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5-08读《风雨琳琅--林徽因和她的时代》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3-07-22 20:16
我来回答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09-27 22:41
有没有一种感觉,单看名字就很喜欢其人?比如琳琅,比如斯年?
翻开《风雨琳琅--林徽因和她的时代》,扉页上写着四个字:
献给琳琅
原来“琳琅”一词出自《九歌·东皇太一》:“抚长剑兮玉珥,璆锵鸣兮琳琅”。
对于取名字,却原来是:男诗经,女楚辞
“斯年”一词出自诗经中《大雅·下武》:
昭兹来许,绳其祖武。于万斯年,受天之祜。
受天之祜,四方来贺。于万斯年,不遐有佐。
曾经看到一部网络小说男主人公也叫斯年,无端地喜欢这个名字。待读了《南渡北归》,方知道此斯年和彼斯年大不一样。傅斯年的个性、才干都一言难尽,却是更让人心生爱佩。
我以为我对林徽因很熟悉,曾经也读过她不少东西。《风雨琳琅--林徽因和她的时代》近800页,厚厚的一大本,才知道我以为我以为的,的确很浅显。
作者陈新华,历史学博士,她有篇访谈,在后记中也有提到,居然是
作者历时7年,才完成了本书的写作,却是在之前博士论文写过《林徽因传》之后,几乎是又重写了一遍。
对人物形象的塑造,作者这次可是下足功夫,丝丝缕缕,抽丝剥茧,各种的来往书信、友朋著述、后代采访等,使得笔下的人物又立体又丰满,跃然纸上。
吸引我的不仅是对人物性格的幽微体察,细腻刻画,更有对历史对人性的拷问,语言、词藻的丰富运用,读之如同喝一杯鲜美的酸奶,一瓶喝了还想喝一瓶,一页读了还想看下一页,不断地,吸引我读完全书。
大家都熟知的新诗《人间四月天》,原来是写给儿子梁从诫的,为纪念儿子的出生,表达心中对儿子的希望和儿子的出生带来的喜悦。再读这首诗,有了不一样的感受。轻盈、美妙,如微风拂面,细柳掠过心尖。
女儿梁再冰取名是为纪念公公梁启超”饮冰室“,儿子梁从诫取名则是取《营造法式》作者宋代李诫,自从得到《营造法式》这本建筑巨著以来,视为”天书“,前半生梁思成林徽因二人几乎为了看懂书中所写,为中国建筑学甘愿耗尽生命,取其”跟从追随李诫“之意。
1941年林徽因的三弟林恒在抗战中驾驶战斗机壮烈殉国,三年后,林徽因把她的悲痛缅怀之情写成诗《哭三弟恒》,这是我第一次完整看到全诗。
真诚、直言、不世故、不逢迎、爱憎分明、喜怒形于色,不伪饰,不做作,坦率爽朗
林徽因的人生底色确立,是她旧学启蒙加上新式的学校教育,她认识着什么是作为人的教育,怎样有看世界的眼光。当她带着幼承庭训打下的中学根基,带着从上海和北京的教会学校学到的西学知识,带着将来要改良社会的远大理想,跟随父亲漂洋过海,遍游欧洲时,她的美好开始尽情绽放。当成长过程中所有的不确定逐渐沉淀,有一些东西就永远保留了下来,那是中西合璧式“双重文化”的完美储备,是坦诚自尊、平等自由的独立人格,是自我实现的人生观念,是全面公正、兼容并蓄的开阔眼光,这些从家世的丰厚馈赠,从后天的悉心培养中逐渐沉淀而来的内在,作为人生的底色,一旦确立,终生未曾改变。
作为留学日本颇有才干的民主人士,他拒绝”翰林“进士身份,投身*,和他堂兄弟林觉民、林尹民埋骨黄花岗一样,林长民结局惨烈,他投身郭松龄为其幕僚,于乱军之中被流弹击中身死,成了”渡不过的巨流河“。在教育子女方面,林长民在林徽因16岁时携其出游考察欧陆,只是为爱女”增长见识,扩大见闻“。心性方面,和女儿息息相通,堪称”父女知己“,并最终造就林了林徽因强大、丰富的内心世界。
这些书信,于无意中显示了林长民丰厚的古文素养。纵观*大师们,从大学教授、校长、文人学者到*家、科学家、社会活动家,无不是学贯中西,既有古文的深厚底子,又接受几年十几年的西风沐雨的熏陶,最终形成为贯通中西方文化的“通才”。也有像史学家钱穆这样的在纯中式教育下成长的大家,但既使钱穆,中年以后也游历西方各国,见识广博,并充分显示在他的著述中。随便列举一下就能有几十位大家:陈寅恪、胡适、梅贻琦、蒋梦麟、吴宓、傅斯年、赵元任、李济、蒋廷黻、辜鸿铭、冯友兰等,无不显示中西文化交融的大才现象。
可以想见,在这种教育下的林徽因,想成为庸才都难。旅居英国时,年方16岁的林徽因,因为父亲的交游广阔,变成林长民伦敦客厅女主人,待人接物、增广见闻,所见所闻所接待的,都是史学家赫伯特.乔治.威尔斯、作家托马斯.哈代、爱德华.福斯特、凯瑟琳.曼斯菲尔德、汉学家亚瑟.韦利,还有旅居欧洲的张奚若、陈西滢、张君劢、聂云台。。。这样的阵容。这样的见识。
林长民身死之后,不解、惋惜、心痛、责难不尽一致,独亲家兼同僚好友梁启超多了几分理解,并在挽联中写道:
人世艰难,困顿里的知遇之恩,有时哪怕只是些微,便足够叫人以身赴险。
又想起傅斯年,性格倔强、刚烈果敢、嫉恶如仇的他,为了*的*统治对宋子文孔祥熙整天口诛笔伐,大骂不已,却为何终生追随蒋公,难道不是乱世里的知遇之恩?
作为新文化运动的急先锋,白话诗人的身份跟随终生,“轻轻的我走了,正如我轻轻的来,我轻轻的招手,作别西天的云彩”这类徐氏名句,近100年来,在中文世界里传颂不绝,达到“凡有井水饮处,皆能歌柳词”的境界。其实徐志摩有着远较同代人更为深厚的旧学根基,同样是学贯中西的大才。他的表弟吴其昌,被陈寅恪大力推荐给史学教授陈垣,说”高才博学,寅恪最钦佩。。。学问必能胜任教职,如其不能胜任,则寅恪甘坐滥保之罪“。能让陈寅恪如此推崇的人,古文根底绝非等闲。但吴其昌回忆起少年往事,却说自己学问还是不入流的,首推徐志摩极擅桐城古文,对表兄才学极其推崇。
在留学西方后,徐志摩慢慢成了一个自由知识分子,理想主义者,他关心苏俄*,去英国见泰戈尔时,特意去莫斯科逗留三天参观,虽是浮光掠影,却改变了他一些想法。他认为”现代化的运动应该依靠涓涓细流的渐进改良,而不是血流成河的以暴制暴。“
荷尔德林说“总是使一个国家变*间地狱的东西,恰恰是人们试图将其变成天堂。”
徐志摩和林徽因、林长民三人互为“知己”,徐志摩出身于浙江海宁首富之家,却有天然的“自由”“平等”意识,加上天生的浪漫热情,“赤子之心”,和林长民属于同一类人,同样天赋异禀,同样超凡脱俗,俊逸灵秀的艺术气质,同样不囿于世俗成见,不拘泥,不世故的天然之子。林长民这种特立独行、昂扬明亮的气质,自然也遗传给了林徽因,她们(他们)一生最重视的,既非金钱,亦非权贵,只是人格的独立与平等。她承继了父亲的不伪饰、不做作、坦率爽朗,独立平等的意识,和徐志摩的自然洒脱、不搭架子、真心待人,互为气类,彼此映衬,因此三人一见如故,相当默契和投契。
当追求林徽因,他的老师梁启超苦口婆心劝他时,性格激烈情根深种的徐志摩回复老师:
当徐志摩飞机失事身死之后,梁思成张溪若众友人前往济南办理后事,为徽因带回一块飞机残骸木板一块,林徽因亲手用黄绫包扎,和后来三弟林恒的飞机残骸木板,两块木板终生保存,直到去世。
费正清费慰梅,同梁思成林徽因,相识相知于30年代的北京城,终生挚友。
他们年龄相近,梁思成1901年出生,林徽因小他3岁。费正清又小林徽因3岁,费慰梅小林徽因5岁。
眼前分明外来客,心底却是旧时友。
作为后来蜚声海外、影响了几代西方汉学界的汉学家,费正清费慰梅的中文名字就是梁陈二人给取的,正清的意思是“正直清廉”,并说“使用这样一个汉名,你真可算是一个中国人了。”
夫妇二人在北京期间,经常跟随梁思成林徽因外出古建筑考察,旅程中也益增友谊。
当林徽因抗战时困居四川李庄,卧病不起时,经常给费慰梅写信诉说时事,阅读来信成了病中的林徽因极大的安慰。当费正清、费慰梅先后有机会来李庄探望她们时,林徽因的病仿佛也好了几分。
最后一次通信是在1948年底,此后经年,不但再未相见,通信也断绝了。
1972年中美恢复联系,费正清费慰梅第一时间跟基辛格来到中国寻访老友,这时梁思成刚刚去世4个月,距林徽因去世已17年了。
作者后记:
林徽因和梁思成的一生近似于愚的勇气和坚持,也有出人意料的软弱和改变。他们在斗室里漫卷诗书,也在暗夜里苦痛追问。和短暂的荣耀相比,疑和困惑持久不息,追随了他们一生。最终,他们成了逆时代的力量,成了最忠诚的反对者,在孤独和寂寞里走到生命的尽头。
安身立命的那个东西,决定的,真的是一生的命运。
镌刻在她身边的她的文字,是她对这个世界深情的打量和回望,也是对轻佻的当下永不落伍、倔强的提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