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转化学困生※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4-26 10:06
我来回答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6-27 04:07
一、教师要帮助家长转变观念,给学生一个良好的家庭教育环境
农村小学生的家庭教育环境有的条件不够好,多数学生的父母文化程度不高,对孩子的教育不够重视,有的重视但教育方法欠佳。还有一部分留守儿童,缺乏父母的关照,跟爷爷奶奶一起生活,有的受新的读书无用论的影响,目光短浅!认为长大后能够打工挣钱就行,不需要太多的文化。实际上,对于农村小学生来说,课堂是孩子们听课、语文口语表达训练、练习写作的最好地方,也是唯一借以造梦的地方。有的家长认为把孩子送到学校就是学校的事,与家长无关。所以教师要耐心地帮助家长转变观念,给学生创造一个良好的家庭教育环境。教师要争取学生家长的支持和配合,做好“学困生”学习习惯的养成教育。家长和教师必须长期共同密切关注孩子的特长和爱好,一起赏识他们,一起引导他们,让他们健康成长。
二、教师要对学生广施仁爱,给学生一个良好的学校教育环境
教育的关键是爱,一个没有仁爱之心的教师不配站在三尺讲坛上。语文教师要用无私的爱,利用课本丰富的资源,利用美,利用形象,使教学触及到儿童的情感世界,让儿童的情感伴随他们的认知活动,进而在情感体验中丰富他们的精神世界。把微笑、激励、竞争带进课堂,把信任的目光投向每一位学生,把尊重、激荡情感送给每一位学生,把和蔼微笑洒向全体学生,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在同一班里,个体差异是不可避免的,什么时候都存在。少埋怨,多关心帮助特别是学习语文困难的学生。主动对他们进行有计划、有目的的精心辅导,踏踏实实、循序渐进、逐步加深,确保他们一步一个脚印向前进。关爱和鼓励学生,最大限度地帮助“学困生”。
三、在语文教学中,注重启发引导,做好知识的衔接
转化学困生只停留在查缺、补漏、改错是远远不够的,在语文教学中还要培养和提高学困生对语文知识的认识能力,只有使学困生的观察力、记忆力、理解力、想象力相互联系,协调一致,才能真正学好语文。
由于学困生对学语文有了一定的兴趣和*,也能比较准确地掌握基础知识了,但新旧知识总是零乱的、孤立的贮存在头脑中。在应用知识时,出现了知识点不分主次,不知该怎样应用所学知识。因此,此时教师要注重启发、细心引导的教学,抓住新旧知识的相关点有浅入深、有表及里的讲解,让学困生利用自己已有的知识去思考、去理解,学困生既学到了新知识又巩固了旧知识。这样的引导使学困生的观察力就更加敏锐、准确了,记忆也就由机械记忆变为理解记忆了,学困生的观察力、记忆力、理解力也就相应得到了提高,学习的差距也就大大地缩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