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4-26 11:46
共5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09 12:29
意思是:凡是知道畏惧的人,一定是自身行为端正,说话有分寸,行为不冲动,偶尔有些出格的行为,也不会有太大的过失。
明朝方孝孺说:“凡善怕者,必身有所正,言有所规,行有所止,偶有逾矩,亦不出大格。”
心有敬畏,行有依归,有敬畏心,才能坚守正道、襟怀坦白,堂堂正正、清清爽爽。反之,心无敬畏,有若堤溃,内心的闸门被撞开,浊浪斜出、恶水横流,都势在必然。
人是需要有一点精神的,如果说坚定理想信念,是一种崇高的追求,那么,保持敬畏之心,则是一种底线的坚守。无论是谁,都至少应敬畏三样东西:法、理、情。
扩展资料
典故
杨震公正廉洁,不谋私利,他任荆州刺史时发现王密才华出众,便向朝廷举荐王密为昌邑县令。后来他调任东莱太守,途经王密任县令的昌邑时,王密亲赴郊外迎接恩师。
晚上,王密前去拜会杨震,俩人聊得非常高兴,不知不觉已是深夜。王密准备起身告辞,突然他从怀中捧出黄金,放在桌上,说道:“恩师难得光临,我准备了一点小礼,以报栽培之恩。”
杨震说:“以前正因为我了解你的真才实学,所以才举你为孝廉,希望你做一个廉洁奉公的好官。可你这样做,岂不是违背我的初衷和对你的厚望。你对我最好的回报是为国效力,而不是送给我个人什么东西。”
可是王密还坚持说:“三更半夜,只有我知,你知,不会有人知道的,请收下吧!”
杨震立刻变得非常严肃,声色俱厉地说:“你这是什么话,天知,神知,我知,你知!你怎么可以说,没有人知道呢?没有别人在,难道你我的良心就不在了吗?”王密顿时满脸通红,赶紧像贼一样溜走了。
“杨震四知”一直被后人视为“慎独”的典范,昭示的正是敬畏的力量。
参考资料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人民论坛:你改变,*生态就改变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09 12:30
意思是凡知道畏惧的人,必言谨身正,说话有分寸,行为不冲动,虽偶尔有些出格之处, 但不会出现大的过失。
这是明代方孝孺说的。
中国自古以来就有敬畏文化,孔子曾说:“君子有三畏:畏天命,畏大人,畏君子之言,小人不知天命而不畏也。”——春秋战国孔子及弟子《论语·季氏》。
译文:孔子说:“君子应该有三点敬畏:敬畏上天的意志(自然规律),敬畏德高的王公大人,敬畏圣人的言论。小人不知道上天的意志,因而他不惧畏。他轻慢德高的王公大人,蔑视圣人的言论。”
所谓畏就是敬畏,人生无所畏,实在很危险。天命是超人间的主宰者,以现代的观点来看即为万事万物均需遵循的自然规律,是人生的最后的决定者,远远高出大人、圣人之言之于人生的威严。大人与圣人之言属于现实世界,大人的威严在于权力,圣人的威严在于道德,是善的化身。
扩展资料:
方孝孺(1357—1402年7月25日),宁海人,字希直,一字希古,号逊志,曾以“逊志”名其书斋,因其故里旧属缑城里,故称“缑城先生”;又因在汉中府任教授时,蜀献王赐名其读书处为“正学”,亦称“正学先生”,明朝大臣、学者、文学家、散文家、思想家。
方孝孺自幼聪明好学、机警敏捷,长大后拜大儒宋濂为师,为同辈人所推崇。洪武三十一年(1398年),明太祖死,惠帝即位后,即遵照太祖遗训,召方孝孺入京委以重任,先后让他出任翰林侍讲及翰林学士。
燕王朱棣誓师“靖难”,挥军南下京师。惠帝亦派兵北伐,当时讨伐燕王的诏书檄文都出自方孝孺之手。 建文四年(1402年)五月,燕王进京后,文武百官多见风转舵,投降燕王。方孝孺拒不投降,结果被捕下狱。
后因拒绝为发动“靖难之役”的燕王朱棣草拟即位诏书,被朱棣灭十族,共计873人。 方孝孺强忍悲痛,始终不屈。被施以凌迟杀害于江苏南京聚宝门外,时年四十六岁。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方孝孺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09 12:30
意思是:凡知道畏惧的人,必言谨身正,说话有分寸,行为不冲动,虽偶尔有些出格之处, 但不会出现大的过失。
这句话是明代方孝孺所说。
方孝孺明朝大臣、学者、文学家、散文家、思想家,后因拒绝为发动“靖难之役”的燕王朱棣草拟即位诏书,牵连其亲友学生870余人全部遇害,成为中国历史上唯一一个被“诛十族”的人。福王时追谥“文正”。
方孝孺一介书生,手无束鸡之力,却面对*君主的屠刀视死如归,抗节不屈,这可谓感天地泣鬼神!受到后人的无限敬仰和赞颂。就其个人气节来看,历史上实在不多见,
扩展资料:
方孝孺自幼聪明好学、机警敏捷,长大后拜大儒宋濂为师,为同辈人所推崇。
洪武三十一年(1398年),明太祖死,惠帝即位后,即遵照太祖遗训,召方孝孺入京委以重任,先后让他出任翰林侍讲及翰林学士。
燕王朱棣誓师“靖难”,挥军南下京师。
惠帝亦派兵北伐,当时讨伐燕王的诏书檄文都出自方孝孺之手。
建文四年(1402年)五月,燕王进京后,文武百官多见风转舵,投降燕王。
方孝孺拒不投降,结果被捕下狱。
后因拒绝为发动“靖难之役”的燕王朱棣草拟即位诏书,被朱棣杀害。方孝孺强忍悲痛,始终不屈。被处死于江苏南京聚宝门外,时年四十六岁。《明史》中为施以凌迟。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方孝孺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09 12:31
孔子曾说: “君子有三畏:畏天命,畏大人,畏君子之言,小人不知天命而不畏也。”你这句话是明代方孝孺说的, 意思大概是凡知道畏惧的人,必言谨身正,说话有分寸,行为不冲动,虽偶尔有些出格之处, 但不会出现大的过失。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09 12:31
中国自古以来就有敬畏文化,孔子曾说:“君子有三畏:畏天命,畏大人,畏君子之言,小人不知天命而不畏也。”民谚亦云:“万事劝人休瞒昧,举头三尺有神明。”你这句话是明代方孝孺说的,意思大概是凡知道畏惧的人,必言谨身正,说话有分寸,行为不冲动,虽偶尔有些出格之处,但不会出现大的过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