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4-26 15:31
共2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05-15 08:53
《背影》是朱自清的第一本散文集,此前他出过一册《踪迹》(亚东书局,1924),是新诗和散文的合集。 1922年,他和俞平伯、叶圣陶办过《诗》刊——这是中国新文学史上第一份新诗刊物,也跟周作人、郑振铎等出过一本八人的新诗合集《雪潮》(商务印务馆,1922)。在《背影》的自序中,他就说:“二十五岁以前,喜欢写诗,近几年诗情枯竭,搁笔已久。”《踪迹》以后,朱自清就疏远了新诗,开始转向散文,“这本小书里,便是四年来所写的散文。” “这本小书”就是《背影》。朱自清的散文,中学时代我们就熟读了,像《绿》《浆声灯影里的秦淮河》《荷塘月色》以及《背影》,都是中学课本里的范文,当年几乎是会背的。 这四篇散文,也是朱自清早期散文的代表性作品,前两篇收在《踪迹》中,后两篇编在《背影》里。 作为书名的《背影》,是一篇感人至深的文字。中学时听老师钝刀解牛般地分解成一个个段落大意,昏昏欲睡,现在再读: “我看见他戴着黑布小帽,穿着黑布大马褂,深青布棉袍,蹒跚地走到铁道边,慢慢探下身去……他用双手攀着上面,两脚再向上缩;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倾,显出努力的样子。这时我看见他的背影,我的眼泪很快流下来了。”我的鼻子也酸酸的。父亲在朱自清心中,一直是一个他敬畏的人,可是现在看到他笨拙的身影,朱自清的心中只有苍凉了。 《荷塘月色》是朱自清在清华园教书时写的,去年在网上见过有人在拍卖它的木刻本,也就是五六页吧,上海的一个朋友拍到了,待寄过来一看,原来是水印的。本来还以为是秘本,水印的,就不稀罕了,据说被随便塞在了餐桌的玻璃下。 《背影》分甲、乙两集,共15篇,乙集是旅行记,甲集则多记人,像《哀韦杰三君》《白采》《怀魏握青君》,都是怀念友人之作。 《背影》书中,放了两张插图,一张是丰子恺作画,夏丏尊题字的《儿女》插图,画的是四岁的阿菜,朱自清的女儿。丰子恺、夏丏尊是朱自清在上虞春晖中学时的同事,白马湖畔,丰、夏两人的旧屋还在,朱自清的居所,则不可寻觅了。这本书中有几篇文章,就是在白马湖写下的,像《女人》和《飘雪》。另一幅插图,则是诗人白采的背影,立在露台上远眺,这是像主送他的。照片上写着: 佩弦兄将南返,寄此致余延伫之意! 白采之死,是一个朋友来信说起的,死在香港到上海的船中,船都到了吴淞口,诗人却猝然逝去,遗物中有四包女人的头发——“白采是一个不可捉摸的人”,朱自清说。 朱自清早期的散文,像《踪迹》和《背影》中的篇什,都是绚烂至极的美文,有人喜欢,也有人非难。 叶圣陶是朱自清的老朋友了,在一篇怀念亡友的文章中说:“他早期的散文如《匆匆》《荷塘月色》《浆声灯影里的秦淮河》,都有点儿做作,太过于注重修辞,见得不怎么自然。”唐弢也说:“论文字,平稳清楚,找不出一点差池,可是总觉得缺少一个灵魂,一种口语里所包含的生气。” 不过郑振铎不这么认为,在他看来,朱自清的散文贮满了一种诗意,“在文学研究会的作家中,除冰心女士外,文章之美,要算他了。”甲申五月,颐园记。 赞同 0| 评论 2006-3-3 18:15 热心网友 <背影>刚学,讲的是父亲对儿子那种无微不至的关爱及儿子对父亲的深切怀念热心网友 时间:2023-05-15 08:53
我初中课本里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