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将洪承畴:对敌人残忍无比,功过非议不断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3-07-31 06:42
我来回答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4-12-03 01:53
他是明末清初第一名将,杀人如麻、功勋卓著,被人称为屠夫。他在明末和清初都做到了顶尖*,但是恰恰是这么个人却饱受争议,有人说他是民族英雄,有人说他是汉奸。他到底是个什么样的人?下面将给大家一一讲解。
我要讲的这个人就是洪承畴,他这个人还是很有意思的,外号别称挺多,洪彦演、洪亨九,当然最出名的还是洪屠夫,为什么这么叫呢?大家都知道白起吧,白起长平一战坑杀了赵国40万降卒,号称是一代人屠。而与白起对比来说,洪承畴绝对不差,而且他一直就有杀降的习惯。崇祯三年的时候,洪承畴被任命为延绥巡抚,这个时候三边总督杨鹤的*是剿抚兼施、以抚为主,按理说洪承畴应该紧跟老大的脚步,但是他不这么做,反而大力剿匪,而且不仅剿匪,而且杀降。杀了多少人呢,据不完全统计,被杀的投降流寇多达数万,洪承畴也从这个时候开始了他的屠夫之路。
到了崇祯四年的时候,洪承畴更是一发不可收拾了,因为当时的三边总督杨鹤被罢官入狱,他继任了陕西三边总督,当然是想怎么来就怎么来。于是小洪同学制定了自己的方针,全力清剿、以剿兼抚,先剿后抚,大举剿灭农民起义军,然后自然而然的被陕西人民给授予了洪屠夫的光荣称号。洪承畴的军事才能确实很强,受到了崇祯皇帝的赏识,到了崇祯十二年的时候调任蓟辽总督,为国家防御满清去了。但就是从这一刻开始,洪承畴的命运发生了翻天覆地的改变。
崇祯十五年这一年,洪承畴在松山城兵败被俘,洪承畴这一刻才发现自己不能不面临一个选择,降清或者死。这里还有一个小故事,洪承畴被俘后开始绝食,不肯投降,皇太极所有派去劝降的人,都被大骂而回,最后派了范文程去劝降,范文程来到监狱里,在劝降的过程中,房梁上掉下了一些灰尘,刚好落在了洪承畴的肩膀上,洪承畴本能的伸手掸了下,皇太极听到后说洪承畴一定会投降的,一个对待衣服都如此爱惜的人,自己的性命更会爱惜了。果然,后来洪承畴投降了。当然,对于一个冲锋陷阵的将军,并且时时冲在第一线的将军来说,这种说法只能是无稽之谈。
但洪承畴投降满清后,却是真的为满清立下了汗马功劳,可以说南方云贵大多数是洪承畴给打下来的,在这过程中剿灭了大量的南明军队,这也为他后来毁誉参半,被大骂汉奸埋下了祸根。话说洪承畴立了这么多的功,后来大清朝对他怎么样呢?顺治十八年的时候,这是的他已经69岁,担任了好多年的大学士,想要退休,经过朝廷商议,康熙才授予了洪承畴一个三等轻车都尉,还比不上一个男爵,想想都觉得可笑。那么对于投降满清,洪承畴的亲朋好友怎么看呢?这里就有一个有意思的故事。
话说顺治四年,洪承畴从江南总督任上奉召回京后,心想,自己的老母还在南方,于是就派了人去把老母接到北京来,然后洪母还真的来了。这下可把洪承畴乐坏了(因为自从投降满清后,洪承畴的朋友、亲戚一概不认他,甚至于唾弃他),于是自己亲自跑去跪迎母亲,哪知道洪母一下车抡起枣木拐杖就打,大骂洪承畴,不住洪承畴的府邸。洪承畴的弟弟更是发誓"头不顶清朝天,脚不踏清朝地",在家乡英都造了一只船,然后携母亲坐在船里,泛于江上,过着隐居生活。
但是,后世是怎么看他的呢?洪承畴宣导儒家学术,针对顺治皇帝不崇信孔孟,提出意见,为满汉的合流打下基础。洪承畴也建议清廷采纳许多明朝的典章制度,献计甚多,大多被清廷信纳,加以推行,完善清王朝的国家机器。为了巩固清朝的统治,承畴建议满洲统治集团也须"习汉文,晓汉语",了解 *** 礼俗,淡化满汉之间的差异。后世对他促进民族团结,催化满足汉化给予了高度的评价。同时,他加速了国家的统一,是百姓免于长久的战火。而且他劝施仁政,保护汉民;招抚江南,为民轻负;经略五省,安邦济民。应该也属于正面人物吧,但是,他投降异族,残杀同族百姓,使得亲朋好友不屑,就连后来的乾隆皇帝,仍将洪承畴作为叛明降清的人,列入《清史·贰臣传》,但因其功大,列于贰臣甲等。
客观来说,洪承畴确实对于国家的统一、民族团结起到了很大的作用,但是对于明朝的 *** 来说他的投降异族、残杀同胞却难以接受,因此才造成了民族英雄和汉奸的争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