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堂相争内乱不止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3-07-22 16:18
我来回答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09-21 19:52
东晋初年,皇权微弱,皇室凋零。晋元帝司马睿依赖王导、王敦兄弟的扶持,君临江南,但*和地方的大权主要控制在王氏家族的手中。王导居中为相,身兼都督中外诸军事、领中书监、录尚书事、散骑常侍和扬州刺史等职。
■王敦之乱,野心毕现王敦则统领东晋当时实有的江、扬、荆、湘、交、广六州,任都督六州诸军事、江荆二州刺史。王氏家族的从兄弟如王虞、王舒、王彬等人,无不担任中外要职。
王敦起初还极力矫饰,雅好清谈,不言财色,装出一副君子面孔,等*荆州流民起义后,便原形毕露。他自恃身居强藩,手控强兵,又有大功,不再把元帝放在眼里,擅自委任将军,甚而欲*朝廷,有问鼎之心。
元帝不甘充当傀儡,对王敦的专权跋扈,渐渐不能容忍,对王导也有意疏远。他重用亲信刁协为尚书令、刘隗为侍中掌握朝政,加强皇权,推行以法御下、排抑豪强大族的*。王敦见此,十分不满,愤恨之情溢于言表,乃上书元帝,为王导鸣不平,指责元帝背弃管鲍之交。又每每酒后歌咏曹操乐府诗云: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一边歌咏,一边以手中的玉如意打击唾壶为节拍,壶沿被打得尽是缺口。元帝太兴三年,湘州刺史甘卓调任梁州,王敦提出由他的部属陈颁为湘州刺史,元帝不从;王敦又建议以宣城内史沈充出任,元帝知沈充是王敦一党,仍然不从,而任命宗室谯王司马承出镇湘州,矛盾由是加深。王敦上书议论古今忠臣受到君主的猜嫌,都是因为有小人如苍蝇从中拨弄是非。元帝读了王敦奏表,内心更加疑忌不安。太兴四年七月,元帝以戴渊为征西将军,都督司兖豫并冀雍六州诸军事、司州刺史、镇合肥;刘隗为镇北将军、都督青徐幽平四州诸军事、青州刺史,镇淮阳,征发扬州百姓的奴客当兵和承担转输之役。这一措置对外声称北伐,实际上用以防备王敦。这时,王敦遣使邀甘卓一起举兵,令沈充还乡里纠集部众,正在加紧进行起兵的准备。
晋元帝永昌元年一月,王敦以诛刘隗为名,从武昌起兵,直指建康。沈充立刻从吴兴起兵响应。王敦叛逆的消息传到建康,朝野的反应不一。元帝大怒,召还戴渊、刘隗护卫京师。刘隗、刁协主张尽诛王氏,元帝不许。王导诚惶诚恐,每天早上率领宗族二十余人到台城待罪,但心里却默许王敦之举。大多数士族官僚因征发奴客以充兵吏等刻碎之政损害了自身的利益,故反对刘、刁,同情王导,对王敦进*建康持观望态度。三月,元帝以王导为前锋大都督,派王虞去劝王敦罢兵,王敦不听,留下王虞不遣送回来。于是,元帝始令刁协督率中军,令刘隗守金城、征虏将军周札守石头城,又派太子右卫率周筵统兵讨伐沈充。王敦军至石头城,周札开门接纳。戴渊、刘隗、刁协、周等领兵*,都被王敦打得大败。元帝见败局已定,给刁、刘人马,让他们各自避难,刁协逃至江乘被杀,刘隗北奔石勒。
王敦控制建康后,杀死戴渊、周以立威,元帝授予丞相、都督中外诸军事、录尚书事、江牧,封武昌郡公。王敦有篡权之意,但是,即使是赞同王敦举兵的士族官僚如谢鲲、王峤、温峤及王敦的从弟王彬等,都反对王敦篡夺东晋政权。王敦只得暂时返回武昌,徐图再举,而设丞相留府于建康,以遥制朝政。是时,王敦暴虐恣睢,作威作福,四方上贡多入其府,将相方镇皆出其门,以沈充、钱凤为谋主,大兴土木,营造府第,夺人田宅,肆意掳掠。此年,元帝忧愤而死,太子司马绍继位,是为明帝。
晋明帝太宁元年,王敦移镇姑熟,自领扬州牧。为加强王氏的军事实力,削弱帝室,他又任王含为征东将军,都督扬州江西诸军事;王舒为荆州刺史,监荆州沔南诸军事;王彬为江州刺史。当明帝用郗鉴为兖州刺史,都督扬州江西诸军事时,王敦另授以尚书令,郗鉴还京途经姑熟,王敦却久留不遣。次年,王敦以周氏宗族强盛,恐为后患,听从钱凤之计,杀周嵩、周筵,又进兵会稽袭杀周札,周氏宗族死亡殆尽。五月,王敦病重,矫诏拜其子王应为武卫将军、兄王含为骠骑大将军。钱凤问对策,王敦说:我死之后,归身朝廷,保全门户,是上策;退还武昌,收兵自守,不废贡献,是中策;乘我还活着起兵,万一侥幸而胜是下策。
钱凤以为王敦所说的下策才是上策,积极准备叛乱。
明帝聪明有谋略,能断大事。各方面的消息证明王敦必然再次叛乱,他下决心要讨伐王敦。六月,明帝亲自到于湖侦察王敦营垒,然后进行周密的布置;以王导为大都督,领扬州刺史;温峤为都督东安北部诸军事,与右将军卞敦守石头;应詹为护军将军,都督前锋及朱雀桥南诸军事;郗鉴行卫将军,都督从驾诸军事;庾亮领左卫将军,卞壶行中军将军,又征召兖州刺史刘遐、临淮太守苏峻、徐州刺史王邃、豫州刺史祖约等入卫京师。这时,司徒王导听说王敦病危,率子弟发哀,大家以为王敦一定死了,斗志更加旺盛。尚书省转发诏书至王敦军府,历数王敦之罪。王敦见了诏书非常生气,但病重已不能亲自领兵,以王含为元帅,令钱凤、邓岳、周抚等率众进攻建康。七月,王含等领水陆兵众五万,进至秦淮河南岸。温峤退屯北岸,烧朱雀桥阻断敌军前进道路。明帝亲募壮士千人,由将军段秀等带领,乘夜渡河,大破叛军。王敦听到战败的消息,又气又急而死。这时,沈充带领万余人与王含会合,而刘遐、苏峻带领的援军也到达建康。刘遐、苏峻的精兵万人从南塘出击,大破沈充、钱凤军,落水而死的有三千人。接着,刘遐又在青溪大败沈充。第二天,王含等烧营夜遁。明帝命诸军乘胜追击,沈充、钱凤皆被追斩,王含父子逃奔荆州,荆州刺史王舒使人沉之于江。王敦之乱终告平息。
■苏峻之乱,再步后尘晋成帝咸和二年,东晋统治阶级内部继王敦之乱又发生苏峻之乱。
苏峻,西晋末年被举为孝廉,北方大乱后纠集数千家,建立豪强武装,周围的豪强武装又推他为共主。当时,青州刺史曹嶷想收苏峻为部属,任之为掖县令,但遭到拒绝。曹嶷准备讨伐苏峻,苏峻率领所部数百家泛海南逃,投奔东晋。
苏峻历任淮陵内史、兰陵相。永昌元年,王敦首次进*建康,元帝召苏峻进讨王敦,而他观望形势,迟迟不前。太宁二年,王敦再次作乱,所遣王含、钱凤又屯兵建康城下,京城危急。明帝召苏峻、刘遐等率流民入京勤王,苏、刘率精卒万人驰援。当沈充、钱凤夜渡秦淮河、从竹格渚上岸,护军将军应詹领兵拒战失利,叛军已到宣阳门外。这时,苏峻、刘遐统军自南塘横击,大破敌军,敌军落水淹死者三千人。接着,苏峻又随从庾亮追击沈充至于吴兴。平叛后,苏峻因功进位为冠军将军、历阳内史、加散骑常侍,封邵陵公,食邑一千八百户。从此,苏峻威望逐渐提高,手中精兵已达万人,装备优良,实力雄厚,被朝廷委以捍卫江北的重任。但是,苏峻自恃兵强,日益骄横,藐视执政,招纳亡命。朝廷运送给养去历阳的船只首尾相属,而稍不如意,他就破口大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