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的孩子有多可怜?物质上溺爱,精神上虐待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3-07-31 03:43
我来回答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02 16:10
昨天去给朋友帮忙,做一个活动的带队老师,活动叫“一元生存挑战”,把一群十一二岁的小学生分成5-6人一队,每人一支笔,一元钱,用这支笔去和别人“以物换物”,最后将东西换成钱,解决午餐。
看起来还不错对不对?但是你不知道的是,这群孩子并非自愿来参加的,很大程度上是家长“*迫”的,因为家长觉得孩子应该出来“锻炼”一下,因为家长觉得现在的孩子太“经不起挫折”。
而且,这群孩子被特意分到了不同组,组里没有一个熟悉的小伙伴。早上9点活动开始,只有一个简单的“开营仪式”,没有人告诉他们来了是做什么?为什么要来参加这个活动?他们突然被告知,今天要和一群陌生人用一支笔和一块钱过一天。而他们也只是一群十一二岁的孩子而已,老师是陌生的,同伴是陌生的,任务是“可怕”的。于是刚刚出发几分钟,就有好几个孩子情绪非常波动。我队里的一个女孩子,当看到自己的组里没有一个认识的同伴,当场就哭了,想要换队。而还有一位男孩子,出发一百米都不到的距离,就愤而离场。对此,我的朋友意见是:“现在的孩子太任性,不知道要收敛自己的情绪,还是顺境里长大的孩子啊!”但是我对此却有不同的意见。
换位想想,即使我们是成年人,如果贸然被分到一个没有熟悉同伴的小组,并且要去完成一件看起来不可能的任务,最重要的还不是“我要参加”,而是“*出席”,我想也多多少少都会非常忐忑。更何况他们是十一二岁的小学生,情绪控制这件事,对成年人来说都是一件需要不停“*”的事情,你凭什么要求一个孩子做到?而且还要做得比成年人还要好?
任务当然还是顺利完成了,孩子们用一支笔换了多次,最终五个人换得六十多元,午餐吃饱了,没有饿肚子。
但是孩子们的一句话,让我对这次活动产生了很大的质疑。最后吃完午饭,我们还剩了十几元钱,孩子们去小店里买了很漂亮的笔,想要作为礼物送给爸爸妈妈。一盒笔8支,每个孩子一支,最后还剩余3支,孩子们商量这三支笔的处理办法,我提醒他们,可以用这支笔像上午那样“以物换物”,继续增加它的价值。孩子们却说:“不要。我不想再被一支笔侮辱了!”侮辱!这是多么严重的一个词,细问之下,孩子们又解释了一下,他们认为用一支笔去换别人价值更高的东西,就像是伸手要钱一样(事实上确实有很多路人都说:“我没什么可交换的,我给你们钱吧”)。
原本这个“一元钱生存挑战”是为了锻炼孩子们的社交能力、抗挫折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钱商等各种能力,看起来貌似很“高大上”,但事实上也算是利用 他人同情心的一种变相“乞讨”,无怪乎孩子们会觉得是“侮辱”。而在交换过程中,也有孩子提到,可不可以去帮别人打工换取钱财。我觉得孩子们的价值观是正确的,而组织设计这场活动的成年人才是“卑劣”的,因为成年人知道孩子们会因为别人的同情心而“成功”。试想,如果是一个成年人用一支笔“妄图”换到一顿午餐,会遭受别人怎样的目光。那么凭什么就觉得孩子可以?是因为孩子更“厚脸皮?”还是因为孩子更容易被“同情”?
而且这项活动听说他们还想要长期举办,在我们这个小地方,人口流动性小,人们的同情心被“利用”几次后,就会产生反感。我想活动应该是很难再举办下去了。
而我想,让孩子们锻炼,为什么要认为制造“难题”?就给孩子们一筐鸡蛋,或是别的什么,让他们去推销,去买卖,不好吗?单纯的做生意,其实就可以让孩子得到锻炼啊!推销需要口才,叫卖需要胆量,买卖需要钱商,卖不出去或是被砍价等等这都是自然会产生的“挫折”,在这样的活动中,也能让孩子们得到充分的锻炼。而且买卖行为,不需要消费别人的“同情心”,也不需要消耗孩子们的“尊严”,让他们觉得被“侮辱”。这样的结果才是好的吧?
一支笔换来的午餐,难道不会在某些孩子心里产生“只要我想”,就可以无所不用其极的心理?这样错误的价值观,难道不是源于活动错误的内涵?设计者“卑劣”的动机?
话题说回孩子本身,从80后开始,就被称为“垮掉的一代”,到后面的90后、00后,都被社会“看衰”。认为这些孩子成长在物质及其丰富的年代,从未吃过苦,所以总是“脆弱”的很,必须要让他们好好锻炼锻炼。于是,《变形计》应运而生,将城里“被溺爱”的孩子送到乡下“改造”,把乡下的孩子送到城里“见世面”。大家只看到表面,城里的孩子顽劣,就觉得一定是因为物质生活太富裕造成的,可是父母教育的缺失却被掩盖。同样的“背锅侠”还有“网瘾”、“早恋”、“手机控”。当成年人想要为自己在教育孩子时候的失败掩饰的时候,就会将这些“帽子”拿出来,扣到孩子头上,仿佛错不在自己。
事实上,有多少父母才是世界上最不了解孩子的那个人,包括我们自己的父母。有多少父母真的能够做到平心静气和孩子平等地聊聊天,听听他们的声音?说句不太好听的,出了问题的教育,都是父母一厢情愿的“教育”。
前段时间,“北大吴谢宇弑母案”轰动一时,潜逃三年的吴谢宇被抓归案。人们在感慨,北大学生竟然会做出这样可怕而又凶残的事!考上北大,只能说明他智商高,而弑母,则是长期教育失衡产生的“副作用”。
一定会有人反驳,说为什么同一个妈生的孩子,也有好有坏,教育不背这个锅。但是我也要说,一个妈生的孩子,也有大有小,在家被对待的方式也不一样,因为出生顺序甚至性别的不同,也会被赋予不同的期待,而每个孩子的性格也不尽相同,但有多少父母能够做到给予每个孩子不一样的引导方式和教育方式?
我也是教育工作者,每一天我都在自问,什么是教育?教育在一个人的成长乃至一生中能够起到多大作用?
虽然我没有确定的答案,但是我想,教育应该首先是尊重每一个生命,而不是直接“扣帽子”“贴标签”,以“被溺爱”“太顽劣”的借口掩饰*犯下的错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