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4-26 15:16
共4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11 07:47
上古时候,混沌初开,灵智未生,人类浪迹于丛林之中,以捕猎为生。所有生存的经验都只能靠结绳记事来口口相传,直至三皇五帝时代,仓颉的出生这才有了字。语言文字是信息载体,汉字简化从始皇时代就颇成趋势了,秦始皇统一六国之后,采用了"书同文"的*,灭六国文字而采用秦"小篆",后又经过汉唐行草、宋元俗字,到近代上千年整个趋势都在不断简化。
历史上汉字简化程度最高的两个阶段,应该是宋代和新中国时期,宋代简化字他是为了方便刻印,而新中国对汉字的简化有较多的*因素。现在我们所用的繁体字,其实是对隶书这一支古字的有所保留,取消繁体字也并非是抹杀传统,而是考虑使用的效率与文化的推广成本,更重要的是为了减少国家运营的成本。繁体字作为艺术载体而存在,仍然有很重要的一席之地,所以*所采取的是一种实用主义——识繁用简。
只是今天中国人只认识繁体字和简体字,不认识隶书、小篆,才会矫情起繁体字来。 清末民初,中国*统计的全国识字率不到5%,而实际上中国当时识字率不到1%。因此,新文化运动的发起,就是开始研究简化汉字,如何让汉字更容易记忆、更容易书写、更容易学习。当时的教育部曾委托过钱玄同来进行选字工作,编为《简体字谱》,专家审核之后确定了324字的《第一批简体字表》,后通令全国,"凡小学,短期小学,民众学校各课本,儿童及民众读物,均应采用部颁简体字。
"在当时,一些社会名流政要却极力反对,据说,戴季陶甚至向蒋介石下跪"为汉字请命",迫于压力,简体字的推行遭到了中止。然而,使用汉字的日本、朝鲜国家,为了提高国民的识字率,已经开始简化汉字,这才有了日文和韩文的出现。汉字的几次弃繁用简,都是为了配合扫盲运动的开展,更是为了培养出大量的知识群体来实现国家的工业化,为了减少中小学生学习的难度,"九年义务教育制"更是与其相互配套,其目的就是为了培养出新一代的贴心*人。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11 07:47
中国春联是中华传统,从以前流传下来就是用繁体字写的,而且写繁体字更能体现出中国文化的底蕴。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11 07:48
因为繁体字代表着中国的传统文化,而且自古以来春天都是用繁体字,这种习俗一直传承至今。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11 07:48
春节贴春联是中国人自古以来留下来的传统。春联以前就是用繁体字来书写的,已经形成了一套体系。这个习惯延续下来,春联还继续用繁体字书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