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4-26 10:15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6-27 06:27
李亚平印象
文 /史星文
近忙,不由自主地忙,忙得生活乱了章法,缺乏了方向,手头的事也越积越多,也慢待了许多朋友,心里总是愧欠。比如昔日同学李亚平吧,上个月他从甘肃庆阳远道来西安看我,我去了北京;这个月末他又来西安看我,我又去了新疆。后来亚平就打电话给我,说来西安是准备出一本个人书法作品集,后来他就托人将作品集的样稿给我送来了,说一定要我提提意见。亚平非常谦恭,我感动了。面对这即将面世的书法作品集样稿,除了学习,我想起了我们之间的一些交往。
时间是一九九零年秋天,为了宏扬中国传统文化,北京大学举办了首届书法研究班。一时北大未名湖畔,云集了全国近百名书法爱好者,我和亚平就这样走到了一起。北大是一个生长梦想的地方,那时的我们是多么地年轻和纯粹啊,生命正蓬勃着青春的朝气。我和亚平都来自祖国西北,又同样出身农家,也同样木讷得是一桩子粮食,但对认准的事情都有九头牛也拉不回的犟脾气。同气相投,在北大的那段时间,我们朝夕相处,发展了友谊。
亚平笔名叫墨之,墨之即墨、痴也,墨痴是他对书法的深深迷恋。因了他放逐精神安妥心灵的方圆斋,亚平求同学给他刻了一方因方遇圆的闲章。方是方正,圆是圆通,外圆内方,刚柔相济,这是从艺的准则,更是他面对人生所秉持的态度。态度即风度,亚平有君子风。亚平属相是牛,牛能吃得人间苦,心地良善,又极具忍耐精神,从事艺术就是要甘于寂寞,不怕穷困,亚平具备这样的气质,他是弄艺术的料。
八十年代,亚平的书法处于初萌阶段,对晋唐楷书用功尤勤,书风周正端庄,循规入辙。九十年代,他转而习魏,张猛龙、张黑女、刁遵、无怀、龙门二十品……他广撒鱼网,胸有成竹。他认为北魏书风结构严整,笔法疑练而又气势开张,藉此广泛涉猎,完全是为了锻造完善自家精神。
新世纪将至的那年冬天,我放下琐繁,一路西行取道庆阳,十年沧桑,旧友重逢,我和亚平都有说不完的话题,但话题始终没有离开书法。那时他已任庆阳市青少年宫主任,他在不断完善自身的同时还肩负了培养书法新人的重任。亚平领我去吃庆阳当地有名的土暖锅。土暖锅烧的是木炭,暖锅里放的是大肉片、肥素丸子、大白菜、红白萝卡、土豆粉条、农家豆腐、木耳黄花……土暖锅啥都可以往进放,是为乱炖。通红的木炭火炖得一锅肉菜咕咕嘟嘟,味香四溢,通红的暖锅也映红了我们酒过三巡通红的脸。我们谈书法的过去,谈书法的现今,也憧憬着书法发展的未来。中国书法博大精深,深奥无穷。那日的吃兴也助长了我们的谈兴,我们后来就从眼前乱炖的暖锅扯到了如何使书法乱炖,我们似乎一下子意识到书法这锅汤还是越熬越好,越老越好,书法的玄妙正因了这说不清道不白,博采众长,才能成全内美最终大美,我们仿佛看见了各自书法发展的路径。
亚平书法风格的大变是近几年的事,他从楷书规矩的束缚中走出,沿二王一路,于颜真卿、孙过庭、苏东坡、米芾、赵孟頫等广涉杂取,又旁及篆隶,使楷书端庄中有了灵动,行草书灵动中又孕含了端庄。书法藏阴潜阳,书法虽小技但通大道,创作是不断制造矛盾又不断解决矛盾的过程,书法映照的是书家思想的光芒。
亚平的老家正宁县我去过,那里黄土深厚,那里的人纯朴而极具韧性。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亚平其人与其书法一脉相通,相互印证。在我的印象里,亚平始终是将自己当作一介农夫,只管辛勤耕耘,不计寒暑顺逆。因了对人生的自信,亚平的书法境界亦将大开,我期待着。 我的斋与号
——方圆斋絮语
我的人生,最感兴趣的事莫过于习书写字,不知不觉已过三十春秋。书写中默养了宁静,陶冶了情操,学会了思索。
上世纪八十年代初,我去金城,在小街偶遇洮砚一方,径尺有余,形椭圆,石质细腻,砚体厚重,蟠龙戏珠,盖篆“墨海”二字。工艺精湛,妙趣横生。欣赏之际,不由心生奢望,若能心系墨海,终生与书法结缘,勤为径,苦作舟,应是我人生最美好的愿望。于是,不惜倾囊之橐而购之。弥珍之物,朝夕相伴。人磨墨、墨磨人,遂引笔名“墨舟”,后以“墨之”较“墨舟”更为妥切,笔名“墨之”,延用至今。
九十年代初,就读于北大书法研究班,同窗好友赠我一枚“因方遇圆”的闲章,联想自己珍藏的几枚古铜钱,外圆内方,于是,渐明这圆形方孔铜钱的含义,古铜钱启示如同浓雾密云中透出一缕阳光,使我明白了做人要外圆内方的道理,“知欲圆而行欲方”。“方”,即做人方正严格的正气,堂堂正正的君子气度。坦荡的胸怀、刚正不阿的精神脊梁,这些都是为人之本。“圆”,即智虑圆通,足智多谋,灵活通变,包容和谐,不拘泥呆板。正如人生之途不可能一马平川,艰难险阻难以避免,只有智者才能做到既不失做人准则,又能圆活机变,实现自己的目标。做人既要正直,又要睿智;处事既要有原则性,又要有灵活性。只有掌握了方圆之道的大智慧,才能游刃有余,天地广阔,人在其中,汇通哲理。
方圆之道,亦通书艺之理。南宋文学家姜夔《续书谱》中写道:“方圆者,真草之体用。真贵方,草贵圆,方者参之以圆,圆者参之以方,斯为妙矣。”若“舍方求圆,则骨气莫全,舍圆求方,则神气不润;方不变谓之斗,圆不变谓之环,此书之大病也”。
不管是做人,还是书法,必须做到方外有圆、圆中有方。于是,外圆内方就成为我人生的座右铭。我的书斋“方圆斋”亦因此得名。
八十年代,我喜爱盛唐碑贴,因其书风法度严谨,一时被“馆阁体”所囿。九十年代后,转师魏碑,自觉北朝书风有三大美:一是气势美,魄力雄强、气象浑穆、精神飞动;二是笔法美,笔法跳跃、点画峻厚、骨法洞达、血肉丰美;三是结构美,意态奇逸、兴趣酣足、结构天成。魏碑书体重气势、重魂魄,有大丈夫之气、有古秀之姿,如松柏之苍雄、铁石之凝重、武士之刚健。章法布局欹正相生。结体险中寓稳。运笔方圆兼施,刚柔相济,内擫、外拓各具风采。既相互对立,又和谐统一,烂漫天真,意趣横生。生动就是艺术,我力求做到“贯气而自然”。先入法,后出法,既服从规律,又驾驭规律,从“必然王国”走向了“自由王国”。
李嗣真说:“清风出袖,明月入怀。”既赞其书,更赞其人。“书者,如也。”如其人,如其心,如其画。“心者,帅也。”是求道德,求情操,求学养。鉴古察今,在物欲横流的时下,我倍加仰慕识见高远的王羲之、人品刚正的颜真卿、守正通达的苏东坡,伟大的人格、精美的书艺,成为我终生为人之楷模、为艺之源泉,取之不竭、用之不尽。时与日驰,艺与日进,我深感传承文化的责任,不管社会如何发展,历史怎么变迁,在书法艺术的道路上,我会坚持不懈地走下去。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方外固需圆,圆中必具方。“方圆”之理,将成为我书海漫游的终极目标。
是为记。
——岁次庚寅初冬李亚平于西峰城南赵家胡同方圆斋 1985年1月至2002年3月历任景德镇市红星瓷厂厂长、*副*,
景德镇市物价局副*、党组成员;
景德镇市审计局*、党组*;(正处级)
昌江区委副*、区长;
景德镇**委*,*常委、*委*;(副厅级)
2002年3月任九江*副*、*委*;
2003年4月至今任江西省妇联*、党组*。(正厅级)
2008年6月当选江西省妇联第十届*。 江西,是中国*的摇篮、井冈山精神的发源地。第一面八一军旗在这里升起;第一个*根据地在这里建立;第一个*苏维埃政权在这里诞生……井冈山、南昌、瑞金记录了中国*的光辉足迹,而满山浸染着红军鲜血的井冈杜鹃也因中国*的胜利成为中国*之花。不知是否巧合,2003年4月,在杜鹃花盛开的季节,李亚平从工作多年的经济、*部门来到省妇联,开始了让她终生难忘的美丽事业———妇女工作。
为苏区妇女精神所震撼
第一次伫立在全国妇联的前身———瑞金中国妇女生活改善委员会旧址前,一本历史厚重的《江西妇女志》、一首真情再现的《十送红军》把李亚平带回了那个艰苦卓绝的战争年代。往事如烟,写下了江西妇女运动的辉煌业绩,留下了催人奋进的红色精神,让她感慨万千,不能忘怀。李亚平深深地感到:只有用过去激励今天,传承历史留给我们的宝贵精神财富,引领广大妇女在这块曾经孕育了共和国雏形的红土地上奋勇前行,才能够不辱使命、不负先烈,使红色精神跨越时空、奔腾不息。于是,在以她为班长的省妇联党组的带领下,省妇联唱响了“扬苏区妇女精神,创一等工作业绩”的主旋律,努力引导广大妇女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实现江西在中部地区崛起作出新贡献,共同书写江西妇女运动辉煌灿烂的新篇章!
为履行职责而奋进
如果说分管*工作保一方平安、从事经济工作富一方百姓,责任重大,那么,妇联工作的经历不仅没能让李亚平如释重负,反而让她更有一种任重道远的感受。
为更好地履行职责,她博览群书,第一次系统地学习了马克思主义妇女观,第一次理解了“某一历史时代的发展总可以由妇女走向自由的程度来确定,妇女走向自由的程度取决于妇女的素质”的深刻含义,第一次知晓了男女平等是我国的基本国策。掩卷深思,她为中国妇女运动百年沧桑而感叹,为新中国成立后妇女解放取得的举世瞩目的骄人成绩而欣喜,也庆幸自己能够从事妇女解放的伟大事业,但她更深刻地认识到,要实现从法律到事实上的男女平等依然前路漫漫……所有这些,让李亚平真正体会了姐妹们不同的人生、不同的期盼、不同的追求,真正体会了妇女工作意义重大,也让她感到妇联工作大有可为。她暗暗在心里下定决心,不仅要在妇联这个岗位上,而且要用有生之年为妇女儿童事业尽心尽职、倾情奉献。
李亚平相信,在党的坚强领导下,在社会各界的广泛参与下,妇女儿童事业一定会如*总*在接见包括她在内的中国妇女九大部分代表时所说的那样,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蓬勃发展,妇女的社会地位将进一步提高,妇女的伟大作用将进一步发挥,妇女事业将进一步开创出崭新的局面。
几年来,她为促进妇女发展出谋划策,为保障妇女权益仗义执言,为帮扶弱势妇女儿童奔走呼吁。人们不会忘记,李亚平上任伊始就风尘仆仆地来到吉安县人民医院,为奋战在抗击“非典”第一线的医务人员及家属送来了鲜花和亲切的问候;人们不会忘记,当在南昌工作的四川籍打工妹李咏梅因老板恐吓跳楼致残、求告无门之时,是李亚平和省妇联的维权干部们向她伸出了援助之手,保障了她的合法权益;人们不会忘记,九江贫困山区的“春蕾女童”小梦园在省妇联举行的“春蕾妈妈”结对认亲仪式上,满含热泪地对李亚平说:“我终于可以读书了,谢谢您,妈妈!”;人们不会忘记,在泰和县拿山乡上居村贫困村民最困难的日子里,李亚平与省妇联领导及时为他们送去了帮助;人们不会忘记,李亚平和班子成员踏着冰雪、分赴各地,为经受了50年一遇暴风雪袭击的农村女能手们送去了灾后重建的资金和殷殷嘱托;人们不会忘记,在四川灾区发生地震后的第一时间里,李亚平和省妇联的同志们又向募捐箱里投放了爱心捐款……
为美丽事业而奉献
有人说,世界因为有了女人而变得美丽,李亚平却有她独特的见解。她认为,男女两性犹如鸟之双翼,只有两性和谐,世界才会更加美丽。推动妇女在参与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建设、文化建设和社会建设中实现与男性同步发展的美丽事业,令人神往、动人心弦。
几年来,在*省*的正确领导下,李亚平带领全省妇联干部,始终立足省情特点、突出妇女特色,发挥妇联优势,坚持“城乡联动、载体互接”,以创新的思路、创造的精神、求实的作风、扎实的工作,服务大局、服务妇女、服务基层,使和谐发展之花在红土地上开得更加绚丽。
围绕江西农业省的省情,省妇联大力实施“三基地一沼气”工程,深化妇联服务新农村建设工作,以乡村和谐促社会和谐。全省已建立妇联劳务输出转移基地(点)320个、科教培训示范基地(点)783个、妇女创业示范基地(点)6265个,建设沼气示范户10余万户(池)培育了一批妇女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妇”字号农业示范龙头企业和“三八”绿色示范基地;妇联组织引领妇女投身新农村建设、参与“三清三改”、建设和谐家园中的成绩得到**的充分肯定。
围绕创新创业江西的建设,省妇联弘扬创业文化,强化创业服务,以女性创业促社会和谐。全省各级妇联以“妇联考察项目、银行发放贷款、*扶助支持、财政监督执行、部门协调配合”为工作模式,每年争取、运作资金1亿多元,扶助妇女创业发展;特别是“来料加工手不停、创业致富在家庭”项目的发展,更为妇女带来了可喜的利益。全省已培育女经纪人1.8万名,吸纳24.8万名妇女参与加工生产,实现年加工总收入6亿多元。
围绕履行维护妇女权益的职责,省妇联积极构建社会化大维权格局,以两性和谐促社会和谐。全省各级妇联组织共处理信访件3.8万件,争取*支持设立了妇女维权专项资金;推动并配合修订出台了《江西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妇女权益保障法>办法》;推动全省建立了维权联席会28个、维权投诉站680个、维权合议庭208个以及法律援助机构608个,形成了自上而下五级联动的妇女法律帮助和服务法律援助网络。
围绕和谐平安江西建设,省妇联把和谐家庭建设作为新时期妇联文明家庭创建的主题,弘扬传统美德,倡导现代文明,以家庭和谐促社会和谐。教育妇女群众把倡导和谐文化和弘扬井冈山精神结合起来,以德治家、文明立家、科学兴家、节约持家、廉洁保家、和谐安家。
围绕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目标,推动家庭教育工作,以代际和谐促社会和谐。省妇联深化“双合格”和“八个百”活动,通过评选表彰“妈妈”典型、举办“妈妈”报告会、成立“妈妈”服务组织,发挥了“妈妈”在家庭教育中的特殊作用;联合有关部门实施关爱留守儿童行动,开通了留守儿童热线,建立了留守儿童家长学校、信息库、托管中心,组织志愿者队伍,为留守儿童健康成长提供帮助。
围绕妇女儿童的现实困难和问题,省妇联整合力量资源,帮扶弱势妇女儿童,以扶贫济困促社会和谐。2003年以来,全省妇联系统共募集春蕾资金1900余万元,兴建了31所“春蕾学校”和16个春蕾班,资助春蕾女童7万余人次;实施了“仁爱女子慈善医疗安康工程”,成立了江西省少女救助中心及其爱心志愿者联谊会,努力为贫困、残疾、流动等弱势妇女儿童做实事、办好事、解难事。
在工作中,李亚平深切体会到:坚持党的领导,是增强妇女工作执行力的保证;坚持科学发展、好字优先是增强妇女发展推动力的根本;坚持履行职责、服务妇女是永葆妇女工作生命力的核心;坚持整合资源、协调推动是提高妇女工作聚合力的基础;坚持解放思想、改革创新是激发妇女工作创造力的源泉;坚持自身建设、夯实根基提升妇女工作战斗力的关键。
辛勤的汗水凝结成丰硕的成果。2003年以来,省妇联先后获厅级以上集体荣誉90余项(其中,获全国表彰的集体奖项49项),先后9次在全国妇联重大会议上作典型发言;连续三次被评为省级文明单位,2007年还荣获五年一度的“全国妇联系统先进集体”荣誉称号。全国妇联党组*、副*、*处第一*黄晴宜来赣调研时评价说:“江西省妇联工作在**的工作大局中有位置,在广大妇女中有威信,在社会各界中有影响,站位高、立意新、思路广、措施实、成效显著。”
为赣鄱巾帼而感动
在妇联工作的日日夜夜里,李亚平无数次被一些人和事感动激励着。许多江西妇女用朴实的语言、真挚的情感,动人的事迹书写着不平凡的人生,使她深切地感受到赣鄱妇女朴素中的高尚、平凡中的伟大。
李亚平说,我在付出中得到了更多的锻炼,也在播撒中收获了更多的喜悦。我曾经为权益受到侵害女性的眼泪而感伤,也为贫困、留守、老龄、流动等弱势妇儿群体的窘迫而难过;曾经为城乡妇女渴望就业、创业、增收、发展的急迫心情所打动,也为红土地上创造新岗位、创造新业绩、创造新生活的优秀女性而骄傲……省妇联的工作让我感受至深、永生难忘,使我在奉献中成就快乐,在感悟中提升境界,体味到群团工作的魅力:当我们在感动着别人的同时一样地感动着自己,在温暖着别人的同时也一样地温暖着自己。妇联工作的经历注定是我一生的宝贵财富。我想,在将来回首往事的时候,我一定会骄傲地告诉人们,我曾经从事过一个美丽的事业,她的名字就叫———妇女工作!