兵者,国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这是什么意思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4-26 15:54
我来回答
共4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13 01:29
1、该句的大意为:“战争是国家大事,是国家兴亡的紧要之处,是千万生民存亡的关键,是必须要认真考察研究的”,这句话强调在国家发展过程中军事建设的重要性。
2、该句出自兵家孙武所著的《孙子兵法·始计篇》
扩展资料:
《孙子兵法》对后世的影响:
(1)《孙子兵法》成书于春秋末期,是我国古代流传下来的最早、最完整、最著名的军事著作,在中*事史上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其军事思想对中国历代军事家、*家、思想家产生了非常深远的影响,其已被译成日、英、法、德、俄等十几种文字,在世界各地广为流传,享有“兵学圣典”的美誉。作为华夏文明乃至世界文明中璀璨的瑰宝,《孙子兵法》不仅仅是一部兵书,不仅止于中华文化中的重要遗产,她更是华夏智慧与朴素思想的象征。
(2)《孙子兵法》的意义,不仅仅是一部军事著作,它更代表着炎黄子孙的智慧、思想、文化,是几千年华夏文明的结晶,是中华文明的智慧根基、源泉。
参考资料:
百度百科--孙子兵法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13 01:30
《孙子兵法》开宗明义,首言“兵者,国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孙子把战争与国家命运,人民的生死紧密联系起来,不仅指出战争在国家事务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而且也明确指出战争的*目的在于确保国家的生存和发展。这就把战争推到了国家大事的首要位置。
兵者:主指战争,但还泛指军事上的内容
死生之地:不单是指个人的生死更指一个国家的存亡,而国家的存亡关系整个民族每一个人的最根本的利益,即使是汉奸卖*。
存亡之道:即是说一场战可以决定了这个国家是存还是亡。
不可不察:正因为战争影响之大,所以不但要研究战争(主指军事),还拥有强大的军事实力,足以保证不被它国侵犯。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13 01:30
孙子曰:兵者,国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
故经之以五事,校之以计而索其情:一曰道,二曰天,三曰地,四曰将,五曰法。道者,令民与上同意也,故可以与之死,可以与之生,而不畏危。天者,阴阳、寒暑、时制也。地者,远近、险易、广狭、死生也。将者,智、信、仁、勇、严也。法者,曲制、官道、主用也。凡此五者,将莫不闻,知之者胜,不知者不胜。故校之以计而索其情,曰:主孰有道?将孰有能?天地孰得?法令孰行?兵众孰强?士卒孰练?赏罚孰明?吾以此知胜负矣。
——《孙子兵法·始计》
孙子说:战争是国家的大事,它关系到百姓的生死,国家的存亡,不能不认真地思考和研究。
因此,要通过对敌我五个方面的情况进行综合比较,来探讨战争胜负的情形:一是*,二是天时,三是地势,四是将领,五是制度。*,就是要让民众和君主的意愿一致,战时他们才会为君主去死,不存二心。天时,就是指昼夜、晴雨、寒冷、炎热、季节气候的变化。地势,就是指高陵洼地、路途远近、险隘平坦、进退方便等条件。将领,就是指挥者所具备的智慧、诚信、仁爱、勇猛、严明等素质。制度,就是军制、军法、军需的制定和管理。凡属这五个方面的情况,将领都不能不知。充分了解这些情况的就能取胜,相反就会作战失败。此外,还要通过比较双方的具体条件来探究战争胜负的情形,即双方君主哪一方施政清明?哪一方将帅更有才能?哪一方拥有更好的天时地利?哪一方军纪严明?哪一方兵力强大?哪一方士卒训练有素?哪一方赏罚分明?通过这些分析比较就能够判断谁胜谁负了。
资料来自古诗文网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13 01:31
战争是一个国家的头等大事,关系到军民的生死,国家的存亡,是不能不慎重周密地观察、分析、研究。
语出孙子曰:兵①者,国之大事②,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③也。
①兵:本义为兵械。《说文》:“兵,械也。”后逐渐引申为兵土、军队、战争等。这里作战争解。
②国之大事:意为国家的重大事务。
③察:考察、研究。
“兵者,国之大事”——战争关系着国家生死存亡,不得不慎重思考。开明宗义地提出了“慎战论”,认为对待战争应该持谨慎的态度。有道是:“求名当求万世名,计利当计万世利。”这和孙武的军事思想是不谋而合的,国家的利益当为第一,战争的目的在于为国家争得利益,要以取得最大利益为目标就必须慎重“算计”。
古往今来,在*上的策略也以“慎战论”为依据。国家之政事,关系着民生,社会稳定、经济发展、*等。国之大事则为:*、政务。治理国家若是不重视*、谋权,不理政务就会倒是社会震荡,民不聊生,严重者国家覆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