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小组如何合作学习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4-26 09:08
我来回答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6-26 10:08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语文课堂教学形式也日益丰富多彩,合作学习作为新课标倡导的学习方式之一,已成为众多语文教师的“新宠”,有意识地把“合作学习”的理念贯彻到自己的教学活动中,注重生生合作、师生合作。但有些教师对合作学习的本质特征认识不清,致使课堂上出现了合作学习教学模式化,教师的首席作用缺失,重个体轻整体,好学生唱独角戏等误区。我们不无忧虑地看到,在相当多的课堂上,小组合作学习只有其“形”,而无其“实”,影响了合作学习应有的效果。那么,如何在教学中开展合作学习呢?
一、提高认识,正确运用“合作”
1.弄清合作目的,把握好合作时机
小组合作学习不能为合作而合作,应为需要而合作。语文课小组讨论的目的是什么?哪些问题值得在小组中讨论,这是教师应认真思考的问题。采用合作学习这种方式,学习内容要有一定的难度、探究性,或是学习目标需要团队共同活动完成。例如在课堂中,一些教学目标要求学生体会人物的情感、领悟不同角色的性格,如分角色表演、分角色朗读、情境再现、演课本剧、编合作游戏等。这样的合作既能激发学生的兴趣,又能发展学生的语文素养。
2.有效组织分组学习
教师可根据学生在学习能力、组织能力、性别、个性、兴趣、特长等方面的特点来分组,以保证组内成员间的差异性、互补性和组间竞争的公平性。另外,合作成员需明确分工,让每一个成员都有事干,都干“正事”。防止有的学生心不在焉,甚至一言不发。例如:小组长:召集组员,小结讨论情况;*员:记录小组内的不同意见,寻找症结,把讨论一层一层引向深入……这样,课堂中实施的讨论才能收到较好的效果。
3.为“合作”提供充裕时间
教师在课堂上,要舍得给学生充足的时间,让学生沉下心来阅读,沉下心来思考,使他们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中,加深体验和理解;同时,教师要给学生提供充足的合作讨论交流时间,不能刚刚进入到合作的情境,就匆匆收场。例如在《散步》一文深入研讨课文环节:
师:我觉得文中“我们在田野中散步:我,我的母亲,我的妻子和儿子”一句是告诉我们谁在散步,那么,冒号后的几个词语的位置就可以调换了。同学们想一想,我的理解对吗?你们可以独立思考,也可以同桌研究,还可以找其他的伙伴研究。(教师 巡视,8分钟后,绝大部分学生已有了答案,准备交流)
此案例教师给学生提供了探究的任务和探究的空间。花8分钟时间,让学生独立思考、伙伴研讨,学生在深入探究中,在思考过程中凭自己的经验,有自己独特而深刻的理解,在研讨中理解了作者匠心安排的“散步”。
二、定位准好自身的角色,充分发挥教师的首席作用
1.精心准备,师生互动合作的前提
老师是课堂教学的组织者、引领者,引领者怎样促进,怎样引导,是不可能在教学活动中随意生成的,没有备课时全面考虑和周密计划,就没有课堂上的有效引导和动态生成,没有上课前的胸有成竹,就不会有课堂的游刃有余。还有那就是学生准备,这一点至关重要,教学这盘棋活不活也在于此。例如《范进中举》课题导入这一环节,有位教师从口袋中拿出一张彩票,并适时语言提示“彩票是神奇的,有人凭借它,一夜间暴富,腰缠万贯。而我国封建社会时期,又凭什么实现飞黄腾达的梦想呢?”同学们积极举手发言:中举。接着,教师体播放了古代高邮人中举喜极而疯的视频片段,中举了可人却疯了,到底是喜剧还是悲剧?学生的脸上也多了一份疑惑,开始了新的思考…… 这堂课,教师精心准备,学生按要求预习,时静时动,有话可说,有话可想,收到了很好的互动效果。如果没有课前的精心准备,是无法实现的。
2.平等、和谐,师生互动合作的保障
成功的课堂或者说成功的互助合作,离不开师生间的和谐的交流和平等的对话。在课堂教学中应善于营造一种生动平等、和谐的对话情境。在课堂教学中,教师的职责已从传授学生知识,告诉学生“真理”,转向越来越多地激励学生思考,做好顾问和参谋,做一位参与课堂活动的“平等中的首席”。教师可以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独特的见解,允许进行不同的“解读”,赋予其思想漫步的自由。
3.言语对话,师生互动合作的策略
(1)讲究提问技巧,创设问题新情境
爱因斯坦说过:“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重要。”这句话正好揭示了课堂提问最为关键的问题,那就是教师的提问,应该切中学生要害,激活学生的思维,激发学生的问题意识。例如《我的叔叔于勒》这篇文章,在完成“欣赏本文精巧的构思”这一目标后,教师设置新情境,提出了新问题:菲利普一家坐船返回途中又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