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答文章1 问答文章501 问答文章1001 问答文章1501 问答文章2001 问答文章2501 问答文章3001 问答文章3501 问答文章4001 问答文章4501 问答文章5001 问答文章5501 问答文章6001 问答文章6501 问答文章7001 问答文章7501 问答文章8001 问答文章8501 问答文章9001 问答文章9501

汉朝的中央官学有哪些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4-25 08:30

我来回答

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1-09 06:23

*办的官学又分两种,一是大学性质的太学,一是特殊性质的学校,比如“鸿都门学”、“四姓小侯学”等;

太学
汉武帝元朔五年(前124年),汉武帝接受董仲舒、公孙弘等的建议.于元朔5年(公元前124年)置博士弟子员(太学学生)50人,这是汉代太学建立的标志。太学是以传授知识、研究专门学问为主要内容的最高学府,是真正意义的大学。因此,太学在中国教育史,乃至世界教育史上都具有重要意义。此后太学的规模不断扩大,昭帝时太学生增至100人,宣帝时达200人,元帝时1000人,成帝时3000人。到东汉质帝时,太学生多达30000人。
汉代太学初建时,只有博士弟子五十人,五经博士分经教授,不须有固定的校舍。后来,太学生不断增加,就需要修建校舍了。我国最早大规模地修建大学校舍是在平帝元始四年(公元4年),当时为太学生修建了能容万人的校舍。东汉迁都洛阳,光武建武五年(公元29年)于洛阳南门外重建太学,校内建有宽敞的讲堂,还建了博士舍。后因**,太学一度衰落。顺帝时采纳左雄等人的建议,修整太学,建造240套房,1850间室,校舍达到前所未有的规模。
汉代太学的教师称为博士,隶属太常,其主要职责是掌经教授学问。此外,汉代太学博士还提供咨询,参与议政,或派遣巡访地方,这是旧时博士官制的延续。博士的首席西汉时称仆射,东汉时称祭酒,首席博士由太常推举博士中德高望重者担任。汉代对太学博士要求很高,选拔也很严格,如汉成帝时要求博士要“明于古今,温故知新,通达国体”。所以,当时的博士均为精通儒经的权威学派的名儒。
太学的学生称“博士弟子”或简称“弟子”,东汉时称“诸生”或“太学生”。太学生的来源,一是由太常直接选送,只要年满18岁,相貌举止端正,其余就由太常决定了。二是由地方当局选送,则有学习态度、品德表现等具体标准的要求。两类学生都是以民间子弟为主,其中不少是贫困生,有的还要靠做工来维持生计。西汉末年以后,朝廷多次令官僚贵族子弟入太学读书,但他们因有依仗父辈作官的前程,故入学积极性普遍不高。东汉还允许参加明经科考试落第者补为太学学生,这一作法为后代所效法。
太学博士传经,分为师法和家法两种,个不混乱。而先有师法,后有家法;师法是源,家法是流。凡一经的大师,得到朝廷的尊信,立为博士,他所传授的经说便成为师法,再传下去,又可发展成为小的派别,这叫做家法。经师传经,必须严守师法家法,不得改师法。不得兼传其他各家经说,否则将被赶出经门,撤消博士职位。正因如此,汉代“经有数家,家有数说”,各立门户,互相排挤,为成一家之言。矜奇炫博,虽然对于儒家学说有一定研究,但是又陷入繁琐主义之中。起初各家法教授的有《易》、《书》、《诗》、《礼》、《春秋》五家,后发展成五经十四家(《易》分四家,《书》分三家,《诗》分三家,《礼》分二家,《春秋》分二家)。
汉代太学没有修业年限的规定,教学以自学为主,鼓励学生自学和相互论辩。博士有时也在大讲堂授课,称“大都授”,也就是大班课。汉代太学最多时候才设立博士15人,而学生却多达3万,十几个博士不可能教授这么多学生,所以只能这种新的教学措施。而当时书写工具落后,多为竹简、木犊、帛书等,所以口授耳传又是最主要的教学方法。
太学注重考试,初是一年一考,通过者委以官职,此谓“学选”。东汉时改为两年一考。考试的办法谓之策试,类似今天的抽签考试。策试由主试官根据经义拟出若干试题,量其难易程度分为甲乙两科,以备选择。凡由主试者选择题目令考生回答的称为对策;由考生抽取题目然后回答的称为射策。策试合格按甲乙科授予不同的官职。不合格者继续学习,下次再考。到了东汉桓帝时,取消了甲乙科,改为上、中、下三等,每等都规定了录取的名额和授官的名义。后又改为每两年考一次,不限录取名额,根据通经多少,授以不同的官职,直到通五经为止。这种考试方法具有选拔贤才和督促学生学习的双重作用。

特殊学校
汉代由朝廷设立的学校,除太学外,还有专门为皇室宗亲子弟及外戚权贵等开设的宫邸学校和以文学、艺术见长者设立的鸿都门学等。
汉安帝元初六年(119年),邓太后开设宫邸学,令皇室子孙5岁以上40余人及邓氏近亲子孙30余人入学,亲自督察、考试。在这之前,汉明帝还办过四姓小侯学,“四姓”包括外戚樊、郭、阴、马四家的子弟。这种学校是贵族教育的体现,多招入的是“能为尺牍、辞赋及工书鸟篆者。”
鸿都门学创设于东汉灵帝光和元年(178年),因校址设在洛阳的鸿都门,所以名叫鸿都门学。学生是由州、郡、三公以及地方豪强等推荐的。这所学校不同于其它以儒学为主的官学,它讲求的是辞赋、小说、绘画、书法等文学、艺术专长。鸿都门学是中国也是世界上第一所文学艺术专科学校,在教育史上具有开专科学校先河的意义。毕业生有的做刺史、太守,有的做尚书、侍中,甚至也有封侯赐爵的。不过其中颇有依靠趋炎附势,谄媚惑主,而借此上位,形成势力的人。因此被清议目“鸿都群小”、“士君皆耻与为列”。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1-09 06:24

*办的官学又分两种,一是大学性质的太学,一是特殊性质的学校,比如“鸿都门学”、“四姓小侯学”等;

太学
汉武帝元朔五年(前124年),汉武帝接受董仲舒、公孙弘等的建议.于元朔5年(公元前124年)置博士弟子员(太学学生)50人,这是汉代太学建立的标志。太学是以传授知识、研究专门学问为主要内容的最高学府,是真正意义的大学。因此,太学在中国教育史,乃至世界教育史上都具有重要意义。此后太学的规模不断扩大,昭帝时太学生增至100人,宣帝时达200人,元帝时1000人,成帝时3000人。到东汉质帝时,太学生多达30000人。
汉代太学初建时,只有博士弟子五十人,五经博士分经教授,不须有固定的校舍。后来,太学生不断增加,就需要修建校舍了。我国最早大规模地修建大学校舍是在平帝元始四年(公元4年),当时为太学生修建了能容万人的校舍。东汉迁都洛阳,光武建武五年(公元29年)于洛阳南门外重建太学,校内建有宽敞的讲堂,还建了博士舍。后因**,太学一度衰落。顺帝时采纳左雄等人的建议,修整太学,建造240套房,1850间室,校舍达到前所未有的规模。
汉代太学的教师称为博士,隶属太常,其主要职责是掌经教授学问。此外,汉代太学博士还提供咨询,参与议政,或派遣巡访地方,这是旧时博士官制的延续。博士的首席西汉时称仆射,东汉时称祭酒,首席博士由太常推举博士中德高望重者担任。汉代对太学博士要求很高,选拔也很严格,如汉成帝时要求博士要“明于古今,温故知新,通达国体”。所以,当时的博士均为精通儒经的权威学派的名儒。
太学的学生称“博士弟子”或简称“弟子”,东汉时称“诸生”或“太学生”。太学生的来源,一是由太常直接选送,只要年满18岁,相貌举止端正,其余就由太常决定了。二是由地方当局选送,则有学习态度、品德表现等具体标准的要求。两类学生都是以民间子弟为主,其中不少是贫困生,有的还要靠做工来维持生计。西汉末年以后,朝廷多次令官僚贵族子弟入太学读书,但他们因有依仗父辈作官的前程,故入学积极性普遍不高。东汉还允许参加明经科考试落第者补为太学学生,这一作法为后代所效法。
太学博士传经,分为师法和家法两种,个不混乱。而先有师法,后有家法;师法是源,家法是流。凡一经的大师,得到朝廷的尊信,立为博士,他所传授的经说便成为师法,再传下去,又可发展成为小的派别,这叫做家法。经师传经,必须严守师法家法,不得改师法。不得兼传其他各家经说,否则将被赶出经门,撤消博士职位。正因如此,汉代“经有数家,家有数说”,各立门户,互相排挤,为成一家之言。矜奇炫博,虽然对于儒家学说有一定研究,但是又陷入繁琐主义之中。起初各家法教授的有《易》、《书》、《诗》、《礼》、《春秋》五家,后发展成五经十四家(《易》分四家,《书》分三家,《诗》分三家,《礼》分二家,《春秋》分二家)。
汉代太学没有修业年限的规定,教学以自学为主,鼓励学生自学和相互论辩。博士有时也在大讲堂授课,称“大都授”,也就是大班课。汉代太学最多时候才设立博士15人,而学生却多达3万,十几个博士不可能教授这么多学生,所以只能这种新的教学措施。而当时书写工具落后,多为竹简、木犊、帛书等,所以口授耳传又是最主要的教学方法。
太学注重考试,初是一年一考,通过者委以官职,此谓“学选”。东汉时改为两年一考。考试的办法谓之策试,类似今天的抽签考试。策试由主试官根据经义拟出若干试题,量其难易程度分为甲乙两科,以备选择。凡由主试者选择题目令考生回答的称为对策;由考生抽取题目然后回答的称为射策。策试合格按甲乙科授予不同的官职。不合格者继续学习,下次再考。到了东汉桓帝时,取消了甲乙科,改为上、中、下三等,每等都规定了录取的名额和授官的名义。后又改为每两年考一次,不限录取名额,根据通经多少,授以不同的官职,直到通五经为止。这种考试方法具有选拔贤才和督促学生学习的双重作用。

特殊学校
汉代由朝廷设立的学校,除太学外,还有专门为皇室宗亲子弟及外戚权贵等开设的宫邸学校和以文学、艺术见长者设立的鸿都门学等。
汉安帝元初六年(119年),邓太后开设宫邸学,令皇室子孙5岁以上40余人及邓氏近亲子孙30余人入学,亲自督察、考试。在这之前,汉明帝还办过四姓小侯学,“四姓”包括外戚樊、郭、阴、马四家的子弟。这种学校是贵族教育的体现,多招入的是“能为尺牍、辞赋及工书鸟篆者。”
鸿都门学创设于东汉灵帝光和元年(178年),因校址设在洛阳的鸿都门,所以名叫鸿都门学。学生是由州、郡、三公以及地方豪强等推荐的。这所学校不同于其它以儒学为主的官学,它讲求的是辞赋、小说、绘画、书法等文学、艺术专长。鸿都门学是中国也是世界上第一所文学艺术专科学校,在教育史上具有开专科学校先河的意义。毕业生有的做刺史、太守,有的做尚书、侍中,甚至也有封侯赐爵的。不过其中颇有依靠趋炎附势,谄媚惑主,而借此上位,形成势力的人。因此被清议目“鸿都群小”、“士君皆耻与为列”。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1-09 06:24

*办的官学又分两种,一是大学性质的太学,一是特殊性质的学校,比如“鸿都门学”、“四姓小侯学”等;

太学
汉武帝元朔五年(前124年),汉武帝接受董仲舒、公孙弘等的建议.于元朔5年(公元前124年)置博士弟子员(太学学生)50人,这是汉代太学建立的标志。太学是以传授知识、研究专门学问为主要内容的最高学府,是真正意义的大学。因此,太学在中国教育史,乃至世界教育史上都具有重要意义。此后太学的规模不断扩大,昭帝时太学生增至100人,宣帝时达200人,元帝时1000人,成帝时3000人。到东汉质帝时,太学生多达30000人。
汉代太学初建时,只有博士弟子五十人,五经博士分经教授,不须有固定的校舍。后来,太学生不断增加,就需要修建校舍了。我国最早大规模地修建大学校舍是在平帝元始四年(公元4年),当时为太学生修建了能容万人的校舍。东汉迁都洛阳,光武建武五年(公元29年)于洛阳南门外重建太学,校内建有宽敞的讲堂,还建了博士舍。后因**,太学一度衰落。顺帝时采纳左雄等人的建议,修整太学,建造240套房,1850间室,校舍达到前所未有的规模。
汉代太学的教师称为博士,隶属太常,其主要职责是掌经教授学问。此外,汉代太学博士还提供咨询,参与议政,或派遣巡访地方,这是旧时博士官制的延续。博士的首席西汉时称仆射,东汉时称祭酒,首席博士由太常推举博士中德高望重者担任。汉代对太学博士要求很高,选拔也很严格,如汉成帝时要求博士要“明于古今,温故知新,通达国体”。所以,当时的博士均为精通儒经的权威学派的名儒。
太学的学生称“博士弟子”或简称“弟子”,东汉时称“诸生”或“太学生”。太学生的来源,一是由太常直接选送,只要年满18岁,相貌举止端正,其余就由太常决定了。二是由地方当局选送,则有学习态度、品德表现等具体标准的要求。两类学生都是以民间子弟为主,其中不少是贫困生,有的还要靠做工来维持生计。西汉末年以后,朝廷多次令官僚贵族子弟入太学读书,但他们因有依仗父辈作官的前程,故入学积极性普遍不高。东汉还允许参加明经科考试落第者补为太学学生,这一作法为后代所效法。
太学博士传经,分为师法和家法两种,个不混乱。而先有师法,后有家法;师法是源,家法是流。凡一经的大师,得到朝廷的尊信,立为博士,他所传授的经说便成为师法,再传下去,又可发展成为小的派别,这叫做家法。经师传经,必须严守师法家法,不得改师法。不得兼传其他各家经说,否则将被赶出经门,撤消博士职位。正因如此,汉代“经有数家,家有数说”,各立门户,互相排挤,为成一家之言。矜奇炫博,虽然对于儒家学说有一定研究,但是又陷入繁琐主义之中。起初各家法教授的有《易》、《书》、《诗》、《礼》、《春秋》五家,后发展成五经十四家(《易》分四家,《书》分三家,《诗》分三家,《礼》分二家,《春秋》分二家)。
汉代太学没有修业年限的规定,教学以自学为主,鼓励学生自学和相互论辩。博士有时也在大讲堂授课,称“大都授”,也就是大班课。汉代太学最多时候才设立博士15人,而学生却多达3万,十几个博士不可能教授这么多学生,所以只能这种新的教学措施。而当时书写工具落后,多为竹简、木犊、帛书等,所以口授耳传又是最主要的教学方法。
太学注重考试,初是一年一考,通过者委以官职,此谓“学选”。东汉时改为两年一考。考试的办法谓之策试,类似今天的抽签考试。策试由主试官根据经义拟出若干试题,量其难易程度分为甲乙两科,以备选择。凡由主试者选择题目令考生回答的称为对策;由考生抽取题目然后回答的称为射策。策试合格按甲乙科授予不同的官职。不合格者继续学习,下次再考。到了东汉桓帝时,取消了甲乙科,改为上、中、下三等,每等都规定了录取的名额和授官的名义。后又改为每两年考一次,不限录取名额,根据通经多少,授以不同的官职,直到通五经为止。这种考试方法具有选拔贤才和督促学生学习的双重作用。

特殊学校
汉代由朝廷设立的学校,除太学外,还有专门为皇室宗亲子弟及外戚权贵等开设的宫邸学校和以文学、艺术见长者设立的鸿都门学等。
汉安帝元初六年(119年),邓太后开设宫邸学,令皇室子孙5岁以上40余人及邓氏近亲子孙30余人入学,亲自督察、考试。在这之前,汉明帝还办过四姓小侯学,“四姓”包括外戚樊、郭、阴、马四家的子弟。这种学校是贵族教育的体现,多招入的是“能为尺牍、辞赋及工书鸟篆者。”
鸿都门学创设于东汉灵帝光和元年(178年),因校址设在洛阳的鸿都门,所以名叫鸿都门学。学生是由州、郡、三公以及地方豪强等推荐的。这所学校不同于其它以儒学为主的官学,它讲求的是辞赋、小说、绘画、书法等文学、艺术专长。鸿都门学是中国也是世界上第一所文学艺术专科学校,在教育史上具有开专科学校先河的意义。毕业生有的做刺史、太守,有的做尚书、侍中,甚至也有封侯赐爵的。不过其中颇有依靠趋炎附势,谄媚惑主,而借此上位,形成势力的人。因此被清议目“鸿都群小”、“士君皆耻与为列”。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1-09 06:24

*办的官学又分两种,一是大学性质的太学,一是特殊性质的学校,比如“鸿都门学”、“四姓小侯学”等;

太学
汉武帝元朔五年(前124年),汉武帝接受董仲舒、公孙弘等的建议.于元朔5年(公元前124年)置博士弟子员(太学学生)50人,这是汉代太学建立的标志。太学是以传授知识、研究专门学问为主要内容的最高学府,是真正意义的大学。因此,太学在中国教育史,乃至世界教育史上都具有重要意义。此后太学的规模不断扩大,昭帝时太学生增至100人,宣帝时达200人,元帝时1000人,成帝时3000人。到东汉质帝时,太学生多达30000人。
汉代太学初建时,只有博士弟子五十人,五经博士分经教授,不须有固定的校舍。后来,太学生不断增加,就需要修建校舍了。我国最早大规模地修建大学校舍是在平帝元始四年(公元4年),当时为太学生修建了能容万人的校舍。东汉迁都洛阳,光武建武五年(公元29年)于洛阳南门外重建太学,校内建有宽敞的讲堂,还建了博士舍。后因**,太学一度衰落。顺帝时采纳左雄等人的建议,修整太学,建造240套房,1850间室,校舍达到前所未有的规模。
汉代太学的教师称为博士,隶属太常,其主要职责是掌经教授学问。此外,汉代太学博士还提供咨询,参与议政,或派遣巡访地方,这是旧时博士官制的延续。博士的首席西汉时称仆射,东汉时称祭酒,首席博士由太常推举博士中德高望重者担任。汉代对太学博士要求很高,选拔也很严格,如汉成帝时要求博士要“明于古今,温故知新,通达国体”。所以,当时的博士均为精通儒经的权威学派的名儒。
太学的学生称“博士弟子”或简称“弟子”,东汉时称“诸生”或“太学生”。太学生的来源,一是由太常直接选送,只要年满18岁,相貌举止端正,其余就由太常决定了。二是由地方当局选送,则有学习态度、品德表现等具体标准的要求。两类学生都是以民间子弟为主,其中不少是贫困生,有的还要靠做工来维持生计。西汉末年以后,朝廷多次令官僚贵族子弟入太学读书,但他们因有依仗父辈作官的前程,故入学积极性普遍不高。东汉还允许参加明经科考试落第者补为太学学生,这一作法为后代所效法。
太学博士传经,分为师法和家法两种,个不混乱。而先有师法,后有家法;师法是源,家法是流。凡一经的大师,得到朝廷的尊信,立为博士,他所传授的经说便成为师法,再传下去,又可发展成为小的派别,这叫做家法。经师传经,必须严守师法家法,不得改师法。不得兼传其他各家经说,否则将被赶出经门,撤消博士职位。正因如此,汉代“经有数家,家有数说”,各立门户,互相排挤,为成一家之言。矜奇炫博,虽然对于儒家学说有一定研究,但是又陷入繁琐主义之中。起初各家法教授的有《易》、《书》、《诗》、《礼》、《春秋》五家,后发展成五经十四家(《易》分四家,《书》分三家,《诗》分三家,《礼》分二家,《春秋》分二家)。
汉代太学没有修业年限的规定,教学以自学为主,鼓励学生自学和相互论辩。博士有时也在大讲堂授课,称“大都授”,也就是大班课。汉代太学最多时候才设立博士15人,而学生却多达3万,十几个博士不可能教授这么多学生,所以只能这种新的教学措施。而当时书写工具落后,多为竹简、木犊、帛书等,所以口授耳传又是最主要的教学方法。
太学注重考试,初是一年一考,通过者委以官职,此谓“学选”。东汉时改为两年一考。考试的办法谓之策试,类似今天的抽签考试。策试由主试官根据经义拟出若干试题,量其难易程度分为甲乙两科,以备选择。凡由主试者选择题目令考生回答的称为对策;由考生抽取题目然后回答的称为射策。策试合格按甲乙科授予不同的官职。不合格者继续学习,下次再考。到了东汉桓帝时,取消了甲乙科,改为上、中、下三等,每等都规定了录取的名额和授官的名义。后又改为每两年考一次,不限录取名额,根据通经多少,授以不同的官职,直到通五经为止。这种考试方法具有选拔贤才和督促学生学习的双重作用。

特殊学校
汉代由朝廷设立的学校,除太学外,还有专门为皇室宗亲子弟及外戚权贵等开设的宫邸学校和以文学、艺术见长者设立的鸿都门学等。
汉安帝元初六年(119年),邓太后开设宫邸学,令皇室子孙5岁以上40余人及邓氏近亲子孙30余人入学,亲自督察、考试。在这之前,汉明帝还办过四姓小侯学,“四姓”包括外戚樊、郭、阴、马四家的子弟。这种学校是贵族教育的体现,多招入的是“能为尺牍、辞赋及工书鸟篆者。”
鸿都门学创设于东汉灵帝光和元年(178年),因校址设在洛阳的鸿都门,所以名叫鸿都门学。学生是由州、郡、三公以及地方豪强等推荐的。这所学校不同于其它以儒学为主的官学,它讲求的是辞赋、小说、绘画、书法等文学、艺术专长。鸿都门学是中国也是世界上第一所文学艺术专科学校,在教育史上具有开专科学校先河的意义。毕业生有的做刺史、太守,有的做尚书、侍中,甚至也有封侯赐爵的。不过其中颇有依靠趋炎附势,谄媚惑主,而借此上位,形成势力的人。因此被清议目“鸿都群小”、“士君皆耻与为列”。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1-09 06:24

*办的官学又分两种,一是大学性质的太学,一是特殊性质的学校,比如“鸿都门学”、“四姓小侯学”等;

太学
汉武帝元朔五年(前124年),汉武帝接受董仲舒、公孙弘等的建议.于元朔5年(公元前124年)置博士弟子员(太学学生)50人,这是汉代太学建立的标志。太学是以传授知识、研究专门学问为主要内容的最高学府,是真正意义的大学。因此,太学在中国教育史,乃至世界教育史上都具有重要意义。此后太学的规模不断扩大,昭帝时太学生增至100人,宣帝时达200人,元帝时1000人,成帝时3000人。到东汉质帝时,太学生多达30000人。
汉代太学初建时,只有博士弟子五十人,五经博士分经教授,不须有固定的校舍。后来,太学生不断增加,就需要修建校舍了。我国最早大规模地修建大学校舍是在平帝元始四年(公元4年),当时为太学生修建了能容万人的校舍。东汉迁都洛阳,光武建武五年(公元29年)于洛阳南门外重建太学,校内建有宽敞的讲堂,还建了博士舍。后因**,太学一度衰落。顺帝时采纳左雄等人的建议,修整太学,建造240套房,1850间室,校舍达到前所未有的规模。
汉代太学的教师称为博士,隶属太常,其主要职责是掌经教授学问。此外,汉代太学博士还提供咨询,参与议政,或派遣巡访地方,这是旧时博士官制的延续。博士的首席西汉时称仆射,东汉时称祭酒,首席博士由太常推举博士中德高望重者担任。汉代对太学博士要求很高,选拔也很严格,如汉成帝时要求博士要“明于古今,温故知新,通达国体”。所以,当时的博士均为精通儒经的权威学派的名儒。
太学的学生称“博士弟子”或简称“弟子”,东汉时称“诸生”或“太学生”。太学生的来源,一是由太常直接选送,只要年满18岁,相貌举止端正,其余就由太常决定了。二是由地方当局选送,则有学习态度、品德表现等具体标准的要求。两类学生都是以民间子弟为主,其中不少是贫困生,有的还要靠做工来维持生计。西汉末年以后,朝廷多次令官僚贵族子弟入太学读书,但他们因有依仗父辈作官的前程,故入学积极性普遍不高。东汉还允许参加明经科考试落第者补为太学学生,这一作法为后代所效法。
太学博士传经,分为师法和家法两种,个不混乱。而先有师法,后有家法;师法是源,家法是流。凡一经的大师,得到朝廷的尊信,立为博士,他所传授的经说便成为师法,再传下去,又可发展成为小的派别,这叫做家法。经师传经,必须严守师法家法,不得改师法。不得兼传其他各家经说,否则将被赶出经门,撤消博士职位。正因如此,汉代“经有数家,家有数说”,各立门户,互相排挤,为成一家之言。矜奇炫博,虽然对于儒家学说有一定研究,但是又陷入繁琐主义之中。起初各家法教授的有《易》、《书》、《诗》、《礼》、《春秋》五家,后发展成五经十四家(《易》分四家,《书》分三家,《诗》分三家,《礼》分二家,《春秋》分二家)。
汉代太学没有修业年限的规定,教学以自学为主,鼓励学生自学和相互论辩。博士有时也在大讲堂授课,称“大都授”,也就是大班课。汉代太学最多时候才设立博士15人,而学生却多达3万,十几个博士不可能教授这么多学生,所以只能这种新的教学措施。而当时书写工具落后,多为竹简、木犊、帛书等,所以口授耳传又是最主要的教学方法。
太学注重考试,初是一年一考,通过者委以官职,此谓“学选”。东汉时改为两年一考。考试的办法谓之策试,类似今天的抽签考试。策试由主试官根据经义拟出若干试题,量其难易程度分为甲乙两科,以备选择。凡由主试者选择题目令考生回答的称为对策;由考生抽取题目然后回答的称为射策。策试合格按甲乙科授予不同的官职。不合格者继续学习,下次再考。到了东汉桓帝时,取消了甲乙科,改为上、中、下三等,每等都规定了录取的名额和授官的名义。后又改为每两年考一次,不限录取名额,根据通经多少,授以不同的官职,直到通五经为止。这种考试方法具有选拔贤才和督促学生学习的双重作用。

特殊学校
汉代由朝廷设立的学校,除太学外,还有专门为皇室宗亲子弟及外戚权贵等开设的宫邸学校和以文学、艺术见长者设立的鸿都门学等。
汉安帝元初六年(119年),邓太后开设宫邸学,令皇室子孙5岁以上40余人及邓氏近亲子孙30余人入学,亲自督察、考试。在这之前,汉明帝还办过四姓小侯学,“四姓”包括外戚樊、郭、阴、马四家的子弟。这种学校是贵族教育的体现,多招入的是“能为尺牍、辞赋及工书鸟篆者。”
鸿都门学创设于东汉灵帝光和元年(178年),因校址设在洛阳的鸿都门,所以名叫鸿都门学。学生是由州、郡、三公以及地方豪强等推荐的。这所学校不同于其它以儒学为主的官学,它讲求的是辞赋、小说、绘画、书法等文学、艺术专长。鸿都门学是中国也是世界上第一所文学艺术专科学校,在教育史上具有开专科学校先河的意义。毕业生有的做刺史、太守,有的做尚书、侍中,甚至也有封侯赐爵的。不过其中颇有依靠趋炎附势,谄媚惑主,而借此上位,形成势力的人。因此被清议目“鸿都群小”、“士君皆耻与为列”。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1-09 06:24

*办的官学又分两种,一是大学性质的太学,一是特殊性质的学校,比如“鸿都门学”、“四姓小侯学”等;

太学
汉武帝元朔五年(前124年),汉武帝接受董仲舒、公孙弘等的建议.于元朔5年(公元前124年)置博士弟子员(太学学生)50人,这是汉代太学建立的标志。太学是以传授知识、研究专门学问为主要内容的最高学府,是真正意义的大学。因此,太学在中国教育史,乃至世界教育史上都具有重要意义。此后太学的规模不断扩大,昭帝时太学生增至100人,宣帝时达200人,元帝时1000人,成帝时3000人。到东汉质帝时,太学生多达30000人。
汉代太学初建时,只有博士弟子五十人,五经博士分经教授,不须有固定的校舍。后来,太学生不断增加,就需要修建校舍了。我国最早大规模地修建大学校舍是在平帝元始四年(公元4年),当时为太学生修建了能容万人的校舍。东汉迁都洛阳,光武建武五年(公元29年)于洛阳南门外重建太学,校内建有宽敞的讲堂,还建了博士舍。后因**,太学一度衰落。顺帝时采纳左雄等人的建议,修整太学,建造240套房,1850间室,校舍达到前所未有的规模。
汉代太学的教师称为博士,隶属太常,其主要职责是掌经教授学问。此外,汉代太学博士还提供咨询,参与议政,或派遣巡访地方,这是旧时博士官制的延续。博士的首席西汉时称仆射,东汉时称祭酒,首席博士由太常推举博士中德高望重者担任。汉代对太学博士要求很高,选拔也很严格,如汉成帝时要求博士要“明于古今,温故知新,通达国体”。所以,当时的博士均为精通儒经的权威学派的名儒。
太学的学生称“博士弟子”或简称“弟子”,东汉时称“诸生”或“太学生”。太学生的来源,一是由太常直接选送,只要年满18岁,相貌举止端正,其余就由太常决定了。二是由地方当局选送,则有学习态度、品德表现等具体标准的要求。两类学生都是以民间子弟为主,其中不少是贫困生,有的还要靠做工来维持生计。西汉末年以后,朝廷多次令官僚贵族子弟入太学读书,但他们因有依仗父辈作官的前程,故入学积极性普遍不高。东汉还允许参加明经科考试落第者补为太学学生,这一作法为后代所效法。
太学博士传经,分为师法和家法两种,个不混乱。而先有师法,后有家法;师法是源,家法是流。凡一经的大师,得到朝廷的尊信,立为博士,他所传授的经说便成为师法,再传下去,又可发展成为小的派别,这叫做家法。经师传经,必须严守师法家法,不得改师法。不得兼传其他各家经说,否则将被赶出经门,撤消博士职位。正因如此,汉代“经有数家,家有数说”,各立门户,互相排挤,为成一家之言。矜奇炫博,虽然对于儒家学说有一定研究,但是又陷入繁琐主义之中。起初各家法教授的有《易》、《书》、《诗》、《礼》、《春秋》五家,后发展成五经十四家(《易》分四家,《书》分三家,《诗》分三家,《礼》分二家,《春秋》分二家)。
汉代太学没有修业年限的规定,教学以自学为主,鼓励学生自学和相互论辩。博士有时也在大讲堂授课,称“大都授”,也就是大班课。汉代太学最多时候才设立博士15人,而学生却多达3万,十几个博士不可能教授这么多学生,所以只能这种新的教学措施。而当时书写工具落后,多为竹简、木犊、帛书等,所以口授耳传又是最主要的教学方法。
太学注重考试,初是一年一考,通过者委以官职,此谓“学选”。东汉时改为两年一考。考试的办法谓之策试,类似今天的抽签考试。策试由主试官根据经义拟出若干试题,量其难易程度分为甲乙两科,以备选择。凡由主试者选择题目令考生回答的称为对策;由考生抽取题目然后回答的称为射策。策试合格按甲乙科授予不同的官职。不合格者继续学习,下次再考。到了东汉桓帝时,取消了甲乙科,改为上、中、下三等,每等都规定了录取的名额和授官的名义。后又改为每两年考一次,不限录取名额,根据通经多少,授以不同的官职,直到通五经为止。这种考试方法具有选拔贤才和督促学生学习的双重作用。

特殊学校
汉代由朝廷设立的学校,除太学外,还有专门为皇室宗亲子弟及外戚权贵等开设的宫邸学校和以文学、艺术见长者设立的鸿都门学等。
汉安帝元初六年(119年),邓太后开设宫邸学,令皇室子孙5岁以上40余人及邓氏近亲子孙30余人入学,亲自督察、考试。在这之前,汉明帝还办过四姓小侯学,“四姓”包括外戚樊、郭、阴、马四家的子弟。这种学校是贵族教育的体现,多招入的是“能为尺牍、辞赋及工书鸟篆者。”
鸿都门学创设于东汉灵帝光和元年(178年),因校址设在洛阳的鸿都门,所以名叫鸿都门学。学生是由州、郡、三公以及地方豪强等推荐的。这所学校不同于其它以儒学为主的官学,它讲求的是辞赋、小说、绘画、书法等文学、艺术专长。鸿都门学是中国也是世界上第一所文学艺术专科学校,在教育史上具有开专科学校先河的意义。毕业生有的做刺史、太守,有的做尚书、侍中,甚至也有封侯赐爵的。不过其中颇有依靠趋炎附势,谄媚惑主,而借此上位,形成势力的人。因此被清议目“鸿都群小”、“士君皆耻与为列”。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1-09 06:24

*办的官学又分两种,一是大学性质的太学,一是特殊性质的学校,比如“鸿都门学”、“四姓小侯学”等;

太学
汉武帝元朔五年(前124年),汉武帝接受董仲舒、公孙弘等的建议.于元朔5年(公元前124年)置博士弟子员(太学学生)50人,这是汉代太学建立的标志。太学是以传授知识、研究专门学问为主要内容的最高学府,是真正意义的大学。因此,太学在中国教育史,乃至世界教育史上都具有重要意义。此后太学的规模不断扩大,昭帝时太学生增至100人,宣帝时达200人,元帝时1000人,成帝时3000人。到东汉质帝时,太学生多达30000人。
汉代太学初建时,只有博士弟子五十人,五经博士分经教授,不须有固定的校舍。后来,太学生不断增加,就需要修建校舍了。我国最早大规模地修建大学校舍是在平帝元始四年(公元4年),当时为太学生修建了能容万人的校舍。东汉迁都洛阳,光武建武五年(公元29年)于洛阳南门外重建太学,校内建有宽敞的讲堂,还建了博士舍。后因**,太学一度衰落。顺帝时采纳左雄等人的建议,修整太学,建造240套房,1850间室,校舍达到前所未有的规模。
汉代太学的教师称为博士,隶属太常,其主要职责是掌经教授学问。此外,汉代太学博士还提供咨询,参与议政,或派遣巡访地方,这是旧时博士官制的延续。博士的首席西汉时称仆射,东汉时称祭酒,首席博士由太常推举博士中德高望重者担任。汉代对太学博士要求很高,选拔也很严格,如汉成帝时要求博士要“明于古今,温故知新,通达国体”。所以,当时的博士均为精通儒经的权威学派的名儒。
太学的学生称“博士弟子”或简称“弟子”,东汉时称“诸生”或“太学生”。太学生的来源,一是由太常直接选送,只要年满18岁,相貌举止端正,其余就由太常决定了。二是由地方当局选送,则有学习态度、品德表现等具体标准的要求。两类学生都是以民间子弟为主,其中不少是贫困生,有的还要靠做工来维持生计。西汉末年以后,朝廷多次令官僚贵族子弟入太学读书,但他们因有依仗父辈作官的前程,故入学积极性普遍不高。东汉还允许参加明经科考试落第者补为太学学生,这一作法为后代所效法。
太学博士传经,分为师法和家法两种,个不混乱。而先有师法,后有家法;师法是源,家法是流。凡一经的大师,得到朝廷的尊信,立为博士,他所传授的经说便成为师法,再传下去,又可发展成为小的派别,这叫做家法。经师传经,必须严守师法家法,不得改师法。不得兼传其他各家经说,否则将被赶出经门,撤消博士职位。正因如此,汉代“经有数家,家有数说”,各立门户,互相排挤,为成一家之言。矜奇炫博,虽然对于儒家学说有一定研究,但是又陷入繁琐主义之中。起初各家法教授的有《易》、《书》、《诗》、《礼》、《春秋》五家,后发展成五经十四家(《易》分四家,《书》分三家,《诗》分三家,《礼》分二家,《春秋》分二家)。
汉代太学没有修业年限的规定,教学以自学为主,鼓励学生自学和相互论辩。博士有时也在大讲堂授课,称“大都授”,也就是大班课。汉代太学最多时候才设立博士15人,而学生却多达3万,十几个博士不可能教授这么多学生,所以只能这种新的教学措施。而当时书写工具落后,多为竹简、木犊、帛书等,所以口授耳传又是最主要的教学方法。
太学注重考试,初是一年一考,通过者委以官职,此谓“学选”。东汉时改为两年一考。考试的办法谓之策试,类似今天的抽签考试。策试由主试官根据经义拟出若干试题,量其难易程度分为甲乙两科,以备选择。凡由主试者选择题目令考生回答的称为对策;由考生抽取题目然后回答的称为射策。策试合格按甲乙科授予不同的官职。不合格者继续学习,下次再考。到了东汉桓帝时,取消了甲乙科,改为上、中、下三等,每等都规定了录取的名额和授官的名义。后又改为每两年考一次,不限录取名额,根据通经多少,授以不同的官职,直到通五经为止。这种考试方法具有选拔贤才和督促学生学习的双重作用。

特殊学校
汉代由朝廷设立的学校,除太学外,还有专门为皇室宗亲子弟及外戚权贵等开设的宫邸学校和以文学、艺术见长者设立的鸿都门学等。
汉安帝元初六年(119年),邓太后开设宫邸学,令皇室子孙5岁以上40余人及邓氏近亲子孙30余人入学,亲自督察、考试。在这之前,汉明帝还办过四姓小侯学,“四姓”包括外戚樊、郭、阴、马四家的子弟。这种学校是贵族教育的体现,多招入的是“能为尺牍、辞赋及工书鸟篆者。”
鸿都门学创设于东汉灵帝光和元年(178年),因校址设在洛阳的鸿都门,所以名叫鸿都门学。学生是由州、郡、三公以及地方豪强等推荐的。这所学校不同于其它以儒学为主的官学,它讲求的是辞赋、小说、绘画、书法等文学、艺术专长。鸿都门学是中国也是世界上第一所文学艺术专科学校,在教育史上具有开专科学校先河的意义。毕业生有的做刺史、太守,有的做尚书、侍中,甚至也有封侯赐爵的。不过其中颇有依靠趋炎附势,谄媚惑主,而借此上位,形成势力的人。因此被清议目“鸿都群小”、“士君皆耻与为列”。
声明声明:本网页内容为用户发布,旨在传播知识,不代表本网认同其观点,若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处理。E-MAIL:11247931@qq.com
谷歌浏览器怎么设置成中文_谷歌浏览器设置中文语言 【谷歌浏览器技巧】谷歌浏览器如何更改语言? 史上最全ETF全解 证券ETF是深市的吗 怎样把莲藕肉丸子做的好吃? 高三语文小说赏析小说形象分析与答题技巧 人物形象题答题技巧 借助什么分析小说的人物形象 脖子旁边疼是什么原因 在群里不是好友怎么把群里人建另一个群 如何提升自己的安全感? 网上报税申报成功才发现错了,要怎么改? 在CAD中如何用FI的命令去删除图层???急求 全麦面包有哪几个牌子的??? 怎样可以让自己有安全感 保鲜盒能泡盐水鸡爪吗 cad快捷数点,FI命令我会,我想问的是 如何在不规则区域内快捷数点 我是一个没有安全感的人,做什么可以提升自己的安全感? 餐盒保温袋有异味怎么除味 怎样才能让自己有安全感? XCAD怎么统计管径 冷藏室可以放泡沫保鲜盒吗 如何增加自我安全感 超市里哪些牌子的面包是全麦面包 cad命令fi怎样用来改颜色,假如我柱子颜色是蓝色腰痛过FI命令怎样改成无色?请赐教 如何拥有安全感? 求助---哪里有卖存放海鲜用的泡沫保鲜盒 AUTOCAD中命令“FI”的应用 乐扣保鲜盒的清洗 全麦面包的分类 黑麦面包是不是全麦面包? 保鲜盒能泡杨梅白酒吗 如何快速统计CAD电气图里开关的数量 报税金额少了税务局让修改? 什么是明清两代最重要的中央官学? 如何让自己有安全感 泡椒凤爪可以用塑料保鲜盒泡吗 手机怎么查询家轿违章 如何才能让自己变得有安全感 中国古代“官学”和“私学”的概念定义是什么?二者有何区别? 企业7月份可以修改1月份报税金额吗? 中国古代“官学”和“私学”的概念定义是什么? 请问一下,报税了,但是觉得报错了,可以自己撤回改吗 怎样自己给自己安全感? 中国古代的教育可分为什麽和什么两大类? 唐朝中央官学设的六学二馆是指什么 网上纳税申报成功后如何修改 如何让自己更有安全感? 怎么查车辆违章? 简述唐时期的中央官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