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4-26 15:52
共5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12 23:34
李叔同出家的原因多种,既有生活的压迫也有社会的动荡不安,最终让他走上了归隐信佛之路。
儿时的李叔同接受了许多儒家思想的灌输,李叔同儒家出身,有建功立业的伟大理想,但是现实是虚妄残酷的。在*运动中,社会动荡不安,迫切的需要找到一条求生之路,但是知识分子只可以大声呐喊却在*运动中做不出什么成就,因此激发了他文化血液中归隐的思想。
而恰逢此时,李叔同从同事那里得到了断食法的好处,于是他在假期跑到了虎跑寺学习断食的方法。近一个月断食的学习中,他接触到了许多佛经,由此感到世间的名利是如此的虚妄,因此他选择抛妻弃子,远离红尘。在他妻子的肝肠寸断的呼喊下,也是决然而去没有回头。因为他在断食期间,深深感到了佛法的可行性,在这里没有名利的争夺,悟道了万法无常的道理,因此他选择了归隐。
其实,对道家文化的推崇,是他决定归隐的第一选择,但是决定他走向佛教的是杭州佛事的繁盛和周围师友们的影响。杭州有许多的佛寺,佛教事业繁盛,在同事朋友们的引导下,他选择了出家。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12 23:35
人人都知道鲁迅,却不一定都听过李叔同的名字。鲁迅在日本留学时,因为上课老师放映幻灯片,他看到当时中国人民的愚昧,所以以一个勇士和斗争者的姿态改变了自己的专业方向,从一名从医人员转为了被后人所铭记的写小说之大家。之所以把两个人放到一起来看,就是因为李叔同的一部分经历和鲁迅有异曲同工之妙。
李叔同家里从事的商业贸易工作,富裕自然不用说,他的母亲是家里最小的妾,待人温和,父亲虽然有这么大的家业,但是很喜欢拜佛。这样的生活环境中,李叔同对什么事情都充满了好奇,想要去了解,因此在各个方面的学习热情是高于常人的。
他在考了举人以后就没有再继续考试,但不代表不再学习和研究。经常和许多朋友一起讨论国家大事,这时的他只能做到发发牢*,表达点愤闷之情。后来,他就去附近地区进行田野调查,过程中发现他这个少爷从来没有见过的人,这些人没有文化,生活被天灾人祸所笼罩,他看到这些心里很痛苦,经常眉头紧锁,但是只能资助点钱,无法改变本质问题。
他被母亲所影响,很喜欢听戏,因此第一个和他出现交集的女人是当时唱戏很不错的杨翠喜,两个人属于高级的精神恋爱,但是没能有好结果。后来,听从家里安排,娶了一个商人的女儿做妻子,这不是自己心中所想,自然没有感情。直到他一个人去日本深造时,遇到了他真心喜欢的一个日本女人叫雪子,两个人是因为画人体画认识的,后来李叔同等人又在日本演了话剧《茶花女》,雪子也经常过来帮忙,两个人回国后就结婚了。
他在师范大学当美术和音乐老师,学生有后来的名家丰子凯,刘质平等人,因为他的教学方法和思想和当时学校领导们有隔阂,所以他实在看不到希望在哪里,就决定出家,断食十天左右,一个人在一个小屋子里修行,不让任何人打扰,把所有的尘世快乐和苦难都付之东流了。
以前了解李叔同时,对于他后来转行出家一直都认为是他在逃避现实的黑暗和无奈,后来慢慢理解他只是在换种方法想要通过自己在佛学方面的研究,来拯救全世界受苦的人们,所以他可以做到不怕苦,不怕累,不怕脏,更不会因为自己的外在名声在僧人中间摆架子,勤学苦练他一直都在践行。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12 23:35
今逢端午,都祭古人屈原,我却觉得也应同祭李淑同。屈原以死明志,自沉汩罗江,李淑同以静口表心,出家入释修身修心。圆寂泉州后,为后世留下佛家圣物舍利子多枚。作为世人,他留有诸多文学书画遗产,作为佛徒,他修行有悟成就,值得景仰。为何弃世?一是世道沉伦,又逢战乱,作为个人,无力攻变,无力回天。二,世人皆醉我独醒,又不愿与龌龊世道同流合污,静口入释,潜心修行,以表弃世之心。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12 23:36
艺术与修行一一样,消耗很多体能!否则怎会与天地成一体呢?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12 23:36
他只有出家,灵魂才能找到安放之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