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3-10-09 04:10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1-07 03:08
历史上黄河改道的过程和特点如下:
黄河是中国的母亲河,中华文明的起源地,奔腾不息的黄河水,哺育了中华民族的千年文化。但是由于古代不重视生态建设,乱砍乱伐,造成黄河上游地区严重的水土流失,5454公里的黄河水道。
平均每年卷积着16亿吨的泥沙,一千多年来,不停的堆积在黄河中下游的河床之上,把黄河堆成了一条举世闻名的“地上河”。
这种地上悬河,堤坝极不稳固,只要一下大暴雨,就很容易冲毁堤坝,造成大规模的洪灾,从公元前1046年有历史记载开始,一直到现在,黄河中下游地区的灾害,有记录的就有1500多次,为了治理黄河,小规模的改道有二三十次,大规模的改道有六次,被称为“黄河六徙”。
黄河第一次大改道,是在春秋时期,公元前602年,大暴雨冲毁了原来的河南浚县南岸的堤坝,从东北方向,流经山东西北部,再进入河北,流入现在的卫河河道,再向北汇合另外一支支流,在河北黄骅市注入渤海。
改道之后,大概平稳了470年,由于春秋战国以及秦汉之间的战乱,河道年久失修,从汉武帝开始,又经常决堤闹灾害,但当时汉朝跟匈奴经常打仗,没有足够的财力修复河道,只能是偶尔小修小补一下。没有从根本上解决。
黄河第二次大改道,是在王莽的新朝时期,公元11年,黄河再次决口,一分为二,主流不去河北了,直接从山东淄博市高青县地区入海,少量的分流往回倒灌在山东西部,河南东部的地区。
后来东汉建立,公元60年到70年,在古代的水利大师王景的规划主持下,将黄河河道导入山东东营市利津县入海,才彻底治理了黄河水患,这次治理之后,黄河便从山东入海,这次治理之后,黄河又稳定了六七百年。
黄河第三次大改道,是在北宋仁宗时期,公元1048年,由于战乱频繁,黄河年久失修,黄河在现在的河南濮阳东岸决口,向北再次流入卫河河道,从天津入海,北宋朝廷也只能小修小补,没有什么大的改善。
黄河第四次大改道,是在金国统治时期,公元1194年,黄河在现在的河南新乡原阳地区决口,向东流入梁山泊。
然后一分为二,百分之七八十的主流,融入现在的泗水入淮,夺取淮河河道,在淮安市涟水县云梯关注入黄海。百分之二三十的分流,走现在的黄河河道,从山东入海。
不过黄河泥沙量太大了,主流走淮河河道流了一两百年后,泥沙全部堆积在淮河下游的淮安地区,形成了下游比中游地势还要高的模样。
于是河水倒灌,把周围一些地势比较低的地方全部淹掉了,再连接了原来的一些小湖泊,形成了巨大的洪泽湖,淮河主道从以前的向东入海,变成了向南汇入长江。
黄河第五次大规模改道,是在1494年,明孝宗年间,大臣刘大夏主持治理黄河,筑堤坝挡住北部的分流,让黄河全部走淮河河道,但从黄河到淮河的河道并不固定,这次其实也是治标不治本,这个时期的淮河流域,非常的危险,很容易就造成洪灾。
后来又过了几十年,1578年,大臣潘季驯再次治理黄河,固定了黄河从汴水入泗水,再从泗水流入淮河的固定河道,黄河这才得以稳定了一两百年。
黄河第六次大规模改道,是在1855年,清朝咸丰年间,黄河在河南兰考县东坝头村西岸决口,于是再次改道,大致形成了现在的黄河河道,从山东入海。
黄河的多次改道,给北方地区带来了严重的生态破坏,特别是淮河流域,曾经风景秀丽,物产丰富的淮河地区。
自从黄河夺淮之后,河道以及周边的湖泊泥沙淤积非常深,土地盐碱化十分严重,水患频繁,从1400年到1900年的500年间,淮河发生了350多次水灾,平均一年半不到就要发生一次水灾,给沿岸的百姓带来了无穷无尽的灾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