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3-07-27 14:14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4-11-23 19:50
地处沂蒙老区的鲁南制药有限公司是一个发展中的企业,在十几年间,由一家不起眼的校办小厂迅速崛起为总资产达十几亿元的中西药兼产的国家大型综合制药企业、国家重点高新技术企业,还设有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有人说,这不能不算是一个奇迹。知情人都说,这是赵志全用心血换来的。提起这十几年的创业、守业历程,赵志全感慨地说:“回想起那段日子,真是既艰苦又令人兴奋。”
像所有知名企业所走过的道路一样,“鲁南”的成长也并非是一帆风顺的。鲁南制药集团的前身是郯南制药厂,1968年由几个下放干部在郯南农校建立,在1987年以前,还是一个名不见经传的校办工厂。1987年10月25日,在临沂市进行首家公开招标承包经营试点中,31岁的赵志全脱颖而出,担任了厂长。当时的郯南制药厂,厂房破旧、设备简陋、产品单一、人心涣散、*陈旧,经济上困难重重,当时账面资产只有19万元,中标后仓库的原料仅仅能维持生产3天,只有2万元启动资金……赵志全能妙手回春吗?众多企盼、观望、怀疑、担忧的目光立即投向这个在沂蒙山老区深处的村落中长大的农村孩子,这个大学毕业刚5年的年轻人。
赵志全用事实回答了人们的疑问。
上任伊始,赵志全针对企业内部存在的一系列弊病,大刀阔斧地进行人事制度、劳动制度、分配制度三项改革,确定了择优选才、任人唯贤的干部制度;打破了条条框框,从专业技术人员中,特别是从生产一线中选拔了一批德才兼备的年轻干部充实到管理岗位;对全厂中层实行了聘任制;对机关进行了“消肿”,压缩人员,精简机构;根据劳动条件、工作难易、产品质量拉开收入差距,极大地调动了干部职工的生产积极性。三年之后,郯南制药厂正式更名为鲁南制药厂,制药厂的产值达到1700多万元,利润160万元。
十几年来,赵志全始终认为:“成事在人,谋事在人,败事在人,业在人创,事在人为。”成就企业的关键是人才,赵志全常常这样对鲁南的员工说:“企业经营的最高目标就是培养和造就人才,企业的竞争,归根到底也是人才的竞争。因此,我们要积极探索吸收、培养、选拔,使用各种人才的途径和机制,积极创造条件,多出人才,快出人才。这不仅是我们面临的迫切需要,也是一项长期战略任务,是各项事业得以健康发展的根本保证。”赵志全以各种方式吸引人才、重用人才。在鲁南公司5000名员工中,博士生15人,研究生78名,执业药师56名,专业技术人才2000余人,有三人享受*突出贡献专家津贴。
鲁南这叶小舟终于发展成一艘巨轮,成为医药界的一面旗帜。2005年,公司完成工业总产值15亿元,实现销售回款13.6亿元。望着这来之不易的成绩,赵志全深情地说:“我深深地爱着我们鲁南和每一名职工,不懈地追求着鲁南富强的不灭梦想,我们要成为一流的企业!” 建言献策的*
2003年的春天,赵志全当选为十届全国*。肩上本来就沉甸甸的担子更沉重了,提起做*,赵志全笑着说:“这可比经营好一个大企业难多了。”面对这样有挑战性的工作,赵志全丝毫不敢懈怠,利用平时工作之余的一切时间去倾听社情*,熟悉赵志全的人都知道,赵总有个“第二职业”——征求群众的意见和建议。
早在1998年,赵志全当选为临沂市*时,征求群众意见和建议就正式成了他的“第二职业”。他总是一边忙工作,一边忙着接待群众来访,无论有多忙,无论他的心情如何,只要见到来访的群众,赵志全总是热情接待,认真倾听,积极向有关部门反映。
2002年,山东大旱,沂蒙山区一些群众的生产生活用水一度发生困难。费县水涟乡农民李胜利来找赵志全反映情况。“赵代表听着听着,脸上就冒出了汗,头上的青筋也一动一动的,他心里那个急呀,一点也不亚于我们。”李胜利至今也忘不了那令他感动的一幕。“我还没有说完,赵代表就起身找领导汇报去了。不久,就为我们打了一口井,建了三个拦河坝,一下子解决了问题。”
除了开会时间和睡觉,赵志全总是没完没了地接电话,问他烦不烦呀,他却说:“这是人民对我的信任。”
呼吁治理吃牛医疗广告
因为是医药界的人士,又有自己的拳头产品,赵志全对医药方面的广告特别留意。
近几年,赵志全发现,走在街上,经常会有人塞给你医疗医药小广告;打开电视机,会看到所谓“患者现身说法”的药品广告;翻开报刊,会发现“包治百病的灵丹妙药”……全国每年都有数百万人受虚假广告误导吃错药,严重危害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对这些虚假的医药广告,赵志全愤慨不已,他说:“有些企业在广告中明目张胆地撒谎,宣称‘攻克了世界难题’,连癌症、牛皮癣等疾病都可以治愈。”有一家药厂生产的胶囊明明是保健食品,只具有辅助疗效,可企业在宣传中却说具有治癌、抗癌作用,并附有一批“典型病例”报告。有一位身患癌症的病人,就因为轻信其宣传,只服用这种所谓能治癌症的胶囊,结果延误了治疗。
赵志全介绍说,从当前的情况看,非处方药、治疗疑难病的药是虚假广告的重灾区。非处方药由于购药不需要医生开处方,一些企业往往在广告中采用普通消费者难以理解的医学术语,套上高科技名词,使消费者似懂非懂,上当受骗。像慢性肝病、肾病、糖尿病、老年性疾病等疑难病症,还缺少有特殊疗效的药物,一些药品生产厂家就利用消费者治病心切的心理,今天推出一个新品种,明天又上一个新品种,套上“祖传秘方”、“最新科技发明”等迷惑人的字眼,哄骗你从腰包里掏钱。有的患者曾拿着虚假广告的宣传品不解地问赵志全:“人家都说能3个月治愈糖尿病,你们这些大厂子咋就不能生产这药呢?”
因此,在2004年的全国人代会上,赵志全建议,医药行业要强化行业自律,扼制虚假医药广告。赵志全说,诚信是企业生存之本,只有坚持诚信经营,企业才能赢得广大消费者的信赖,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为教育事业贡献力量
生活中的赵志全是一个有心的人,他发现,教育乱收费,尤其是一些“明星学校”收取高额“择校费”,已经为公众深恶痛绝。“明星学校”收取的数额不菲的“择校费”,实质是优质教育资源在经营活动中产生的收益。由于“明星学校”的教育资源属于国有,这笔“择校费”也就是国有资产的收益。因而,这笔收益的处置权应该属于*。广泛存在的情况是,“明星学校”在“择校费”的数额收取和处置上的自由裁量权过大,“择校费”的收取和开支甚至成了教育*的一个黑洞。因此,赵志全认为,*应该回收对“择校费”的管理权,在科学制定“择校费”收取标准的前提下,保证将其中的相当部分用于薄弱学校的投入,改善其办学条件和提高教职工待遇。
在2004年全国人代会上,赵志全说:“如果地方*真正落实教育经费统筹*,公平分配教育资源,许多优秀教师就会愿意到基础较差的中学教书育人。学校的教育质量将普遍提高,就没有那么多的择校生,也自然没有择校费了,学校想乱收费也无处可收了。”因而,要从根本上消除“择校费”过高的问题,就应该对症下药,从教育资源的配置上作出调整,并结合市场经济的大环境对教育投资*进行改革。
2003年3月,正在北京参加十届*一次会议的赵志全收到了一份特殊的礼物——当时就读于中国农业大学一年级的刘宝超送来的考试成绩单。宝超家在山东农村,2002年高考考上了中国农业大学,但因为家里困难交不起学费,已经打算弃学打工了。赵志全听说后,马上送来6000元钱,要求他好好读书,不要挂念家里。
而这绝不是偶然的一次。此前,捐资助学这样的事情,赵志全已经作了十几年,其中,捐款捐物帮助小学生、大学生近150名,累计财物达100多万元。让一批像宝超那样的孩子重返校园或是圆了大学梦。对此,赵志全说:“作为一个从农村出来的*,我要积极回报社会。”
关注农村富余劳动力培训
十分关注农村富余劳动力就业的赵志全,看到家乡部分农村青年初中毕业后在家闲着,感到十分着急,就一直收集当地的用工信息,帮助他们进城务工。几年前,赵志全推荐了一批农村青年到一家棉纺厂务工,在高温下劳动,的确很辛苦。赵志全说:“我本以为农村孩子能吃苦,可以适应这份工作,结果我错了。不久,他们就因为受不了高温的生产环境、三班倒的生产方式,加上想家,纷纷回家了。鲁南制药公司也曾安置了部分农民工,虽然经过培训,但终因文化水平低、操作技能不高、自我约束能力不强、适应不了公司的规章制度等原因而先后离去或被辞退。”
就业是民生之本,能否解决好农村富余劳动力就业,已经成为影响*、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问题。2013年的人代会上,赵志全提出,*要加强对农村富余劳动力的全面培训。他说:“面对劳动力市场新态势和经济发展的要求,*应制定全面、完整的培训计划,村、乡镇、县等要利用农闲时间,积极组织农民进行法律、法规、组织纪律和专业技能方面的系统培训,从根本上提高农村劳动力的素质和竞争力。同时,农村劳动者也应加强自我约束、转变思想、更新就业观念,尽快融入市场经济大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