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4-26 09:02
共3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09 03:18
个人剂量计每年送测约12次,根据场所不同,要求不同。
依据《放射工作人员职业健康管理办法》第十一条:放射工作单位应当按照本办法和国家有关标准、规范的要求,安排本单位的放射工作人员接受个人剂量监测,并遵守下列规定:
1、外照射个人剂量监测周期一般为30天,最长不应超过90天;内照射个人剂量监测周期按照有关标准执行。
2、建立并终生保存个人剂量监测档案。
3、允许放射工作人员查阅、复印本人的个人剂量监测档案。
扩展资料
常规监测用于连续性作业,目的在于证明工作环境和工作条件是安全的,并且也证明没有发生需要重新评价操作程序的任何变化。操作监测是当某项特定操作开始时进行的监测。这种监测特别适用于短期操作程序的管理。特殊监测是在异常情况发生或怀疑发生时进行的监测。
在高照射量率辐射场的短期照射时,工作人员要佩带几种个人剂量计,特别需要佩带报警剂量计。为了执行辐射防护最优化纲要和及时防止意外照射,需要佩带报警的个人剂量计,进行即时监测。用于监测β、X、γ辐射最常用的个人剂量计有胶片剂量计,辐射光致荧光玻璃剂量计和热释光剂量计。
辐射工作人员所受的剂量是由所有有关源和实践造成的内、外照射剂量之和。根据辐射防护最优化原则和个人剂量评价指标,对工作人员接受的剂量做出解释和评价。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个人剂量监测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09 03:19
个人剂量计每年送测约12次,根据场所不同,要求不同。
依据《放射工作人员职业健康管理办法》第十一条:放射工作单位应当按照本办法和国家有关标准、规范的要求,安排本单位的放射工作人员接受个人剂量监测,并遵守下列规定:
1、外照射个人剂量监测周期一般为30天,最长不应超过90天;内照射个人剂量监测周期按照有关标准执行;
2、建立并终生保存个人剂量监测档案;
3、允许放射工作人员查阅、复印本人的个人剂量监测档案。
扩展资料:
外照射是辐射源处于体外对人体产生的辐射作用,如天然辐射源中的宇宙射线、地壳中放射性核素的γ光子、人工电离辐射源中各种辐射装置、封闭的放射性核素源、放射性污染、体内存在放射性核素的病人等,均可起到外照射的作用。
内照射是放射性物质经由空气吸入、食品食入,或经皮肤、伤口吸收并沉积在体内,在体内释出 粒子或 粒子对周围组织或器官造成照射,称为内照射。
在正常作业或事故性释放时,放射性物质一般以空气和水为途径进入周围环境,在环境中经不同的照射途径,包括食物链最终到达人体。
经由空气和水两种途径使公众受到内照射时,不同环境介质(空气、地表水、地下水、牛奶、动物性食品、植物性食品、饮料等)对人体照射的相对重要性是不一样的。
1、氚污染环境时,对人体照射最重要的环境介质是空气、牛奶、蔬菜;当环境污染物是碘-131时,则可能是牛奶、蔬菜;
2、混合裂变产物和活化产物污染环境时,最重要的环境介质可能是空气、蔬菜、鱼和水生贝壳类动物;
3、超铀元素污染环境时,最重要的环境介质可能是空气、鱼和水生贝壳类动物。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个人剂量监测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09 03:19
在常规作业情况下,每一个被监测的工作人员通常有两个剂量计。一个用于佩戴而另一个(先前佩戴过的)则被送到相关实验室进行测读和评价。应根据所从事工作的性质及预期所受剂量水平、剂量计的特性以及计量学提供的探测限确定剂量计的更换频率。视情况监测周期可从几天到半年。
放射工作人员接受个人剂量监测应遵守哪些规定如下:
1、工作人员应佩带射线剂量检测器,每月报告1次个人接触的辐射剂量,介入工作人员每年接触的定量不应超过5%,为了*X线辐射剂量,根据介入手术室设备和防护条件,可适当*术者的手术次数。
2、工作人员应执行防护规章制度,穿铅衣、戴铅围领和防护眼镜。随时调整遮线器,尽量缩小照射野,严禁工作人员身体任何部位进入照射野。
3、定期进行防护检查,工作人员每月检查血常规1次,每年系统体检1次。
4、适当增加营养,增加室外活动,避免过于劳累。合理排班,严格休假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