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语文的工具性4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3-09-15 06:46
我来回答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4-09-01 23:34
新课程教学不可忽视语文的工具性
聂仲生
(湖南省衡阳县第一中学 421001)
【摘要】: 本文认为语文新课程教学,在强调人文性的同时,不可忽视语文的工具性。 新课程教学第一任务应该是借助新课程平台,培养学生理解汉语、运用汉语能力,让学生会听会读、会说会写。优化这个过程,也可以达*文熏陶的目的。
【关键词】: 新课程教学 语文 工具性
在新课程教学过程中,语文工具性的边缘化趋势越来越明显,尽管有人不肯相信,也不愿看到。但只要深入一线,走进课堂,感受就会真真切切、明明白白。
一、语文工具性的边缘化
可以从多个层面多个角度来说明这个问题。
(一)理论层面:工具性被简化。
1、《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在“培养目标”中指出:普通高中教育应全面落实《*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所确定的基础教育培养目标,并特别强调使学生:
初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热爱社会主义祖国,热爱中国*党,自觉维护国家尊严和利益,继承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具有民主与法制意识;具有初步的科学与人文素养、环境意识,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具有顽强的意志,形成积极健康的生活方式和审美情趣;正确认识自己,尊重他人,学会交流与合作,初步具有面向世界的开发意识------
这些都是课程教学的人文性要求。也似乎涉及到了语文工具性教学要求,但语焉不详,如“精选终身学习必备的基础内容”,至于这些“内容”有哪些 ,随你去想。
2、《考试大纲》在划定考试范围时,对现代汉语词汇、语法、修辞和特殊的文言现象的考查含糊其辞,漏洞百出:语言基础知识时考时不考;考文言翻译,但又要求说不涉及词类活用、句式特点等名词;如此等等,说不清时就一语带过,所谓“侧重于运用”。
这两个富有指导性和权威性的文件,尽管都提到“基础教育”语言的基础性,但相对于思想性、人文性的“特别强调”来说,前者显然简于后者。尤其是考纲这根刚性棒子,对直接体现语文工具性的基础知识的教与学、考与评的指挥,更是简单得无以复加。一句话,类似的文件(如各省的种种补充说明)给人们的感觉是:语文基础知识的教与学已经不那么重要了。
(二)实践层面:工具性被虚化。
一线的教师都知道,教考分离在目下是不可想象的。从教师的角度看,怎么评就怎么教怎么考就怎么教是因时而动。其认知基础是教学评价。
⑴定性评价的影响。主要指下行性的课堂评价的作用。在老师们看来,怎么评就怎么教,理所当然,无可厚非。反之,实在不可思议。新课程课堂教学的评价,有这样一些成文不成文的规定:是否体现了人文教育的理念;是否有富有*的多边活动;老师讲课的时间是否超过了15分钟;课堂容量大不大;有没有创新;是否使用了多媒体辅助教学;等等。在这种情况下,老师们只好变着法儿追求感官上的活跃生动,绞尽脑汁的在浅层次上操演动作,搞些哗众取宠的表演化设计。一时人文时尚起,创新一大堆,很少有人能静下心来脚踏实地研究教材内容,研究课堂语文基础知识的教学。语文课堂是比以前更热闹了,语文课也成了思想方法课、生活常识课、自然科学课,情趣审美课或者什么别的课。我们开始通过新课程平台,引导学生研究*、历史,研究物理、生物,研究环保、人生,欣赏音乐、美术……这样的课堂教学就是“新课程的新教法”,“体现了新理念”。这样的课,听时感到新鲜,听后一想不对:字词句难点都没理解清楚,文本也没解读,内容匆匆带过,就跨过文本做许多引申和发挥,这样的超越文本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是如何生成的?怎么可能生成?老师们应该心知肚明,但风气如此,无可奈何,只得务虚!至于知识与能力的目标达没达成,反正不是本堂课的评价点,放下也罢。
⑵定量评价的影响。指的是各级别的考试尤其是高考的影响。你讲是观念落后也罢,你讲是应试教育也好,不可否认的是,社会认准的硬道理是考上重本,老师认准的硬道理是考什么教什么。不是减轻学生负担吗?既然已经实施新高考的省市,基础知识分值很少,那有什么理由让学生陪自己做费力不讨好的事呢?又想,初中小学老师讲过了吧?再讲是不是重复教育?还有,不要以为学生不知道,当今获得信息的渠道多得很。总之,基础的知识不必、不应也不能讲。
于是,“知识和能力”这个工具性目标,在实际教学过程中被严重架空。理解和运用语言文字这个工具以生*文精神的“过程和方法”,实际上是纸上写写罢了。这样的课堂教学留下的只能是没有实效的热闹。演讲、小品表演、辩论会、讨论会……层出不穷的授课方式,让语文课生机盎然。然而,热闹的课堂是否就等于丰硕收获?热是热了,闹是闹了,但是课文被搁置一边,一堂课下来,只见活动的热闹,不见文本的有效阐发、挖掘和共鸣。让人感觉“热闹得空洞”。为什么学生看得津津有味,听得如痴如醉,甚至于眉飞色舞,喜形于色,但过后却犹如过眼云烟?主要原因在于:语文课是语文工具的实践课,它要求一切教学手段都必须以语言媒介为中心,学生只能通过语言文字才会理解、体悟、想象。所以不管采用何种方式何种手段,最后还都必须落实到课文的语言文字上去。否则,一切人文性目标的达成都是天真的想象,甚至本节课老师讲了什么自己学了什么,学生也不甚了了。
(三)发展趋势:语文教学的边缘化
语文教学的边缘化,是相对于其他教学科目而言的。不知从什么时候起,语文老师成了弱势群体,好像有你不多,无你不少。仔细想来,不是语文老师不优秀,而是他所执教的语文,在一般人(包括学生)眼里看不上。为什么?原因可能很多。除了人们对语文学科本身特点不了解,除了大家不学语文也能听能说、学一点语文就可读、可写之外,我们语文界,我们的语文老师是不是也要反思:
1、十多年的母语教学,你教给多少个汉字,帮助积累了几多词语;常见文体常识你说过没有?你告诉过汉语言规则吗?交代过古人说话写文章的习惯了吗?学生上了这么多的课,读了这么多的文章,为什么说起来罗嗦,听起来迷糊,读起来艰难,写起来干涩?我们的语文教学究竟干了些什么?
2、语言的与时俱进是对的,但说有说法,步有步法,画有画法,言语也有言语法。这个本可以坚持的东西,我们还要从众多久?诸如“空穴来风”“美轮美奂”的左右耳光,还要打多久?哦,言语有法,但有多法,多法也就无法,语言可以无法无天,那还要语文干什么,还要语文老师干什么?
3、语文教学的结果评价的科学性体现在那里?人文性能够量化吗?如果不能,那超越文本的课堂教学的意义在哪里?如果在作文中考查,语言文字的运用和人文性承载的评判标准又是什么?为什么同一篇文章,在不同的阅卷老师手下,零分和满分共存?难道作文评价是如此的随意?学分的认定是否也如此?
这些问题,原本简单,硬是我们自己搬出了这么多的不确定。不确定的东西越多就越难把握,越难把握就越靠运气。“运气”说在师生中蔓延,“精神调节”说在学生中泛滥,其结果只能是语文教学无关轻重,即边缘化。长此以往,是语文学科的边缘化,是母语的退化。这绝不是危言耸听。华中理工大学曾对3511名新入学的各类学生进行语文水平测试,平均仅为63.9分,很多硕士、博士不及格。一份“学生自认为语言最大的毛病”的调查表明,中学生“词汇贫乏”占人数的64.7%,“条理性差”占21.6%,“语不达意”占9.8%。一份“学生即席讲话能力调查”则表明,学生在即席讲话中的通常毛病是“谴词不准确,语句不连贯,用语罗嗦”(转引自钱理群《语文教育门外谈》)。这证明学生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基本功还很不熟练。有一则关于汉语的消息让人百感交集。上海举行的一项翻译大赛爆出冷门:由于缺乏最好的译文,大赛不仅一等奖空缺,还将二等奖颁给了一位土生土长的新加坡人,其原因不仅在于他突出的英文水平,更在于他“流畅、优美的中文表达”。相形之下,国内选手提交的相当多的作品言不达意,其中用词不精当、标点符号误用等小错误“比比皆是”(转引自卢新宁《汉语,我为你鸣不平》)。一线教师常遇见这种情形:高中学生不会写请假条、申请书,就连信封的正确格式也知之甚少。再看各种媒体,连续几年的“语文十大差错”十分令人尴尬,“酷”“PK”“*、楼脆脆、×跑跑”、“××,妈妈喊你回来吃饭”等儿童化语言得到热炒和仿拟进一步暴露了全社会语词的贫乏。这样比比皆是的“不尽如人意”,也让母语中独特的文化意蕴在我们生活中日渐消褪。我们的后辈可能不知道“执子之手,与子偕老”,只会说“我要和你结婚”。可以想象的是,一个将列祖列宗写成“劣祖劣宗”的人,是决不能理解中国文化的丰富内涵的;一个不懂得“虽不能至,心向往之”的人,是绝不能感受精神世界的宏大深远的。 至于我们的博士把“华佗再见”翻译成“再见吧,华佗”给外国人,是不是让稍有文言和人文知识的中国人羞得面红耳赤并为母语担忧呢?
有人为此大声疾呼,也有人斥之杞人忧天。其实,关于语文的工具性质,“三公”有定论,大纲有阐说,课程标准有概述,大家有共识。目下看来,最值得人们关注的是语文工具性的优化问题。
二、语文工具性的最优化
(一)优化认识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提出“语文是一种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这句话内涵丰富,人们对其理解也有差异。我认为这里讲的人文性绝不是指脱离语言交际性的孤立存在,相反,它是渗透在语言文字中的深层次的内蕴。从这个意义上说纯粹工具意义上的语言文字是不存在的。或者说,语文天生就有一种人文的因素。扎扎实实抓好语言交际(理解和运用语言文字)的训练,培养学生读写听说能力的过程,本身就是一种人文熏陶的过程。
四大文明古国,历史文化流传至今并发扬广大的只有中国。在无数中国人心里,古老优雅的汉语是我们五千年文明最美丽的组成部分,也是我们之所以成为我们的文化标记。横平竖直的方块字将我们民族胸中的丘壑山水,化为不尽的纸上烟云。音分四声,律有平仄,构成了汉语诗文一唱三叹、回环往复的音韵之美。千百年来,隽永有致的汉语承载着我们民族独特的思维,我们依靠它倾诉,运用它思想,通过它记载,凭借它穿越五千年历史文化隧道。可以说,一个汉字一个词语一声叹息都会在我们眼前呈现出意味深长的图画。读到“读三苏,诵三曹,研三袁,探三玄,志求三乐;温四史,展四库,惜四孟,度四美,心羡四君”,我们在了解工整的对偶、流畅的排比、严谨的平仄、恰到好处的合称之时,哪个不会被生动的面容感动?哪个不会被浓郁的书香吸引?哪个不会产生怀古之情、奋发之意?
工具性可以“直通”人文性。要毫不羞涩地落实语文的工具性。
这样说,绝不是否认语文的人文因素,恰恰相反,这是在为建构更高更重更华丽的人文丰碑,铸造更深厚更扎实更硬朗的基座!
(二)优化内容
有一个时段,我们曾经过度强调过语文的工具性。教学时生怕漏掉一个“双基”点,结果,“少、慢、差、费”的情况出现了。正是因为它的存在,导致了现在的矫枉过正。
应该按照实用的原则,对落实语文工具性的教与学的内容进行优化。
1、 选择知识点。
学生通过自学(如查常用工具书)就可以获知的内容,要大胆舍弃;实用性不强的内容(如古诗文平仄)可一语带过;教学的重点应该是常见易误实用难把握的直接影响阅读写作的知识,如词性、句子结构、分句关系、部分修辞格,又如常见的文章文学知识等。要根据学生实际,把握好一个度,不必过深过细。
2、 理清层次性。
即建立知识序列。按照学生的年龄特点及读写交际的需要,考虑与其他语种的交互关系,确立一个富有弹性的知识系统,尽量做到梯级提升、紧密衔接,同时充分发挥语文的“母性”作用。目前,有两个比较突出的问题:一是初三(九年级)与高一有知识断层,以致高中老师在教学文言文的特殊词法和句法时困难重重。二是语文与其他学科横向沟通不足,如七年级英语教学涉及众多语法,但相关内容六年级语文却没安排。这说明语文学科基础知识的教学序列还有必要进一步统筹。
新教材已经在“梳理与探究”中做此工作,期待有完美表现。
(三)优化方法
语文工具性的突出特点是它的实践性。新课程标准指出:“在大量的语文实践中掌握运用语文学习的规律。”在教学建议中指出,“要引导学生在实践中学习”。 美国语言学家克拉申在20世纪70年代提出了“语言习得”理论。该理论认为,人们掌握某种语言方式主要有两种。一种是习得,指学习者通过与外界的交流实践,无意识地吸收到该种语言,并在无意识的情况下,流利正确地使用该语言。另外一种是学得,指有意识地系统地研究并学习某种语言。克拉申理论中的习得,实际上就是要为学习者提供丰富而典范的语言环境,于无意之中得其意;学得,则是系统的听说读写训练,于有意中得其意。看来,语文工具性的最优化可以在多方面的实践中得到落实。
1、拓宽语言的积累范畴
(1)重视课内积累。新教材中选择了古今中外文质兼美的典范之作,学生除了继续掌握一些常用的字、词以外,对于一些精彩的课文或片段,要熟读成诵。另外要逐渐领会作者遣词造句、谋篇布局的匠心,使学生在充分感悟和理解的基础上,背诵课文积累语言。
(2)特别强调重视课外积累。指导学生课外阅读,引导他们养成“好读书,读好书,读整体书”的习惯,并随时记下书中的好词、好句,养成随手查字词典的好习惯,为日常的语言交流、写作积累下好的语言素材。
除了阅读书面的材料,积累知识外,我们还可以从日常的言语交流中,广播、电视、广告、网络等多种渠道获得语言信息,要让学生做个有心人,随时随地记下自己感兴趣的语言材料。
2、训练扎实的语言能力
一是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二是学生的书面表达能力。
训练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方式很多。如师生对话、分组讨论、主题辩论、课前新闻时评、演讲、配乐朗诵等等,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引导学生说出自己平时积累的好词、好句,还可以进行口头作文的训练,另外在学生学习文本时,也可以进行口语表达能力的训练。教学中,一篇文章往往会留下许多的空白和不确定的因素,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用想象的情节去填补和丰满,发展学生的形象思维、再造想象和表达能力。
书面表达能力的训练。新教材为学生的书面表达提供了范本,学生将范文的语言内化为自己的语言,借鉴范文的形式,运用自己积累的素材逐渐模仿形成自己的书面语言。读写结合是最好方式,通过它可把学习语言与运用语言沟通起来,把学习内容与生活感受融汇起来,把语文的人文性与工具性有机统一起来。另外,办班刊,出版报手抄报,组建文学社,引导向报刊投稿也是有效的方式。
(四)优化评价
1、对学生的评价。课程标准有一个评价建议。对评价目的、基准、主体、方式、功能、注意点等作了一般性概述。平时的课堂评价好处理,但学分认定,操作比较困难。尤其是当这种评价与高考相关联时,是否影响其公正性,有没有很强的公信力,目前难以回答。为了落实语文工具性,是否对三个维度“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做进一步细化使之具有语文特点,值得探讨。
2、对教师的评价。要明确理解语言、运用语言是语文课程的主要任务,特别是要减少教育行政部门对具体教学行为的干扰,做好过程评价与结果评价相结合的工作。
在实施新课程的过程中,语文教育工作者特别是一线教师,一定要全面理解课程方案课程标准关于工具性人文性的内涵,在强调语文人文性的时候,切不可忘记落实语文的工具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