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明的一生意义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4-25 06:56
我来回答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1-05 05:11
一、三分天下之策并非孔明创见。
在三国时代,提出分地而治的观念者,不只孔明一人。鲁肃的榻上对,也是其中代表。但是,鲁肃所提出的对策,与孔明所提出隆中对,在层次及诉求上都是完全不一样的。正如当时公孙瓒也很天才地固守本城,堆积存粮财宝,打算闭关闭到天下底定为止,这也算是分天下的*吗?
鲁肃的三分之策,是先建议孙权与曹操极长江坚战,战败才退守江东,划地称王。在这个蓝图里,「二分」优先,「三分」为退守之策。
孔明的三分之策,则是只有三分,没有退路。
而且当时刘备是贫无立锥之地,要执行孔明的三分之策,得有过人胆识。
一种战略思想的诞生,必与时代有密切的结合,不见得是一个人、在独立的情境下,所能产生的。同样的构想由不同的人提出,是很常见的事。「分天下」与「效忠汉室」是当时的两种思潮,除了孔明与鲁肃之外,提出三国之论者必定还有其人,但是一样的「三分天下」理论,谁能执行它、谁能看出执行时的困难,这都是要考虑在内的。
鲁肃提出过「类似」三分天下之论(其实周瑜、程昱、贾诩都有这种分天下的认知,都没有孔明完整,所以版权还是归孔明。),但是并没有执行;有赖孔明扶起一无所有的刘备,再推动鲁肃。
,曹操的入侵才*得两家团结起来。但是孙刘的鼎立基础不一样,也因此孕酿了孙刘两家的争夺荆州之战。
贾诩、程昱在赤壁之战前,便已警告曹操应该先巩固荆州,再徐图东进,便是一个由根本上断绝刘备生路的做法。
因此虽有三分之论,实行起来还是危机重重。
危机一:吴国的「竟长江所及」*能与曹操分庭抗礼,划分南北朝;
危机二:荆州被曹操占夺导致刘备失去鼎足条件;
危机三:贾诩和程昱之建言。
是孔明排除万难,重夺荆州;加上两个危机没有实现,才落实了三分。
孔明除了眼光清析之外,更有实行力。孔明的贡献,与其说是「提出隆中对」,不如说是「实际地推行它」。说到孔明就会先提到隆中对,就是因为三分的历史新局之中,他是引导历史的「主要」(不是唯一)人谋因素。
二、于领土拓展上并无辉煌的表现。
鲁肃的鼎立*,奠基于「竟长江所极」以拒曹操,若发展不利,则退而求其次,鼎立江东。
而诸葛亮的鼎立*,则是要先有鼎立,刘备才能生存。
这里就要提到刘备的立足点是如何产生的。
刘备没有土地,如何鼎立?当时孙权表面上被孔明说得答应联合抗曹,其实真正的用意,不是鼎立,而是多一支刘备军,送他们去前线当炮灰的。
刘备有多少军力可以当炮灰?刘备光棍一条带了老弱逃亡,又被曹操追着打,好不容易逃到江陵与关羽会合时,关羽「乘船数百艘使会江陵」,加上赵云带着后主、甘夫人安全上垒,自然不是单骑逃出,而是带兵一起逃出来的。所以孔明对孙权说我们还有万人精甲,倒不是唬烂他,而是全部加一加还有差不多万人的兵员;然后一万多人是友军刘琦的,加起来两万多人。
孔明是以这些军力,说服孙权接受他们加盟的。
周瑜则调出了大约三万多人,一起赴战。
曹操大约只有十五六万之众,官渡之战时他只有十万,等到了魏建国之后也才不过二十万,可以肯定:曹操致书孙权的信上说「今致水军八十万众,方与将军会猎于吴」,根本是扯蛋。曹操这十五六万众之中,有重兵分驻在江陵、襄阳等地,也削弱了赤壁之战实际上场人数。
孙、刘的合力抗曹,是一场苦战,但是也不是绝对性的弱势。
火烧起来之后,曹操大败。然后刘备跟周瑜说:
「我要去打守在江陵的曹仁,他那儿粮多,久了会出事的。小周啊,两千兵借我使使。」
善良的美周郎当然二话不说借了他两千兵,想不到刘备拐了两千个兵之后,直自夷陵渡江南,没多久就把荆南四郡给干掉了。
从此之后,刘备才有了土地,不必再流浪。孙权发现这群炮灰「惦惦吃三碗公」,竟然把赤壁战的战果给独吞了,当时孙权有多么抓狂,是不难体会的。
曹操败北之后,孙权不情不愿地「借」了荆州给刘备,周瑜还干脆分给他一些红利:枝江、艮山两个县(其实包含了六个县)。便是着眼于「两害相权取其轻」,若不给刘备荆州四郡,刘备仍无立锥之地;而将演变成孙、刘为了荆州而火并的局面,让曹操渔翁得利。
换言之:孔明以灵活的手法(这是好听的*,根本是奸诈的手法!)建立了蜀国第一片土地,才有以后的三分之局。
蜀国的疆域,本来就全是孔明的规划才打下来的,何来「蜀国建立后,诸葛亮还有没有再拓展过疆域」之惑?
三、六出祁山于史无据。
先说孔明为何要六出祁山。
后世咸认为孔明出师,乃以攻为守。实因最具统一之相的还是魏。魏国认清无法攻取吴国之后,目标只有蜀。蜀国不出兵而坐待被灭,吴不会出手相助,反而可能趁机分一杯羹。反之,若蜀出兵,并向吴求援,实争取主动,将吴拖下水,以获得更大的空间。
这更大的空间,并不是转弱为强,而是只是让蜀活得更久一点而已。在*上没有「绝对的成功蓝图」,只有「较可行的蓝图」,以及「让国家活更久一点的蓝图」。北伐不能保证蜀国胜利,但可以保证蜀国平安更久一点。孔明的方针向来都是很平稳而且可行的。
最后要说六出祁山是哪六次。
这六次里,四次在陇山以西的甘肃省,两次在关中。
地图形势是这样的:汉中在关中的正南方,中间横着秦岭。从汉中北出秦岭,兵下秦川可以夺取关中(刘邦的起家路线)。从关中西出经武兴,向西北迂回祁山,可以断陇右。从汉中东出,则可以直向宛、洛,或循汉水南下攻襄阳,或迂回武关取长安。
1、228年春,攻占祁山,但以街亭之战的失败告终。
2、228年底,围陈仓之战,这次是仓促出兵。是因为陆逊攻魏,关中空虚,诸葛亮掌握时机出兵,但是魏将郝昭坚守,孔明只好退兵。
──p.s:孔明只带了几千个兵就去打魏的几万兵,居然能全身而退,强吧?
3、229年,武都、阴平之战,终于赢了一次。这两郡的战略位置正好屏蔽汉中、益州,对蜀很有利,而且魏鞭长莫及,孔明夺这两郡的目的是发挥战略作用。
4、230年四月,魏国有点抓狂了,终于发现孔明简直不是人(殆天绶也!),小小的蜀国不可轻视,于是发动攻势,司马懿亲自出动。首阳山之战蜀国又赢了,不过是因为霖雨不止,魏兵先受不了。
5、231年二月,围攻祁山之战,因为蜀国粮运不继,退还汉中。
6、234年,吴蜀联兵伐魏与武功对峙,双方决定耗下去了,天地皆悲的五丈原之恨,也将上演。
诸葛亮只有十万之众,而司马懿有三十万,司马懿以三倍军力,吞不下孔明十万之众,我觉得孔明真是太强了!不要说司马懿怕他,我想很多败给孔明的人都会认为「老天太不公平了,哪有人强到这种程度的」!
千古一相,就是千古只有一个嘛,谁叫司马懿、曹操、周瑜生在那时代?
四、私心重,不能接纳魏延。
诸葛孔明对魏延向来是重用的,但是重用不表示什么都交给他。孔明在初出草庐之时,刘备也重用他,但并没有一下子把大权交给他,而是等孔明入柴桑,在危难之际说服了吴蜀连盟,刘备才真正对他委以大权。
孔明对于人才也是这样的对待,先小试之,再决定他能担多少事。孔明最赏识的姜维,在初投蜀汉时,也没有被委以大权,这难道可以统称为排挤妒贤吗?
五、未能分层负责,太过劳心。
刘备做到了,他找到了孔明。
孔明也做到了,他找到了刘巴管财政,赵云、姜维等人带兵、法正管*,杨仪管后勤。孔明就是分层负责。他的死当然跟操过头有关,但是只认定「孔明事必躬亲」,也太过于简单化了当时的局面。
六、没有为蜀汉栽培出优秀的*人。
很多人都以为孔明没有培养*人,因此他一死,蜀国就完了。
事实上孔明培养出来的人非常多,姜维、董允、费祎、蒋琬等等,都是英才,他们各有一能,而且孔明还能压制他们本性上的缺点,发挥他们性格上的优点。
孔明会用人的具体证据是:不要忘了,蜀国是在孔明死后「三十年」才亡的。况且这是乱世。
这三十年中,司马懿父子正在旺,吴国也和魏国拟定了瓜分蜀国的计策,而刘禅正在和黄皓用力地败家,硬是败了三十年才败完,你说孔明的布局不还强吗?
孔明治国二十七年,他死后,所安排的布局能再维持超过他治国时间的一倍,维持到这种地步,还不够犀利?要说他没有训练人才,未免是求全之毁。
要说「没有训练出和他一样的人才」,那就真的莫法度了,像孔明这种智慧高到可以把刘备由「无立锥之地」拉拔到建立蜀国,而且对手还是超强的曹操,这种人才不是训练得出来的,多少要靠天才,而且「天才」的成份占了百分之九十以上,后天读书求学的努力占了十分而已。(看孔明读书时不求甚解的那副屌样,就知道他不是死读书的)
自古以来所有的主子对这种治国天才都哈得要死,不是孔明不训练,是训练不出来!他如果训练得出来,那他就真的是神了!
七、不知道他有哪些*和措施。
陈寿评语孔明的一生成就是「抚百姓、示仪轨、约官职、从权制、开诚心」,是一个总结性的评语,当然只能说其大要,如果看完了三国志,自然就知道陈寿在讲什么东西。
不过看陈寿写三国志写得那么简略,就可以知道他是话不多的人,也才会气得裴松之非写个注不可,不然真的会让人以为「不着边际」。(陈寿老爷,您以为大家都跟您一样烂熟三国史?您不讲清楚,很多人看不懂的!)
孔明的「抚百姓、示仪轨、约官职、从权制、开诚心」,事事有由,只是他没有替这些经济制度取个名称,(如青苗法、均输什么的)孔明「治实不治名」,他只有推行,而不取名称。
孔明为蜀国规划的具体的事件有:
制度上:登记荆州户籍、建「蜀科」(这是临时条款性质的东东)。
经济上:收伏了南夷以后,征收南中出产的金、银、丹漆、耕牛、战马。在他的治理下,蜀国出现了「田畴僻、仓廪实、器械利、蓄积饶」的局面。并且宣导织锦事业,外销吴魏,连塞北都有蜀锦。(听说质料不怎么好,管它的,能赚外汇就好了啦!)重用刘巴的金融*,几个月之间就马上府库充实。(见三国志卷三十九「董刘马陈董吕传第九」的裴注「零陵先贤传」)。
军事上:除了他发明的武器之外,孔明也制作保券为刘备作保,向晁(兆部改成黾部,又是一个打不出来的字)氏大族借庞大军资。
孔明东捡西拼,才凑到十万军人。这看起来是小数目,可是当时天下十几个州,蜀国只有一个益州(魏有──司隶、予、冀、衮、徐、青、荆、杨、雍、凉、并、幽;吴有──杨、荆、交、广),还拼得出这么多军人,而且这些军人连年操,居然没有人喊要孔明下台,国内井然,做到这种程度,还说「将略非其所长」,这样还不够长,司马懿父子真得再撞死一遍了。
户口上:章武元年的二十万户,人口九十万人;到了蜀国灭亡的那一年增加到二十八万户,人口也增至九十四万人。连年打仗还有办法养人,你说孔明强不强?
因此,所谓「抚百姓、示仪轨、约官职、从权制、开诚心」,就是指他安定了不安的民心(抚百姓)、公布应遵守的法律(示仪轨)、制定明确的*权责(约官职)、能灵活运用制度(从权制),令天下相信国家对百姓的照顾能力(开诚心)。
这样整齐的治理之下,产生的具体影响就是田地被开垦了(田畴僻)、有足够供给全国的粮食(仓廪实)、有完善的冶铸制度,不管是民间耕具或是军方武器的供应维修都没问题(器械利)、除了吃饱穿暖之外,还能有积蓄(蓄积饶)。
这样还不够具体吗?
自古以来,能划擘宏规的臣子很多,能让主子垂拱而治的臣子也有,但他们的主子不是正统继承人,就是当时的军事强人,他们先天已立足有利的处境。相较之下,孔明身处乱世的弱局,还能在风雨飘摇中维持理想,并且让这个理想存在了近六十年,这五六十年之间,他都是无中生有,智破难关,其中血泪辛酸,格外动人,也使得研究三国的人,越研究得深入,越会被孔明感动。
八、虽然是个人材,却还不够资格称作千古一相。
诸葛亮之所以卓立于衮衮诸公,便是在于他除了绝佳的头脑之外,更有不凡的人格修养。
诸葛孔明的贡献,大体上可分为五点:
1、和吴:223年刘备死后,孔明第一件事就是令邓芝使吴,劝孙权绝魏。229年,孙权称帝,也是孔明力排众议,派陈震向吴国道贺,并订立了吴蜀中分天下的条约。致力两国和平上,孔明的努力未曾中断,孔明北伐之时,不但没有东顾之忧,还取得了吴国北边的呼应。
2、和夷:最有名的就是七擒孟获,安定后方。孔明对南蛮的统治,非常艰苦,并不是众人所想象的:七擒孟获之后便天下太平了。但是在孔明派人管理之下,不致于对蜀汉造成毁灭性的伤害,这已万分不易了。
3、明法:刘备得到益州之后,驻兵汉中,孔明坐镇成都。治国之责全部在孔明身上。孔明选用贤吏、以严法治国,孔明的「用重典」,乃是针对汉末**,豪强乱法横暴的局面而实行的,以整顿吏治,压制豪门,革新*。他的成果是「科教严明,赏罚必信」,「吏不容奸,人怀自厉」,「刑政虽峻而无怨者」,这就是具体的反映。
4、治军:诸葛亮的作战能力和战略能力并不相并,但是也已堪称优秀。
具体的事实则为:
a、蜀军的作战是以弱抗强,蜀国的人力就是那么多而已,孔明驱使少量之众,在秦岭来去自如,兵力多的司马懿一方反而是采取守势,足见孔明用兵的灵活与智慧。
b、孔明所创造的连弩元戎、木牛流马,以及制造峰利的钢刀,都在实质上加强了蜀军的战力。
5、正身:虽然这似乎对*上「没什么用」,但是有了人格上的要求,正是孔明卓立于衮衮诸公的主要因素。在日本的教科书里,孔明并不是被列在历史课里的人物,而是「正身」课程的主角,这一点可谓日人研究三国确实有心得的表现。
孔明的人格比他的治迹更值得向往与悠思,且不论他的虚心纳谏,这点或许会有争议,(其实并不是完全不保留地全盘接受别人的意见才有资格称作「虚心纳谏」,更高段的是能看透什么谏应接受,什么谏不能接受。)至少有一点是确定的:孔明不蓄财。
一直到死,孔明都保持着「不使内有余帛,外有赢财」的清白,而更难得的是:他的风化影响了朝廷,使得蜀国吏治的操守均高人一等。
一个丞相能以身作则,风化全国,这是从来没有过的局面。中国官居然不污,光是这一点就已经让其它诸公无法望其项背了。
至于「管萧之亚匹」,这句评语向来被视为抬举了管仲和萧何。管仲的主子是天下霸主齐桓公,国势当时本已是最强,而齐国之富冠于春秋,再说他也没能让齐桓公一统春秋。而萧何最厉害的是在刘邦出兵时管后勤,能做到补给从不中断,是刘邦最后取得大胜的原因。这一点,孔明任用的杨仪就可以做到,蜀书杨仪传中说:「亮数出军,仪常规划分部,筹度粮谷,不稽思虑,斯须便了。军戎节度,取办于仪。」
杨仪是个讨人厌的人,换作在别人手底下,干不到三天绝对被砍,更不要说发挥才能。但是孔明能看出他的天份,加以运用,这是卓越的知人之明。萧何的能力,孔明没有,可是他能重用有这种能力的人为他做事,不是所谓的「将将之才」吗?
在孔明死后一百多年,桓温征成汉时,见到孔明时代的小吏,年已百余岁,桓温问道:「诸葛丞相今与谁比?」言下之意,是自己似乎可以跟孔明比美。这位已是人瑞的小吏答道:「葛公在时,亦不觉异;自葛公殁后,不见其比。」
──诸葛丞相活着时,不觉得他有什么跟别人不一样的地方;等到诸葛丞相死后,到现在没看过谁比得上他。
这句平实的话,在下认为是对诸葛亮最佳的阐释。
由这句话中,可以看出诸葛亮的为人平实,不会说惊天动地的话,也不会做耸人听闻的事,但是却事事合理,等到他死了之后,曾在他治下的人民才发现别人的治理这里不对,那里不对,原来诸葛亮是那么地会治国。所谓的「帝力于我何有哉」,岂不正是诸葛亮的风化所及吗?
这些综合总分,在史上是没有人可以超越的,因此称之为千古一相,并不为过。
九、独揽大权。
这与太过劳心之条一样,不另作说明。
十、没有投奔曹操,眛于时势。
这是一种势利的「西瓜偎大边」思想,曹操有其理想及英明,这是不必否认的。但是曹操作风上确实也有着难以控制的恶性,令人不能放心。
曹操爱人才是出名的,但是他杀人才也是最用力的;此外,曹操不能用智谋比他高的人,郭嘉、荀彧虽是一时智士,但他们能被重用,主要是因为他们的计划与曹操本来的想法就相合;当荀彧对曹操的加封出现反对态度时,就算曾经是相得的主从,曹操也毫不留情地疏远荀彧,甚至暗示他自尽。而后来投于曹操的贾诩,以及*出仕的司马懿都看准了曹操性格上的「不能用人」,因此两人在曹操面前几乎是不提意见,司马懿屈己以为文学掾,贾诩则发言前必先揣摩曹操的心意。
以司马懿、贾诩之例,我们很难想象诸葛亮能在曹操阵营中有任何发挥。
再说,献帝初平四年,(公元193年),因为徐州牧陶谦的部将杀了曹操之父,曹操两度大屠徐州。当时诸葛亮年方十二,住在徐州,他亲眼见到曹操军的暴行,印象深刻,对曹操是绝对不可能有好感的。终其一生,孔明对曹操没有一句正面评价,更可以认定他对曹操的深恶痛绝。
此外,政客只找对自己有利的处境,而不顾*理想的实现,如贾诩。
而*家则否。*家以理想的实现为从政的主要目的,个人荣辱与得失在其次。
曹操阵营中也有*家,如荀彧,其理想在于敉平汉朝诸乱,以拥护汉室正统,重整社会制序。但这与曹操的目的相违,曹操自然也希望能敉平乱象而奠立国基,不过他并不希望重振汉室,而希望自己成为开国之君,或至少是全国最有权力的人。以荀彧的地位,苟和取容、悦媚曹操,并非难事。但是荀彧选择表明立场而死。这就是*家的基本良心。
孔明对曹操本已痛恶,在执行淑世理念之时,他的选择也会格外慎重,刘备的作风是较接近孔明理想的,因此孔明宁取弱刘,而不附强曹,这是其*家风范的展现。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1-05 05:11
一、三分天下之策并非孔明创见。
在三国时代,提出分地而治的观念者,不只孔明一人。鲁肃的榻上对,也是其中代表。但是,鲁肃所提出的对策,与孔明所提出隆中对,在层次及诉求上都是完全不一样的。正如当时公孙瓒也很天才地固守本城,堆积存粮财宝,打算闭关闭到天下底定为止,这也算是分天下的*吗?
鲁肃的三分之策,是先建议孙权与曹操极长江坚战,战败才退守江东,划地称王。在这个蓝图里,「二分」优先,「三分」为退守之策。
孔明的三分之策,则是只有三分,没有退路。
而且当时刘备是贫无立锥之地,要执行孔明的三分之策,得有过人胆识。
一种战略思想的诞生,必与时代有密切的结合,不见得是一个人、在独立的情境下,所能产生的。同样的构想由不同的人提出,是很常见的事。「分天下」与「效忠汉室」是当时的两种思潮,除了孔明与鲁肃之外,提出三国之论者必定还有其人,但是一样的「三分天下」理论,谁能执行它、谁能看出执行时的困难,这都是要考虑在内的。
鲁肃提出过「类似」三分天下之论(其实周瑜、程昱、贾诩都有这种分天下的认知,都没有孔明完整,所以版权还是归孔明。),但是并没有执行;有赖孔明扶起一无所有的刘备,再推动鲁肃。
,曹操的入侵才*得两家团结起来。但是孙刘的鼎立基础不一样,也因此孕酿了孙刘两家的争夺荆州之战。
贾诩、程昱在赤壁之战前,便已警告曹操应该先巩固荆州,再徐图东进,便是一个由根本上断绝刘备生路的做法。
因此虽有三分之论,实行起来还是危机重重。
危机一:吴国的「竟长江所及」*能与曹操分庭抗礼,划分南北朝;
危机二:荆州被曹操占夺导致刘备失去鼎足条件;
危机三:贾诩和程昱之建言。
是孔明排除万难,重夺荆州;加上两个危机没有实现,才落实了三分。
孔明除了眼光清析之外,更有实行力。孔明的贡献,与其说是「提出隆中对」,不如说是「实际地推行它」。说到孔明就会先提到隆中对,就是因为三分的历史新局之中,他是引导历史的「主要」(不是唯一)人谋因素。
二、于领土拓展上并无辉煌的表现。
鲁肃的鼎立*,奠基于「竟长江所极」以拒曹操,若发展不利,则退而求其次,鼎立江东。
而诸葛亮的鼎立*,则是要先有鼎立,刘备才能生存。
这里就要提到刘备的立足点是如何产生的。
刘备没有土地,如何鼎立?当时孙权表面上被孔明说得答应联合抗曹,其实真正的用意,不是鼎立,而是多一支刘备军,送他们去前线当炮灰的。
刘备有多少军力可以当炮灰?刘备光棍一条带了老弱逃亡,又被曹操追着打,好不容易逃到江陵与关羽会合时,关羽「乘船数百艘使会江陵」,加上赵云带着后主、甘夫人安全上垒,自然不是单骑逃出,而是带兵一起逃出来的。所以孔明对孙权说我们还有万人精甲,倒不是唬烂他,而是全部加一加还有差不多万人的兵员;然后一万多人是友军刘琦的,加起来两万多人。
孔明是以这些军力,说服孙权接受他们加盟的。
周瑜则调出了大约三万多人,一起赴战。
曹操大约只有十五六万之众,官渡之战时他只有十万,等到了魏建国之后也才不过二十万,可以肯定:曹操致书孙权的信上说「今致水军八十万众,方与将军会猎于吴」,根本是扯蛋。曹操这十五六万众之中,有重兵分驻在江陵、襄阳等地,也削弱了赤壁之战实际上场人数。
孙、刘的合力抗曹,是一场苦战,但是也不是绝对性的弱势。
火烧起来之后,曹操大败。然后刘备跟周瑜说:
「我要去打守在江陵的曹仁,他那儿粮多,久了会出事的。小周啊,两千兵借我使使。」
善良的美周郎当然二话不说借了他两千兵,想不到刘备拐了两千个兵之后,直自夷陵渡江南,没多久就把荆南四郡给干掉了。
从此之后,刘备才有了土地,不必再流浪。孙权发现这群炮灰「惦惦吃三碗公」,竟然把赤壁战的战果给独吞了,当时孙权有多么抓狂,是不难体会的。
曹操败北之后,孙权不情不愿地「借」了荆州给刘备,周瑜还干脆分给他一些红利:枝江、艮山两个县(其实包含了六个县)。便是着眼于「两害相权取其轻」,若不给刘备荆州四郡,刘备仍无立锥之地;而将演变成孙、刘为了荆州而火并的局面,让曹操渔翁得利。
换言之:孔明以灵活的手法(这是好听的*,根本是奸诈的手法!)建立了蜀国第一片土地,才有以后的三分之局。
蜀国的疆域,本来就全是孔明的规划才打下来的,何来「蜀国建立后,诸葛亮还有没有再拓展过疆域」之惑?
三、六出祁山于史无据。
先说孔明为何要六出祁山。
后世咸认为孔明出师,乃以攻为守。实因最具统一之相的还是魏。魏国认清无法攻取吴国之后,目标只有蜀。蜀国不出兵而坐待被灭,吴不会出手相助,反而可能趁机分一杯羹。反之,若蜀出兵,并向吴求援,实争取主动,将吴拖下水,以获得更大的空间。
这更大的空间,并不是转弱为强,而是只是让蜀活得更久一点而已。在*上没有「绝对的成功蓝图」,只有「较可行的蓝图」,以及「让国家活更久一点的蓝图」。北伐不能保证蜀国胜利,但可以保证蜀国平安更久一点。孔明的方针向来都是很平稳而且可行的。
最后要说六出祁山是哪六次。
这六次里,四次在陇山以西的甘肃省,两次在关中。
地图形势是这样的:汉中在关中的正南方,中间横着秦岭。从汉中北出秦岭,兵下秦川可以夺取关中(刘邦的起家路线)。从关中西出经武兴,向西北迂回祁山,可以断陇右。从汉中东出,则可以直向宛、洛,或循汉水南下攻襄阳,或迂回武关取长安。
1、228年春,攻占祁山,但以街亭之战的失败告终。
2、228年底,围陈仓之战,这次是仓促出兵。是因为陆逊攻魏,关中空虚,诸葛亮掌握时机出兵,但是魏将郝昭坚守,孔明只好退兵。
──p.s:孔明只带了几千个兵就去打魏的几万兵,居然能全身而退,强吧?
3、229年,武都、阴平之战,终于赢了一次。这两郡的战略位置正好屏蔽汉中、益州,对蜀很有利,而且魏鞭长莫及,孔明夺这两郡的目的是发挥战略作用。
4、230年四月,魏国有点抓狂了,终于发现孔明简直不是人(殆天绶也!),小小的蜀国不可轻视,于是发动攻势,司马懿亲自出动。首阳山之战蜀国又赢了,不过是因为霖雨不止,魏兵先受不了。
5、231年二月,围攻祁山之战,因为蜀国粮运不继,退还汉中。
6、234年,吴蜀联兵伐魏与武功对峙,双方决定耗下去了,天地皆悲的五丈原之恨,也将上演。
诸葛亮只有十万之众,而司马懿有三十万,司马懿以三倍军力,吞不下孔明十万之众,我觉得孔明真是太强了!不要说司马懿怕他,我想很多败给孔明的人都会认为「老天太不公平了,哪有人强到这种程度的」!
千古一相,就是千古只有一个嘛,谁叫司马懿、曹操、周瑜生在那时代?
四、私心重,不能接纳魏延。
诸葛孔明对魏延向来是重用的,但是重用不表示什么都交给他。孔明在初出草庐之时,刘备也重用他,但并没有一下子把大权交给他,而是等孔明入柴桑,在危难之际说服了吴蜀连盟,刘备才真正对他委以大权。
孔明对于人才也是这样的对待,先小试之,再决定他能担多少事。孔明最赏识的姜维,在初投蜀汉时,也没有被委以大权,这难道可以统称为排挤妒贤吗?
五、未能分层负责,太过劳心。
刘备做到了,他找到了孔明。
孔明也做到了,他找到了刘巴管财政,赵云、姜维等人带兵、法正管*,杨仪管后勤。孔明就是分层负责。他的死当然跟操过头有关,但是只认定「孔明事必躬亲」,也太过于简单化了当时的局面。
六、没有为蜀汉栽培出优秀的*人。
很多人都以为孔明没有培养*人,因此他一死,蜀国就完了。
事实上孔明培养出来的人非常多,姜维、董允、费祎、蒋琬等等,都是英才,他们各有一能,而且孔明还能压制他们本性上的缺点,发挥他们性格上的优点。
孔明会用人的具体证据是:不要忘了,蜀国是在孔明死后「三十年」才亡的。况且这是乱世。
这三十年中,司马懿父子正在旺,吴国也和魏国拟定了瓜分蜀国的计策,而刘禅正在和黄皓用力地败家,硬是败了三十年才败完,你说孔明的布局不还强吗?
孔明治国二十七年,他死后,所安排的布局能再维持超过他治国时间的一倍,维持到这种地步,还不够犀利?要说他没有训练人才,未免是求全之毁。
要说「没有训练出和他一样的人才」,那就真的莫法度了,像孔明这种智慧高到可以把刘备由「无立锥之地」拉拔到建立蜀国,而且对手还是超强的曹操,这种人才不是训练得出来的,多少要靠天才,而且「天才」的成份占了百分之九十以上,后天读书求学的努力占了十分而已。(看孔明读书时不求甚解的那副屌样,就知道他不是死读书的)
自古以来所有的主子对这种治国天才都哈得要死,不是孔明不训练,是训练不出来!他如果训练得出来,那他就真的是神了!
七、不知道他有哪些*和措施。
陈寿评语孔明的一生成就是「抚百姓、示仪轨、约官职、从权制、开诚心」,是一个总结性的评语,当然只能说其大要,如果看完了三国志,自然就知道陈寿在讲什么东西。
不过看陈寿写三国志写得那么简略,就可以知道他是话不多的人,也才会气得裴松之非写个注不可,不然真的会让人以为「不着边际」。(陈寿老爷,您以为大家都跟您一样烂熟三国史?您不讲清楚,很多人看不懂的!)
孔明的「抚百姓、示仪轨、约官职、从权制、开诚心」,事事有由,只是他没有替这些经济制度取个名称,(如青苗法、均输什么的)孔明「治实不治名」,他只有推行,而不取名称。
孔明为蜀国规划的具体的事件有:
制度上:登记荆州户籍、建「蜀科」(这是临时条款性质的东东)。
经济上:收伏了南夷以后,征收南中出产的金、银、丹漆、耕牛、战马。在他的治理下,蜀国出现了「田畴僻、仓廪实、器械利、蓄积饶」的局面。并且宣导织锦事业,外销吴魏,连塞北都有蜀锦。(听说质料不怎么好,管它的,能赚外汇就好了啦!)重用刘巴的金融*,几个月之间就马上府库充实。(见三国志卷三十九「董刘马陈董吕传第九」的裴注「零陵先贤传」)。
军事上:除了他发明的武器之外,孔明也制作保券为刘备作保,向晁(兆部改成黾部,又是一个打不出来的字)氏大族借庞大军资。
孔明东捡西拼,才凑到十万军人。这看起来是小数目,可是当时天下十几个州,蜀国只有一个益州(魏有──司隶、予、冀、衮、徐、青、荆、杨、雍、凉、并、幽;吴有──杨、荆、交、广),还拼得出这么多军人,而且这些军人连年操,居然没有人喊要孔明下台,国内井然,做到这种程度,还说「将略非其所长」,这样还不够长,司马懿父子真得再撞死一遍了。
户口上:章武元年的二十万户,人口九十万人;到了蜀国灭亡的那一年增加到二十八万户,人口也增至九十四万人。连年打仗还有办法养人,你说孔明强不强?
因此,所谓「抚百姓、示仪轨、约官职、从权制、开诚心」,就是指他安定了不安的民心(抚百姓)、公布应遵守的法律(示仪轨)、制定明确的*权责(约官职)、能灵活运用制度(从权制),令天下相信国家对百姓的照顾能力(开诚心)。
这样整齐的治理之下,产生的具体影响就是田地被开垦了(田畴僻)、有足够供给全国的粮食(仓廪实)、有完善的冶铸制度,不管是民间耕具或是军方武器的供应维修都没问题(器械利)、除了吃饱穿暖之外,还能有积蓄(蓄积饶)。
这样还不够具体吗?
自古以来,能划擘宏规的臣子很多,能让主子垂拱而治的臣子也有,但他们的主子不是正统继承人,就是当时的军事强人,他们先天已立足有利的处境。相较之下,孔明身处乱世的弱局,还能在风雨飘摇中维持理想,并且让这个理想存在了近六十年,这五六十年之间,他都是无中生有,智破难关,其中血泪辛酸,格外动人,也使得研究三国的人,越研究得深入,越会被孔明感动。
八、虽然是个人材,却还不够资格称作千古一相。
诸葛亮之所以卓立于衮衮诸公,便是在于他除了绝佳的头脑之外,更有不凡的人格修养。
诸葛孔明的贡献,大体上可分为五点:
1、和吴:223年刘备死后,孔明第一件事就是令邓芝使吴,劝孙权绝魏。229年,孙权称帝,也是孔明力排众议,派陈震向吴国道贺,并订立了吴蜀中分天下的条约。致力两国和平上,孔明的努力未曾中断,孔明北伐之时,不但没有东顾之忧,还取得了吴国北边的呼应。
2、和夷:最有名的就是七擒孟获,安定后方。孔明对南蛮的统治,非常艰苦,并不是众人所想象的:七擒孟获之后便天下太平了。但是在孔明派人管理之下,不致于对蜀汉造成毁灭性的伤害,这已万分不易了。
3、明法:刘备得到益州之后,驻兵汉中,孔明坐镇成都。治国之责全部在孔明身上。孔明选用贤吏、以严法治国,孔明的「用重典」,乃是针对汉末**,豪强乱法横暴的局面而实行的,以整顿吏治,压制豪门,革新*。他的成果是「科教严明,赏罚必信」,「吏不容奸,人怀自厉」,「刑政虽峻而无怨者」,这就是具体的反映。
4、治军:诸葛亮的作战能力和战略能力并不相并,但是也已堪称优秀。
具体的事实则为:
a、蜀军的作战是以弱抗强,蜀国的人力就是那么多而已,孔明驱使少量之众,在秦岭来去自如,兵力多的司马懿一方反而是采取守势,足见孔明用兵的灵活与智慧。
b、孔明所创造的连弩元戎、木牛流马,以及制造峰利的钢刀,都在实质上加强了蜀军的战力。
5、正身:虽然这似乎对*上「没什么用」,但是有了人格上的要求,正是孔明卓立于衮衮诸公的主要因素。在日本的教科书里,孔明并不是被列在历史课里的人物,而是「正身」课程的主角,这一点可谓日人研究三国确实有心得的表现。
孔明的人格比他的治迹更值得向往与悠思,且不论他的虚心纳谏,这点或许会有争议,(其实并不是完全不保留地全盘接受别人的意见才有资格称作「虚心纳谏」,更高段的是能看透什么谏应接受,什么谏不能接受。)至少有一点是确定的:孔明不蓄财。
一直到死,孔明都保持着「不使内有余帛,外有赢财」的清白,而更难得的是:他的风化影响了朝廷,使得蜀国吏治的操守均高人一等。
一个丞相能以身作则,风化全国,这是从来没有过的局面。中国官居然不污,光是这一点就已经让其它诸公无法望其项背了。
至于「管萧之亚匹」,这句评语向来被视为抬举了管仲和萧何。管仲的主子是天下霸主齐桓公,国势当时本已是最强,而齐国之富冠于春秋,再说他也没能让齐桓公一统春秋。而萧何最厉害的是在刘邦出兵时管后勤,能做到补给从不中断,是刘邦最后取得大胜的原因。这一点,孔明任用的杨仪就可以做到,蜀书杨仪传中说:「亮数出军,仪常规划分部,筹度粮谷,不稽思虑,斯须便了。军戎节度,取办于仪。」
杨仪是个讨人厌的人,换作在别人手底下,干不到三天绝对被砍,更不要说发挥才能。但是孔明能看出他的天份,加以运用,这是卓越的知人之明。萧何的能力,孔明没有,可是他能重用有这种能力的人为他做事,不是所谓的「将将之才」吗?
在孔明死后一百多年,桓温征成汉时,见到孔明时代的小吏,年已百余岁,桓温问道:「诸葛丞相今与谁比?」言下之意,是自己似乎可以跟孔明比美。这位已是人瑞的小吏答道:「葛公在时,亦不觉异;自葛公殁后,不见其比。」
──诸葛丞相活着时,不觉得他有什么跟别人不一样的地方;等到诸葛丞相死后,到现在没看过谁比得上他。
这句平实的话,在下认为是对诸葛亮最佳的阐释。
由这句话中,可以看出诸葛亮的为人平实,不会说惊天动地的话,也不会做耸人听闻的事,但是却事事合理,等到他死了之后,曾在他治下的人民才发现别人的治理这里不对,那里不对,原来诸葛亮是那么地会治国。所谓的「帝力于我何有哉」,岂不正是诸葛亮的风化所及吗?
这些综合总分,在史上是没有人可以超越的,因此称之为千古一相,并不为过。
九、独揽大权。
这与太过劳心之条一样,不另作说明。
十、没有投奔曹操,眛于时势。
这是一种势利的「西瓜偎大边」思想,曹操有其理想及英明,这是不必否认的。但是曹操作风上确实也有着难以控制的恶性,令人不能放心。
曹操爱人才是出名的,但是他杀人才也是最用力的;此外,曹操不能用智谋比他高的人,郭嘉、荀彧虽是一时智士,但他们能被重用,主要是因为他们的计划与曹操本来的想法就相合;当荀彧对曹操的加封出现反对态度时,就算曾经是相得的主从,曹操也毫不留情地疏远荀彧,甚至暗示他自尽。而后来投于曹操的贾诩,以及*出仕的司马懿都看准了曹操性格上的「不能用人」,因此两人在曹操面前几乎是不提意见,司马懿屈己以为文学掾,贾诩则发言前必先揣摩曹操的心意。
以司马懿、贾诩之例,我们很难想象诸葛亮能在曹操阵营中有任何发挥。
再说,献帝初平四年,(公元193年),因为徐州牧陶谦的部将杀了曹操之父,曹操两度大屠徐州。当时诸葛亮年方十二,住在徐州,他亲眼见到曹操军的暴行,印象深刻,对曹操是绝对不可能有好感的。终其一生,孔明对曹操没有一句正面评价,更可以认定他对曹操的深恶痛绝。
此外,政客只找对自己有利的处境,而不顾*理想的实现,如贾诩。
而*家则否。*家以理想的实现为从政的主要目的,个人荣辱与得失在其次。
曹操阵营中也有*家,如荀彧,其理想在于敉平汉朝诸乱,以拥护汉室正统,重整社会制序。但这与曹操的目的相违,曹操自然也希望能敉平乱象而奠立国基,不过他并不希望重振汉室,而希望自己成为开国之君,或至少是全国最有权力的人。以荀彧的地位,苟和取容、悦媚曹操,并非难事。但是荀彧选择表明立场而死。这就是*家的基本良心。
孔明对曹操本已痛恶,在执行淑世理念之时,他的选择也会格外慎重,刘备的作风是较接近孔明理想的,因此孔明宁取弱刘,而不附强曹,这是其*家风范的展现。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1-05 05:11
一、三分天下之策并非孔明创见。
在三国时代,提出分地而治的观念者,不只孔明一人。鲁肃的榻上对,也是其中代表。但是,鲁肃所提出的对策,与孔明所提出隆中对,在层次及诉求上都是完全不一样的。正如当时公孙瓒也很天才地固守本城,堆积存粮财宝,打算闭关闭到天下底定为止,这也算是分天下的*吗?
鲁肃的三分之策,是先建议孙权与曹操极长江坚战,战败才退守江东,划地称王。在这个蓝图里,「二分」优先,「三分」为退守之策。
孔明的三分之策,则是只有三分,没有退路。
而且当时刘备是贫无立锥之地,要执行孔明的三分之策,得有过人胆识。
一种战略思想的诞生,必与时代有密切的结合,不见得是一个人、在独立的情境下,所能产生的。同样的构想由不同的人提出,是很常见的事。「分天下」与「效忠汉室」是当时的两种思潮,除了孔明与鲁肃之外,提出三国之论者必定还有其人,但是一样的「三分天下」理论,谁能执行它、谁能看出执行时的困难,这都是要考虑在内的。
鲁肃提出过「类似」三分天下之论(其实周瑜、程昱、贾诩都有这种分天下的认知,都没有孔明完整,所以版权还是归孔明。),但是并没有执行;有赖孔明扶起一无所有的刘备,再推动鲁肃。
,曹操的入侵才*得两家团结起来。但是孙刘的鼎立基础不一样,也因此孕酿了孙刘两家的争夺荆州之战。
贾诩、程昱在赤壁之战前,便已警告曹操应该先巩固荆州,再徐图东进,便是一个由根本上断绝刘备生路的做法。
因此虽有三分之论,实行起来还是危机重重。
危机一:吴国的「竟长江所及」*能与曹操分庭抗礼,划分南北朝;
危机二:荆州被曹操占夺导致刘备失去鼎足条件;
危机三:贾诩和程昱之建言。
是孔明排除万难,重夺荆州;加上两个危机没有实现,才落实了三分。
孔明除了眼光清析之外,更有实行力。孔明的贡献,与其说是「提出隆中对」,不如说是「实际地推行它」。说到孔明就会先提到隆中对,就是因为三分的历史新局之中,他是引导历史的「主要」(不是唯一)人谋因素。
二、于领土拓展上并无辉煌的表现。
鲁肃的鼎立*,奠基于「竟长江所极」以拒曹操,若发展不利,则退而求其次,鼎立江东。
而诸葛亮的鼎立*,则是要先有鼎立,刘备才能生存。
这里就要提到刘备的立足点是如何产生的。
刘备没有土地,如何鼎立?当时孙权表面上被孔明说得答应联合抗曹,其实真正的用意,不是鼎立,而是多一支刘备军,送他们去前线当炮灰的。
刘备有多少军力可以当炮灰?刘备光棍一条带了老弱逃亡,又被曹操追着打,好不容易逃到江陵与关羽会合时,关羽「乘船数百艘使会江陵」,加上赵云带着后主、甘夫人安全上垒,自然不是单骑逃出,而是带兵一起逃出来的。所以孔明对孙权说我们还有万人精甲,倒不是唬烂他,而是全部加一加还有差不多万人的兵员;然后一万多人是友军刘琦的,加起来两万多人。
孔明是以这些军力,说服孙权接受他们加盟的。
周瑜则调出了大约三万多人,一起赴战。
曹操大约只有十五六万之众,官渡之战时他只有十万,等到了魏建国之后也才不过二十万,可以肯定:曹操致书孙权的信上说「今致水军八十万众,方与将军会猎于吴」,根本是扯蛋。曹操这十五六万众之中,有重兵分驻在江陵、襄阳等地,也削弱了赤壁之战实际上场人数。
孙、刘的合力抗曹,是一场苦战,但是也不是绝对性的弱势。
火烧起来之后,曹操大败。然后刘备跟周瑜说:
「我要去打守在江陵的曹仁,他那儿粮多,久了会出事的。小周啊,两千兵借我使使。」
善良的美周郎当然二话不说借了他两千兵,想不到刘备拐了两千个兵之后,直自夷陵渡江南,没多久就把荆南四郡给干掉了。
从此之后,刘备才有了土地,不必再流浪。孙权发现这群炮灰「惦惦吃三碗公」,竟然把赤壁战的战果给独吞了,当时孙权有多么抓狂,是不难体会的。
曹操败北之后,孙权不情不愿地「借」了荆州给刘备,周瑜还干脆分给他一些红利:枝江、艮山两个县(其实包含了六个县)。便是着眼于「两害相权取其轻」,若不给刘备荆州四郡,刘备仍无立锥之地;而将演变成孙、刘为了荆州而火并的局面,让曹操渔翁得利。
换言之:孔明以灵活的手法(这是好听的*,根本是奸诈的手法!)建立了蜀国第一片土地,才有以后的三分之局。
蜀国的疆域,本来就全是孔明的规划才打下来的,何来「蜀国建立后,诸葛亮还有没有再拓展过疆域」之惑?
三、六出祁山于史无据。
先说孔明为何要六出祁山。
后世咸认为孔明出师,乃以攻为守。实因最具统一之相的还是魏。魏国认清无法攻取吴国之后,目标只有蜀。蜀国不出兵而坐待被灭,吴不会出手相助,反而可能趁机分一杯羹。反之,若蜀出兵,并向吴求援,实争取主动,将吴拖下水,以获得更大的空间。
这更大的空间,并不是转弱为强,而是只是让蜀活得更久一点而已。在*上没有「绝对的成功蓝图」,只有「较可行的蓝图」,以及「让国家活更久一点的蓝图」。北伐不能保证蜀国胜利,但可以保证蜀国平安更久一点。孔明的方针向来都是很平稳而且可行的。
最后要说六出祁山是哪六次。
这六次里,四次在陇山以西的甘肃省,两次在关中。
地图形势是这样的:汉中在关中的正南方,中间横着秦岭。从汉中北出秦岭,兵下秦川可以夺取关中(刘邦的起家路线)。从关中西出经武兴,向西北迂回祁山,可以断陇右。从汉中东出,则可以直向宛、洛,或循汉水南下攻襄阳,或迂回武关取长安。
1、228年春,攻占祁山,但以街亭之战的失败告终。
2、228年底,围陈仓之战,这次是仓促出兵。是因为陆逊攻魏,关中空虚,诸葛亮掌握时机出兵,但是魏将郝昭坚守,孔明只好退兵。
──p.s:孔明只带了几千个兵就去打魏的几万兵,居然能全身而退,强吧?
3、229年,武都、阴平之战,终于赢了一次。这两郡的战略位置正好屏蔽汉中、益州,对蜀很有利,而且魏鞭长莫及,孔明夺这两郡的目的是发挥战略作用。
4、230年四月,魏国有点抓狂了,终于发现孔明简直不是人(殆天绶也!),小小的蜀国不可轻视,于是发动攻势,司马懿亲自出动。首阳山之战蜀国又赢了,不过是因为霖雨不止,魏兵先受不了。
5、231年二月,围攻祁山之战,因为蜀国粮运不继,退还汉中。
6、234年,吴蜀联兵伐魏与武功对峙,双方决定耗下去了,天地皆悲的五丈原之恨,也将上演。
诸葛亮只有十万之众,而司马懿有三十万,司马懿以三倍军力,吞不下孔明十万之众,我觉得孔明真是太强了!不要说司马懿怕他,我想很多败给孔明的人都会认为「老天太不公平了,哪有人强到这种程度的」!
千古一相,就是千古只有一个嘛,谁叫司马懿、曹操、周瑜生在那时代?
四、私心重,不能接纳魏延。
诸葛孔明对魏延向来是重用的,但是重用不表示什么都交给他。孔明在初出草庐之时,刘备也重用他,但并没有一下子把大权交给他,而是等孔明入柴桑,在危难之际说服了吴蜀连盟,刘备才真正对他委以大权。
孔明对于人才也是这样的对待,先小试之,再决定他能担多少事。孔明最赏识的姜维,在初投蜀汉时,也没有被委以大权,这难道可以统称为排挤妒贤吗?
五、未能分层负责,太过劳心。
刘备做到了,他找到了孔明。
孔明也做到了,他找到了刘巴管财政,赵云、姜维等人带兵、法正管*,杨仪管后勤。孔明就是分层负责。他的死当然跟操过头有关,但是只认定「孔明事必躬亲」,也太过于简单化了当时的局面。
六、没有为蜀汉栽培出优秀的*人。
很多人都以为孔明没有培养*人,因此他一死,蜀国就完了。
事实上孔明培养出来的人非常多,姜维、董允、费祎、蒋琬等等,都是英才,他们各有一能,而且孔明还能压制他们本性上的缺点,发挥他们性格上的优点。
孔明会用人的具体证据是:不要忘了,蜀国是在孔明死后「三十年」才亡的。况且这是乱世。
这三十年中,司马懿父子正在旺,吴国也和魏国拟定了瓜分蜀国的计策,而刘禅正在和黄皓用力地败家,硬是败了三十年才败完,你说孔明的布局不还强吗?
孔明治国二十七年,他死后,所安排的布局能再维持超过他治国时间的一倍,维持到这种地步,还不够犀利?要说他没有训练人才,未免是求全之毁。
要说「没有训练出和他一样的人才」,那就真的莫法度了,像孔明这种智慧高到可以把刘备由「无立锥之地」拉拔到建立蜀国,而且对手还是超强的曹操,这种人才不是训练得出来的,多少要靠天才,而且「天才」的成份占了百分之九十以上,后天读书求学的努力占了十分而已。(看孔明读书时不求甚解的那副屌样,就知道他不是死读书的)
自古以来所有的主子对这种治国天才都哈得要死,不是孔明不训练,是训练不出来!他如果训练得出来,那他就真的是神了!
七、不知道他有哪些*和措施。
陈寿评语孔明的一生成就是「抚百姓、示仪轨、约官职、从权制、开诚心」,是一个总结性的评语,当然只能说其大要,如果看完了三国志,自然就知道陈寿在讲什么东西。
不过看陈寿写三国志写得那么简略,就可以知道他是话不多的人,也才会气得裴松之非写个注不可,不然真的会让人以为「不着边际」。(陈寿老爷,您以为大家都跟您一样烂熟三国史?您不讲清楚,很多人看不懂的!)
孔明的「抚百姓、示仪轨、约官职、从权制、开诚心」,事事有由,只是他没有替这些经济制度取个名称,(如青苗法、均输什么的)孔明「治实不治名」,他只有推行,而不取名称。
孔明为蜀国规划的具体的事件有:
制度上:登记荆州户籍、建「蜀科」(这是临时条款性质的东东)。
经济上:收伏了南夷以后,征收南中出产的金、银、丹漆、耕牛、战马。在他的治理下,蜀国出现了「田畴僻、仓廪实、器械利、蓄积饶」的局面。并且宣导织锦事业,外销吴魏,连塞北都有蜀锦。(听说质料不怎么好,管它的,能赚外汇就好了啦!)重用刘巴的金融*,几个月之间就马上府库充实。(见三国志卷三十九「董刘马陈董吕传第九」的裴注「零陵先贤传」)。
军事上:除了他发明的武器之外,孔明也制作保券为刘备作保,向晁(兆部改成黾部,又是一个打不出来的字)氏大族借庞大军资。
孔明东捡西拼,才凑到十万军人。这看起来是小数目,可是当时天下十几个州,蜀国只有一个益州(魏有──司隶、予、冀、衮、徐、青、荆、杨、雍、凉、并、幽;吴有──杨、荆、交、广),还拼得出这么多军人,而且这些军人连年操,居然没有人喊要孔明下台,国内井然,做到这种程度,还说「将略非其所长」,这样还不够长,司马懿父子真得再撞死一遍了。
户口上:章武元年的二十万户,人口九十万人;到了蜀国灭亡的那一年增加到二十八万户,人口也增至九十四万人。连年打仗还有办法养人,你说孔明强不强?
因此,所谓「抚百姓、示仪轨、约官职、从权制、开诚心」,就是指他安定了不安的民心(抚百姓)、公布应遵守的法律(示仪轨)、制定明确的*权责(约官职)、能灵活运用制度(从权制),令天下相信国家对百姓的照顾能力(开诚心)。
这样整齐的治理之下,产生的具体影响就是田地被开垦了(田畴僻)、有足够供给全国的粮食(仓廪实)、有完善的冶铸制度,不管是民间耕具或是军方武器的供应维修都没问题(器械利)、除了吃饱穿暖之外,还能有积蓄(蓄积饶)。
这样还不够具体吗?
自古以来,能划擘宏规的臣子很多,能让主子垂拱而治的臣子也有,但他们的主子不是正统继承人,就是当时的军事强人,他们先天已立足有利的处境。相较之下,孔明身处乱世的弱局,还能在风雨飘摇中维持理想,并且让这个理想存在了近六十年,这五六十年之间,他都是无中生有,智破难关,其中血泪辛酸,格外动人,也使得研究三国的人,越研究得深入,越会被孔明感动。
八、虽然是个人材,却还不够资格称作千古一相。
诸葛亮之所以卓立于衮衮诸公,便是在于他除了绝佳的头脑之外,更有不凡的人格修养。
诸葛孔明的贡献,大体上可分为五点:
1、和吴:223年刘备死后,孔明第一件事就是令邓芝使吴,劝孙权绝魏。229年,孙权称帝,也是孔明力排众议,派陈震向吴国道贺,并订立了吴蜀中分天下的条约。致力两国和平上,孔明的努力未曾中断,孔明北伐之时,不但没有东顾之忧,还取得了吴国北边的呼应。
2、和夷:最有名的就是七擒孟获,安定后方。孔明对南蛮的统治,非常艰苦,并不是众人所想象的:七擒孟获之后便天下太平了。但是在孔明派人管理之下,不致于对蜀汉造成毁灭性的伤害,这已万分不易了。
3、明法:刘备得到益州之后,驻兵汉中,孔明坐镇成都。治国之责全部在孔明身上。孔明选用贤吏、以严法治国,孔明的「用重典」,乃是针对汉末**,豪强乱法横暴的局面而实行的,以整顿吏治,压制豪门,革新*。他的成果是「科教严明,赏罚必信」,「吏不容奸,人怀自厉」,「刑政虽峻而无怨者」,这就是具体的反映。
4、治军:诸葛亮的作战能力和战略能力并不相并,但是也已堪称优秀。
具体的事实则为:
a、蜀军的作战是以弱抗强,蜀国的人力就是那么多而已,孔明驱使少量之众,在秦岭来去自如,兵力多的司马懿一方反而是采取守势,足见孔明用兵的灵活与智慧。
b、孔明所创造的连弩元戎、木牛流马,以及制造峰利的钢刀,都在实质上加强了蜀军的战力。
5、正身:虽然这似乎对*上「没什么用」,但是有了人格上的要求,正是孔明卓立于衮衮诸公的主要因素。在日本的教科书里,孔明并不是被列在历史课里的人物,而是「正身」课程的主角,这一点可谓日人研究三国确实有心得的表现。
孔明的人格比他的治迹更值得向往与悠思,且不论他的虚心纳谏,这点或许会有争议,(其实并不是完全不保留地全盘接受别人的意见才有资格称作「虚心纳谏」,更高段的是能看透什么谏应接受,什么谏不能接受。)至少有一点是确定的:孔明不蓄财。
一直到死,孔明都保持着「不使内有余帛,外有赢财」的清白,而更难得的是:他的风化影响了朝廷,使得蜀国吏治的操守均高人一等。
一个丞相能以身作则,风化全国,这是从来没有过的局面。中国官居然不污,光是这一点就已经让其它诸公无法望其项背了。
至于「管萧之亚匹」,这句评语向来被视为抬举了管仲和萧何。管仲的主子是天下霸主齐桓公,国势当时本已是最强,而齐国之富冠于春秋,再说他也没能让齐桓公一统春秋。而萧何最厉害的是在刘邦出兵时管后勤,能做到补给从不中断,是刘邦最后取得大胜的原因。这一点,孔明任用的杨仪就可以做到,蜀书杨仪传中说:「亮数出军,仪常规划分部,筹度粮谷,不稽思虑,斯须便了。军戎节度,取办于仪。」
杨仪是个讨人厌的人,换作在别人手底下,干不到三天绝对被砍,更不要说发挥才能。但是孔明能看出他的天份,加以运用,这是卓越的知人之明。萧何的能力,孔明没有,可是他能重用有这种能力的人为他做事,不是所谓的「将将之才」吗?
在孔明死后一百多年,桓温征成汉时,见到孔明时代的小吏,年已百余岁,桓温问道:「诸葛丞相今与谁比?」言下之意,是自己似乎可以跟孔明比美。这位已是人瑞的小吏答道:「葛公在时,亦不觉异;自葛公殁后,不见其比。」
──诸葛丞相活着时,不觉得他有什么跟别人不一样的地方;等到诸葛丞相死后,到现在没看过谁比得上他。
这句平实的话,在下认为是对诸葛亮最佳的阐释。
由这句话中,可以看出诸葛亮的为人平实,不会说惊天动地的话,也不会做耸人听闻的事,但是却事事合理,等到他死了之后,曾在他治下的人民才发现别人的治理这里不对,那里不对,原来诸葛亮是那么地会治国。所谓的「帝力于我何有哉」,岂不正是诸葛亮的风化所及吗?
这些综合总分,在史上是没有人可以超越的,因此称之为千古一相,并不为过。
九、独揽大权。
这与太过劳心之条一样,不另作说明。
十、没有投奔曹操,眛于时势。
这是一种势利的「西瓜偎大边」思想,曹操有其理想及英明,这是不必否认的。但是曹操作风上确实也有着难以控制的恶性,令人不能放心。
曹操爱人才是出名的,但是他杀人才也是最用力的;此外,曹操不能用智谋比他高的人,郭嘉、荀彧虽是一时智士,但他们能被重用,主要是因为他们的计划与曹操本来的想法就相合;当荀彧对曹操的加封出现反对态度时,就算曾经是相得的主从,曹操也毫不留情地疏远荀彧,甚至暗示他自尽。而后来投于曹操的贾诩,以及*出仕的司马懿都看准了曹操性格上的「不能用人」,因此两人在曹操面前几乎是不提意见,司马懿屈己以为文学掾,贾诩则发言前必先揣摩曹操的心意。
以司马懿、贾诩之例,我们很难想象诸葛亮能在曹操阵营中有任何发挥。
再说,献帝初平四年,(公元193年),因为徐州牧陶谦的部将杀了曹操之父,曹操两度大屠徐州。当时诸葛亮年方十二,住在徐州,他亲眼见到曹操军的暴行,印象深刻,对曹操是绝对不可能有好感的。终其一生,孔明对曹操没有一句正面评价,更可以认定他对曹操的深恶痛绝。
此外,政客只找对自己有利的处境,而不顾*理想的实现,如贾诩。
而*家则否。*家以理想的实现为从政的主要目的,个人荣辱与得失在其次。
曹操阵营中也有*家,如荀彧,其理想在于敉平汉朝诸乱,以拥护汉室正统,重整社会制序。但这与曹操的目的相违,曹操自然也希望能敉平乱象而奠立国基,不过他并不希望重振汉室,而希望自己成为开国之君,或至少是全国最有权力的人。以荀彧的地位,苟和取容、悦媚曹操,并非难事。但是荀彧选择表明立场而死。这就是*家的基本良心。
孔明对曹操本已痛恶,在执行淑世理念之时,他的选择也会格外慎重,刘备的作风是较接近孔明理想的,因此孔明宁取弱刘,而不附强曹,这是其*家风范的展现。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1-05 05:11
一、三分天下之策并非孔明创见。
在三国时代,提出分地而治的观念者,不只孔明一人。鲁肃的榻上对,也是其中代表。但是,鲁肃所提出的对策,与孔明所提出隆中对,在层次及诉求上都是完全不一样的。正如当时公孙瓒也很天才地固守本城,堆积存粮财宝,打算闭关闭到天下底定为止,这也算是分天下的*吗?
鲁肃的三分之策,是先建议孙权与曹操极长江坚战,战败才退守江东,划地称王。在这个蓝图里,「二分」优先,「三分」为退守之策。
孔明的三分之策,则是只有三分,没有退路。
而且当时刘备是贫无立锥之地,要执行孔明的三分之策,得有过人胆识。
一种战略思想的诞生,必与时代有密切的结合,不见得是一个人、在独立的情境下,所能产生的。同样的构想由不同的人提出,是很常见的事。「分天下」与「效忠汉室」是当时的两种思潮,除了孔明与鲁肃之外,提出三国之论者必定还有其人,但是一样的「三分天下」理论,谁能执行它、谁能看出执行时的困难,这都是要考虑在内的。
鲁肃提出过「类似」三分天下之论(其实周瑜、程昱、贾诩都有这种分天下的认知,都没有孔明完整,所以版权还是归孔明。),但是并没有执行;有赖孔明扶起一无所有的刘备,再推动鲁肃。
,曹操的入侵才*得两家团结起来。但是孙刘的鼎立基础不一样,也因此孕酿了孙刘两家的争夺荆州之战。
贾诩、程昱在赤壁之战前,便已警告曹操应该先巩固荆州,再徐图东进,便是一个由根本上断绝刘备生路的做法。
因此虽有三分之论,实行起来还是危机重重。
危机一:吴国的「竟长江所及」*能与曹操分庭抗礼,划分南北朝;
危机二:荆州被曹操占夺导致刘备失去鼎足条件;
危机三:贾诩和程昱之建言。
是孔明排除万难,重夺荆州;加上两个危机没有实现,才落实了三分。
孔明除了眼光清析之外,更有实行力。孔明的贡献,与其说是「提出隆中对」,不如说是「实际地推行它」。说到孔明就会先提到隆中对,就是因为三分的历史新局之中,他是引导历史的「主要」(不是唯一)人谋因素。
二、于领土拓展上并无辉煌的表现。
鲁肃的鼎立*,奠基于「竟长江所极」以拒曹操,若发展不利,则退而求其次,鼎立江东。
而诸葛亮的鼎立*,则是要先有鼎立,刘备才能生存。
这里就要提到刘备的立足点是如何产生的。
刘备没有土地,如何鼎立?当时孙权表面上被孔明说得答应联合抗曹,其实真正的用意,不是鼎立,而是多一支刘备军,送他们去前线当炮灰的。
刘备有多少军力可以当炮灰?刘备光棍一条带了老弱逃亡,又被曹操追着打,好不容易逃到江陵与关羽会合时,关羽「乘船数百艘使会江陵」,加上赵云带着后主、甘夫人安全上垒,自然不是单骑逃出,而是带兵一起逃出来的。所以孔明对孙权说我们还有万人精甲,倒不是唬烂他,而是全部加一加还有差不多万人的兵员;然后一万多人是友军刘琦的,加起来两万多人。
孔明是以这些军力,说服孙权接受他们加盟的。
周瑜则调出了大约三万多人,一起赴战。
曹操大约只有十五六万之众,官渡之战时他只有十万,等到了魏建国之后也才不过二十万,可以肯定:曹操致书孙权的信上说「今致水军八十万众,方与将军会猎于吴」,根本是扯蛋。曹操这十五六万众之中,有重兵分驻在江陵、襄阳等地,也削弱了赤壁之战实际上场人数。
孙、刘的合力抗曹,是一场苦战,但是也不是绝对性的弱势。
火烧起来之后,曹操大败。然后刘备跟周瑜说:
「我要去打守在江陵的曹仁,他那儿粮多,久了会出事的。小周啊,两千兵借我使使。」
善良的美周郎当然二话不说借了他两千兵,想不到刘备拐了两千个兵之后,直自夷陵渡江南,没多久就把荆南四郡给干掉了。
从此之后,刘备才有了土地,不必再流浪。孙权发现这群炮灰「惦惦吃三碗公」,竟然把赤壁战的战果给独吞了,当时孙权有多么抓狂,是不难体会的。
曹操败北之后,孙权不情不愿地「借」了荆州给刘备,周瑜还干脆分给他一些红利:枝江、艮山两个县(其实包含了六个县)。便是着眼于「两害相权取其轻」,若不给刘备荆州四郡,刘备仍无立锥之地;而将演变成孙、刘为了荆州而火并的局面,让曹操渔翁得利。
换言之:孔明以灵活的手法(这是好听的*,根本是奸诈的手法!)建立了蜀国第一片土地,才有以后的三分之局。
蜀国的疆域,本来就全是孔明的规划才打下来的,何来「蜀国建立后,诸葛亮还有没有再拓展过疆域」之惑?
三、六出祁山于史无据。
先说孔明为何要六出祁山。
后世咸认为孔明出师,乃以攻为守。实因最具统一之相的还是魏。魏国认清无法攻取吴国之后,目标只有蜀。蜀国不出兵而坐待被灭,吴不会出手相助,反而可能趁机分一杯羹。反之,若蜀出兵,并向吴求援,实争取主动,将吴拖下水,以获得更大的空间。
这更大的空间,并不是转弱为强,而是只是让蜀活得更久一点而已。在*上没有「绝对的成功蓝图」,只有「较可行的蓝图」,以及「让国家活更久一点的蓝图」。北伐不能保证蜀国胜利,但可以保证蜀国平安更久一点。孔明的方针向来都是很平稳而且可行的。
最后要说六出祁山是哪六次。
这六次里,四次在陇山以西的甘肃省,两次在关中。
地图形势是这样的:汉中在关中的正南方,中间横着秦岭。从汉中北出秦岭,兵下秦川可以夺取关中(刘邦的起家路线)。从关中西出经武兴,向西北迂回祁山,可以断陇右。从汉中东出,则可以直向宛、洛,或循汉水南下攻襄阳,或迂回武关取长安。
1、228年春,攻占祁山,但以街亭之战的失败告终。
2、228年底,围陈仓之战,这次是仓促出兵。是因为陆逊攻魏,关中空虚,诸葛亮掌握时机出兵,但是魏将郝昭坚守,孔明只好退兵。
──p.s:孔明只带了几千个兵就去打魏的几万兵,居然能全身而退,强吧?
3、229年,武都、阴平之战,终于赢了一次。这两郡的战略位置正好屏蔽汉中、益州,对蜀很有利,而且魏鞭长莫及,孔明夺这两郡的目的是发挥战略作用。
4、230年四月,魏国有点抓狂了,终于发现孔明简直不是人(殆天绶也!),小小的蜀国不可轻视,于是发动攻势,司马懿亲自出动。首阳山之战蜀国又赢了,不过是因为霖雨不止,魏兵先受不了。
5、231年二月,围攻祁山之战,因为蜀国粮运不继,退还汉中。
6、234年,吴蜀联兵伐魏与武功对峙,双方决定耗下去了,天地皆悲的五丈原之恨,也将上演。
诸葛亮只有十万之众,而司马懿有三十万,司马懿以三倍军力,吞不下孔明十万之众,我觉得孔明真是太强了!不要说司马懿怕他,我想很多败给孔明的人都会认为「老天太不公平了,哪有人强到这种程度的」!
千古一相,就是千古只有一个嘛,谁叫司马懿、曹操、周瑜生在那时代?
四、私心重,不能接纳魏延。
诸葛孔明对魏延向来是重用的,但是重用不表示什么都交给他。孔明在初出草庐之时,刘备也重用他,但并没有一下子把大权交给他,而是等孔明入柴桑,在危难之际说服了吴蜀连盟,刘备才真正对他委以大权。
孔明对于人才也是这样的对待,先小试之,再决定他能担多少事。孔明最赏识的姜维,在初投蜀汉时,也没有被委以大权,这难道可以统称为排挤妒贤吗?
五、未能分层负责,太过劳心。
刘备做到了,他找到了孔明。
孔明也做到了,他找到了刘巴管财政,赵云、姜维等人带兵、法正管*,杨仪管后勤。孔明就是分层负责。他的死当然跟操过头有关,但是只认定「孔明事必躬亲」,也太过于简单化了当时的局面。
六、没有为蜀汉栽培出优秀的*人。
很多人都以为孔明没有培养*人,因此他一死,蜀国就完了。
事实上孔明培养出来的人非常多,姜维、董允、费祎、蒋琬等等,都是英才,他们各有一能,而且孔明还能压制他们本性上的缺点,发挥他们性格上的优点。
孔明会用人的具体证据是:不要忘了,蜀国是在孔明死后「三十年」才亡的。况且这是乱世。
这三十年中,司马懿父子正在旺,吴国也和魏国拟定了瓜分蜀国的计策,而刘禅正在和黄皓用力地败家,硬是败了三十年才败完,你说孔明的布局不还强吗?
孔明治国二十七年,他死后,所安排的布局能再维持超过他治国时间的一倍,维持到这种地步,还不够犀利?要说他没有训练人才,未免是求全之毁。
要说「没有训练出和他一样的人才」,那就真的莫法度了,像孔明这种智慧高到可以把刘备由「无立锥之地」拉拔到建立蜀国,而且对手还是超强的曹操,这种人才不是训练得出来的,多少要靠天才,而且「天才」的成份占了百分之九十以上,后天读书求学的努力占了十分而已。(看孔明读书时不求甚解的那副屌样,就知道他不是死读书的)
自古以来所有的主子对这种治国天才都哈得要死,不是孔明不训练,是训练不出来!他如果训练得出来,那他就真的是神了!
七、不知道他有哪些*和措施。
陈寿评语孔明的一生成就是「抚百姓、示仪轨、约官职、从权制、开诚心」,是一个总结性的评语,当然只能说其大要,如果看完了三国志,自然就知道陈寿在讲什么东西。
不过看陈寿写三国志写得那么简略,就可以知道他是话不多的人,也才会气得裴松之非写个注不可,不然真的会让人以为「不着边际」。(陈寿老爷,您以为大家都跟您一样烂熟三国史?您不讲清楚,很多人看不懂的!)
孔明的「抚百姓、示仪轨、约官职、从权制、开诚心」,事事有由,只是他没有替这些经济制度取个名称,(如青苗法、均输什么的)孔明「治实不治名」,他只有推行,而不取名称。
孔明为蜀国规划的具体的事件有:
制度上:登记荆州户籍、建「蜀科」(这是临时条款性质的东东)。
经济上:收伏了南夷以后,征收南中出产的金、银、丹漆、耕牛、战马。在他的治理下,蜀国出现了「田畴僻、仓廪实、器械利、蓄积饶」的局面。并且宣导织锦事业,外销吴魏,连塞北都有蜀锦。(听说质料不怎么好,管它的,能赚外汇就好了啦!)重用刘巴的金融*,几个月之间就马上府库充实。(见三国志卷三十九「董刘马陈董吕传第九」的裴注「零陵先贤传」)。
军事上:除了他发明的武器之外,孔明也制作保券为刘备作保,向晁(兆部改成黾部,又是一个打不出来的字)氏大族借庞大军资。
孔明东捡西拼,才凑到十万军人。这看起来是小数目,可是当时天下十几个州,蜀国只有一个益州(魏有──司隶、予、冀、衮、徐、青、荆、杨、雍、凉、并、幽;吴有──杨、荆、交、广),还拼得出这么多军人,而且这些军人连年操,居然没有人喊要孔明下台,国内井然,做到这种程度,还说「将略非其所长」,这样还不够长,司马懿父子真得再撞死一遍了。
户口上:章武元年的二十万户,人口九十万人;到了蜀国灭亡的那一年增加到二十八万户,人口也增至九十四万人。连年打仗还有办法养人,你说孔明强不强?
因此,所谓「抚百姓、示仪轨、约官职、从权制、开诚心」,就是指他安定了不安的民心(抚百姓)、公布应遵守的法律(示仪轨)、制定明确的*权责(约官职)、能灵活运用制度(从权制),令天下相信国家对百姓的照顾能力(开诚心)。
这样整齐的治理之下,产生的具体影响就是田地被开垦了(田畴僻)、有足够供给全国的粮食(仓廪实)、有完善的冶铸制度,不管是民间耕具或是军方武器的供应维修都没问题(器械利)、除了吃饱穿暖之外,还能有积蓄(蓄积饶)。
这样还不够具体吗?
自古以来,能划擘宏规的臣子很多,能让主子垂拱而治的臣子也有,但他们的主子不是正统继承人,就是当时的军事强人,他们先天已立足有利的处境。相较之下,孔明身处乱世的弱局,还能在风雨飘摇中维持理想,并且让这个理想存在了近六十年,这五六十年之间,他都是无中生有,智破难关,其中血泪辛酸,格外动人,也使得研究三国的人,越研究得深入,越会被孔明感动。
八、虽然是个人材,却还不够资格称作千古一相。
诸葛亮之所以卓立于衮衮诸公,便是在于他除了绝佳的头脑之外,更有不凡的人格修养。
诸葛孔明的贡献,大体上可分为五点:
1、和吴:223年刘备死后,孔明第一件事就是令邓芝使吴,劝孙权绝魏。229年,孙权称帝,也是孔明力排众议,派陈震向吴国道贺,并订立了吴蜀中分天下的条约。致力两国和平上,孔明的努力未曾中断,孔明北伐之时,不但没有东顾之忧,还取得了吴国北边的呼应。
2、和夷:最有名的就是七擒孟获,安定后方。孔明对南蛮的统治,非常艰苦,并不是众人所想象的:七擒孟获之后便天下太平了。但是在孔明派人管理之下,不致于对蜀汉造成毁灭性的伤害,这已万分不易了。
3、明法:刘备得到益州之后,驻兵汉中,孔明坐镇成都。治国之责全部在孔明身上。孔明选用贤吏、以严法治国,孔明的「用重典」,乃是针对汉末**,豪强乱法横暴的局面而实行的,以整顿吏治,压制豪门,革新*。他的成果是「科教严明,赏罚必信」,「吏不容奸,人怀自厉」,「刑政虽峻而无怨者」,这就是具体的反映。
4、治军:诸葛亮的作战能力和战略能力并不相并,但是也已堪称优秀。
具体的事实则为:
a、蜀军的作战是以弱抗强,蜀国的人力就是那么多而已,孔明驱使少量之众,在秦岭来去自如,兵力多的司马懿一方反而是采取守势,足见孔明用兵的灵活与智慧。
b、孔明所创造的连弩元戎、木牛流马,以及制造峰利的钢刀,都在实质上加强了蜀军的战力。
5、正身:虽然这似乎对*上「没什么用」,但是有了人格上的要求,正是孔明卓立于衮衮诸公的主要因素。在日本的教科书里,孔明并不是被列在历史课里的人物,而是「正身」课程的主角,这一点可谓日人研究三国确实有心得的表现。
孔明的人格比他的治迹更值得向往与悠思,且不论他的虚心纳谏,这点或许会有争议,(其实并不是完全不保留地全盘接受别人的意见才有资格称作「虚心纳谏」,更高段的是能看透什么谏应接受,什么谏不能接受。)至少有一点是确定的:孔明不蓄财。
一直到死,孔明都保持着「不使内有余帛,外有赢财」的清白,而更难得的是:他的风化影响了朝廷,使得蜀国吏治的操守均高人一等。
一个丞相能以身作则,风化全国,这是从来没有过的局面。中国官居然不污,光是这一点就已经让其它诸公无法望其项背了。
至于「管萧之亚匹」,这句评语向来被视为抬举了管仲和萧何。管仲的主子是天下霸主齐桓公,国势当时本已是最强,而齐国之富冠于春秋,再说他也没能让齐桓公一统春秋。而萧何最厉害的是在刘邦出兵时管后勤,能做到补给从不中断,是刘邦最后取得大胜的原因。这一点,孔明任用的杨仪就可以做到,蜀书杨仪传中说:「亮数出军,仪常规划分部,筹度粮谷,不稽思虑,斯须便了。军戎节度,取办于仪。」
杨仪是个讨人厌的人,换作在别人手底下,干不到三天绝对被砍,更不要说发挥才能。但是孔明能看出他的天份,加以运用,这是卓越的知人之明。萧何的能力,孔明没有,可是他能重用有这种能力的人为他做事,不是所谓的「将将之才」吗?
在孔明死后一百多年,桓温征成汉时,见到孔明时代的小吏,年已百余岁,桓温问道:「诸葛丞相今与谁比?」言下之意,是自己似乎可以跟孔明比美。这位已是人瑞的小吏答道:「葛公在时,亦不觉异;自葛公殁后,不见其比。」
──诸葛丞相活着时,不觉得他有什么跟别人不一样的地方;等到诸葛丞相死后,到现在没看过谁比得上他。
这句平实的话,在下认为是对诸葛亮最佳的阐释。
由这句话中,可以看出诸葛亮的为人平实,不会说惊天动地的话,也不会做耸人听闻的事,但是却事事合理,等到他死了之后,曾在他治下的人民才发现别人的治理这里不对,那里不对,原来诸葛亮是那么地会治国。所谓的「帝力于我何有哉」,岂不正是诸葛亮的风化所及吗?
这些综合总分,在史上是没有人可以超越的,因此称之为千古一相,并不为过。
九、独揽大权。
这与太过劳心之条一样,不另作说明。
十、没有投奔曹操,眛于时势。
这是一种势利的「西瓜偎大边」思想,曹操有其理想及英明,这是不必否认的。但是曹操作风上确实也有着难以控制的恶性,令人不能放心。
曹操爱人才是出名的,但是他杀人才也是最用力的;此外,曹操不能用智谋比他高的人,郭嘉、荀彧虽是一时智士,但他们能被重用,主要是因为他们的计划与曹操本来的想法就相合;当荀彧对曹操的加封出现反对态度时,就算曾经是相得的主从,曹操也毫不留情地疏远荀彧,甚至暗示他自尽。而后来投于曹操的贾诩,以及*出仕的司马懿都看准了曹操性格上的「不能用人」,因此两人在曹操面前几乎是不提意见,司马懿屈己以为文学掾,贾诩则发言前必先揣摩曹操的心意。
以司马懿、贾诩之例,我们很难想象诸葛亮能在曹操阵营中有任何发挥。
再说,献帝初平四年,(公元193年),因为徐州牧陶谦的部将杀了曹操之父,曹操两度大屠徐州。当时诸葛亮年方十二,住在徐州,他亲眼见到曹操军的暴行,印象深刻,对曹操是绝对不可能有好感的。终其一生,孔明对曹操没有一句正面评价,更可以认定他对曹操的深恶痛绝。
此外,政客只找对自己有利的处境,而不顾*理想的实现,如贾诩。
而*家则否。*家以理想的实现为从政的主要目的,个人荣辱与得失在其次。
曹操阵营中也有*家,如荀彧,其理想在于敉平汉朝诸乱,以拥护汉室正统,重整社会制序。但这与曹操的目的相违,曹操自然也希望能敉平乱象而奠立国基,不过他并不希望重振汉室,而希望自己成为开国之君,或至少是全国最有权力的人。以荀彧的地位,苟和取容、悦媚曹操,并非难事。但是荀彧选择表明立场而死。这就是*家的基本良心。
孔明对曹操本已痛恶,在执行淑世理念之时,他的选择也会格外慎重,刘备的作风是较接近孔明理想的,因此孔明宁取弱刘,而不附强曹,这是其*家风范的展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