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计学中、成本与费用的定义是什么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4-25 07:44
我来回答
共3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1-07 10:07
一、费用的概念及特征
(一)广义的费用概念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对费用要素的定义是:“费用是指会计期间内经济利益的减少,其表现形式为资产减少或负债增加而引起的所有者权益减少,但不包括向所有者进行分配等经济活动引起的所有者权益减少”,“费用的定义包括了损失,也包括那些在企业日常活动中发生的费用”,因而是一个广义的费用概念。
(二)狭义的费用概念(1)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FASB)在其第6 号概念公告中,将费用定义为:“某一主体在其持续的、主要或核心业务中,因交付或生产了货品,提供了劳务,或进行了其他活动,而付出的或其他耗用的资产,或因而承担的负债(或两者兼而有之)”;(2)我国企业会计制度将费用定义为:“指企业为销售商品、提供劳务等日常活动所发生的经济利益的流出”。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FASB)和我国会计制度规定的费用仅指日常活动或主要业务发生的耗费。因而属于狭义的费用概念。由于费用是与收入相对应的概念,因此收入概念与费用概念必须一致,即如果收入是广义的概念,则费用也应该是广义的概念;如果收入是狭义的概念,则费用也应该是狭义的概念,这是配比原则的基本要求。但笔者认为,采用广义的收入和费用概念,似有不妥。这是由于利得和损失是企业管理当局不能控制的边缘性、偶发性损益,提供包括利得和损失在内的收入与费用指标,不能说明管理当局的“经管责任”,也不利于管理人员加强对内部责任单位(或人员)的绩效考评。因此,收入和费用应使用狭义的概念为妥。正因为如此,笔者认为:费用是为了取得收入而发生的资源耗费。
(三)费用的特征(1)费用最终会减少企业的资源。这种减少具体表现为企业资产的减少或资源的耗费,从这个意义上讲,费用本质上是企业的一种资源流出,可以理解为流出概念。流出资源的具体形式可能是现金,也可能是其它非现金资产,还可能是提供劳务等。伴随资源的流出产生的结果有两种:一种是在企业资源流出的同时有另一种资源流入(现金或债权等资产)并且流入资源的价值总是大于流出资源的价值(产生毛利);另一种是纯流出,即只有资源流出,而没有资源流入,或流出与流入的因果关系难以确定。(2)费用最终会减少企业的所有者权益。通常,企业的资金流入(收入)会增加企业的所有者权益,相反资金流出会减少企业的所有者权益,即形成企业的费用。根据会计恒等式资产= 负债+ 所有者权益,当企业的资源流出(资产减少)时,如果负债不变,必然会导致企业的所有者权益减少;或资产不变而负债增加时,也将会导致企业的所有者权益减少,这是企业发生费用的两种基本形式。但是,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有的资产减少是不应归入费用的,如偿债性资产减少,股利分配导致的资产减少等。(3)费用的发生是企业的主动行为。尽管费用的发生会减少企业的所有者权益,但它所取得的收入必须或者是发生的耗费,是决定收入的关键因素,没有耗费,就没有所得,因此为取得收入而发生的耗费行为,是企业日常活动的基点,是企业积极主动和预期的经营行为,这也是费用和损失的根本区别。虽然损失和费用都是与企业计算净收益相关的,都是当期收入的减去项目。但从理论上讲,收益的计算只能包括费用和收入的配比。损失是企业边缘性或偶发性的资源减少,它只是一种对收益的纯扣减而不属于企业所付出的努力。
根据上述分析,笔者认为,按照费用与收入的关系,可将费用分为直接费用和间接费用。直接费用是指与收入直接相关的耗费,它是为取得收入而必须付出的代价,其价值从实现的收入中直接得到补偿。如,商品销售成本,主营业务税金及附加,部分其他业务支出(因为其他业务支出包含直接费用和间接费用两部分内容,笔者建议,其他业务支出也应该区分为直接费用— —其他业务成本,间接费用—— 其他业务费用两部分,以便于揭示附营业务效益的信息)。间接费用是指与收入没有直接关系的耗费,它不是为取得收入而必须发生的耗费,发生了耗费并不一定会产生收入,但它确实是为取得收入而应该发生的耗费,如广告费、职工培训费等。
间接费用是企业的一种纯耗费,根据重要性原则和成本效益原则的要求,间接费用只能从发生当期的收入中抵减而获得价值补偿。间接费用包括管理费用,营业费用和财务费用等。
二、成本的概念及特征
(一)广义的成本概念(1)美国会计学会(AAA)所属的成本概念与标准委员会于1951 年在所发布的“成本概念与标准委员会报告”中,对成本的定义为:“成本是指为达到特定的目的而发生或应发生的价值牺牲,它可用货币单位加以衡量。”(2)美国会计师协会(AICPA)于1957 年在所发布的第4 号会计名词公报中,对成本的定义为:“成本系指为获取财货或劳务而支付的现金
或转移的其他资产,发行股票,提供劳务或发生负债而以货币衡量的数额。成本可以分为未耗成本(Unexpired cost)和已耗成本(Expired cost)两部分,未耗成本可由未来的收入负担,例如存货、预付费用、厂房、投资、递延费用等,已耗成本不能由未来收入负担,故应列为当期收入的减项或借记保留盈余,如出售产品或其他资产的成本及当期费用等。”(3)美国著名会计学家埃尔登·享德里克森在《会计理论》一书中,对成本的定义为:“成本就是为了取得某一财产或某种服务而付出的现金或其它等支出。”
(二)狭义的成本概念我国财政部制定的《企业会计制度》对成本所下的定义为:“成本是指企业为生产产品,提供劳务而发生的各种耗费。”广义的成本观指的是企业为获得一项资产或一项劳务而付出的代价,而狭义的成本观仅指生产产品或提供劳务而付出的代价。不管是哪种成本观,企业发生成本的目的,或是为获取一项资产,或是为获得一项服务,为了达到这一目的,企业必将发生资源的耗费(或牺牲,或付出)。因此,为了明确成本的内涵,梳理成本的外延,消除成本概念在各学科之间的矛盾,真正反映成本概念的本质特征,广义的成本概念更符合这一理念。所以笔者认为,成本是为了获得一项资产或某种服务而付出的代价。
(三)成本的特征( 1)成本是资源转化的量度。在商品经济社会里,企业要获得一项资源,必然要以牺牲另一资源为代价,这是价值规律的基本要求。那么,所获得的资源的入账价格是多少,现行制度(或准则)是以成本为计量基础的,即企业为取得这一资源付出了多少代价(成本)就是获得资源的入账价格(历史成本)。成本没有独立的存在形式,它必须依附于特定的资产或劳务而存在,离开了特定的资产或劳务而谈成本是没有意义的。成本只用来说明企业为获得一项资产或一项劳务而付出了多少代价,因此成本是资源转化的量度。这也正好说明了为什么会计要素中没有成本要素的原因。(2)成本不会减少所有者权益。由于成本是企业资源转化的量度,因此企业发生成本,并没有发生资源的纯耗费,而是资源从一种形态转变成了另外一种形态,企业的总资源未发生变化,因而不会减少所有者权益。这是成本与费用的根本区别,也是“代价”和“ 耗费”的差异之所在。
(四)成本的本质及分类(1)成本的本质。成本的本质是企业为了达到特定目的而付出的代价。其代价的内涵是什么,马克思曾对产品成本的经济内涵进行过剖析,指出:按照资本主义方式生产的每一件商品w的价值,用公式表示是w=c+v+m。如果从这个产品价值中减去剩余价值m,那么在商品中剩下的只是一个在生产要素上耗费的资本价值c+v 的等价物或补偿价值。c+v 就是产品生产过程中的资本耗费称为成本。因此,成本的实质是生产经营过程中所耗费的生产资料的转移价值和活劳动耗费为劳动者自己创造价值的货币表现。尽管马克思这里所指的成本仅指狭义的产品成本,但我们仍然能够从马克思所剖析的产品成本实质抽象出一般成本的经济实质,即成本的实质是社会再生产过程中需要补偿的价值而不是可分配的价值,具体量化的项目包括生产资料的消耗(c)和活劳动的消耗(v)两个方面。(2)成本的分类。企业发生成本,必然导致资源的相互转换,其结果有两种类型:一种是对外交易而发生的资源转换,如购买机器设备,形成固定资产的采购成本;对外投资形成投资成本等;另一种是企业内部不同资源的相互转换,如领用原材料生产产品,形成产品的生产成本等。不管是对外交易,还是企业内部形成的资源转换而发生的成本,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那就是资源转换的等价性,即在转换过程中不产生收益。这也就是对外证券投资过程中,股票(或债券)投资中已含有的现金股利(或利息)不能作投资收益而作垫支处理的理论依据。根据成本与其归属对象之间的明晰程度,成本可分为直接成本和间接成本。直接成本是指与某一特定对象之间具有直接联系,可按特定标准将其直接归属该对象的成本。直接成本是成本的主体,它受价格、劳动生产率、供求等因素的影响。间接成本是指与某一特定对象之间没有直接联系,无法按某一特定标准直接归属有关对象的成本。间接成本除受价格、劳动生产率等因素影响外,还受分配标准、分配方法等主观因素的影响。按成本的本质来揭示成本的内涵和梳理成本的外延,可以很好的区分成本与费用、支出等概念的关系,也可以使各种成本概念如机会成本、作业成本、产品成本、投资成本等协调一致。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1-07 10:07
可以这样理解,直接用于有关生产车间的支出——成本,用于经营管理方面发生的支出——费用。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1-07 10:06
一、费用的概念及特征
(一)广义的费用概念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对费用要素的定义是:“费用是指会计期间内经济利益的减少,其表现形式为资产减少或负债增加而引起的所有者权益减少,但不包括向所有者进行分配等经济活动引起的所有者权益减少”,“费用的定义包括了损失,也包括那些在企业日常活动中发生的费用”,因而是一个广义的费用概念。
(二)狭义的费用概念(1)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FASB)在其第6 号概念公告中,将费用定义为:“某一主体在其持续的、主要或核心业务中,因交付或生产了货品,提供了劳务,或进行了其他活动,而付出的或其他耗用的资产,或因而承担的负债(或两者兼而有之)”;(2)我国企业会计制度将费用定义为:“指企业为销售商品、提供劳务等日常活动所发生的经济利益的流出”。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FASB)和我国会计制度规定的费用仅指日常活动或主要业务发生的耗费。因而属于狭义的费用概念。由于费用是与收入相对应的概念,因此收入概念与费用概念必须一致,即如果收入是广义的概念,则费用也应该是广义的概念;如果收入是狭义的概念,则费用也应该是狭义的概念,这是配比原则的基本要求。但笔者认为,采用广义的收入和费用概念,似有不妥。这是由于利得和损失是企业管理当局不能控制的边缘性、偶发性损益,提供包括利得和损失在内的收入与费用指标,不能说明管理当局的“经管责任”,也不利于管理人员加强对内部责任单位(或人员)的绩效考评。因此,收入和费用应使用狭义的概念为妥。正因为如此,笔者认为:费用是为了取得收入而发生的资源耗费。
(三)费用的特征(1)费用最终会减少企业的资源。这种减少具体表现为企业资产的减少或资源的耗费,从这个意义上讲,费用本质上是企业的一种资源流出,可以理解为流出概念。流出资源的具体形式可能是现金,也可能是其它非现金资产,还可能是提供劳务等。伴随资源的流出产生的结果有两种:一种是在企业资源流出的同时有另一种资源流入(现金或债权等资产)并且流入资源的价值总是大于流出资源的价值(产生毛利);另一种是纯流出,即只有资源流出,而没有资源流入,或流出与流入的因果关系难以确定。(2)费用最终会减少企业的所有者权益。通常,企业的资金流入(收入)会增加企业的所有者权益,相反资金流出会减少企业的所有者权益,即形成企业的费用。根据会计恒等式资产= 负债+ 所有者权益,当企业的资源流出(资产减少)时,如果负债不变,必然会导致企业的所有者权益减少;或资产不变而负债增加时,也将会导致企业的所有者权益减少,这是企业发生费用的两种基本形式。但是,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有的资产减少是不应归入费用的,如偿债性资产减少,股利分配导致的资产减少等。(3)费用的发生是企业的主动行为。尽管费用的发生会减少企业的所有者权益,但它所取得的收入必须或者是发生的耗费,是决定收入的关键因素,没有耗费,就没有所得,因此为取得收入而发生的耗费行为,是企业日常活动的基点,是企业积极主动和预期的经营行为,这也是费用和损失的根本区别。虽然损失和费用都是与企业计算净收益相关的,都是当期收入的减去项目。但从理论上讲,收益的计算只能包括费用和收入的配比。损失是企业边缘性或偶发性的资源减少,它只是一种对收益的纯扣减而不属于企业所付出的努力。
根据上述分析,笔者认为,按照费用与收入的关系,可将费用分为直接费用和间接费用。直接费用是指与收入直接相关的耗费,它是为取得收入而必须付出的代价,其价值从实现的收入中直接得到补偿。如,商品销售成本,主营业务税金及附加,部分其他业务支出(因为其他业务支出包含直接费用和间接费用两部分内容,笔者建议,其他业务支出也应该区分为直接费用— —其他业务成本,间接费用—— 其他业务费用两部分,以便于揭示附营业务效益的信息)。间接费用是指与收入没有直接关系的耗费,它不是为取得收入而必须发生的耗费,发生了耗费并不一定会产生收入,但它确实是为取得收入而应该发生的耗费,如广告费、职工培训费等。
间接费用是企业的一种纯耗费,根据重要性原则和成本效益原则的要求,间接费用只能从发生当期的收入中抵减而获得价值补偿。间接费用包括管理费用,营业费用和财务费用等。
二、成本的概念及特征
(一)广义的成本概念(1)美国会计学会(AAA)所属的成本概念与标准委员会于1951 年在所发布的“成本概念与标准委员会报告”中,对成本的定义为:“成本是指为达到特定的目的而发生或应发生的价值牺牲,它可用货币单位加以衡量。”(2)美国会计师协会(AICPA)于1957 年在所发布的第4 号会计名词公报中,对成本的定义为:“成本系指为获取财货或劳务而支付的现金
或转移的其他资产,发行股票,提供劳务或发生负债而以货币衡量的数额。成本可以分为未耗成本(Unexpired cost)和已耗成本(Expired cost)两部分,未耗成本可由未来的收入负担,例如存货、预付费用、厂房、投资、递延费用等,已耗成本不能由未来收入负担,故应列为当期收入的减项或借记保留盈余,如出售产品或其他资产的成本及当期费用等。”(3)美国著名会计学家埃尔登·享德里克森在《会计理论》一书中,对成本的定义为:“成本就是为了取得某一财产或某种服务而付出的现金或其它等支出。”
(二)狭义的成本概念我国财政部制定的《企业会计制度》对成本所下的定义为:“成本是指企业为生产产品,提供劳务而发生的各种耗费。”广义的成本观指的是企业为获得一项资产或一项劳务而付出的代价,而狭义的成本观仅指生产产品或提供劳务而付出的代价。不管是哪种成本观,企业发生成本的目的,或是为获取一项资产,或是为获得一项服务,为了达到这一目的,企业必将发生资源的耗费(或牺牲,或付出)。因此,为了明确成本的内涵,梳理成本的外延,消除成本概念在各学科之间的矛盾,真正反映成本概念的本质特征,广义的成本概念更符合这一理念。所以笔者认为,成本是为了获得一项资产或某种服务而付出的代价。
(三)成本的特征( 1)成本是资源转化的量度。在商品经济社会里,企业要获得一项资源,必然要以牺牲另一资源为代价,这是价值规律的基本要求。那么,所获得的资源的入账价格是多少,现行制度(或准则)是以成本为计量基础的,即企业为取得这一资源付出了多少代价(成本)就是获得资源的入账价格(历史成本)。成本没有独立的存在形式,它必须依附于特定的资产或劳务而存在,离开了特定的资产或劳务而谈成本是没有意义的。成本只用来说明企业为获得一项资产或一项劳务而付出了多少代价,因此成本是资源转化的量度。这也正好说明了为什么会计要素中没有成本要素的原因。(2)成本不会减少所有者权益。由于成本是企业资源转化的量度,因此企业发生成本,并没有发生资源的纯耗费,而是资源从一种形态转变成了另外一种形态,企业的总资源未发生变化,因而不会减少所有者权益。这是成本与费用的根本区别,也是“代价”和“ 耗费”的差异之所在。
(四)成本的本质及分类(1)成本的本质。成本的本质是企业为了达到特定目的而付出的代价。其代价的内涵是什么,马克思曾对产品成本的经济内涵进行过剖析,指出:按照资本主义方式生产的每一件商品w的价值,用公式表示是w=c+v+m。如果从这个产品价值中减去剩余价值m,那么在商品中剩下的只是一个在生产要素上耗费的资本价值c+v 的等价物或补偿价值。c+v 就是产品生产过程中的资本耗费称为成本。因此,成本的实质是生产经营过程中所耗费的生产资料的转移价值和活劳动耗费为劳动者自己创造价值的货币表现。尽管马克思这里所指的成本仅指狭义的产品成本,但我们仍然能够从马克思所剖析的产品成本实质抽象出一般成本的经济实质,即成本的实质是社会再生产过程中需要补偿的价值而不是可分配的价值,具体量化的项目包括生产资料的消耗(c)和活劳动的消耗(v)两个方面。(2)成本的分类。企业发生成本,必然导致资源的相互转换,其结果有两种类型:一种是对外交易而发生的资源转换,如购买机器设备,形成固定资产的采购成本;对外投资形成投资成本等;另一种是企业内部不同资源的相互转换,如领用原材料生产产品,形成产品的生产成本等。不管是对外交易,还是企业内部形成的资源转换而发生的成本,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那就是资源转换的等价性,即在转换过程中不产生收益。这也就是对外证券投资过程中,股票(或债券)投资中已含有的现金股利(或利息)不能作投资收益而作垫支处理的理论依据。根据成本与其归属对象之间的明晰程度,成本可分为直接成本和间接成本。直接成本是指与某一特定对象之间具有直接联系,可按特定标准将其直接归属该对象的成本。直接成本是成本的主体,它受价格、劳动生产率、供求等因素的影响。间接成本是指与某一特定对象之间没有直接联系,无法按某一特定标准直接归属有关对象的成本。间接成本除受价格、劳动生产率等因素影响外,还受分配标准、分配方法等主观因素的影响。按成本的本质来揭示成本的内涵和梳理成本的外延,可以很好的区分成本与费用、支出等概念的关系,也可以使各种成本概念如机会成本、作业成本、产品成本、投资成本等协调一致。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1-07 10:07
可以这样理解,直接用于有关生产车间的支出——成本,用于经营管理方面发生的支出——费用。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1-07 10:07
1.成本是指企业为生产产品、提供劳务而发生的各种耗费;
2.费用是指企业为销售商品、提供劳务等日常活动所发生的经济利益的流出。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1-07 10:07
1.成本是指企业为生产产品、提供劳务而发生的各种耗费;
2.费用是指企业为销售商品、提供劳务等日常活动所发生的经济利益的流出。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1-07 10:07
一、费用的概念及特征
(一)广义的费用概念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对费用要素的定义是:“费用是指会计期间内经济利益的减少,其表现形式为资产减少或负债增加而引起的所有者权益减少,但不包括向所有者进行分配等经济活动引起的所有者权益减少”,“费用的定义包括了损失,也包括那些在企业日常活动中发生的费用”,因而是一个广义的费用概念。
(二)狭义的费用概念(1)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FASB)在其第6 号概念公告中,将费用定义为:“某一主体在其持续的、主要或核心业务中,因交付或生产了货品,提供了劳务,或进行了其他活动,而付出的或其他耗用的资产,或因而承担的负债(或两者兼而有之)”;(2)我国企业会计制度将费用定义为:“指企业为销售商品、提供劳务等日常活动所发生的经济利益的流出”。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FASB)和我国会计制度规定的费用仅指日常活动或主要业务发生的耗费。因而属于狭义的费用概念。由于费用是与收入相对应的概念,因此收入概念与费用概念必须一致,即如果收入是广义的概念,则费用也应该是广义的概念;如果收入是狭义的概念,则费用也应该是狭义的概念,这是配比原则的基本要求。但笔者认为,采用广义的收入和费用概念,似有不妥。这是由于利得和损失是企业管理当局不能控制的边缘性、偶发性损益,提供包括利得和损失在内的收入与费用指标,不能说明管理当局的“经管责任”,也不利于管理人员加强对内部责任单位(或人员)的绩效考评。因此,收入和费用应使用狭义的概念为妥。正因为如此,笔者认为:费用是为了取得收入而发生的资源耗费。
(三)费用的特征(1)费用最终会减少企业的资源。这种减少具体表现为企业资产的减少或资源的耗费,从这个意义上讲,费用本质上是企业的一种资源流出,可以理解为流出概念。流出资源的具体形式可能是现金,也可能是其它非现金资产,还可能是提供劳务等。伴随资源的流出产生的结果有两种:一种是在企业资源流出的同时有另一种资源流入(现金或债权等资产)并且流入资源的价值总是大于流出资源的价值(产生毛利);另一种是纯流出,即只有资源流出,而没有资源流入,或流出与流入的因果关系难以确定。(2)费用最终会减少企业的所有者权益。通常,企业的资金流入(收入)会增加企业的所有者权益,相反资金流出会减少企业的所有者权益,即形成企业的费用。根据会计恒等式资产= 负债+ 所有者权益,当企业的资源流出(资产减少)时,如果负债不变,必然会导致企业的所有者权益减少;或资产不变而负债增加时,也将会导致企业的所有者权益减少,这是企业发生费用的两种基本形式。但是,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有的资产减少是不应归入费用的,如偿债性资产减少,股利分配导致的资产减少等。(3)费用的发生是企业的主动行为。尽管费用的发生会减少企业的所有者权益,但它所取得的收入必须或者是发生的耗费,是决定收入的关键因素,没有耗费,就没有所得,因此为取得收入而发生的耗费行为,是企业日常活动的基点,是企业积极主动和预期的经营行为,这也是费用和损失的根本区别。虽然损失和费用都是与企业计算净收益相关的,都是当期收入的减去项目。但从理论上讲,收益的计算只能包括费用和收入的配比。损失是企业边缘性或偶发性的资源减少,它只是一种对收益的纯扣减而不属于企业所付出的努力。
根据上述分析,笔者认为,按照费用与收入的关系,可将费用分为直接费用和间接费用。直接费用是指与收入直接相关的耗费,它是为取得收入而必须付出的代价,其价值从实现的收入中直接得到补偿。如,商品销售成本,主营业务税金及附加,部分其他业务支出(因为其他业务支出包含直接费用和间接费用两部分内容,笔者建议,其他业务支出也应该区分为直接费用— —其他业务成本,间接费用—— 其他业务费用两部分,以便于揭示附营业务效益的信息)。间接费用是指与收入没有直接关系的耗费,它不是为取得收入而必须发生的耗费,发生了耗费并不一定会产生收入,但它确实是为取得收入而应该发生的耗费,如广告费、职工培训费等。
间接费用是企业的一种纯耗费,根据重要性原则和成本效益原则的要求,间接费用只能从发生当期的收入中抵减而获得价值补偿。间接费用包括管理费用,营业费用和财务费用等。
二、成本的概念及特征
(一)广义的成本概念(1)美国会计学会(AAA)所属的成本概念与标准委员会于1951 年在所发布的“成本概念与标准委员会报告”中,对成本的定义为:“成本是指为达到特定的目的而发生或应发生的价值牺牲,它可用货币单位加以衡量。”(2)美国会计师协会(AICPA)于1957 年在所发布的第4 号会计名词公报中,对成本的定义为:“成本系指为获取财货或劳务而支付的现金
或转移的其他资产,发行股票,提供劳务或发生负债而以货币衡量的数额。成本可以分为未耗成本(Unexpired cost)和已耗成本(Expired cost)两部分,未耗成本可由未来的收入负担,例如存货、预付费用、厂房、投资、递延费用等,已耗成本不能由未来收入负担,故应列为当期收入的减项或借记保留盈余,如出售产品或其他资产的成本及当期费用等。”(3)美国著名会计学家埃尔登·享德里克森在《会计理论》一书中,对成本的定义为:“成本就是为了取得某一财产或某种服务而付出的现金或其它等支出。”
(二)狭义的成本概念我国财政部制定的《企业会计制度》对成本所下的定义为:“成本是指企业为生产产品,提供劳务而发生的各种耗费。”广义的成本观指的是企业为获得一项资产或一项劳务而付出的代价,而狭义的成本观仅指生产产品或提供劳务而付出的代价。不管是哪种成本观,企业发生成本的目的,或是为获取一项资产,或是为获得一项服务,为了达到这一目的,企业必将发生资源的耗费(或牺牲,或付出)。因此,为了明确成本的内涵,梳理成本的外延,消除成本概念在各学科之间的矛盾,真正反映成本概念的本质特征,广义的成本概念更符合这一理念。所以笔者认为,成本是为了获得一项资产或某种服务而付出的代价。
(三)成本的特征( 1)成本是资源转化的量度。在商品经济社会里,企业要获得一项资源,必然要以牺牲另一资源为代价,这是价值规律的基本要求。那么,所获得的资源的入账价格是多少,现行制度(或准则)是以成本为计量基础的,即企业为取得这一资源付出了多少代价(成本)就是获得资源的入账价格(历史成本)。成本没有独立的存在形式,它必须依附于特定的资产或劳务而存在,离开了特定的资产或劳务而谈成本是没有意义的。成本只用来说明企业为获得一项资产或一项劳务而付出了多少代价,因此成本是资源转化的量度。这也正好说明了为什么会计要素中没有成本要素的原因。(2)成本不会减少所有者权益。由于成本是企业资源转化的量度,因此企业发生成本,并没有发生资源的纯耗费,而是资源从一种形态转变成了另外一种形态,企业的总资源未发生变化,因而不会减少所有者权益。这是成本与费用的根本区别,也是“代价”和“ 耗费”的差异之所在。
(四)成本的本质及分类(1)成本的本质。成本的本质是企业为了达到特定目的而付出的代价。其代价的内涵是什么,马克思曾对产品成本的经济内涵进行过剖析,指出:按照资本主义方式生产的每一件商品w的价值,用公式表示是w=c+v+m。如果从这个产品价值中减去剩余价值m,那么在商品中剩下的只是一个在生产要素上耗费的资本价值c+v 的等价物或补偿价值。c+v 就是产品生产过程中的资本耗费称为成本。因此,成本的实质是生产经营过程中所耗费的生产资料的转移价值和活劳动耗费为劳动者自己创造价值的货币表现。尽管马克思这里所指的成本仅指狭义的产品成本,但我们仍然能够从马克思所剖析的产品成本实质抽象出一般成本的经济实质,即成本的实质是社会再生产过程中需要补偿的价值而不是可分配的价值,具体量化的项目包括生产资料的消耗(c)和活劳动的消耗(v)两个方面。(2)成本的分类。企业发生成本,必然导致资源的相互转换,其结果有两种类型:一种是对外交易而发生的资源转换,如购买机器设备,形成固定资产的采购成本;对外投资形成投资成本等;另一种是企业内部不同资源的相互转换,如领用原材料生产产品,形成产品的生产成本等。不管是对外交易,还是企业内部形成的资源转换而发生的成本,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那就是资源转换的等价性,即在转换过程中不产生收益。这也就是对外证券投资过程中,股票(或债券)投资中已含有的现金股利(或利息)不能作投资收益而作垫支处理的理论依据。根据成本与其归属对象之间的明晰程度,成本可分为直接成本和间接成本。直接成本是指与某一特定对象之间具有直接联系,可按特定标准将其直接归属该对象的成本。直接成本是成本的主体,它受价格、劳动生产率、供求等因素的影响。间接成本是指与某一特定对象之间没有直接联系,无法按某一特定标准直接归属有关对象的成本。间接成本除受价格、劳动生产率等因素影响外,还受分配标准、分配方法等主观因素的影响。按成本的本质来揭示成本的内涵和梳理成本的外延,可以很好的区分成本与费用、支出等概念的关系,也可以使各种成本概念如机会成本、作业成本、产品成本、投资成本等协调一致。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1-07 10:07
可以这样理解,直接用于有关生产车间的支出——成本,用于经营管理方面发生的支出——费用。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1-07 10:08
1.成本是指企业为生产产品、提供劳务而发生的各种耗费;
2.费用是指企业为销售商品、提供劳务等日常活动所发生的经济利益的流出。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1-07 10:07
一、费用的概念及特征
(一)广义的费用概念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对费用要素的定义是:“费用是指会计期间内经济利益的减少,其表现形式为资产减少或负债增加而引起的所有者权益减少,但不包括向所有者进行分配等经济活动引起的所有者权益减少”,“费用的定义包括了损失,也包括那些在企业日常活动中发生的费用”,因而是一个广义的费用概念。
(二)狭义的费用概念(1)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FASB)在其第6 号概念公告中,将费用定义为:“某一主体在其持续的、主要或核心业务中,因交付或生产了货品,提供了劳务,或进行了其他活动,而付出的或其他耗用的资产,或因而承担的负债(或两者兼而有之)”;(2)我国企业会计制度将费用定义为:“指企业为销售商品、提供劳务等日常活动所发生的经济利益的流出”。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FASB)和我国会计制度规定的费用仅指日常活动或主要业务发生的耗费。因而属于狭义的费用概念。由于费用是与收入相对应的概念,因此收入概念与费用概念必须一致,即如果收入是广义的概念,则费用也应该是广义的概念;如果收入是狭义的概念,则费用也应该是狭义的概念,这是配比原则的基本要求。但笔者认为,采用广义的收入和费用概念,似有不妥。这是由于利得和损失是企业管理当局不能控制的边缘性、偶发性损益,提供包括利得和损失在内的收入与费用指标,不能说明管理当局的“经管责任”,也不利于管理人员加强对内部责任单位(或人员)的绩效考评。因此,收入和费用应使用狭义的概念为妥。正因为如此,笔者认为:费用是为了取得收入而发生的资源耗费。
(三)费用的特征(1)费用最终会减少企业的资源。这种减少具体表现为企业资产的减少或资源的耗费,从这个意义上讲,费用本质上是企业的一种资源流出,可以理解为流出概念。流出资源的具体形式可能是现金,也可能是其它非现金资产,还可能是提供劳务等。伴随资源的流出产生的结果有两种:一种是在企业资源流出的同时有另一种资源流入(现金或债权等资产)并且流入资源的价值总是大于流出资源的价值(产生毛利);另一种是纯流出,即只有资源流出,而没有资源流入,或流出与流入的因果关系难以确定。(2)费用最终会减少企业的所有者权益。通常,企业的资金流入(收入)会增加企业的所有者权益,相反资金流出会减少企业的所有者权益,即形成企业的费用。根据会计恒等式资产= 负债+ 所有者权益,当企业的资源流出(资产减少)时,如果负债不变,必然会导致企业的所有者权益减少;或资产不变而负债增加时,也将会导致企业的所有者权益减少,这是企业发生费用的两种基本形式。但是,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有的资产减少是不应归入费用的,如偿债性资产减少,股利分配导致的资产减少等。(3)费用的发生是企业的主动行为。尽管费用的发生会减少企业的所有者权益,但它所取得的收入必须或者是发生的耗费,是决定收入的关键因素,没有耗费,就没有所得,因此为取得收入而发生的耗费行为,是企业日常活动的基点,是企业积极主动和预期的经营行为,这也是费用和损失的根本区别。虽然损失和费用都是与企业计算净收益相关的,都是当期收入的减去项目。但从理论上讲,收益的计算只能包括费用和收入的配比。损失是企业边缘性或偶发性的资源减少,它只是一种对收益的纯扣减而不属于企业所付出的努力。
根据上述分析,笔者认为,按照费用与收入的关系,可将费用分为直接费用和间接费用。直接费用是指与收入直接相关的耗费,它是为取得收入而必须付出的代价,其价值从实现的收入中直接得到补偿。如,商品销售成本,主营业务税金及附加,部分其他业务支出(因为其他业务支出包含直接费用和间接费用两部分内容,笔者建议,其他业务支出也应该区分为直接费用— —其他业务成本,间接费用—— 其他业务费用两部分,以便于揭示附营业务效益的信息)。间接费用是指与收入没有直接关系的耗费,它不是为取得收入而必须发生的耗费,发生了耗费并不一定会产生收入,但它确实是为取得收入而应该发生的耗费,如广告费、职工培训费等。
间接费用是企业的一种纯耗费,根据重要性原则和成本效益原则的要求,间接费用只能从发生当期的收入中抵减而获得价值补偿。间接费用包括管理费用,营业费用和财务费用等。
二、成本的概念及特征
(一)广义的成本概念(1)美国会计学会(AAA)所属的成本概念与标准委员会于1951 年在所发布的“成本概念与标准委员会报告”中,对成本的定义为:“成本是指为达到特定的目的而发生或应发生的价值牺牲,它可用货币单位加以衡量。”(2)美国会计师协会(AICPA)于1957 年在所发布的第4 号会计名词公报中,对成本的定义为:“成本系指为获取财货或劳务而支付的现金
或转移的其他资产,发行股票,提供劳务或发生负债而以货币衡量的数额。成本可以分为未耗成本(Unexpired cost)和已耗成本(Expired cost)两部分,未耗成本可由未来的收入负担,例如存货、预付费用、厂房、投资、递延费用等,已耗成本不能由未来收入负担,故应列为当期收入的减项或借记保留盈余,如出售产品或其他资产的成本及当期费用等。”(3)美国著名会计学家埃尔登·享德里克森在《会计理论》一书中,对成本的定义为:“成本就是为了取得某一财产或某种服务而付出的现金或其它等支出。”
(二)狭义的成本概念我国财政部制定的《企业会计制度》对成本所下的定义为:“成本是指企业为生产产品,提供劳务而发生的各种耗费。”广义的成本观指的是企业为获得一项资产或一项劳务而付出的代价,而狭义的成本观仅指生产产品或提供劳务而付出的代价。不管是哪种成本观,企业发生成本的目的,或是为获取一项资产,或是为获得一项服务,为了达到这一目的,企业必将发生资源的耗费(或牺牲,或付出)。因此,为了明确成本的内涵,梳理成本的外延,消除成本概念在各学科之间的矛盾,真正反映成本概念的本质特征,广义的成本概念更符合这一理念。所以笔者认为,成本是为了获得一项资产或某种服务而付出的代价。
(三)成本的特征( 1)成本是资源转化的量度。在商品经济社会里,企业要获得一项资源,必然要以牺牲另一资源为代价,这是价值规律的基本要求。那么,所获得的资源的入账价格是多少,现行制度(或准则)是以成本为计量基础的,即企业为取得这一资源付出了多少代价(成本)就是获得资源的入账价格(历史成本)。成本没有独立的存在形式,它必须依附于特定的资产或劳务而存在,离开了特定的资产或劳务而谈成本是没有意义的。成本只用来说明企业为获得一项资产或一项劳务而付出了多少代价,因此成本是资源转化的量度。这也正好说明了为什么会计要素中没有成本要素的原因。(2)成本不会减少所有者权益。由于成本是企业资源转化的量度,因此企业发生成本,并没有发生资源的纯耗费,而是资源从一种形态转变成了另外一种形态,企业的总资源未发生变化,因而不会减少所有者权益。这是成本与费用的根本区别,也是“代价”和“ 耗费”的差异之所在。
(四)成本的本质及分类(1)成本的本质。成本的本质是企业为了达到特定目的而付出的代价。其代价的内涵是什么,马克思曾对产品成本的经济内涵进行过剖析,指出:按照资本主义方式生产的每一件商品w的价值,用公式表示是w=c+v+m。如果从这个产品价值中减去剩余价值m,那么在商品中剩下的只是一个在生产要素上耗费的资本价值c+v 的等价物或补偿价值。c+v 就是产品生产过程中的资本耗费称为成本。因此,成本的实质是生产经营过程中所耗费的生产资料的转移价值和活劳动耗费为劳动者自己创造价值的货币表现。尽管马克思这里所指的成本仅指狭义的产品成本,但我们仍然能够从马克思所剖析的产品成本实质抽象出一般成本的经济实质,即成本的实质是社会再生产过程中需要补偿的价值而不是可分配的价值,具体量化的项目包括生产资料的消耗(c)和活劳动的消耗(v)两个方面。(2)成本的分类。企业发生成本,必然导致资源的相互转换,其结果有两种类型:一种是对外交易而发生的资源转换,如购买机器设备,形成固定资产的采购成本;对外投资形成投资成本等;另一种是企业内部不同资源的相互转换,如领用原材料生产产品,形成产品的生产成本等。不管是对外交易,还是企业内部形成的资源转换而发生的成本,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那就是资源转换的等价性,即在转换过程中不产生收益。这也就是对外证券投资过程中,股票(或债券)投资中已含有的现金股利(或利息)不能作投资收益而作垫支处理的理论依据。根据成本与其归属对象之间的明晰程度,成本可分为直接成本和间接成本。直接成本是指与某一特定对象之间具有直接联系,可按特定标准将其直接归属该对象的成本。直接成本是成本的主体,它受价格、劳动生产率、供求等因素的影响。间接成本是指与某一特定对象之间没有直接联系,无法按某一特定标准直接归属有关对象的成本。间接成本除受价格、劳动生产率等因素影响外,还受分配标准、分配方法等主观因素的影响。按成本的本质来揭示成本的内涵和梳理成本的外延,可以很好的区分成本与费用、支出等概念的关系,也可以使各种成本概念如机会成本、作业成本、产品成本、投资成本等协调一致。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1-07 10:07
可以这样理解,直接用于有关生产车间的支出——成本,用于经营管理方面发生的支出——费用。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1-07 10:08
1.成本是指企业为生产产品、提供劳务而发生的各种耗费;
2.费用是指企业为销售商品、提供劳务等日常活动所发生的经济利益的流出。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1-07 10:07
一、费用的概念及特征
(一)广义的费用概念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对费用要素的定义是:“费用是指会计期间内经济利益的减少,其表现形式为资产减少或负债增加而引起的所有者权益减少,但不包括向所有者进行分配等经济活动引起的所有者权益减少”,“费用的定义包括了损失,也包括那些在企业日常活动中发生的费用”,因而是一个广义的费用概念。
(二)狭义的费用概念(1)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FASB)在其第6 号概念公告中,将费用定义为:“某一主体在其持续的、主要或核心业务中,因交付或生产了货品,提供了劳务,或进行了其他活动,而付出的或其他耗用的资产,或因而承担的负债(或两者兼而有之)”;(2)我国企业会计制度将费用定义为:“指企业为销售商品、提供劳务等日常活动所发生的经济利益的流出”。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FASB)和我国会计制度规定的费用仅指日常活动或主要业务发生的耗费。因而属于狭义的费用概念。由于费用是与收入相对应的概念,因此收入概念与费用概念必须一致,即如果收入是广义的概念,则费用也应该是广义的概念;如果收入是狭义的概念,则费用也应该是狭义的概念,这是配比原则的基本要求。但笔者认为,采用广义的收入和费用概念,似有不妥。这是由于利得和损失是企业管理当局不能控制的边缘性、偶发性损益,提供包括利得和损失在内的收入与费用指标,不能说明管理当局的“经管责任”,也不利于管理人员加强对内部责任单位(或人员)的绩效考评。因此,收入和费用应使用狭义的概念为妥。正因为如此,笔者认为:费用是为了取得收入而发生的资源耗费。
(三)费用的特征(1)费用最终会减少企业的资源。这种减少具体表现为企业资产的减少或资源的耗费,从这个意义上讲,费用本质上是企业的一种资源流出,可以理解为流出概念。流出资源的具体形式可能是现金,也可能是其它非现金资产,还可能是提供劳务等。伴随资源的流出产生的结果有两种:一种是在企业资源流出的同时有另一种资源流入(现金或债权等资产)并且流入资源的价值总是大于流出资源的价值(产生毛利);另一种是纯流出,即只有资源流出,而没有资源流入,或流出与流入的因果关系难以确定。(2)费用最终会减少企业的所有者权益。通常,企业的资金流入(收入)会增加企业的所有者权益,相反资金流出会减少企业的所有者权益,即形成企业的费用。根据会计恒等式资产= 负债+ 所有者权益,当企业的资源流出(资产减少)时,如果负债不变,必然会导致企业的所有者权益减少;或资产不变而负债增加时,也将会导致企业的所有者权益减少,这是企业发生费用的两种基本形式。但是,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有的资产减少是不应归入费用的,如偿债性资产减少,股利分配导致的资产减少等。(3)费用的发生是企业的主动行为。尽管费用的发生会减少企业的所有者权益,但它所取得的收入必须或者是发生的耗费,是决定收入的关键因素,没有耗费,就没有所得,因此为取得收入而发生的耗费行为,是企业日常活动的基点,是企业积极主动和预期的经营行为,这也是费用和损失的根本区别。虽然损失和费用都是与企业计算净收益相关的,都是当期收入的减去项目。但从理论上讲,收益的计算只能包括费用和收入的配比。损失是企业边缘性或偶发性的资源减少,它只是一种对收益的纯扣减而不属于企业所付出的努力。
根据上述分析,笔者认为,按照费用与收入的关系,可将费用分为直接费用和间接费用。直接费用是指与收入直接相关的耗费,它是为取得收入而必须付出的代价,其价值从实现的收入中直接得到补偿。如,商品销售成本,主营业务税金及附加,部分其他业务支出(因为其他业务支出包含直接费用和间接费用两部分内容,笔者建议,其他业务支出也应该区分为直接费用— —其他业务成本,间接费用—— 其他业务费用两部分,以便于揭示附营业务效益的信息)。间接费用是指与收入没有直接关系的耗费,它不是为取得收入而必须发生的耗费,发生了耗费并不一定会产生收入,但它确实是为取得收入而应该发生的耗费,如广告费、职工培训费等。
间接费用是企业的一种纯耗费,根据重要性原则和成本效益原则的要求,间接费用只能从发生当期的收入中抵减而获得价值补偿。间接费用包括管理费用,营业费用和财务费用等。
二、成本的概念及特征
(一)广义的成本概念(1)美国会计学会(AAA)所属的成本概念与标准委员会于1951 年在所发布的“成本概念与标准委员会报告”中,对成本的定义为:“成本是指为达到特定的目的而发生或应发生的价值牺牲,它可用货币单位加以衡量。”(2)美国会计师协会(AICPA)于1957 年在所发布的第4 号会计名词公报中,对成本的定义为:“成本系指为获取财货或劳务而支付的现金
或转移的其他资产,发行股票,提供劳务或发生负债而以货币衡量的数额。成本可以分为未耗成本(Unexpired cost)和已耗成本(Expired cost)两部分,未耗成本可由未来的收入负担,例如存货、预付费用、厂房、投资、递延费用等,已耗成本不能由未来收入负担,故应列为当期收入的减项或借记保留盈余,如出售产品或其他资产的成本及当期费用等。”(3)美国著名会计学家埃尔登·享德里克森在《会计理论》一书中,对成本的定义为:“成本就是为了取得某一财产或某种服务而付出的现金或其它等支出。”
(二)狭义的成本概念我国财政部制定的《企业会计制度》对成本所下的定义为:“成本是指企业为生产产品,提供劳务而发生的各种耗费。”广义的成本观指的是企业为获得一项资产或一项劳务而付出的代价,而狭义的成本观仅指生产产品或提供劳务而付出的代价。不管是哪种成本观,企业发生成本的目的,或是为获取一项资产,或是为获得一项服务,为了达到这一目的,企业必将发生资源的耗费(或牺牲,或付出)。因此,为了明确成本的内涵,梳理成本的外延,消除成本概念在各学科之间的矛盾,真正反映成本概念的本质特征,广义的成本概念更符合这一理念。所以笔者认为,成本是为了获得一项资产或某种服务而付出的代价。
(三)成本的特征( 1)成本是资源转化的量度。在商品经济社会里,企业要获得一项资源,必然要以牺牲另一资源为代价,这是价值规律的基本要求。那么,所获得的资源的入账价格是多少,现行制度(或准则)是以成本为计量基础的,即企业为取得这一资源付出了多少代价(成本)就是获得资源的入账价格(历史成本)。成本没有独立的存在形式,它必须依附于特定的资产或劳务而存在,离开了特定的资产或劳务而谈成本是没有意义的。成本只用来说明企业为获得一项资产或一项劳务而付出了多少代价,因此成本是资源转化的量度。这也正好说明了为什么会计要素中没有成本要素的原因。(2)成本不会减少所有者权益。由于成本是企业资源转化的量度,因此企业发生成本,并没有发生资源的纯耗费,而是资源从一种形态转变成了另外一种形态,企业的总资源未发生变化,因而不会减少所有者权益。这是成本与费用的根本区别,也是“代价”和“ 耗费”的差异之所在。
(四)成本的本质及分类(1)成本的本质。成本的本质是企业为了达到特定目的而付出的代价。其代价的内涵是什么,马克思曾对产品成本的经济内涵进行过剖析,指出:按照资本主义方式生产的每一件商品w的价值,用公式表示是w=c+v+m。如果从这个产品价值中减去剩余价值m,那么在商品中剩下的只是一个在生产要素上耗费的资本价值c+v 的等价物或补偿价值。c+v 就是产品生产过程中的资本耗费称为成本。因此,成本的实质是生产经营过程中所耗费的生产资料的转移价值和活劳动耗费为劳动者自己创造价值的货币表现。尽管马克思这里所指的成本仅指狭义的产品成本,但我们仍然能够从马克思所剖析的产品成本实质抽象出一般成本的经济实质,即成本的实质是社会再生产过程中需要补偿的价值而不是可分配的价值,具体量化的项目包括生产资料的消耗(c)和活劳动的消耗(v)两个方面。(2)成本的分类。企业发生成本,必然导致资源的相互转换,其结果有两种类型:一种是对外交易而发生的资源转换,如购买机器设备,形成固定资产的采购成本;对外投资形成投资成本等;另一种是企业内部不同资源的相互转换,如领用原材料生产产品,形成产品的生产成本等。不管是对外交易,还是企业内部形成的资源转换而发生的成本,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那就是资源转换的等价性,即在转换过程中不产生收益。这也就是对外证券投资过程中,股票(或债券)投资中已含有的现金股利(或利息)不能作投资收益而作垫支处理的理论依据。根据成本与其归属对象之间的明晰程度,成本可分为直接成本和间接成本。直接成本是指与某一特定对象之间具有直接联系,可按特定标准将其直接归属该对象的成本。直接成本是成本的主体,它受价格、劳动生产率、供求等因素的影响。间接成本是指与某一特定对象之间没有直接联系,无法按某一特定标准直接归属有关对象的成本。间接成本除受价格、劳动生产率等因素影响外,还受分配标准、分配方法等主观因素的影响。按成本的本质来揭示成本的内涵和梳理成本的外延,可以很好的区分成本与费用、支出等概念的关系,也可以使各种成本概念如机会成本、作业成本、产品成本、投资成本等协调一致。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1-07 10:07
可以这样理解,直接用于有关生产车间的支出——成本,用于经营管理方面发生的支出——费用。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1-07 10:07
1.成本是指企业为生产产品、提供劳务而发生的各种耗费;
2.费用是指企业为销售商品、提供劳务等日常活动所发生的经济利益的流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