人都必须努力吸取别人的优点,弥补自己的不足。
10、总结归纳的习惯
每章每节的知识是分散的、孤立的,要想形成知识体系,课后必须有小结。对所学知识进行概括,抓住应掌握的重点和关键。对比理解易混淆的概念。每学习一个专题,要把分散在各章中的知识点连成线、辅以面、结成网,使学到的知识系统化、规律化、结构化,这样运用起来才能联想畅通,思维活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