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传主要讲了什么?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4-26 09:13
我来回答
共4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6-26 12:36
左传
《左传》是我国第一部记事详赡完整的编年史,也是优秀的散文典范。是《春秋左氏传》的简称,是用历史事实来解释《春秋》的著作,相传为鲁国史官左丘明所作。《春秋》是概括的记述历史,而《左传》则详细的记载事件本末细节,此书丰富多彩,叙述了春秋时期各诸侯国*、军事、外交等方面的情况和历史人物的言行。
《左传》原名《左氏春秋》。汉朝人说是春秋末年的左丘明为解释孔子的春秋而作。近代人认为系战国初年的学者根据各国的史料编成的,它不全是对春秋的解释。它顺延着鲁国十二个国君的次序,记载了春秋时期各诸侯的*、外交、军事等方面的活动及有关人物的言论。《左传》重要注本有晋代杜预集解、唐代孔颖达作疏的《春秋左传正义》和清代洪亮吉注的《春秋左传诂》等。
《左传》散文最突出的成就是长于叙事,其主要特点是简洁生动,工巧严谨。作者创造性地运用了不少出色的艺术手法,使其叙事文约事丰,精妙优美,达到了微而显、婉而辩、精而腴、简而奥的辩证统一。尤为出色的是,《左传》特别善于描写战争和外交辞令,这是它高超的叙事艺术的集中体现。《左传》之写战争,结构完整,情节精彩,运笔灵活,并不局限于正面的战斗场面描写,而能着眼于战争的前后左右;重在描述战争的来龙去脉和胜败的内外因素,以历史家的卓越识见,揭示其前因后果、经验教训,因而波澜起伏、跌宕多姿。并且还以简练形象之笔,描写战争中的人物和事件,绘声绘色。这样的战争描写,不仅前所未有,而且后所难及。
《左传》散文艺术的另一突出成就是善于写人。《左传》虽以年为经,以事为纬,并非自觉描写人物,但毕竟涉及了形形色色的历史人物。全书有姓名可稽者,几近三千之众。其中形象较为鲜明、具有一定个性者为数不少。作者通过一系列*、军事、外交活动的描述,刻画了许多各具性格特征的动人形象。《左传》散文艺术的又一突出成就是工于记言。春秋时列国外交空前频繁,行人聘问讲究外交辞令。这些外交辞令经《左传》采录后精心提炼,都已成为千古传诵的美文。
开放分类:
文化、书籍、历史
贡献者:
pipi_0705、metgay、唐建根、zhzh503
本词条在以下词条中被提及:
厉兵秣马、欲盖弥彰、退避三舍、痛心疾首、一见如故、刚愎自用、假途灭虢、城下之盟、骊姬之乱、左丘、剑、各自为政、晋文公、降心相从、巫蛊、伯宗、咸、骈、裹粮坐甲、风牛马不相及、老、足、人莫予毒、莫予毒也、门、选、趾、焜、形训、檞寄生、伞、刻、孙伯符、二十八宿、假途伐虢计、季梁、饕餮、勾芒、度、秉、怼、邴、踣、搏、五行、逋、步、惰、藩、访、憾、捍、太学、烬、恶、迩、亥、还、东周列国志、三传、獒、登、十、跋、板、彭、版、办、琴牢、画、向戌、郜鼎、郜鼎乡、师老兵疲、怙、盍、很、郑逸梅、孔门七十二贤、而、东道主、侯、厚、薨、闳、中国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6-26 12:37
《左传》
《左传》是中国古代一部编年体的历史著作。《左传》全称《春秋左氏传》,原名《左氏春秋》,汉朝时又名《春秋左氏》、《左氏》。汉朝以后才多称《左传》。它与《公羊传》、《谷梁传》合称“春秋三传”。
题解
《左传》相传是春秋末期的史官左丘明所著。司马迁、班固等人都认为《左传》是左丘明所写。唐朝的刘知几《史通•六家》:“左传家者,其先出于左丘明。”唐朝的赵匡首先怀疑《左传》不是左丘明所作。此后,有许多学者也持怀疑态度。很多人都认为写《左传》的左氏并非左丘明。叶梦得认为作者为战国时人;郑樵《六经奥论》认为是战国时的楚人;朱熹认为是楚左史倚相之后;项安世认为是魏人所作;程端学认为是伪书。清朝的纪昀在《四库全书总目》中却仍然认为是左丘明所著。康有为则认为是刘歆所作。今人童书业则认为是吴起所作,赵光贤认为是战国时鲁国人左氏所作。现在一般认为《左传》为吴起作,成书时间大约在战国中期(公元前4世纪中叶。
《左传》以《春秋》为本,通过记述春秋时期的具体史实来说明《春秋》的纲目。司马迁《史记•十二诸侯年表》说:“鲁君子左丘明惧弟子人人异端,各安其意,失其真,故因孔子史记具论其语,成左氏春秋。”
评价
《左传》代表了先秦史学的最高成就,是研究先秦历史和春秋时期历史的重要文献,对后世的史学产生了很大影响,特别是对确立编年体史书的地位起了很大作用。而且由于它具有强烈的儒家思想倾向,强调等级秩序与宗*理,重视长幼尊卑之别,同时也表现出“民本”思想,因此也是研究先秦儒家思想的重要历史资料。
《左传》主要记录了周王室的衰微,诸侯争霸的历史,对各类礼仪规范、典章制度、社会风俗、民族关系、道德观念、天文地理、历法时令、古代文献、神话传说、歌谣言语均有记述和评论。晋范宁评《春秋》三传的特色说:“《左氏》艳而富,其失也巫(指多叙鬼神之事)。《谷梁》清而婉,其失也短。《公羊》辩而裁,其失也俗。”
《左传》不仅是历史著作,也是一部非常优秀的文学著作。它表现在:长于记述战争,故有人称之为“相砍书”;又善于刻画人物,重视记录辞令。
《左传》受到学界重视是在魏晋时期,先后有郑玄、杜预为其作注解,以后成为研究《春秋》的重要典籍。
《左传》在史学中的地位被评论为继《尚书》、《春秋》之后,开《史记》、《汉书》之先河的重要典籍。
体例
按照鲁国十二公的顺序,记录了当事各方面的历史。共18万字。
1. 隐公11年(公元前722年——前712年)
2. 桓公18年(公元前711年——前694年)
3. 庄公32年(公元前693年——前662年)
4. 闵公2年(公元前661年——前660年)
5. 僖公33年(公元前659年——前627年)
6. 文公18年(公元前626年——前609年)
7. 宣公18年(公元前608年——前591年)
8. 成公18年(公元前590年——前573年)
9. 襄公31年(公元前572年——前542年)
10. 昭公32年(公元前541年——前510年)
11. 定公15年(公元前509年——前495年)
12. 哀公27年(公元前494年——前468年)
13. 书末附悼公4年及智伯灭亡
研究参考书目
下列为历代研究《左传》的书目:
• 晋朝杜预《春秋经传集解》,现存最早的《左传》注解。
o 《四部丛刊》30卷本(附《年表》1卷)
o 《四部备要》称《春秋左氏传杜氏集解》30卷(附《年号归一图》和《年表》)
o 上海人民出版社《四部丛刊》宋刻本影印本,名《春秋左传集解》1977年
o 上海古籍出版社修订再版上海人民出版社《春秋左传集解》,名《春秋经传集解》,1989年ISBN 7-80569-058-8
• 唐朝孔颖达《春秋左传正义》,注疏本,60卷。ISBN 7-301-04724 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0
• 宋朝王安石《春秋解》1卷,已佚。
• 清朝洪亮吉《春秋左传诂》ISBN 7-5325-1733-0 上海古籍出版社, 1994
• 清朝刘文淇等《春秋左氏传旧注疏证》
• 清朝刘文淇《左传旧疏考证》8卷
• 童书业《春秋左传研究》上海人民出版社,1980年。
• 赵光贤《春秋与左传》
• 徐仁甫《左传疏证》,四川人民出版社,1981年
• 何乐士《左传虚词研究》,商务印书馆,1989年 ISBN 7-100-00057-2
• 沈玉成、刘宁《春秋左传学史稿》,江苏古籍出版社,1992年 ISBN 7-80519-380-0
• 孙绿怡《左传与中国古典小说》,北京大学出版社,1992年 ISBN 7-301-01739-1
• 伍妈喜《春秋左氏传古注辑考》,台湾学海出版社,1982年
• 程南洲《春秋左传贾奎注与杜预注之比较研究》,台湾文津出版社,1982年
• 张端穗《左传思想探微》,台湾学海出版社,1987年
• 曾勤良《左传引诗赋诗之诗教研究》,台湾文津出版社,1993年 ISBN 957-668-079-4
• 傅隶朴《春秋三传比义》,中国友谊出版公司,1984年
• 顾颉刚《春秋三传及国语之综合研究》,巴蜀书社,1988年 ISBN 7-80523-146-X
• 谢秀文《春秋三传考异》,台湾文史哲出版社,1984年
• 浦卫忠《春秋三传综合研究》,台湾文津出版社,1995年 ISBN 957-668-283-5
• 杨伯峻《春秋左传注》,中华书局,1981年,ISBN 7101002625(2000)
• 王伯祥《左传读本》,开明书店,1940年
• 朱东润《左传选》,上海古典文学出版社,1956年
• 徐中舒《左传选》
• 沈玉成《左传译文》,中华书局,1981年
• 瞿蜕园《左传选译》,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年
• 林新樵《左传选》,福建教育出版社,1985年
• 李宗侗《春秋左传今注今译》,台湾商务印书馆,1984年
• 王守谦《左传全译》,贵州人民出版社,1990年 ISBN 7-221-01571-6
• 瑞典高本汉《左传真伪考》、《左传注释》
• 日本安井衡《左传辑释》
• 日本竹田光鸿《左传会笺》
参考资料:http://ke.baidu.com/view/19124.htm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6-26 12:37
《左传》是中国古代一部编年体的历史著作。《左传》全称《春秋左氏传》,原名《左氏春秋》,汉朝时又名《春秋左氏》、《左氏》。汉朝以后才多称《左传》。它与《公羊传》、《谷梁传》合称“春秋三传”。
《左传》相传是春秋末期的史官左丘明所著。司马迁、班固等人都认为《左传》是左丘明所写。唐朝的刘知几《史通·六家》:“左传家者,其先出于左丘明。”唐朝的赵匡首先怀疑《左传》不是左丘明所作。此后,有许多学者也持怀疑态度。很多人都认为写《左传》的左氏并非左丘明。叶梦得认为作者为战国时人;郑樵《六经奥论》认为是战国时的楚人;朱熹认为是楚左史倚相之后;项安世认为是魏人所作;程端学认为是伪书。清朝的纪昀在《四库全书总目》中却仍然认为是左丘明所著。康有为则认为是刘歆所作。今人童书业则认为是吴起所作,赵光贤认为是战国时鲁国人左氏所作。现在一般认为《左传》非一时一人所作,成书时间大约在战国中期(公元前4世纪中叶),是由战国时的一些学者编撰而成,其中主要部分可能是左丘明所写。
《左传》以《春秋》为本,通过记述春秋时期的具体史实来说明《春秋》的纲目。司马迁《史记·十二诸侯年表》说:“鲁君子左丘明惧弟子人人异端,各安其意,失其真,故因孔子史记具论其语,成左氏春秋。”
《左传》代表了先秦史学的最高成就,是研究先秦历史和春秋时期历史的重要文献,对后世的史学产生了很大影响,特别是对确立编年体史书的地位起了很大作用。而且由于它具有强烈的儒家思想倾向,强调等级秩序与宗*理,重视长幼尊卑之别,同时也表现出“民本”思想,因此也是研究先秦儒家思想的重要历史资料。
《左传》主要记录了周王室的衰微,诸侯争霸的历史,对各类礼仪规范、典章制度、社会风俗、民族关系、道德观念、天文地理、历法时令、古代文献、神话传说、歌谣言语均有记述和评论。
《左传》不仅是历史著作,也是一部非常优秀的文学著作。它表现在:长于记述战争,善于刻画人物,重视记录辞令。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6-26 12:38
《左传》
《左传》是中国古代一部编年体的历史著作。《左传》全称《春秋左氏传》,原名《左氏春秋》,汉朝时又名《春秋左氏》、《左氏》。汉朝以后才多称《左传》。它与《公羊传》、《谷梁传》合称“春秋三传”。
题解
《左传》相传是春秋末期的史官左丘明所著。司马迁、班固等人都认为《左传》是左丘明所写。唐朝的刘知几《史通•六家》:“左传家者,其先出于左丘明。”唐朝的赵匡首先怀疑《左传》不是左丘明所作。此后,有许多学者也持怀疑态度。很多人都认为写《左传》的左氏并非左丘明。叶梦得认为作者为战国时人;郑樵《六经奥论》认为是战国时的楚人;朱熹认为是楚左史倚相之后;项安世认为是魏人所作;程端学认为是伪书。清朝的纪昀在《四库全书总目》中却仍然认为是左丘明所著。康有为则认为是刘歆所作。今人童书业则认为是吴起所作,赵光贤认为是战国时鲁国人左氏所作。现在一般认为《左传》为吴起作,成书时间大约在战国中期(公元前4世纪中叶。
《左传》以《春秋》为本,通过记述春秋时期的具体史实来说明《春秋》的纲目。司马迁《史记•十二诸侯年表》说:“鲁君子左丘明惧弟子人人异端,各安其意,失其真,故因孔子史记具论其语,成左氏春秋。”
评价
《左传》代表了先秦史学的最高成就,是研究先秦历史和春秋时期历史的重要文献,对后世的史学产生了很大影响,特别是对确立编年体史书的地位起了很大作用。而且由于它具有强烈的儒家思想倾向,强调等级秩序与宗*理,重视长幼尊卑之别,同时也表现出“民本”思想,因此也是研究先秦儒家思想的重要历史资料。
《左传》主要记录了周王室的衰微,诸侯争霸的历史,对各类礼仪规范、典章制度、社会风俗、民族关系、道德观念、天文地理、历法时令、古代文献、神话传说、歌谣言语均有记述和评论。晋范宁评《春秋》三传的特色说:“《左氏》艳而富,其失也巫(指多叙鬼神之事)。《谷梁》清而婉,其失也短。《公羊》辩而裁,其失也俗。”
《左传》不仅是历史著作,也是一部非常优秀的文学著作。它表现在:长于记述战争,故有人称之为“相砍书”;又善于刻画人物,重视记录辞令。
《左传》受到学界重视是在魏晋时期,先后有郑玄、杜预为其作注解,以后成为研究《春秋》的重要典籍。
《左传》在史学中的地位被评论为继《尚书》、《春秋》之后,开《史记》、《汉书》之先河的重要典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