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4-25 03:54
共4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24 08:54
因为我们的祖先们根本就没有掌握捕鱼的技能,打猎更是不可能,那个时候的人饿都快饿死了,那还有力气和野兽抗争,分分钟变成野兽的美食了。
首先,中原地区历来就是以农耕农业为主的,农民对捕鱼打猎根本没有经验,更没有相关的技术,所以成功的几率非常小,有限的捕鱼打猎无法满足庞大的受灾群众。其次,受灾地区往往都是赤地千里的不毛之地,如果发生蝗灾,蝗虫过后更是一片荒凉,这种情况下,哪里还会有动物留下来任凭灾民抓捕?
再说了饥民之所以去吃树皮,那是因为粮食、野菜都吃完了,那么河里的鱼虾有的话,肯定也会吃完的,一条河的鱼虾,根本架不住那么多人去抓捕,还有打猎的,古代的山林不像现代一样,现代因为科技发展了,所以即使去农村,走到哪儿都是有路的,但古代更接近原始森林,有的地方还有老虎、豺狼,一个不小心就容易葬身于此,非常的危险。
同时打猎也需要技巧,还要有自己的工具,光靠手中的几根棍子,是打不死猛兽的,而且当时的饥民,因为吃不饱的原因,每个人几乎瘦得已经脱形,怎么可能对抗的过猎物,别成为动物口中食就不错了。其实饥荒到来时,百姓们的求生*比谁都要强,他们会吃任何东西,只要能活下来的话,并且知道哪个地方有吃的,肯定是涸泽而渔,不然自己肯定会被饿死。
这也是为什么鱼虾无法成为循环资源的原因,因为饥民们实在等不了它们长大。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24 08:55
在古代,常常因为数不清的天灾而民不聊生,很多庄稼也被突如其来威力无比的天灾破坏,百姓经常吃不饱饭,胃空胃疼都是常态。在饥荒时,他们找不到正常的食物填饱肚子,就去树林里摘些树叶和树枝勉强度日。人的意志力是惊人的,在极度饥饿的状态下也能找到一些吃的来安慰自己。也许很多人会说,真过不下去的时候可以试试去河边捕鱼,去树林里打猎,在当时那个条件下,想实现这些几乎是不太可能的。
在闹饥荒的时期,当天灾来临的时候,很多生灵都难逃厄运,包括水里生活的鱼类。这些灾祸往往会污染水源,各种鱼类在受污的水里呼吸必然会面临死亡。人们为了自己的健康着想,是不敢碰这些鱼的,因此,捕鱼这种念头只要一出现在他们的脑海中就会立刻被扼杀,这种办法根本行不通。同样的,天灾卷过,一些树林变得寸草不生,树林里的鸟类以及其他生物没有充足的食物和水分供应,很快就会饿死,它们的尸体在树林里腐烂,周围没有水源,人们是不敢轻易地捕捉鸟类来填饱自己肚子的。
也许有人会说,等天灾过了就能去进行捕鱼打猎这些活动了,其实这样也行不通。闹饥荒时,成千上万的人没有粮食,即使去没有被天灾危及的地方谋生路,也只能维持极小部分人的生命,要想满足所有人的需求基本不可能。况且,外出打猎的工具与武器只有少部分人的家里有,兵器制造业在当时还尚不发达,人们没有能力去打造合适的武器来捕猎,这一条件堵塞了他们想要外出打猎的道路,在这一点上他们就不会采取打猎这个方式来养活自己维持生命了。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24 08:56
以捕鱼打猎为生的人在古代还是挺多的,只不过并没有种粮食的人多,为什么大家都选择种粮食,而不选择捕鱼打猎呢?因为种粮食相对于另外两种来说更容易,而且更安稳。虽然正在我们现在这个角度来看古代确实是时常有饥荒发生,但是也并非每年都有饥荒,有些人一辈子都没有碰上过一两次饥荒。
种粮食对于技巧的要求比较低,捕鱼则需要不小的技巧,而且这个回收是不确定的,可能某一年河里面的鱼不多,那么那年全家人都要挨饿。而种粮食大多数情况下都不会颗粒无收的。再说,如果那个年代闹饥荒的话,大家都会想到去捕鱼打猎,那么猎户和渔夫的收成则会更少了。
打猎危险系数还是比较高的,古代种粮食的人最多,打猎的最少。因为那个时候森林里面的野兽还是比较多的,而且大多数人遇到这些野兽能够存活的概率并不是特别的高.
那个时候的人类并没有*,也没有先进的武器,我们和那些动物在力量上的悬殊还是比较大的,所以很多人都不愿意去打猎。就算是那些以打猎为生的人也并不保证自己每次都活着回来.
证自己一定能够平安回来,因为林子里面的不确定性实在是太多了,就算是没有遇到凶手,有可能会遇到毒蛇等。如果能够选择一种更轻松的生活方式,比如种田,为什么还要选择捕鱼打猎这种又辛苦,不确定性又高,而且还可能丧命的职业呢?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24 08:57
并不是不想捕猎捕鱼,而是当时这些东西也并不好抓,而且还很危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